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卷第三

比丘尼品第五

  三一

  概要:本品乃简述五十位比丘尼的功能。首先为有关于大爱道瞿昙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等圣者的各具擅长之法。

  「我的声闻弟子当中的第一位比丘尼,为久来就出家学道(比丘尼中最初的出家人),为国王所尊敬的人,那就是所谓大爱道(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比丘尼是(为佛陀的养育之母,也是摩耶夫人〔佛母〕之妹,是难陀的生母,出家后常修梵行。瞿昙为姓,为日炙甘蔗种,是世尊之姓,弥为女之义)。智慧聪明第一的人,就是所谓谶摩比丘尼是(差摩)。神足第一,而能感致于诸神的人,就是所谓优钵华色比丘尼是(译为莲花色,出身于舍卫城的长者之家,因家庭的不幸,而到各处流浪,终于出家为威德无比的比丘尼)。行头陀之法之十一项规条之限碍的人(不输越头陀行的十一法,本经大部份都提十一法,唯弟子品之二,曾举出十二头陀难得之行),就是所谓机梨舍瞿昙弥比丘尼是(讫哩舍。舍卫城的贫女,遇幼儿之死亡而丧心,逢佛而开心眼,为弊衣第一,善能持律,轨范无亏的比丘尼)。天眼第一,所照的都无碍,就是所谓奢拘梨比丘尼是(译为贤,舍卫城婆罗门种)。坐禅而入定,其心意并不分散,就是所谓奢摩比丘尼是(憍赏弥人,和于颠王后很友善,王后死后,深感世间的一切均为无常,而出家)。能分别义趣,广演道教(教理)的人,就是所谓波头兰阇那比丘尼是。能奉持律教,并没有所加以犯过的人,就是所谓波罗遮那比丘尼是(钵吒左啰,译为微妙。为舍卫城的长者之女,为持律第一)。得证信解脱,不再退还的人,就是所谓迦旃延比丘尼是(巴利本作得大神通中的第一)。具得四辩才,不怀怯弱的人,就是所谓最胜比丘尼是。(四辩才为:1.法辩,能说诸法的名称,2.义辩,明白诸法的义理,3.辞辩,妙用一切的语辞,4.乐辩,如众生所欲,而说法自在。)」

  (结偈如下)

  大爱及谶摩优钵机昙弥拘利奢兰阇波罗迦旃胜

  (1.大爱道瞿昙弥比丘尼,以及2.谶摩比丘尼,3.优钵华色比丘尼, 4.机梨舍瞿昙弥比丘尼,5.奢拘利比丘尼,6.奢摩比丘尼,7.波头兰阇那比丘尼,8.波罗遮那比丘尼,9.迦旃延比丘尼,10.最胜比丘尼。)

  三二

  大意:本经所叙述的内容,同样为各尼师的擅长处。首先是以拔陀迦毗离比丘尼为始,计为十名。

  「我的声闻弟子比丘尼当中,能够自识无数劫前的宿命之事为第一的,就是所谓拔陀迦毗离比丘尼是(跋陀罗迦卑梨耶、婆陀,译为妙贤,为沙伽罗市的人,嫁给大迦叶,共修梵行,后俱皈依佛陀,而知宿命)。颜色很端正,为人所敬爱的人,就是所谓酰摩阇比丘尼是。能降伏外道,建立以正教的人,就是所谓输那比丘尼是(输卢,舍卫城人,生有很多子,然而其夫死后,被子疏远,故出家。曾显示神变,以降伏六师外道。)能分别义趣,能广说分部的人,就是所谓昙摩提那比丘尼是(译为施法、法与,出身为王舍城,被称为说法第一)。身穿麄衣,都不以为羞愧的人,就是所谓优多罗比丘尼是(译为善胜)。诸根都寂静,永恒的如一心的人,就是所谓光明比丘尼是。衣服很齐整,都常如法教的人,就是所谓禅头比丘尼是(为毗舍离城的离车族人,其夫死后出家,闻法而悟道证果)。能以杂种之论,也没有疑滞的人,就是所谓檀多比丘尼是(憍萨罗国舍卫城辅师之女,后来跟从大爱道比丘尼出家。在耆阇窟山,看大众之被调顺,而感动,因之而开悟证果)。堪任于造偈,而称叹如来的功德的人,就是所谓天与比丘尼是。多闻而博知,以恩惠而接下从的人,就是所谓瞿卑比丘尼是。」

  (结偈如下)

  拔陀阇输那昙摩那优多光明禅檀多天与及瞿卑

  (1.拔陀迦毗离比丘尼,2.酰摩阇比丘尼,3.输那比丘尼,4.昙摩提那比丘尼,5.优多罗比丘尼,6.光明比丘尼,7.禅头比丘尼,8.檀多比丘尼,9.天与比丘尼,以及10.瞿卑比丘尼。)

  三三

  大意:本经也同样的叙述十位比丘尼的擅长之处(依经文则有十一名),是以无畏比丘尼为开始的。

  「我的声闻比丘尼弟子当中,都恒处于闲静之处,而不居在于人间杂闹的地方的人,就是所谓无畏比丘尼是(为于禅尼国的人,曾在王舍城的寒林〔墓地〕修不净观,佛陀乃令她观法的对象,也用偈颂鼓励她。)苦其身体,而行乞食,不简择于贵贱的人,就是所谓毗舍怯比丘尼是(迦毘罗城的人,为刹帝利种,本为宫女,后来和大爱道一同去出家。)在一处,而一坐,终不移易的人(一打坐就不换位,直至不坐为止),就是所谓拔陀婆罗比丘尼是。遍行去乞求,去广度人民的人,就是所谓摩怒呵利比丘尼是。速成道果,中间并不滞迟的人,就是所谓陀摩比丘尼是。执持三衣(大衣、上衣、内衣),终身不舍离的人,就是所谓须陀摩比丘尼是。恒坐在于树下,其意并不改易的人,就是所谓珕须那比丘尼是。恒居于露地,不思念有无覆盖(露天之处,没有遮风雨之物之处)的人,就是所谓奢陀比丘尼是。乐于空闲之处,不在于人间的闹处的人,就是所谓优迦罗比丘尼是。长坐在于草蓐,不着于文饰的人,就是所谓离那比丘尼是。穿着五纳衣(缀纳种种的衣片而成之衣,其中自具五色之义,所谓非纯色是),以次第去分卫(乞食,其音为摈荼波底迦。依次序去托钵)的人,就是所谓阿奴波摩比丘尼是。」

  (结偈如下)

  无畏多毗舍拔陀摩怒诃檀须檀珕奢优迦离阿奴

  (1.无畏比丘尼,2.毗佑佉〔多毗舍〕比丘尼,3.拔陀婆罗比丘尼, 4.摩怒呵利比丘尼,5.陀摩〔檀〕比丘尼,6.须陀摩〔须檀〕比丘尼,7.珕须那比丘尼,8.奢陀比丘尼,9.优迦罗比丘尼,10.离那比丘尼,11.阿奴波摩比丘尼〔实际为十一名〕。)

  三四

  大意:本经所叙述的也同样为各比丘尼之擅长之处,是以优迦摩比丘尼为始的十位。

  「我的声闻弟子的比丘尼当中,乐于空冢之间的第一的人,就是所谓优迦摩比丘尼是。多游于慈念当中,而愍念众生之类的人,就是所谓清明比丘尼是。悲泣于那些不及于道的众生的人(哀怜那些在于生死轮回的众生,不学道的众生),就是所谓素摩比丘尼是。欢喜于得道的人,愿普及于一切的人,就是所谓摩陀利比丘尼是。护守诸行,其意并不远离的人,就是所谓迦罗伽比丘尼是。守于空,而执虚,了解一切为无有的人,就是所谓提婆修比丘尼是。心乐于无想,而除去诸着的人,就是所谓日光比丘尼是。修习无愿,而其心即永恒的广济的人,就是所谓末那婆比丘尼是。对于诸法并没有疑惑,而度人为无限的人,就是所谓毗摩达比丘尼是。能广说法义,能分别深法的人,就是所谓普照比丘尼是。」

  (结偈如下)

  优迦明素摩摩陀迦提婆日光末那婆毗摩达普照

  (1.优迦摩比丘尼,2.清明比丘尼,3.素摩比丘尼,4.摩陀利比丘尼,5.迦罗伽比丘尼,6.提婆修比丘尼,7.日光比丘尼,8.末那婆比丘尼,9.毗摩达比丘尼,10.普照比丘尼。)

  三五

  大意:本经所叙述的也同样的为十位比丘尼之擅长之处,是以昙摩提比丘尼为始的。

  「我的声闻弟子的比丘尼当中,心怀忍辱,如大地之容受一切的人,就是所谓昙摩提比丘尼是。能教化他人,使人建立檀会(檀那为布施,会就是大会)的人,就是所谓须夜摩比丘尼是。能办具床座的人,也是须夜摩比丘尼是。心意已经永远息灭,已不会兴起乱想的人,就是所谓因陀阇比丘尼是。观察完了诸法,而不会厌足的人,就是所谓龙比丘尼是。意志强毅而勇猛,并没有所染着的人,就是所谓拘那罗比丘尼是。入于水三昧,而能普润于一切的人,就是所谓婆须比丘尼是。入于焰光三昧,而能均照萌类(众生)的人,就是所谓降提比丘尼是。观想一切为恶露不净,而能分别缘起的人,就是所谓遮波罗比丘尼是。能育养众人,布施给与所缺乏的人,就是所谓守迦比丘尼是(叔迦罗,译为自净,为王舍城之人,受该城人供养恭敬。有一天缺供,有一鬼神就逐家说偈,去劝人供养这位阿罗汉)。在我的声闻的比丘尼当中,最后的第一位,就是拔陀军陀罗拘夷国比丘尼是(君荼罗系头,为王舍城的长者之女,和盗人陷入恋爱,而到处流转,终为尼干子外道的弟子,后被舍利弗所度而皈依佛教,为智慧捷疾第一)。

  (结偈如下)

  昙摩须夜摩因提龙拘那婆须降遮波守迦拔陀罗

  (1.昙摩比丘尼,2.须夜摩比丘尼,3.因陀阇比丘尼,4.龙比丘尼,5.拘那罗比丘尼,6.婆须比丘尼,7.降提比丘尼,8遮婆罗比丘尼,9.守迦比丘尼,10.拔陀军陀罗拘夷国比丘尼。)

  「此五十位比丘尼,都当应广说如上。」(都值得广为宣扬怀念的圣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