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上清大洞真经后序

  《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又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先儒释之曰:何谓元,是不可言也。其阴阳未形之初乎。天之所赋为命,物之所受为性。性命妙矣,保合大和,而后能利贞。大洞一经,其本乎回元复命。世之议者皆曰:道妙于虚无,神潜于欻有。殊不知未有天地,先有此道。沬泗门人之称夫子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盖此道即惟精惟一之妙,自尧舜禹三圣相传,皆心心符印,未尝须臾离也。迨至春秋,世降俗末,指为甚高难行之事,无所适从,故夫子亦罕言之。及其颜子坐忘,曾子一唯,岂复有异闻乎。是经之旨,乃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与夫子操则存舍则亡之说,初不相背。顷自中央黄老君隐禁之后,世亦无知者。故人间地上,五岳山中,永无此经。后世之人,莫闻大道,恣情欲海,汨志尘波,夫其所谓保太和、正性命者,良可悯也。茅山上清宗坛,历代传授,千馀岁间,才三十八人。盖其发天地未形之蕴,析父母媾精之妙,故宜隐秘,不轻卑传。咸淳仲春,玉海冲妙宗师,来游九华,因访道室,语及此事闻者几希,惧将泯绝,欲广其传焉。公端以三生结习之绿,蒙师指教,感恩莫酬,敬命厥工,用锓诸梓,以承其志,与天下学士共之。必有賫宝,效心盟天而传者,愿力行之,以昌此道。

  咸淳壬申上元日,嗣法程公端焚香敬书。

  性命之赋于物也,至大至微,至轻至重,有无不可涯涘,而其不遗于道,悉可见可求矣。故得夫己者明,然后知天地万汇,皆一物也。彼之虚灵神妙者,吾岂不具之。既具之,则可见可求,曷不与至大至微,至轻至重者同所赋有,而不昧焉。道之所谓经者,发乎天真之音,三炁之文,莫不由上帝真仙宣演,而后传之下世也。其音闻于无音,其文质于无文,判于溟涬混沌之始,而其开廓生植之著,则可闻可质矣,谓之经也。启己之藏,说已之经,发其至真之奥,以开人之顽蔽,岂不物物具夫此经也哉。大洞真经,凡三十九章,皆修鍊之旨。行之而有成者,魏、杨,郭、许者是也。其隐乎高虚,达乎明彻,或谨于礼谒,或颐于采服,工用各有同异,非可泛易求之。盖修鍊之道,必本于养炁存神,逐物去虑后炁凝神化,物绝虑融,无毫发之间碍,而后复乎溟涬混沌之始。故不饥渴、不生灭,与云行空蹑者游,于或往或来,而莫知其极也。经之行世,敬善之士必思广其传。原其存心于善,一也。闽道者熊常一,求道有年,募工刊是经,来请一言。噫!知经之为道,而从之也众矣,能行经之道,是不徒从之也。太上之设教,蠢动之类,莫不受其泽,行之千万世而不息者,有自来矣。其几何人能信于己而力修之?能信而修之,何患其不得乎经也。矧出乎有无涯泪之表,而神妙不特乎经之谓也。持经者尚当勉于余言乎。

  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真人,领道教事,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谨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