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下卷 七阳

  笠翁对韵全文+译文 下卷 七阳

  台对阁,沼对塘。朝雨对夕阳。

  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

  【谢女对秋娘】谢女,指晋代才女谢道韫,人称咏絮高才。谢安问兄子朗儿曰:“大雪纷纭何所似?”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奇之。秋娘,即杜秋娘,唐李锜(音骑)妾,能诗,其《金缕衣》诗最为有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三寸舌,九回肠。玉液对琼浆。

  【三寸舌】指能说善辩。史载战国时毛遂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九回肠】形容人心情郁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说他“肠一日而九回”。
  【玉液对琼浆】玉液、琼浆,都是道教服食的药饵。

  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

  【秦皇照胆镜】传说秦始皇有照胆镜,能透视人的内脏,发现有人胆张心动,就意味着要暗害他,当即杀掉。
  【徐肇(音照)返魂香】《十洲记》载,西海申未洲上有大树,叶香闻数百里,煎制成膏,名返生香,死尸在地,闻之可活。又释徐肇遇苏德音,授以返魂香,燃之,能起上世亡魂。

  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

  【青萍】宝剑名。
  【黄卷】用绢书写的书籍,此似指道书。

  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

  【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元亨利贞,是《周易·乾卦》中的一句。古人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称为四德。二句的意思是,由于天地有此四德,才化生了万物。
  【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红对白,绿对黄。昼永对更长。

  龙飞对凤舞,锦缆对牙樯。

  【锦缆对牙樯(音强)】用锦缎做缆绳,以象牙为樯橹。杜甫诗:“锦缆牙樯起白鸥”。樯,桅杆。

  云弁使,雪衣娘,故国对他乡。

  【云弁(音便),雪衣娘】云弁使,指蜻蜓。雪衣娘,白鹦鹉也。

  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

  【雄文能徙(音洗)鳄】潮州有鳄鱼为害,韩愈做刺史,作《祭鳄鱼文》驱之,传说鳄鱼就迁到了它地。
  【艳曲为求凰】汉时成都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司马相如爱上了她,作《凤求凰》曲以挑之,文君于是同他私奔。

  九日高峰惊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

  【九日高峰惊落帽】晋孟嘉为桓温之参军,九月九日游龙山,群僚毕集,有风将孟嘉帽子吹落而不觉。孙盛作文嘲笑,他即时作答,四座皆服。杜甫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即用此典。
  【暮春曲水喜流觞】晋永和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王献之、谢安、孙绰诸人曾在山阴兰亭集会,于水边嬉游采兰,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以娱,以消除不祥,称为修禊。王羲之有《兰亭集序》记此事,文中有“暮春之初”,“引以为流觞曲水”等语。禊(音细),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除去不祥的祭祀。

  僧占名山,云绕茂林藏古殿;客栖胜地,风飘落叶响空廊。

  【胜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衰对壮,弱对强。艳饰对新妆。

  【艳饰】犹言浓妆打扮。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名士渡江侨金陵者甚众,莫不艳羡李十娘也。十娘愈自闭匿,称善病不艳饰,谢宾客。”
  【新妆】指女子刚修饰好的仪容;或指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御龙对司马,破竹对穿杨。

  【御龙对司马】御龙,驾御龙。传说夏时刘累曾为孔甲养龙,因赐姓为御龙氏。司马,官名,也是姓。
  【破竹】比喻做事顺利。《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比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穿杨】传说楚将养由基善射,百步之内,可穿杨叶。

  读班马,识求羊。水色对山光。

  【读班马】班固作《汉书》,司马迁作《史记》。
  【识求羊】西汉末,蒋诩解官归桂林后,于竹林中开三条小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游,不与俗人往还。
  【水色对山光】水色:水面呈现的色泽。南朝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山光:山的景色。南朝梁沈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唐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仙棋藏绿橘,客枕梦黄粱。

  【仙棋藏绿橘】神话故事,巴邛(音琼)人家有橘树,一年忽长三枚,果实大如斗,剖之有二叟对弈。
  【客枕梦黄粱】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叙述少年卢生在旅店遇仙人吕翁,共憩旅肆。吕翁让他枕自己枕头睡觉,于是卢生梦到自己做了大官,穷极富贵。醒来,店主人煮的黄梁(小米)饭还没有熟。元代改编成名为《枕中记》的剧本,变为钟离权度吕岩成仙的故事。钟离权,汉人,途遇吕岩,让吕枕自己的枕头睡觉,吕在梦中富贵至极,一梦五十年,醒后店主人的黄梁米饭还未熟。吕笑云:“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

  池草入诗因有梦,海棠带恨为无香。

  【池草入诗因有梦】传说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一次生病,因梦见族弟惠连而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佳句。
  【海棠带恨为无香】宋彭渊林曰:吾生平五恨。一恨鱼多骨,二恨橘多酸,三恨菜性淡,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曾子固,曾巩字子固,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风起画堂,帘箔影翻青荇沼;月斜金井,辘轳声度碧梧墙。

  【画堂】1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汉书·成帝纪》:“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颜师古注:“画堂,但画饰耳…… 霍光止画室中,是则宫殿中通有彩画之堂室。”2泛指华丽的堂舍。南朝梁简文帝《饯庐陵内史王修应令》诗:“回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唐崔颢《王家少妇》诗:“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水浒传》第四五回:“此物只宜林下看,岂堪引入画堂中。”
  【帘箔(音博)】帘子。多以竹、苇编成。《三辅黄图·汉宫》:“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唐白居易《北亭》诗:“前楹卷帘箔,北牖施床席。”宋范成大《初发桂林》诗:“长风荡篮舆,帘箔飘以翾。”清龚自珍《菩萨鬘》词:“文廊匼匝屏风曲,轻寒恻恻侵帘箔。”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之一:“唯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宋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辘轳鸣晓瓮。”清陈维崧《品令·夏夜》词:“夜色凉千顷,携笛簟,依金井,辘轳清冷。”一说即石井。金,谓其坚固。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九月》:“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疎桐。”叶葱奇注:“金井,即石井。古人凡说坚固,多用金,如金塘、金堤等。”
  【辘轳(音露露)】井上的汲水器。宋周邦彦词:“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臣对子,帝对王。日月对风霜。

  乌台对紫府,雪牖对云房。

  【乌台】《汉书·朱博传》载,时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息其上,后因称御史府(台)为乌台。
  【紫府】道家称仙人居所。《抱朴子·祛惑》:“及到天上,先过紫府,……”
  【雪牖】雪窗。
  【云房】僧、道或隐者所居之室。唐刘得仁《山中寻道人不巡》:“石路特来寻道者,云房空见有仙经。”

  香山社,昼锦堂。蔀屋对岩廊。

  【香山社】唐白居易于洛阳与胡杲(音稿)、吉皎等八位老人结为九老会,因结于香山,故称为香山九老社。
  【昼锦堂】北宋韩琦封魏国公,在做武康节度使时,于故乡相州修了一所殿堂,取名昼锦堂以致其荣,致仕退老其中。文学家欧阳修曾写有《昼锦堂记》,详述其事。
  【蔀(音布)屋】指草屋。
  【岩廊】高大的宫殿。

  芬椒涂内壁,文杏饰高粱

  【芬椒涂内壁】汉代皇后所居宫室,以椒和泥涂内壁,取其香和多子之义,称椒房。
  【文杏饰高粱】旧题司马相如《长门赋》:“饰文杏以为梁”。后以杏梁指建筑华美。

  贫女幸分东壁影,幽人高卧北窗凉。

  【贫女幸分东壁影】《战国策》载寓言故事,齐女与邻妇共烛而绩,妇辞之,女曰:“我贫无烛。一室之中,多不为暗,少不为明,何惜东壁余光。”邻妇觉得有理,就留下了她。唐李白诗:“愿假东壁辉,余光照贫女。”
  【幽人高卧北窗凉】晋代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思是说他自己夏日卧北窗下,每当凉风吹来,就好象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太古时代一样。唐白居易诗: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绣阁探春,丽日半笼青镜色;水亭醉夏,薰风常透碧筒香。

  【绣阁】旧时女子闺房。
  【青镜】即青铜镜。唐李峤《梅》诗:“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明李东阳《次李白洲六十寿韵》:“自爱黑头双鬓在,每呵青镜手亲磨。”清厉鹗《岁暮二咏·典衣》:“青镜流年始觉衰,今年避债更无台。”
  【碧筒】三国魏郑悫(音确)取荷茎通之以盛酒,名曰碧筒杯。《诗腋·荷花》:“是处搴(音千)青盖,何人醉碧筒。”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