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冷斋夜话 卷八

  刘跛子说二范诗

  刘跛子,青州人,拄一拐,每岁必一至洛中看花,馆范家园,春尽即还京师。为人谈噱有味,范家子弟多狎戏之。有大范者见之,即与之二十四金,曰:「跛子吃半角。」小范者见,只予十金,曰:「跛子吃椀羹。」于是以诗谢伯仲曰:「大范见时二十四,小范见时吃椀羹。人生四海皆兄弟,酒肉林中过一生。」

  陈莹中赠跛子长短句

  初,张丞相召自荆湖。跛子与客饮市桥,客闻车骑过其都,起观之,跛子挽其衣,使且饮,作诗曰:「迁客湖湘召赴京,车归迎迓一何荣。争如与子市桥饮,且免人间宠辱惊。」陈莹中甚爱之,作长短句赠之,其略曰「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说甚姚黄魏紫,春归后,终委泥沙。忘言处,花开花谢,都不似我生涯」云云。予政和改元见于兴国寺,以诗戏之曰:「相逢一拐大梁间,妙语时时见一班。我欲从公蓬岛去,烂银堆里见青山。」予姻家许中复大夫宜人,赵参政槩之孙女,云:「我十许岁时,见刘跛子来觅酒吃,笑语终日而去。」计其寿百四十五年许。尝馆于京师新门张婆店三十年,日坐相国寺东廊,邸中人无有识之者。

  刘野夫长短句

  刘野夫留南京,久未入都,渊材以书督之。野夫答书曰:「跛子一生别无道路,展手教化,三饥两饱,目视云汉,聊以自诳。元神新来,被刘法师、徐神翁形迹得不成模样。深欲上京相觑,又恐撞着丈人泥陀佛,蓦地被乾拳湿踢,着甚来由。」其不羁如此。尝自作长短句曰:「跛子年来,形容何似,俨然一部髭须。世上许大,拐上有工夫。选南州北县,逢着处,酒满葫芦。醺醺醉,不知来日,何处度朝晡。洛阳花看了,归来帝里,一事全无。又还与瓠羹不托,依旧再作门徒。蓦地思量,下水轻船上,芦席横铺。呵呵笑,睢阳门外,有个好西湖。」

  刘渊材南归布橐中墨竹史稿

  渊材游京师贵人之门十余年,贵人皆前席。其家在筠之新昌,其贫至饘粥不给,父以书召其归,曰:「汝到家,吾倒悬解矣。」渊材于是南归,跨一驴,以一黥挟以布橐,橐、黥背斜绊其腋。一邑聚观,亲旧相庆三日,议曰:「布橐中必金珠也。」予雅知其迂阔,疑之,乃问曰:「亲旧闻渊材还,相庆曰:『君官爵虽未入手,必使父母妻儿脱冻馁之厄。』橐中所有,可早出以慰之。」渊材喜见须眉,曰:「吾富可埒国也,汝可拭目以观。」乃开橐,有李廷珪墨一丸,文与可墨竹一枝,欧公《五代史》橐草一巨编,余无所有。

  云庵活盲女

  云庵住洞山时,尝过檀越家,经大林间,少立,闻哀声杂流水,临涧下窥,有蹲水中者。使两夫下扶,猿臂而上,乃盲女子,年十七八许。问其故,曰:「我母死,父佣于远方,兄贫无食,牵我至此,猛推下我而去。」云庵意恻,不自知涕下,顾其人力曰:「汝无妇,可畜以相活,我给与一世。」力拜诺,即以所乘笋兜舁归山,云庵步随之。盲女后生三子,皆勤院事。云庵虽领众它山,岁时遣人给衣食,如子侄然。云庵高世之行,若此之类甚众。

  钱如蜜一滴也甜

  仲殊初游吴中,自负一盖,见卖饧者,从乞一钱,饧者与之,即就买饧食之而去。尝客馆古寺中,道俗造之,辄就觅钱,皆相顾羞缩,曰:「初不多办来,奈何?」殊曰:「钱如蜜,一滴也甜。」

  道士畜三物

  万安军南并海石崖中,有道士,年八九十岁,自言本交趾人,渡海,船坏于此岸,因庵焉。养一鸡,大如倒挂,日置枕中,啼即梦觉。又畜王孙,小于虾蟆,风度清癯,以线系几案间。道士饭,则跳踯登几唇危坐,分残颗而食之。又有龟,状如钱,置合中,时揭其盖,使出戏衣褶间。予谒之,示此三物,从予乞诗。予熟视曰:「公小人国中引道神,吾诗讵能摹写高韵。」

  黄鲁直梦与道士游蓬莱

  黄鲁直,元佑中昼卧蒲池寺。时新秋雨过,凉甚,梦与一道士褰衣升空而去,望见云涛际天。梦中问道士:「无舟不可济,且公安之?」道士曰:「与公游蓬莱。」即袜而履水,鲁直意欲无行,道士强要之。俄觉大风吹鬓,毛骨为战慄。道士曰:「且敛目。」唯闻足底声如万壑松风,有狗吠,开目不见道士,唯见宫殿张开,千门万户。鲁直徐入,有两玉人导升殿,主者降接之。见仙官执玉尘尾,仙女拥侍之,中有一女,方整琵琶。鲁直极爱其风韵,顾之,忘揖主者,主者色庄,故其诗曰:「试问琵琶可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顷与予同宿湘江舟中,亲为言之,与今《山谷集》语不同,盖后更易之耳。

  周贯吟诗作偈

  周贯者,不知何许人,雅自号木雁子。治平、熙宁间,往来西山,时时至高安。与予大父善,日酣饮,畜一大瓢,行沽,夜以为溺器。工作诗,诗成癖。尝宿奉新龙泉观,半夜槌门,道士惊,科发披衣,启关问其故。贯笑曰:「偶得句当奉告。」道士殊不意,业已问之,因使口诵。贯以手指画,吟曰:「弹琴伤指甲,盖席损髭鬓。」是夜贯寒甚,以席自覆故尔。又至袁州,见市井李生者有秀韵,欲携以同归林下。而李嗜酒色,意欲无行,贯指煮药铛作偈示之曰:「顽钝天教合作铛,纵生三脚岂能行。虽然有耳不听法,只爱人间恋火坑。」寻死于西山,方将化,人问其几何岁,贯曰:「八十西山作酒仙,麻鞋轧断布衣穿。相逢甲子君休问,太极光阴不计年。」后有见于京师州桥,附书与袁州李生云:「我明年中秋夕当上谒也。」至时,果造李生。生时以事出,乃以白土大书其门而去,曰:「今年中秋夕,来赴去年约。不见破铁铛,弹指空剥剥。」李生后竟堕马,折一足。

  石学士

  石曼卿隐于酒,谪仙之流也,然善戏。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马惊,曼卿堕马。从吏惊,遽扶掖升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曼卿徐着鞍,谓驭者曰:「赖我石学士也,若瓦学士,则固不破碎乎?」

  白土埭

  《高僧传》有神仙史宗者,着麻衣,加衲其上,号麻衣道者。喜怒不常,体癣疥,日坐广陵白土埭,讴歌自适,夜不知归宿处。江都令檀祗召至与语,词多无畔岸,索纸赋诗曰:「有欲苦不足,无欲即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麻裘。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要当毕尘累,栖息老山丘。」檀祗异之。陶渊明所说白土埭逢三异比丘,此其一也。有狂道士借海盐令所畜小儿,登小山,山有屋数椽,道人三四辈相劳苦,其言小儿一不解,但得食一塸如熟艾。有问道士者:「谪者何时竟?」答曰:「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埭上,计其谪,行当竟矣。」问者作书授道士,曰:「为达之。」即系小儿衣带还。海盐令喜,问曰:「衣中有何?」曰:「书疏耳。」又呼问小儿至何处,小儿曰:「前为道士投杖,飘然去,但闻足下波浪声,至山中,山中人寄书与白土埭上。」即引衣带示令,令一不能晓。小儿诣史宗,史宗大惊曰:「汝乃蓬莱山中来耶!」神仙之有无,吾不能知,然观其诗句,脱去畛封,有超然自得之气,非寻常介夫所能作也。

  范尧夫揖客对卧

  范尧夫谪居永州,闭门,人稀识面。客苦欲见者,或出,则问寒暄而已。僮扫榻具枕,于是揖客,解带对卧,良久,鼻息如雷霆。客自度未可起,亦熟睡,睡觉常及暮而去。

  李伯时画马

  李伯时善画马,东坡第其笔,当不减韩干。都城黄金易得,而伯时马不可得。师让之曰:「伯时为士大夫,而以画行,已可耻也。又作马,忍为之耶?」伯时恚曰:「作马无乃例能荡人心、堕恶道乎!」师曰:「公业已习此,则日夕以思其情状,求为神骏,系念不忘,一日眼花落地,必入马胎无疑,非恶道而何?」伯时大惊,不觉身去坐榻曰:「今当何以洗其过?」师曰:「但画观音菩萨。」自是画此像妙天下。故一时公卿服师之善巧者也。

  房琯娄师德永禅师画图

  《东坡集》中有《观宋复古画序》一首曰:「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池,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画,笑谓琯曰:『颇忆此耶?』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禅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盖唐本,宋复古所临者。」

  退静两忘少忘

  尹师鲁谪官过大梁,与一老衲语。师鲁曰:「以退静为乐。」衲曰:「孰若退静两忘。」师鲁顿若有所得。及移邓州,时范文正守南阳,师鲁手书与文正别。文正驰至,则师鲁已沐浴,衣冠而坐,少顷而化。文正哭之甚哀,师鲁忽举首曰:「已与公别,安用复来。」文正惊问所以,师鲁笑曰:「死生常理也,希文岂不达此。」又问后事,曰:「此在公耳。」乃揖希文,复逝。俄顷,又举首谓希文曰:「亦无鬼,亦无恐怖。」言讫长往。沈存中曰:「师鲁所养至此,可谓有力。然尚未脱有无之见,何也?得非退静两忘尚存胸中乎。」独无为子杨次公曰:「存中识药矣,然未识药之忌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