史传部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释迦谱 第一卷

释迦谱 第一卷 并序

  梁沙门释僧祐撰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何以导世。是以。标号释迦擅种刹利。体域中之尊。冠人天之秀。然后脱屣储宫真观道树。舍金轮而驭大千。明玉毫而制法界。此其所以垂迹也。爰自降胎至于分塔。玮化千条灵瑞万变。并义炳经典事盈记传。而群言参差首尾散出。事绪舛驳同异莫齐。散出首尾。宜有贯一之区。莫齐同异。必资会通之契。故知。博谇难该而总集易览也。祐以不敏业谢多闻。时因疾隙颇存寻玩。遂乃披经案记。原始要终。敬述释迦谱。记列为五卷。若夫胤裔托生之源。得道度人之要。泥洹塔像之微。遗法将灭之相。总众经以正本。缀世记以附末。使圣言与俗说分条。古闻共今迹相证。万里虽邈有若躬践。千载诚隐无隔面对。今抄集众经述而不作。庶脱寻访力半功倍。敬率丹心略敷誓愿。

  僧祐前礼最胜尊  稽首清净无比法

  次归离垢应真僧  三宝慈护永住世

  像末少信信不纯  邪见迷没陷众苦

  三藏遐旷难究寻  懈怠障碍令法没

  故集本师源缘记  经律传证增信根

  仰承大士誓愿心  敢厝弘意于后世

  愿同见闻随喜福  法灯延照尽来际

  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缘谱第一。

  释迦始祖劫初姓瞿昙缘谱第二。

  释迦六世祖始姓释迦氏缘谱第三。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

  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

  释迦同三千佛缘谱第六。

  释迦内外族姓名谱第七。

  释迦弟子姓释缘谱第八。

  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第九。

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谱第一(出长阿含经)

  劫初天地欲成。大水弥满。风吹结构。以成世界。此世欲成。光音天上福行命尽来生为人。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在神足飞行。无有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名曰众生。有自然地味。犹如醍醐。色如生酥味甜如蜜。其后众生以手试尝。遂生味着渐成揣食。光明转灭无复神通。食地味多者。颜色粗瘁。其食少者。颜色光泽。遂生胜负。因胜负故。便相是非。地味消歇。咸皆懊恼。咄哉为祸。无复地味。又生地皮。状如薄【麸-夫+并】。色味香美。后复食之。转相轻慢地皮又灭。又生地肤。因食多少生诸恶法。地肤复灭。增一阿含经云。自然地肥味如甜婆桃酒。楼炭经云。地肥不生。更生两枝葡萄其味亦甘。久久食多共相形笑。两枝葡萄不生。更生粳米

  后有自然粳米。无有糠糩。不加调和。备众美味。众生食之生男女形。

  增一阿含经云。时天子欲情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互相瞻视遂生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余众生见咄哉非法。云何众生有如是事。男子见他呵责。即自悔过自身投地。其彼女人即送食与之。扶之令起。因此世间便有不善夫主之名。以送饭与夫名之为妻。其后众生遂为淫劮。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缘世中立家。其后众生淫劮转增。遂夫妻共住。其余众生寿福行尽。从光音天来生此间。在母胎中。因此世间有处胎生。

  楼炭经云。后稍有所著。便持童女与夫。歌舞戏笑称愿为夫妇当使安隐。尔时先造瞻婆城。乃至一切城郭。自然粳米朝刈暮熟。暮刈朝熟。刈后随生(中阿含云长四寸)未有茎干。时有众生并取日粮。如是相教乃至并取五日。粳米渐生糠糩。刈已不生有枯株。

  楼炭经云。后有懒人。取四五日粮。所刈有处粳米便不复生。祐以为机心。一动则物离其真。精灵所感速于风电。尝闻两汉之时。东菜加租而海鱼不出。合浦贪珠而玑蚌远移。以近代方古。若合符契。粳米不生未足异也。

  尔时众生懊恼悲泣。各封田宅以分疆畔。其后众生自藏己米。盗他田谷。无能决者。议立一平等主。善护人民。赏善罚恶。各共减割以供给之。时彼众中有一人。形质长大容貌端正。甚有威德请以为主。于是始有民主之名。昙无德律云。古昔有王。最初出世名大人。众之所举。楼炭经云。时彼众中有一人。最尊端正威神巍巍。众人便白当为我典主。作君长。号之曰王。以法取租。是故名为刹利。时阎浮利天下富乐炽盛安隐。生青草色如孔雀尾。有八万郡国。人民聚落鸡鸣相闻。天下无病无大热大寒。大王以法治国。奉行十善哀念人民。如父母爱子。人民敬王如子敬父。人寿大久。后有他王。不如先王。寿遂减。至寿十万岁。稍减至万岁。至今裁寿百岁。

  初民主有子名珍宝(昙无德律名善王楼炭经云大王有子名真王)。

  珍宝有子名好味(律云名楼夷王楼炭经阙此王名)。

  好味有子名静衰(律名齐王楼炭云真王有子名齐王)。

  静衰有子名顶生(律同名顶生王楼炭云齐王有子名顶生王)。

  顶生有子名善行(律名遮罗王楼炭云顶生王有子名遮留)。

  善行有子名宅行(律名遮罗王楼炭云遮留有子名和行)。

  宅行有子名妙味(律名微王楼炭无此王名)。

  妙味有子名味帝(律名微驎陀罗王楼炭无)。

  味帝有子名外仙(律名鞞醯梨【马*聿】王楼炭无)。

  外仙有子名百智(律名舍迦陀王楼炭无)。

  百智有子名嗜欲(律名楼脂王楼炭云和行王有子名留至)。

  嗜欲有子名善欲(律名修楼王楼炭云留至有子名曰王)。

  善欲有子名断结(律名波罗那王楼炭云曰王有子名波那)。

  断结有子名大断结(律名摩呵婆那王楼炭云波那有子名大波那)。

  大断结有子名宝藏(律名贵舍王楼炭云大波那王有子名沙竭)。

  宝藏有子名大宝藏(律名摩诃舍王楼炭无)。

  大宝藏有子名善见(律同名善见王楼炭无)。

  善见有子名大善见(律名大善见王楼炭云沙竭王有子名大善见)。

  大善见有子名无忧(律同名无忧王楼炭无)。

  无忧有子名洲渚(律名光明王楼炭云大善见有子名提炎)。

  洲渚有子名殖生(律名梨那王楼炭云提炎王有子名染)。

  殖生有子名山岳(律名弥罗王楼炭云染王有子名迷留)。

  山岳有子名神天(律名末罗王楼炭云迷留王有子名摩留)。

  神天有子名进力(律名精进力楼炭云摩留王有子名精进力)。

  进力有子名牢车(律名牢车王楼炭云精进力王有子名坚贱)。

  牢车有子名十车(律名十车王楼炭云坚贱有子名十车)。

  十车有子名百车(律名百车王楼炭云十车有子名舍罗)。

  百车有子名牢弓(律名坚弓王楼炭无)。

  牢弓有子名十弓(律同名十弓王楼炭云舍罗王有子名十才)。

  十弓有子名百弓(律同名百弓王楼炭云十才王有子名百才)。

  百弓有子名养枝(律名能师王楼炭云百才王有子名耶和檀)。

  养枝有子名善思(律名真阇王楼炭云耶和檀王有子名真阇)。

  从善思以来有十族转轮圣王相续不绝(律云从真阇王以来有十转轮圣王种族。楼炭经云。真阇王有子名波延。后诸王甚众多。转轮王有十种)一名箭(律云一名伽【少/兔】支。楼炭经云一者姓迦奴车)伽【少/兔】遮王。有五转轮圣王(律云【少/兔】支次第相承五王。楼炭数同)二名多罗业(律云二名多楼毗帝楼炭云二者姓多卢提)多罗业王有五转轮圣王(律云多楼毗帝次第五王。楼炭数同)三名马(律云三名阿湿卑楼炭云三者阿波)阿叶摩王有七转轮圣王(律云阿湿卑七王。楼炭数同)四名持地(律云四名乾陀罗楼炭云四者揵陀利)持地王有七转轮圣王(律云乾陀罗七王楼炭数同)五名伎术(律云伽陵迦楼炭云五者迦陵)迦陵伽王有九转轮圣王(律云迦陵伽九王楼炭数同)六名瞻婆(律云六名瞻鞞楼炭云六者遮波)瞻婆王有十四转轮圣王(律云瞻鞞十四王楼炭数同)七名拘罗婆(律同云七名拘罗婆。楼炭云七者拘猎)。拘罗婆王有三十一转轮圣王(律云拘罗婆三十一王楼炭数同)八名般阇罗(律同云八名般罗。楼炭云八者般阇)般阇罗王有三十二转轮圣王(律云般阇罗三十二王。楼炭云有三十)九名弥私罗(律云九名弥悉梨楼炭云九者弥尸梨)弥私罗王有八万四千转轮圣王(律云弥悉梨次第八万四千王楼炭数同)十名鼓摩(律云十名懿师摩楼炭云十者摩弥)鼓摩王有百转轮圣王(律云懿师摩次第百王楼炭云有一百)最后有王名大善生(律云从懿师摩后有王名大善生楼炭云然后有王名大善生)从懿摩王有子名乌婆罗(律云大善生王子名懿师摩楼炭云人呼为伊摩)乌婆罗有子名泪婆罗(律云懿师摩王有子名优罗他楼炭云伊摩王有子摩乌猎)泪婆罗有子名尼求罗(律云优罗他有子名瞿罗楼炭无)尼求罗有子名师子颊(律云瞿罗有子名尼浮罗楼炭云乌猎有子字泥不生)师子颊有子名净饭王(律云尼浮罗有子名师子颊。楼炭云泥不生有子名师子)净饭王有子名菩萨(律云。师子颊有子名悦头檀楼炭云师子有子名悦头檀)萨菩有子名罗睺罗(律云悦头檀有子名菩萨楼炭云悦头檀有子名私达菩萨私达菩萨有子名罗云)。

  由此本缘名刹利种(楼炭云以是因缘从昔至今。起刹利种。中阿含经云。地主者谓刹利)。

  祐案。劫初草昧。肇建皇极。发源民主。迄于善思。父子继业三十三王。自善思以后云有十族转轮王。第一伽【少/兔】至第十懿摩。或是兄弟支胤。圣贤递兴。容可异族别起。应天受命。长源遥绪。难以意量也。总其世数。凡八万四千二百一十圣王。仰寻白净所承。出自懿摩。转轮相纂。亿叶重辉。所以释迦权应。示现降生。托迹既显。苗裔遂彰。然经举大数。似亦未周。昔牺农轩曎犹莫详厥岁。况飞行圣帝寿踰大椿。其年世邈绝。岂凡识所揆哉。

释迦贤劫初姓瞿昙缘谱第二(出十二游经)

  昔阿僧祇劫时。有菩萨为国王。其父母早丧。让国与弟。舍行求道。遥见一婆罗门。姓曰瞿昙因从学道。婆罗门言。当解王衣。如吾所服。受瞿昙姓。于是菩萨。体瞿昙姓入于深山食果饮水。坐禅念道。菩萨乞食还其国界。举国吏民无能识者。谓为小瞿昙菩萨。于城外甘蔗园中。以为精舍。

  佛所行赞经云。甘蔗之苗裔。释迦无胜王净财德纯备。故名曰净饭。案净饭远祖乃是瞿昙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园。故经称甘蔗之苗裔也。

  于中独坐时。五百大贼劫取官物。路由菩萨庐边。明日捕贼踪迹在菩萨舍下。因收菩萨前后劫盗法。以木贯身。立为大标。血流于地。是大瞿昙以天眼见之。便以神足飞来问曰。子有何罪酷乃尔乎。卿无子当何系嗣。菩萨答言。命在须臾何陈子孙。王使左右弩射杀之。大瞿昙悲哀涕泣下棺殓之。取土中余血以泥团之。持着山中还其精舍。左血着左器中。其右亦然。大瞿昙言。是道士若其至诚。天神当使血化为人。却后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于是便姓瞿昙氏。一名舍夷(舍夷。外国贵姓之号也)。仁贤劫来始为宝如来释迦越。

  案小瞿昙血化。为人乃宿世之事也。至贤劫中当宝如来出世时。瞿昙神识始生此世界为王耳。释迦越此王号也。窃谓宝如来即是贤劫七佛之一名。但译胡为宝。故与七佛名异耳。寿五百万岁。

  长阿含云。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今称释迦越王寿五百万岁。设使在拘楼孙世。比于民寿则过百倍也。准例而求如似为殊。然一切业报。未易思议也。至释迦文佛出世。阎浮提人寿百岁。唯郁单曰寿千岁耳。

  自下二十五王。其寿二三百万岁。文陀竭王寿百万岁。顶生王遮迦越左脾右脾王。皆寿十万岁。从欢喜王。皆寿八万四千岁。从恶念遮迦越。杀一牛祠祀。害命失金轮。得银轮主三天下。寿万岁。坚念王作铠。寿五千岁。得铜轮主二天下。主西南。喜杀王寿二千五百岁。得铁轮王主南天下。其王有太子行五百岁得恶杀一减寿千岁。古人有九病寒热饥渴生老病死。婆罗门杀生祠祀。从是生四百四病。从师子念王人寿转减。寿百二十岁。从师子念王后。师子意王有八十四王。人寿转减。或寿八十七十五十三十二十十岁者。于后师子合车王(师子合车王即师子颊王也)子名白净。是菩萨父。计菩萨身终始并前后。八万四千遮迦越王。

  遮迦越齐言飞行皇帝。即转轮王也长阿含及昙无德律。序转轮世数甚明。已显于前。此记抄撮难寻。若依全经。宜以阿含为正。大瞿昙氏纯淑之姓。大方便经云。白净劫初以来。嫡嫡相承作转轮王。近来三世不作转轮。而作阎浮提王。

  祐观。十二游经。不称我闻。复无佛言。盖是罗汉注记之说也。寻瞿昙氏族。乃缘起宿世。越至贤劫。还即本姓业因。深远不可思议也。其所述转轮。略而不同世数之绪。难得推挍。然瞿昙姓源。颇为详悉。故撰之云。

释迦近世祖始姓释缘谱第三(出长阿含经)

  乃往过去有王。名懿摩(楼炭经云一摩)。

  昙无德律云。鼓师摩。弥沙塞律云。郁摩一懿郁。此三音相近。以音而推。窃谓懿摩是正。但鼓懿字相似。故传写谬为鼓耳。

  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庄严(案弥沙塞四子名。与此各异。庄严是白净王所承也)其王四子少有所犯。王摈出国。到雪山边。住直树林中。其四子母。及诸家属皆追念之。即共集议。诣懿摩王所白言。大王当知。我与四子别久。欲往看视。王即告曰。欲往随意。时母眷属闻王教已。即诣雪山。至直树林。到四子所。时诸母等各为其婚。后懿摩王闻四子生子端正。王即欢喜而发此言。此真释子。能自存立。因此名释。

  释义齐言能。瑞应本起亦云。释迦为能其解。是同此四子。并因能命氏也。在直树林故名释。胡语呼直亦云释。天竺一音兼数义。类多如此。懿摩王即释种先也。

  弥沙塞云。过去有王。名曰郁摩王。有庶子四人。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楼。聪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夫人念言。我子虽长。才不及物。而彼四子并有威德。国祚所归必钟此等。当设何计固子基业。王见爱念当设方便。便自严饰承敬备礼。伺王喜悦意欲附近。即便白言。因爱致情本由欢对。我今忧深无复世意。微愿若遂或有余欢。若不见许于是尽矣。王言。汝欲何愿。理苟可从誓不相负。便白王言。王四子者。聪明仁智并有威德。我子虽长顽薄丑陋。承嗣大统必竞凌夺。若王摈斥四子我情乃安。王言。四子仁孝于国无愆。云何摈黜。夫人言。我心劬劳忧兼家国。四子神武民各怀归。树党已立一旦竞逐。必相殄灭。大国之祚翻为他有。愿王图之。不私一子。王言。汝言是矣。吾自知时。即呼四子而告之曰。汝有过于吾。吾不忍见汝死。各速出国。克己图生。勿复窥【门@俞】自贻后悔。四子奉命即便装严。时四子母。及同生姊妹。并知无过而被摈黜。不胜抂酷咸索同去。又诸力士。一切人民。多乐随从。王悉听之。于是便去至雪山北。东西遐迥南北旷大。多诸名花甚好居处。遂便顿止。数年之中归德如市。遂大炽盛郁为强国。数年之后王思见子。具报召之。皆辞过不还。王便三叹我子有能。因名释种。别传云。此国有释迦树甚茂盛。相师云。此处必出国王。因移四子立国。故号释种。虽非经说。聊附异闻。案此律说四子事缘。与阿含经大同小异。窃谓经变华戎译人斟酌。出经之人。各有所受。故往往不同也。夫以史汉近书犹分糅相反。况于万里之外。千岁之表哉。明者固宜择善而从。悬领文外则可与。言正矣。尼楼有子名乌头罗。乌头罗有子。名瞿头罗。瞿头罗有子。名尸休罗。尸休罗有四子一。名净饭。

  大智论云。昔日种王名师子颊。有四子长名净饭。长阿含与昙无德律并同。而弥沙塞独云。尸休罗子净饭。傥或传写脱略也。若断疑从多。则宜以阿含等经为正。

  净饭子名菩萨。

  祐仰惟。锭光授记表号释迦。玄符冥契故托化释种。名兆于未形之前。迹孚于既生之后。照灼人天。联绵旷劫。其为源也邃矣乎。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