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金匮钩玄卷第三

  卷之三 妇人科

  经水

  经水、经候、过期而作痛者,乃虚中有热,所以作痛。

  经水不及期,血热也。四物汤加黄连

  经候将来而作痛者,血实也。

  桃仁 香附 黄连过期乃血少也。

  川芎 当归人参白术与痰药。

  过期,紫黑色有块,血热也,必作痛。

  四物汤加黄连、香附。

  淡色过期者,乃痰多也。

  二陈汤加川芎、当归。

  紫色成块者,乃是热也。四物汤加黄连之类。

  痰多占住血海地位,因而下多者,目必渐昏。肥人如此。

  南星 苍术 香附 川芎 作丸服。

  肥人不及日数而多者,痰多、血虚、有热。前方加黄连、白术。若血枯经闭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躯肥脂满经闭者,导痰汤加芎连。不可服地黄,泥膈故也。如用,以生姜汁炒。

  血崩

  崩之为病,乃血之大下,岂可为寒。但血去后,其人必虚,当大补气血。

  东垣有治法,但不言热。其主于寒,学人宜再思之。

  急则治其标。白芷汤调百草霜。

  甚者,棕榈皮灰,后用四物汤加干姜调理。

  因劳者,用参 带升补药。

  因寒者加干姜。因热者加黄芩、参 。

  崩过多者,先服五灵脂末一服,当分寒热。五灵脂能行能止。妇人血崩用白芷、香附为丸。

  白带用椒目末,又用白芷末。

  一方:用生狗头骨烧灰存性,或酒调服,或入药服之。

  又方:用五灵脂半生半熟为末,以酒调服。

  气虚血虚者,皆于四物汤加人参、黄 。

  漏下乃热而虚者,四物汤加黄连。

  带下赤白

  (赤属血、白属气、主治燥湿为先。)

  带、漏、俱是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宜升。无人知此。肥人多是湿痰。

  海石 半夏 南星 苍术 川芎 椿皮 黄柏瘦人带病少,如有带者,是热也。

  黄柏 滑石 川芎 椿皮 海石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气;下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仍用丸子(一本作瓦龙子)。

  又云:赤白带皆属于热,出于大肠小肠之分。

  一方:黄荆子炒焦为末,米饮汤下,治白带;亦治心痛。

  罗先生治法:或十枣汤、或神 丸、或玉烛散、皆可用,不可峻攻。实者可用此法,虚则不宜。

  血虚者,加减四物汤。

  气虚者,以参术陈皮间与之。

  湿甚者,用固肠丸。

  相火动者,于诸药中少加炒柏。

  滑者,加龙骨、赤石脂。

  滞者,加葵花。性燥者,加黄连。

  寒月少入姜附。临机应变,必须断浓味。

  良姜 芍药 黄柏(二钱,各烧灰) 入椿树皮末(一两半)

  上为末,粥为丸。每服三四十丸。

  痰气带下者:苍术 香附 滑石 蛤粉 半夏 茯苓妇人上有头风、鼻涕,下有白带。

  南星 苍术 黄柏(炒焦) 滑石 半夏 川芎 辛夷 牡蛎粉(炒) 茯苓白带并痛风:半夏 茯苓 川芎 陈皮 甘草 苍术(炒浸) 南星 牛膝 黄柏(酒浸,晒干炒)

  子嗣

  肥盛妇人不能孕育者,以其身中脂膜闭塞子宫,而致经事不能行。可用导痰汤之类。

  瘦怯妇人不能孕育者,以子宫无血,精气不聚故也。可用四物汤,养血、养阴等药。

  产前胎动

  孕妇人因火动胎,逆上作喘者,急用条黄芩、香附之类。将条芩更于水中沉,取重者用之。

  固胎地黄(半钱) 人参 白芍(各一钱) 白术(一钱半) 川芎 归身尾(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二钱) 糯米(一十四粒) 黄连(些小) 黄柏(些小) 桑上羊儿藤(七叶完者)

  上 咀煎汤服之。

  血虚不安者用阿胶。痛者缩砂,行气故也。

  一切病不可表。

  恶阻

  (从痰治。)

  戴云:恶阻者,谓妇人有孕恶心,阻其饮食者是也。

  肥者有痰,瘦者有热,多用二陈汤。

  或白术为末,水丸。随所好,或汤或水下。

  妇人怀妊爱物,乃一脏之虚。假如肝脏虚,其肝气止能生胎,无余物也。

  血块、死血、食积、痰饮、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

  黄连(一两,一半用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益智炒,去益智) 山栀(半两,炒) 台芎(半两) 香附(一两,用便浸) 萝卜子(一两半炒) 山楂(一两) 三棱 青皮 神曲(各半两) 莪术(半两,用米醋煮) 桃仁(半两,留尖去皮) 白芥子(一两半,炒) 瓦龙子(消血块)

  为末,作丸子服之。

  妇人血块如盘,有孕难服峻削。

  香附(四两,醋煮) 桃仁(一两,去皮尖) 海石(一两,醋煮) 白术(一两)

  为末,神曲为丸。

  束胎

  束胎丸,第八个月服。

  黄芩(酒炒。夏用一两,秋用七钱半,冬用半两) 茯苓(七钱半) 陈皮(二两,忌火) 白术(二两粥为丸。)

  束胎散即达生散人参(半钱) 陈皮(半钱) 白术 白芍 归身尾(各一钱) 甘草(二钱,炙) 大腹皮(三钱)紫苏(半钱)或加枳壳、砂仁作一帖;入青葱五叶,黄杨木叶梢十个,煎。待于八九个月,服十数帖,甚得力。或夏加黄芩,冬不必加;春加川芎。或有别证,以意消息。

  第九个月服黄芩(一两,酒炒。宜热药,不宜凉药。怯弱人减半) 白术(一两) 枳壳(七钱半,炒) 滑石(七钱半,临月十日前小便多时,减此一味。)

  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热汤下。不可多,恐损元气。

  安胎

  白术 黄芩 炒面 粥为丸。

  黄芩安胎,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

  缩砂安胎治痛,行气故也。

  益母草即茺蔚子,治产前产后诸病,能行血养血。难产作膏:地黄膏、牛膝膏。

  胎漏

  (气虚、血虚、血热。)

  戴云:胎漏者,谓妇人有胎,而血漏下也。

  子肿

  (湿多。)

  戴云:子肿者,谓孕妇手足、或头面、通身浮肿者是也。用山栀炒一合,米饮汤吞下。三因方中有鲤鱼汤。

  难产

  难产之由,亦是八九个月内不谨者。

  气血虚故,亦有气血凝滞而不能转运者。

  催生方

  白芷灰 滑石 百草霜上为末,芎归汤或姜汁调服之。

  治胎衣不下 妇人大全方,别有治法。

  产后血晕

  (虚火载血,渐渐晕来。)

  用鹿角烧灰,出火毒,研为极细末,以好酒调,灌下即醒。行血极快也。

  又方:用韭叶细切,盛于有嘴瓶中,以热醋沃之,急封其口,以嘴塞产妇鼻中,可愈眩晕。

  产后补虚

  人参 白术(各二钱) 黄芩 陈皮 川芎(各半钱) 归身尾(半钱) 甘草(一钱,炙。) 有热加生姜(三钱) 茯苓(一钱)

  必用大补气血,虽有杂证,以末治之。

  当清热,补血气。

  消血块

  滑石(二钱) 没药(一钱) 麒麟竭(一钱,无则用牡丹皮) 为末,醋糊作丸。

  瓦龙子能消血块。

  泄

  川芎 黄芩 白术 茯苓 干姜 滑石 白芍(炒) 陈皮咀,煎汤服。

  恶露不尽

  谓产后败血所去不尽,在小腹作痛。

  五灵脂 香附末 蛤粉 醋丸 甚者入桃仁(不去尖)

  如恶血不下,以五灵脂为末,神曲糊丸,白术陈皮汤下。

  中风

  不可作风治,切不可以小续命汤服之。必大补气血,然后治痰。当以左右手脉分其气血多少而治。

  口眼 斜,不可服小续命汤。

  发热恶寒

  大发热必用干姜,轻用茯苓,淡渗其热。一应苦寒热发表药,皆不可用也。

  才见身热,便不可表。发热恶寒,皆是气血。左手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右手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恶寒、发热、腹满者,当去恶血。脉满者不是,腹痛者是。

  产后不可下白芍,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故也。

  产后一切病皆不可发散。

  卷之三 小儿科

  小儿食积、痰热伤乳为病。大概肝与脾病多。

  小儿肝病多,及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

  吐泻黄胆

  三棱 莪术 陈皮 青皮 神曲 麦芽 甘草 白术 茯苓 黄连 上为末,水调服。

  伤乳吐泻者加山楂。时气吐泻者加滑石。发热者加薄荷

  吐泻用益元散。钱氏五补五泻之药俱可用。

  急慢惊风

  发热、口疮、手心伏热、痰热、痰喘、痰嗽。

  并用通法;重则用瓜蒂散,轻则用苦参赤小豆末。须酸齑汁调服。吐之后,用通圣散蜜丸服之。

  惊有二证:一者热痰,主急惊,当直泻之;一者脾虚,乃为慢惊,所主多死,当养脾。

  东垣云:慢惊者,先实脾土,后散风邪。

  急者,只用降火、下痰、养血。

  慢者,只用朱砂安神丸,更于血药中求之。

  黑龙丸牛胆南星 礞石(各一两,焰硝等分 ) 天竺黄 青黛(各半两) 芦荟(二两半) 朱砂(三钱)

  僵蚕(五分) 蜈蚣(二钱半,烧存性)

  上为细末,煎甘草汤膏,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急惊薄荷汤下,慢惊桔梗、白术汤下。

  神圣牛黄夺命散槟榔(半两) 木香(三钱) 大黄(二两,面裹煨熟为末。) 白牵牛(一两,一半炒,一半生用)

  黑牵牛(粗末,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上为一处,研作细末,入轻粉少许。每服二钱,用蜜浆水调下。不拘时候,微利为度。

  疳病

  胡黄连丸胡黄连(半钱,去果积) 阿魏(一钱半,醋煮,去肉积) 麝香(四粒) 神曲(二钱半,去食积)

  黄连(二钱半,炒,去热积)

  上为末,猪胆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白术汤下。

  小儿疳病腹大:胡黄连丸二十丸,白术汤下。

  痘疮

  (分气虚、血虚补之。)

  气虚用人参、白术,加解毒药。

  但见红点,便忌升麻葛根汤,发得表虚也。

  吐泻、少食、为里虚。不吐泻、能食、为实。

  里实而补,则结痈肿。

  陷伏、倒靥、灰白、为表虚;或用烧人屎。黑陷甚者,烧人屎,红、活、绽、凸为表实,而复用表药,则要溃烂不结痂。二者俱见,为表里俱虚。

  痘疮,或初出,或未出时,人有患者,宜预服此药。多者合少,重者合轻。方用丝瓜近蒂三寸连瓜子皮烧灰存性,为末,砂糖拌吃。入朱砂末亦可。

  解痘疮毒药丝瓜 升麻 酒芍药 甘草(生用) 糖球 黑豆 犀角 赤小豆解痘疮法,已出未出皆可用。朱砂为末,以蜜水调服。多者可减,少者可无。

  腹胀

  萝卜子(蒸) 紫苏梗 陈皮 干姜(各等分) 甘草(减半) 食减者加白术,煎服。

  夜啼

  人参(一钱半) 黄连(一钱半,姜汁炒) 甘草(半钱) 竹叶(二十片) 作二服。加姜一片,煎服之。

  口糜

  戴云:满口生疮者便是。江茶粉草敷之。

  又方:苦参、黄丹、五倍子、青黛各等分,敷之。

  脱囊肿大

  戴云:脱囊者,阴囊肿大、坠下、不收上之说。

  木通 甘草 黄连 当归 黄芩 煎服。

  脱囊,紫苏叶为末,水调,敷上。荷叶裹之。

  脱肛

  戴云:脱肛者,大肠脱下之说。

  东北方陈壁上土,汤泡,先熏后洗。亦可用脱囊药服之。

  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肿硬不和软也。又言重舌者,亦是此类。二者盖是热病。用百草霜、滑石、芒硝、为末,酒调敷。

  瘾疹

  (黑斑、红斑、疮痒。)

  用通圣散调服。

  咯红

  戴云:咯红者即唾内有血,非吐血与咳血。

  黑豆 甘草 陈皮 煎服。

  吃泥

  (胃热故也。)

  软石膏 甘草 黄芩 陈皮 茯苓 白术 煎服。

  痢疾食积

  黄芩 黄连 陈皮 甘草 煎服。

  赤痢加红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食积痢炒曲 苍术 滑石 芍药 黄芩 白术 甘草 陈皮 茯苓 上 咀煎,下保和丸。

  解颅

  乃是母气虚与热多耳。

  戴云:即初生小儿头上骨未合而开者。上以四君子汤、四物汤。有热加酒芩、炒黄连、生甘草,煎服。

  外以帛束紧,用白蔹末敷之。

  蛔虫

  楝树根为君,佐以二陈汤,煎服。

  口噤

  郁金 藜芦 瓜蒂 为末,搐鼻。

  风痰

  南星(半两,切) 白矾(半两入器中,水高一指浸,晒干研细末) 白附子(一两) 用飞白面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姜蜜薄荷汤化下服之。

  癞头

  用红炭 长流水令热,洗之。又服酒制通圣散。除大黄酒炒外,以胡荽子伏龙肝悬龙尾黄连白矾为末,调敷。

  又方:松树浓皮(一两,烧灰。) 白胶香(二两,熬沸倾石上。) 黄丹(一两,飞。) 白矾(半两,火飞。) 软石膏(一两) 黄连(半两) 大黄(五钱) 轻粉(四厘。)

  上极细末,熬熟油调敷疮上。须先洗了疮口,敷乃佳。

  赤瘤

  生地黄 木通 荆芥苦药带表之类。用巴蕉油涂患处。

  鼻赤

  雄黄、黄丹、同敷。

  一小儿好吃粽,成腹痛。黄连、白酒药、为末,调服乃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