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上卷 六鱼

  笠翁对韵全文+译文 上卷  六鱼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

  【羹】用肉、菜等芶芡煮成的浓汤。左传隐公元年: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
  【榆】植物名。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皮深褐色,剥脱如鳞状。叶为椭圆形或倒卵形,缘边有重锯齿。三﹑四月间开淡紫绿色花,果实扁圆,有膜质之翅。木材坚实,可供制作器具或建筑用。
  【裾】衣服的后襟。尔雅释器:衱谓之裾。郭璞注:衣后襟也。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宋文同晚至村家诗:旧裾飘风采桑去,白夾卷水秧稻归。

  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

  【芍药】植物名。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二回三出复叶。初夏之间开花,形似牡丹,有红、白、紫等色。根可入药,有镇痛、通经等作用。古代人们离别时,常以芍药赠欲远行者,故亦称为可离、将离。又因地位仅次于号称花王的牡丹,故亦称为花相。亦称为木芍药、红药。
  【芙蕖】荷花的别名。

  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

  【周有若】有若,孔子弟子,貌似孔子,他是东周春秋时人,故称周有若。
  【汉相如】西汉司马相如,当时著名辞赋家。
  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壮士腰间三尺剑】史称汉高祖刘邦手提三尺剑起兵,因而后人常把三尺剑作为有志男儿的象征。杜甫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男儿腹内五车书】相传战国时学者惠施很有学问,“其书五车”,后来用以称人的博学。南朝(宋)鲍照诗:“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宋林逋(音bū布,阴平)(公元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人。性恬淡好古,擅长行书,好作诗,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梅妻鹤子。诗风淡远,多写隐居生活和淡泊心境,卒谥和靖先生。他写的《梅花》诗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句子,一向为人称道。
  【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头几句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的诗写自己住宅的环境,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句子。陶潜,(公元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

  【选授】量才授官。
  【升除】升,晋升。除,授予官职。升除,等于说阶除、陛除,拜官授职,即除去旧职就新职,由皇帝授予。
  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
  【耒(音垒)耜(音四)】翻土所用的农具,类似今天的犁。耒为其柄,耜为其刃。孟子滕文公上: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幼学琼林卷四制作类:兴贸易,制耒耜,皆由炎帝。
  【耰锄】用来平整田土或击碎土块的农具。通櫌。淮南子泛论:后世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宋陆游东村诗二首之一: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鉏耰女下机。用土覆盖种子。论语微子: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

  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

  【参虽鲁】参,曾参,孔子的弟子。孔子曾说:“柴也愚,参也鲁。”鲁,迟钝。
  【回不愚】回,颜回,孔子弟子颜渊的名。孔子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曾参】人名。(公元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时鲁国武城(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曾点之子,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传大学为其所述;又作孝经,以其学传子思,子思传孟子。后世尊称为宗圣、曾子。
  【颜回】人名。(公元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鲁人,孔子弟子。天资明睿,贫而好学,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其不迁怒,不贰过。后世称为复圣,列于孔门德行科。亦作颜子渊、颜渊。
  【阀阅对阎闾】阀阅,古代官吏们的功劳、阅历。阎闾:大门楼,引申为高贵的社会地位。

  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

  【诸侯千乘国】西周制度,诸侯国大者千乘。乘是战车的计量单位,一车四马叫一乘(音剩)。
  【命妇七香车】受有封号的妇女称命妇。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抹的极为华贵的车。(唐)卢照邻诗:“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穿云采药闻仙子,踏雪寻梅策蹇驴。

  【穿云采药闻仙子】《幽明录》载,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两仙女。
  【踏雪寻梅策蹇驴】策,马鞭,这里是赶着的意思。蹇(音简)驴:瘸驴。相传唐代诗人孟浩然曾骑骞驴于灞上踏雪寻梅,抒其幽兴。

  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古代神话,说月中有玉兔捣药,日中有三只脚的乌鸦,因以玉兔代月,以金乌代日。古人又认为,宇宙中存在着相互斗争的阴阳二气,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变化而成,日月则是二气的精华。
  【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古代神话传说,伏羲时,黄河出龙马,背负图,称河图;夏禹治水时,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书,称洛书。又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伏羲根据它们画成了八卦。汉儒谓洛书即《洪范》九畴。(汉)孔安国谓河图即八卦。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后来五行学家把五行组成体系,编造出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同王朝的更迭、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成为一种神秘的历史观。
  【玉兔】月亮。相传月中有兔,故以玉兔作为月亮的代称。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卜良听得头颠尾颠,恨不得金乌早坠,玉兔飞升。亦称为白兔。
  【洛龟】相传夏禹治水,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

  【欹(音七)】倾斜。
  【囊橐】盛物的袋子。大称囊,小称橐。或称有底面的叫囊,无底面的叫橐。诗经˙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享˙传:小曰橐,大曰囊。
  【苞苴(音居)】包裹。自上包之叫苞,自下垫之叫苴。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

  【罗浮对壶峤】初学记云,罗浮二山随风雨而合离,壸桥二山逐波涛而下山。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博罗,亦称东樵山,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泉源福地”。壶峤:海上二仙山名。古代传说,《初学记》云:“罗浮二山随风雨而离合,壶峤二山逐波涛而上下也。”
  峤,①(音叫)山道;②(音桥)山尖而高。
  【山纡(音淤)】山坳。纡,弯曲,绕弯。

  骖鹤驾,待鸾舆。桀溺对长沮。

  【骖鹤驾,待鸾舆】鹤驾、鸾舆,都是宗教传说中仙人所乘的车乘,由鹤和鸾凤驾着在空中飞行。骖騑(音参肥):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骖,在这里是驾驶的意思。楚辞屈原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桀溺对长沮】桀溺、长沮,二人为春秋时隐士。《论语》上说:孔子周游到楚国,迷了路,让子路去问路,遇到了两个耕田人,一个叫桀溺,一个叫长沮(音常句)。也有人说,长和桀都是身材高大的样子,溺和沮都是污泥。长沮和桀溺就是两个身上沾泥的高个子,并不是人名。

  刺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

  【刺虎卞庄子】卞庄子,鲁人,古代名勇士。传说他看到二虎争一牛,欲刺虎,管竖子曰:“两虎食牛,牛死必争,争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者刺之,必毙”。卞庄子听从劝告,一次刺死两只虎。故有搏双虎之名。
  【当熊冯婕妤】婕妤(音杰于),古代宫廷中女官名。冯婕妤侍汉元帝观虎圈,有熊出,众惊走,冯独当之,帝深嘉其勇也。
  【冯婕妤】汉成帝宫中女官,贤才通辩,为帝所幸。后赵飞燕得宠,被谮,退侍太后于长信宫,作赋自伤,词极哀楚。

  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

  【南阳高士吟梁父】诸葛亮原来隐居南阳,亲自种田,并且特别喜欢唱一首叫《梁父吟》的诗。杜甫诗“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李商隐诗“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都是说这件事。梁父吟,乐曲名:(1)汉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梁父为泰山下的小山,梁父吟乃言人死后葬此山,故为葬歌。(2)相传为曾子所作的琴曲。
  【西蜀才人赋子虚】西蜀才人指司马相如,他写的《子虚赋》,受到汉武帝极大赞赏,叹不同时。子虚赋,文章名。文中藉虚构的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彼此问答,藉以讽刺帝王的骄奢。武帝读而善之,叹不同时。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二句的意思是:田园里的白石、黄花种种景物,可供隐者扶杖著履而游。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即太湖,古今著名风景区。(唐)崔涂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