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寻找安心处

  老和尚一皱眉头,说:“江河有宽窄,道路有远近,孩子啊你学佛之前萎靡不振,全然不是今天的样子,我看你是到了目的地了。”

  古岩见老和尚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妨就把话挑明了,因此道:“谢谢老法师开示,只是学生认为,这世上的河叉太多,我今天过了这条沟,谁又敢保证我明天不会遇上大河呢?”

  老和尚一愣:“那你想怎样?”

  “我想就留在这条船上,请老法师一定要收下我这个徒弟,学生若有造化或许将来还渡他人。”

  “你父亲他会同意吗?”

  “这是我的事,我主意已定,我会说服家父。”

  “你父亲只有一个儿子,他希望你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我出了家仍旧是他的儿子,至于花钱买来的功名,必遭乡人讥笑,是不是‘光宗耀祖’父亲大人他比谁都清楚!”

  老和尚一时无法说服古岩,但仍很明确回拒道:“别人尚可考虑,你要出家万万不可!我和你父亲是多年的相知,你不要为难老衲。”

  古岩道:“我早知道你不会轻意就收我,你等着看,我会用诚心感化你!”

  古岩是个执着的人,以后果然天天去庙里。一开始融镜法师还苦口婆心劝导,后见劝说没有半点作用,就干脆避而不见了。

  这事很快就让肖玉堂知道了,他从百忙中挤时间回来规劝儿子,甚至同意不强求他读书,只要不出家可以为所欲为干他想干的一切事情。但古岩主意已定,除了出家,他不愿意干任何事。

  庶母王玉凤也假惺惺地流着泪对他说:“古岩你不要出家,过去是我不好……你知道,我和你爹现在就你一个儿子……”

  古岩道:“娘,我出家跟你没有半点关系,乃是我的人生追求……我真的很感激你,这些年来家里都多亏了你,父亲有你照顾我也放心,我出了家仍然还是你们的儿子。”

  肖玉堂见儿子执意出家,心中甚为苦恼,整日唉声叹气,其时,朝中要安排人出使台湾,因肖玉堂办事可靠,遂点了他的将。所谓君命不可违,肖玉堂又放心不下儿子,担心他不在家儿子来个先斩后奏受戒出家。他和王氏商量,王氏内心巴不得古岩出家,毕竟她比肖玉堂小十几岁,如果古岩出了家,一旦肖玉堂伸腿,肖家的一切就都是她的了。但表面上她还要装一装的,肖玉堂问她,她说女人家不拿主意,都听男人的。肖玉堂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把古岩带在身边。

  一切就备后,肖玉堂一行于咸丰元年农历二月从福建厦门乘船出发。

  其时正是清明时节,到处是和风细雨,气候宜人,他们所乘船只设施豪华。

  船出港口,为解旅途枯燥,有人提议吟诗。每个人都吟诵了一首,肖玉堂也随意和了一首。在船上,肖玉堂官职最高,众人推他作评。肖玉堂也不推辞,他先是对各位的诗作一番褒奖,随之话锋一转道:“要说诗品之优劣,不是我有意贬损诸位,我个人以为今人都无法与古人相比。”

  众人应和道:“那是当然。”

  肖玉堂道:“既如此,何不各人都吟诵一首最喜欢的?”

  众人道:“肖大人言之有理。”

  肖玉堂见他的提议得到响应,又道:“时下正是清明,依我看内容也不要脱了题。请哪位高足先开个头。”

  众人推让了半天,最后一老先生因年纪最大,这个头就由他来开。他略作沉思,然后摇头晃脑地吟道——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老先生吟毕,就睁开眼睛看着肖玉堂。肖玉堂过来道:“好一个‘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想必老先生此次出远门是身不由已呀。”然后率先鼓掌。

  掌声落,一年纪次之的老学究自觉地站起来:“轮到老朽献丑了——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剩下的人当中只有肖玉堂年纪最大了,等到这位老先生坐下,他即起身道:“二位大人喜欢的风格相近,多是离愁别恨,我来点不一样的——

  …………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船上有六位朝庭官员,一阵功夫,他们都吟了自已喜欢的诗。在暂时停顿之际,有人看着小古岩对肖玉堂说:“肖大人,令郎也是读书人,何不也让他参予进来?”

  众人都想讨好肖玉堂,于是一阵附和。肖玉堂道:“我们大人在一起尽兴,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懂得什么。”

  年纪最大的老先生道:“肖大人此言差矣,君不闻自古英雄出少年,‘老不欺少’——我们这些老朽可不能小看他们了。”

  众人从肖玉堂的语气中看出他也巴不得儿子露一手,都齐声推举。肖玉堂于是说:“让他参予也行,但也得有个规则。”

  众人诧异:“什么规则?”

  “最起码他肚子里也得有几首诗吧?如果连这个起码条件都不具备,让他进来岂不扫兴?”肖玉堂不等众人开囗就对古岩说,“看在众大人的份上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说出刚才那几首诗的作者来就准你进来。”

  古岩也想参与大人们的活动,遂道:“第一位老先生所吟之诗为唐代诗人李群玉之作;第二位前辈所吟乃韦应物之作,韦也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家父吟的是明代王磐之作。”

  古岩一囗气把几首诗的作者说了出来,众人齐称赞,肖玉堂内心欢喜,嘴里却说:“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老鼠罢了,诸位大人还是看我颜面不要让他当众出丑。”

  此时大家都已明白了肖玉堂的意思,当然不依。

  随后,古岩果然表现出色,虽然大人们所出题目都有点难度,但都没有难住他。

  却说漫长旅途虽然枯燥,但有这样的活动大家都觉得日子过得很快。最后大家都出了题,又有人提出来要古岩也出一道。出题要有创意,肖玉堂不相信儿子真能胜任,就极力阻挠,众人也不相强。不想古岩却不依,他说:“目下是清明节,如在平时,各位都回乡扫墓去了,可眼下为了生计都身不由己做不孝之人,因此我提议接下来所吟诗词都要与扫墓有关,且要含有‘冢’或‘坟’之字眼。不过可以先从简单短四句起,然后由易而难,直到把这一内容的古诗搜罗一净,就算是我们以此祭奠先人。”

  众人听了,都暗自惊愕,虽说唐诗宋词浩如海洋,但毕竟这一特定内的作品数量有限,题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最难的是出题者本人,他年纪最小,要在最后吟诵,如果腹中没有那么多的货色是不敢轻易夸口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年纪最大者当即吟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第二位随后接着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第三位是肖玉堂,他担心儿子不济,吟了大家最熟悉的黄庭坚的诗作——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第四第五位都还顺利,到第六位时不知是何原因,搔了半天才勉为其难地吟诵了一首——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最后到了古岩,众人为他捏了一把汗,肖玉堂却是紧张得心提到了嗓子眼,不料古岩不假思索随囗而吟——

  春雨杏花满清明,

  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

  不悼家川悼君茔。

  第一轮就这样过去了,大家舒了囗气,都觉得有点过瘾。第二轮开始,那年纪最大者起身向众位打了拱手,然后吟道——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满衣血泪与尘埃,死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老者落坐,第二位也占了先机,吟的仍是黄庭坚之诗——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到肖玉堂了,他本想找一首简单的,可是想了半天都不符合题意,最后便吟了白居易的一首诗。

  …………都是七律,内容是清明扫墓,这还好说,最难的是文字要有“坟”,“冢”等类似字眼。一连两轮,都马马虎虎过去,到第三轮时,第六个人想了半天想不出来,就对众人拱拱手:“各位大人,该有的都叫你们捡去了,请大家通融通融,容我吟一首众所周知的清明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位官员所吟诵的不仅仅是首清明诗,同时也道明了清明节的真正源头,古岩知道,这里头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欲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胞弟重耳,为免遭杀身之祸而流亡他乡。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一开始跟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后来都陆陆续续地各奔东西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记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绵山去了。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但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可放火烧山,从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晋文公乃下令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他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也就是最后那位老先生所吟之诗……

  接下来众人把目光集中在古岩身上,因为连他们自已都想不起古人还有那一首七律符合要求。没想到古岩想了片刻便吟出一首——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第六个人一听一拍大腿自找台阶道:“啊呀,怎么就叫世侄记起来了呢!这首宋人高翥之作我应该是熟悉的,唉——人一上了年纪,瞧这记性……”

  于是众人少不得对古岩大加夸赞,年纪最大的老先生对肖玉堂说:“要说博闻强记,在我们这班人当中肖大人无人能及,可是令郎却是出于蓝而胜于蓝,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将来必定高中前途无量啊!”

  肖玉堂道:“哪里哪里,老先生过奖了,要说前途,现在还很难讲,你也知道,这年头的考试……”

  “我知道,现在的考试确实存在着不公,但肖大人毕竟在京城有一定的关系,那班人再大胆也不置于黑到你的头上来了。”

  肖玉堂道:“可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孔老先生说了‘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犬子脾气比我还倔强,他正为这个不愿意读书呢。”

  老先生转对古岩:“肖公子真是这样吗?那你就不对了,别人你可不去管他,可你凭真本事考上,这样的富贵你该当仁不让!”

  古岩这才明白,父亲原来是处心积虑想要感化他。

  随后,众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读书做官的大堆好处。

  游船行使到了海洋深处,这时每个人都有了不适,特别是年纪最大的老先生开始大吐起来……随后多数人也吐了。古岩虽然年纪小,有较强的适应力,但肚子里还是翻江倒海,直至把胆汁吐干净才歇住……晕船的强烈反应尚未过去,天便下起雨来了,大家躲进船仓内,刚才吟诗的兴致一下荡然无存。还有人叫起祖人:“祖上啊,为后不孝,这时节本该在你们的坟头上焚香作揖,可是我却在异地他乡……我知道我会受到惩罚……祖上啊,我是身不由已啊!”

  古岩趁势道:“不是说做官有万般好么,怎么一下子就喊起天来了?”

  此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多说话了。

  雨越下越大,还伴着风,船只开始摇晃……突然船长一声尖叫,随后在船首的船工惊惶失措地跑了进来。肖玉堂问道:“如此慌张,发生什么事了?”

  一船工道:“大人,大事不好了,我们遇……遇……”说着,手指前方。

  肖玉堂把头探出窗,顺着船工所指方向看去,也吃了一惊。原来有一条上百吨重的鲸鱼正向这边快速游来……其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所到之处竟掀起了数十尺高的巨浪,如果它一直向这边游来,别说是撞船,就是它掀起的浪涛都足以把船掀翻……

  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害怕鲸鱼过来。然而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这条鲸鱼也许是雨天撒欢,也许是发情把这条船当成它的情侣,它快速靠近,一点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距离越来越近,船也摇摆得越来越厉害,有人开始哭爹叫娘,有人在喊祖宗保佑……然而,鲸鱼全然不理会这些,速度也越来越快……船上哭声一片,最后连肖玉堂都稳不住了,紧紧地抱着儿子哭道:“古岩,爹死了不足惜,反正一大把年纪了,可是你才十几岁,还有很长的光景……这回是我害了你,早知如此还不如同意你去做和尚,呜——老天啦……”

  古岩虽是船上年纪最小者,却一点也不惊慌失措,他对父亲说:“爹,你说让孩儿出家此话当真?”

  肖玉堂流着泪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出家,如今是救命要紧。”

  肖古岩道:“爹,不要慌,让孩儿想个办法,如果我们都能活着回去,你不要食言,得让我出家做和尚。”

  肖古岩到底有什么办法?这一船人性命如何?下回必有分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