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下卷 十三覃

  笠翁对韵全文+译文 下卷 十三覃

  【原文】

  宫对阙,座对龛①,水北对天南。蜃楼②对蚁郡③,伟论对高谈。遴杞梓④,树楩楠⑤,得一⑥对函三⑦。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⑧。萧王待士心惟赤⑨,卢相欺君面独蓝⑩。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⑾;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⑿。

  【注释】

  ①龛:佛舍。
  ②蜃楼:海洋上由空气折射而成的幻影,古人以为是蜃(一种大蛤蜊)气所化,称蜃楼。东坡仕登州,作文祷海而海市见。
  ③蚁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汉)豪士淳于棼酒醉后梦游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守南柯郡。醒后发现,原来槐安国和南柯郡是一群蚂蚁的窝巢。
  ④遴杞梓:遴,谨慎选择;杞、梓,两种木质优良的树,古人以喻优秀人材。《国语》:“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遴杞梓,比喻选拔人材。
  ⑤树楩楠:树,种植。楩,木名,即黄楩树。楠,树名,楩、楠是两种木质优良的树,生在南方。树楩楠,比喻培养人材。
  ⑥得一:“一”是个哲学概念。《老子》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的话。
  ⑦函三:《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意思是:《周易》的“易”字含三方面意义:简易、变易和不变。
  ⑧双珠玳瑁簪:这是汉乐府《有所思》中的一句。玳瑁,一种海龟,其甲可制作工艺品。
  ⑨萧王待士心惟赤:汉光武帝初起时,曾被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他在镇压铜马、高湖等起义军时,收降许多人,并将首领封为列侯,以收买人心。所以当时有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⑩卢相欺君面独蓝:(唐)卢杞长得特别丑陋,史称“鬼貌蓝色”,代宗时为相,迫害忠良,盘剥百姓,干了许多坏事。人曰“蓝面鬼”。
  ⑾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唐诗人贾岛,一次在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开始想用“推”字,后改“敲”,仍觉未妥,不觉冲撞京兆尹韩愈。韩愈问明原因,想了一会,认为“敲”字好。这就是“推敲”一语的由来。
  ⑿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唐张旭,善草书,好酒,每次大醉,则呼叫狂走,或把墨水浇到头上,然后写字,时人称他为“张颠”。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颠,疯子。濡,沾染。

  【原文】

  闻对见,解①对谙②,三橘对双柑③。黄童对白叟,静女④对奇男。秋七七⑤,径三三⑥,海色对山岚⑦。莺声何哕哕⑧,虎视正眈眈⑨。仪封疆吏知尼父⑩,函谷关人识老聃⑾。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⑿;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⒀。

  【注释】

  ①解:明白。
  ②谙:了解,熟悉。
  ③双柑:(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晋戴颙,春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④静女:《诗经》篇名。静女是仪态端方的少女。
  ⑤秋七七:七七是传说中的人名,姓殷。鹤林寺杜鹃花,为天下第一。周宝谓殷七七曰:“闻君能顷刻开花,今方重九,花能开乎?”七七曰:“诺。”即于掌中作幻术使花开。夜间一女子曰:“妾为上帝司此花,不久即归阆苑。”此七七即代指杜鹃花。
  ⑥径三三:陶渊明咏菊,“冶冶溶溶三径色,风风雨雨九秋时。”又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此“径三三”即代指菊花。
  ⑦山岚:山中的雾气。
  ⑧莺声何哕哕:《诗小雅庭燎》有“君子至止,鸾声哕哕”二句。鸾,车铃。
  ⑨虎视正眈眈:这是《周易颐卦》中的一句。眈眈,注视的样子。
  ⑩仪封疆吏知尼父:仪是春秋时卫国的地名。尼父即孔子。《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去,仪邑主管边境的“封人”要求见孔子,见过之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不要为流亡而苦恼,上天将让孔子制礼作乐。”
  ⑾函谷关人识老聃:传说函谷关的令尹善天文,一次登楼四望,于东方见紫色云气,高兴地说:一定有圣人经过此地。后老子骑青牛过关。杜甫诗:“东来紫气满函关”即用此典。聃,老子名李聃。
  ⑿江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宋史万里传》载,南宋末年,江万里为相,他听说元军已得襄樊,就在自家后园凿个池塘,题名“止水”。后元军至城破,万里遂投池自杀
  ⒀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吴:《晋书吴隐之传》载,(晋)吴隐之清廉,他到广州为刺史,州城附近有泉名“贪泉”,人们说,谁饮此水都会起贪心。吴隐之故意饮了贪泉水,并作诗一首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到郡后更加廉洁自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