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观音送贵子

第一章:观音送贵子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的中秋前夜,福建省永春州府家属舍内。夜暮初降时分,从老家湖南湘乡横铺镇肖家冲前来省亲的少妇颜氏终于见到了她的夫婿肖玉堂。肖玉堂掩上门,来不及抖落一身风尘就向夫人道歉:“对不起,让你待久了……”“玉堂,你先歇着。”早听到夫婿脚步声的颜氏递上一杯热茶,善解人意道,“我知道你公务繁重,夫妻之间不必拘礼。”

  肖玉堂顺从地入坐,内心颇为感动,喝了一口茶,然后看着妻子:“这一路之上还顺畅吧?”

  “还好,有些小小波折,幸得有小玉照看打理。”小玉是颜氏的陪嫁丫鬟,颜氏歉意地对肖玉堂笑了笑,“只顾和你说话,差点把正事给忘了——哦,小玉,可以开饭了。”

  少顷,一长相平平的年轻少女来到厅堂向肖玉堂行了个礼:“相公、夫人,开饭了。”

  颜氏道:“一家人不必这样客气,以后你叫我颜姐好了。”

  “是啊是啊,你不必见外,以后你也叫我老肖好了。”肖玉堂附和道,“小玉,这一路上辛苦你了。”

  “相公多礼了,这都是小人该做的。”小玉谦卑地说。

  “你这是昨的了?才说过不要客气,你又……”

  小玉正色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相公,小姐是主子,小人怎敢乱改称呼呢?”

  肖玉堂夫妻于是不再多言,内心却甚为受用,觉得这小玉懂事。于是两人起身走入餐厅,一股香味扑面而来,肖玉堂情不自禁感叹道:“你们来了就好了,从今以后我只须扑在府里公干,家中之事不必操劳。”

  “玉堂……”颜氏看了一眼小玉,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

  “相公、小姐,你们慢用,我下去了。”小玉知道主人有私房话要说,于是善解人意退下。

  肖玉堂目送小玉离去,然后对夫人说:“家中老人都还好吧?”

  “爹还是老样了,咳嗽的病恐怕就是那样了,娘的身体比过去差了些……对老人来说,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如今他们日思夜思的是……”

  “咳……”肖玉堂埋下头吃饭,不再说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人的老传统,肖玉堂如今人到中年,仍是膝下无儿,他知道,爹娘这次让颜氏过来,目的就是为了早日抱上孙子。这些年来,肖玉堂身在仕途,虽然和妻子离多聚少,但总不至于连生儿肓女的时间都没有,个中原由,两人心知胆明——花易开,果难活。多年以后,连他们自已都失去信心了。

  饭毕,小玉已经备好了洗澡水,她自已则趁着主人去了澡堂把桌上的残羹吃了。

  是夜,夫妻二人自是少不得一番别后问候。肖玉堂先向妻子打听一些家乡情况,当颜氏向他问起他的公务时,肖玉堂又是一番长吁短叹。原来,由于国力势微,国外列强大量将鸦片倾销到中国。对一个孱弱的国家来说,这尤如火上浇油,若任其作为,忘国之日就为期不远了。幸亏朝中还有清醒者,两广总督林则徐看清了列强的野心,如今正在积极禁烟。肖玉堂咽口唾沫道:“你们来得正是时候,近期府里事务繁重,每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你们不在身边,想吃口热饭,那是妄想。”

  颜氏动情道:“玉堂,这些年来你一个人在外,为难你了。”

  “夫人,话不能这么说,这些年你在家操持,为我减去后顾之忧,辛苦的是你。如今双亲老了,你本该在家照料,无奈我……”

  “不,这不是你的不是,是我不能争气,拖累于你。”颜氏不安地说。

  “夫人,今天是个好日了,我们不说这些。”肖玉堂安慰夫人道,明天就是中秋了,难得府里放一天假,我陪你去附近走走,这里的景致与老家不一般,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颜氏冷不丁问道:“这里有庙宇吗?”

  “你问这个干嘛?”肖玉堂皱了邹眉头。

  “夫君有所不知,贱人肚子不争气,出门前有一云游和尚来家化缘,你娘问卦,那和尚就知道我们是求子。那和尚说,‘种子隔年留,儿女前世修’,只要我们多多烧香拜佛,就会有福报。”

  肖玉堂自幼读书,随后入仕,与佛教较少接触,因此对佛事没有太大兴趣,今见夫人提及,为不扫她兴致,只好嘴上应承了,及至次日夫人真个嘱咐小玉上街操办香烛供品,才知夫人是当真了。却说次日巳时,夫人催他出门朝圣,肖玉堂这才想起自已虽在永春多年,却对这附近有哪些庙宇一无所知。情急中向同仁打听,方才解了窘境。

  颜氏夫家在湖南湘乡肖家冲,那里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在这里出生的孩子,爹妈都有让其读书的习惯,凡有钱人家的女儿,少有不识字的。颜氏娘家家势丰硕,长辈思想开放,不仅让她读了《女儿经》之类的读本,还准其读完“四书”,“五经”及一些唐诗宋词。她和肖玉堂的婚配虽是父母之命,但婚后,颜氏腹中诗书算是帮了大忙——因为有共同语言,她与夫君感情很深。肖玉堂赴任后,曾有一段时间对她冷淡,甚至在给父母的信中没有提及,当时有人猜测,准是肖玉堂嫌弃颜氏不能生肓,心中动了休妻之念。敏感的颜氏也意识到了什么,这让他想到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于是赋诗一首寄给夫君。

  果然,数月后,她收到了肖玉堂的回信,信中,肖玉堂对自已的行为深表悔意。原来,他在任上不能与妻子朝夕相处,感情日薄,及见异乡女子长的花容月貌,内心禁不住诱惑,便有了见异思迁之念,当收到妻子来信,甚为妻子的才情感动,方才幡然悔悟。这事很快传开,在当地成为一桩美谈。

  话不絮繁,却说颜氏与夫君一路打听,便往观音庙而去,时下正是中秋,但见丹桂飘香,气候宜人,这异乡的景色自与家乡不同。肖玉堂见夫人兴致很高,遂提议道:“夫人何不赋诗一首?”

  颜氏怕丢丑,先是不愿意,后经不住一再催促,沉思片刻,吟了一首婉约词,颜氏吟罢,面露赧色,道:“献丑了。

  “妙!”肖玉堂说。

  “我这是抛砖引玉,现在要看你了。”颜氏看着肖玉堂说。

  肖玉堂正要吟诵,却见一小沙弥迎面走来。肖玉堂上前施礼道:“请问小师父,观音庙如何走?”

  “阿弥陀佛,”小沙弥双手合十,还礼毕手指前方,“进山门后左走。”

  肖玉堂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小师父,你们庙里谁当家?我们来做点功德。”

  “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管钱——用钱的是住持,管钱的是当家,不知居士找的是哪位?”小沙弥回答说。

  “我问的是你们这里谁的官最大。”肖玉堂脱囗而出。

  小沙弥一怔,继而道:“出家人不比在家人有职位高低,我知道居士要找谁了,到了庙里,左边大树傍的寮房便是”

  夫妻二人别过小沙弥继续前行,林深处,树上不见其鸟,但闻啾啁之声不绝于耳。见此情景,颜氏四下里望望,催促道:“玉堂,到你了,现在不吟诗更待何时?”

  肖玉堂拗不过夫人,沉吟片刻乃朗声咏诵了一首咏蝉的诗。

  肖玉堂吟罢,夫妻二人分明听到树傍屋里也有一人抑扬顿挫咏道——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夫妻二人一惊,知此人必是他们要找的人,遂走近木屋,正欲敲门,门开了,但见一精神矍铄的老和尚迎出来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二位居士,请进请进!”

  二位入屋坐定,有小沙弥奉茶退出,老和尚这才抚着胡子道:“居士是湖南人?”

  肖玉堂一怔:“老师父如何知道在下是湖南人?”

  “听口音。”

  “老师父去过湖南?”

  “出家人四海为家,常年云游在外。”

  “哦。”肖玉堂这才明白过来,深感自已孤陋寡闻。

  “在州里为官?”老和尚继续问道。

  “混口饭吃而已。”

  “为求子而来?”

  肖玉堂愕然了,他一开口对方就知道他的家乡,这是阅历丰富使然,不足为奇,自已求子之事不曾对任何人讲起他竟然也知道,看来这老和尚有点不凡。肖玉堂对老和尚肃然起敬,道:“老师父说得对,我们夫妻确实是为求子嗣,子何求,还请老师父开示。”

  老和尚道:“菩萨畏因,众生怕果,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种善消业,福报自来,求之亦求,不求亦求。”

  肖玉堂夫妻相视沉思,少顷,似有所悟。

  “多谢老师父指点,今日来得匆忙,只备了些许香火,请师父引我们去给菩萨烧柱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