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冷斋夜话 卷一

  江神嗜黄鲁直书韦诗

  王荣老尝官于观州,欲渡观江,七日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公箧中必蓄宝物,此江神极灵,当献之得济。」荣老顾无所有,惟玉尘尾,即以献之,风如故。又以端砚献之,风愈作。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夜卧念曰:「有鲁直草书扇头,题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即取视,傥恍之际,曰:「我犹不识,鬼宁识之乎?」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两镜展对,南风徐来,帆一饷而济。予谓:观江神必元佑迁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

  秦少游作坡笔语题壁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中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也?」

  罗汉第五尊失队

  予往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禅月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予口占嘲之曰:「十八声闻解埵根,少丛林汉乱山门。不知何处逻斋去,不见云堂第五尊。」明日有女子来拜,叙曰:「儿南营兵妻也,寡而食素,夜梦一僧来,言曰:『我本景德僧,因行失队,烦相引归寺,可乎?』既觉,而邻家要饭,入其门,壁间有画僧,形状了然,梦所见也。」时朱世英守临州,异之,使迎还,为阁藏之。予方少年时,罗汉且畏予嘲,及其老也,如梵吉者亦见悔,可怪也。

  东坡梦铭红靴

  东坡倅钱塘日,梦神宗召入禁,宫女环侍,一红衣女捧红靴一双,命轼铭之。觉而忘,其中一联云:「寒女之丝,铢积寸累。步武所及,云蒸雷起。」既毕,进御。上极叹其敏,诏使宫女送出。睇视裙带间有六言诗一首曰:「百叠依依水绉,六铢縰縰云轻。植立含风殿广,微闻环佩摇声。」

  诗本出处

  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作《尼童》诗曰:「应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汙天质。」事见则天长寿二年诏书,曰:「应天下尼,当用细白练为衣。」作《橄榄》诗曰:「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崖蜜事见《鬼谷子》,曰:「照夜青,萤也;百花醴,蜜也;崖蜜,樱桃也。」作《赠举子》诗曰:「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事见梁僧史,曰:「世祖宴东府,王公毕集,诏跋陀罗至。跋陀罗皤然清癯,世祖望见,谓谢庄曰:『摩诃衍有机辨,当戏之。』跋陀趋外陛,世祖曰:『摩诃衍不负远来,惟有一死在。』即应声曰:『贫道客食陛下三十载,恩德厚矣,无所欠,所欠者惟一死耳。』」李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陶弘景仙方注曰:「断肠草,不可食,其花美好,名芙蓉。」

  宋神宗诏禁中不得牧豭豘因悟太祖远略

  陈莹中为予言:神宗皇帝一日行后苑,见牧豭豘者,问何所用。牧者对曰:「自祖宗以来,长令畜之,自稚养以至大,则杀之,又养稚者。前朝不敢易,亦不知果安用?」神宗沉思久之,诏付所司,禁中不得复畜。数月,卫士忽获妖人,急欲血浇之,禁中卒不能致。神宗方悟太祖远略亦及此。

  东坡南迁朝云随侍作诗以佳之诗

  东坡南迁,侍儿王朝云者请从行。东坡佳之,作诗,有序曰:「世谓乐天有鬻骆放杨枝词,佳其至老病不忍去也。然梦得诗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则是樊素竟去也。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云:不学杨枝别乐天,且同通德伴伶玄。伯仁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裙歌板旧因缘。丹成随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盖绍圣元年十一月也。三年七月五日,朝云卒,葬于栖禅寺松林中,直大圣塔。又和诗曰:「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唯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懃礼塔中仙。」又作《梅花》词曰「玉骨那愁瘴雾」者,其寓意为朝云作也。秦少游曰:「唐诗闺怨词曰:『绣阁开金锁,银台点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此正语病之着者,而选诗自谓精之,果精乎?」参廖子曰:「林下人好言诗,才见诵贯休、齐己诗,便不必问。」

  东坡书壁

  前辈访人不遇,皆不书壁。东坡作行记,不肯书牌,恶其特地,止书壁耳。候人未至,则扫墨竹。

  古人贵识其真

  东坡每曰:古人所贵者,贵其真。陶渊明耻为五斗米屈于乡里小儿,弃官去。归久之,复游城郭,偶有羡于华轩。汉高帝临大事,铸印销印,甚于儿戏。然其正真明白,照映千古,想见其为人。问士大夫萧何何以知韩信,竟未有答之者。

  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

  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曰:「霭霭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又曰:「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又曰:「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皆如寒乞相,一览便尽。初如秀整,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东坡作对则不然,如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桉上《楞严》已不看」之类,更无龃龉之态。细味对甚的而字不露,此其得渊明遗意耳。

  凤翔壁上诗

  东坡曰:予少官凤翔,行山邸,见壁间有诗曰:「人间无漏仙,兀兀三杯醉。世上没眼禅,昏昏一觉睡。虽然没交涉,其奈略相似。相似尚如此,何况真箇是。」故其海上作《浊醪有妙理赋》曰:「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然此老言人心之正,如孟子言人性善,何以异哉!

  庐橘

  东坡诗曰:「客来茶罢浑无有,庐橘微黄尚带酸。」张嘉甫曰:「庐橘何种果类?」答曰:「枇杷是矣。」又曰:「何以验之?」答曰:「事见相如赋。」嘉甫曰:「庐橘夏热,黄甘橙榛,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庐橘果枇杷,则赋不应四句重用。应劭注曰:『《伊尹书》曰:「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庐橘,常夏热。」』不据依之何也?」东坡笑曰:「意不欲耳。」

  东坡论文与可诗

  东坡尝对欧公诵文与可诗曰:「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欧公笑曰:「与可无此句,与可拾得耳。」世徒知与可扫墨竹,不知其高才兼诸家之妙,诗尤精绝。戏作《鹭鸶诗》曰:「颈细银鈎浅曲,脚高绿玉深翘。岸上水禽无数,有谁似汝风标。」

  的对

  东坡曰:世间之物,未有无对者,皆自然生成之象。虽文字之语亦然,但学者不思耳。如因事,当时为之语曰:「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则其前有「雍齿且侯,吾属何患」。太宗曰:「我见魏徵常媚妩。」则德宗乃曰:「人言卢杞是奸邪。」

  东坡留题姜唐佐扇杨道士息轩姜秀郎几间

  东坡在儋耳,有姜唐佐者从乞诗。唐佐,朱崖人,亦书生。东坡借其手中扇,大书其上曰:「沧海何曾断地脉,朱崖从此破天荒。」又书司命宫杨道士息轩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黄金不可成,白发日夜出。开眼三十秋,速于驹过隙。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时来登此轩,望见过海席。家山归未得,题诗寄屋壁。」有黎女插茉莉花,嚼槟榔,戏书姜秀郎几间曰:「暗麝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其放浪如此。

  换骨夺胎法

  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模其意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如郑谷《十日菊》曰:「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此意甚佳,而病在气不长。西汉文章雄深雅健者,其气长故也。曾子固曰:「诗当使人一览语尽而意有余,乃古人用心处。」所以荆公作《菊诗》则曰:「千花百卉雕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支。」东坡则曰:「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如李翰林诗曰:「鸟飞不尽暮天碧。」又曰:「青天尽处没孤鸿。」然其病如前所论。山谷作《登达观台》诗曰:「瘦藤拄到风烟上,乞与游人眼界开。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凡此之类,皆换骨法也。顾况诗曰:「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其诗简缓而立意精确。舒王作《与故人诗》曰:「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不知乌石江头路,到老相逢得几回。」乐天诗曰:「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身。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南中作》诗曰:「儿童悮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醉红。」凡此之类,皆夺胎法也。学者不可不知。

  诗用方言

  诗人多用方言,南人谓象牙为白暗,犀为黑暗,故老杜诗曰:「黑暗通蛮货。」又谓睡美为黑甜,谓饮酒为软饱,故东坡诗曰:「三杯软饱罢,一枕黑甜余。」

  老妪解诗

  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降,则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也。

  采石渡鬼

  欧阳文忠公庆历末,宿采石。舟人甫鼾,潮至月黑,公方就寝,微闻呼声曰:「去未?」舟尾有答者曰:「有参政船宿此,不可擅去,斋料幸为携至。」公惊,私念曰:舟尾逼甫,且无从人,必是鬼。通夕不寐。五鼓,岸上猎猎驰骤声,舟尾者呼曰:「斋料幸见还。」有且行且答者曰:「道场不清净,无所得而皈领,略多嗟恨之词。」公异之。后游金山,与长老瑞新语,新曰:「某夜还有水陆,有施主携室至,忽乳一子,俄觉腥风灭烛,大众恐。使人问其时,乃公宿采石之夜。」其后蔡州求退之锐者,亦其前知然耶?时公自参知政事除蔡州。黄鲁直熙宁初宿石塘寺,寺有鬼灵异,若独足公之类,然独足寺僧敬信之。一夕梦曰:「分宁黄刑部至。」僧曰:「侍郎乎?尚书乎?」曰:「侍郎也。」鲁直南迁已六十,亲故忧其祸大,又南方瘴雾,非菜肚老人所宜。鲁直笑曰:「宜州者,所以宜人也。且石塘鬼非村落间无智愚鬼,侍郎之言,岂欺我哉!」鲁直竟殁于宜州。较采石之鬼,何愚智相去三十里。岂鲁直痴绝,故欺之耶?

  李后主亡国偈

  宋太祖将问罪江南,李后主用谋臣计,欲拒王师。法眼禅师观牡丹于大内,因作偈讽之曰:「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曳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后主不省,王师旋渡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