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下卷 十蒸

  笠翁对韵全文+译文 下卷 十蒸

  萍对蓼,芰对菱。雁弋对鱼罾。

  【萍对蓼(音了)】萍:水生植物。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芰(原字上草下角)对菱】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雁弋(音义)对鱼罾(音增)】弋:一种尾上带绳子的箭;雁弋即射雁的这种箭。罾: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的方形鱼网。

  齐纨对鲁绮,蜀锦对吴绫。

  【齐纨(音丸)对鲁绮,蜀锦对吴绫】纨、绮、锦、绫都是名贵的丝织品;齐、鲁、蜀、吴是上述四种织品的产地。

  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

  【九聘对三征】聘和征都是王朝或官府聘请的意思。九聘,多次聘请,出典未详。三征,朝廷三次征召。《后汉书·杨伦传》:“伦前后三征,皆以直谏不合。”

  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萧何曾作吏】史载萧何曾做沛郡的主吏椽,是管人事的小官。
  【贾岛昔为僧】唐诗人贾岛曾为僧人,法名无本。韩愈赏其诗才,令其还俗,劝其读书,后登进士,官长江主簿。

  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校准绳。

  【贤人视履循规矩】《尔雅·释言》:“履,礼也。”注:“礼可以履行也。”所以说视履成规矩。【大匠挥斤校准绳】《庄子》中的一则寓言说,郢(音颖)人在鼻子尖上涂一点白土,一位石匠把父子抡得呼呼响,一下子就把泥点砍掉了,对鼻子丝毫无损。大匠,技术高超的匠人。斤,斧子的一种。

  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舫(音访)】船,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旅游用的船);酒舫,载酒或卖酒的船。

  谈对吐,谓对称。冉闵对颜曾。

  【冉闵对颜曾】冉有、闵子骞(音千)、颜渊、曾参都是孔子的高足弟子

  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

  【侯嬴对伯嚭(音匹)】侯嬴,战国时魏人,初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慷慨任侠,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最后以身殉之。王维《夷门歌》专咏此事。伯嚭,即太宰嚭,春秋时楚伯州犁之孙,吴国奸臣。他受越王贿赂,劝吴王同越讲和。勾践灭吴,以伯嚭对其主不忠,杀之。
  【祖逖(音剃)对孙登】祖逖,东晋时爱国将领。见先韵“祖生鞭”注。孙登:晋初隐士。

  抛白纻,宴红绫。胜友对良朋。

  【抛白纻(音住)】宋裴思谦登第,以红笺数十幅入平康赋诗。王元之有诗云:“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字写红笺。”白纻,白苎麻织成的衣服。白纻襕衫,唐举子之服。
  【宴红绫】唐御膳以红绫饼为重。昭宗时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会宴曲江,命御厨烧作红绫饼二十八枚赐之。

  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

  【逐鹿】逐鹿中原,原指在战场上争夺政权。后来又有“未知鹿死谁手”的话,比喻胜负难定,这里即用此意。《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趋蝇】追赶苍蝇。古有“蝇头微利”的说法,“趋蝇”是说十分不值得。

  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

  【仁杰姨惭周不仕】唐狄仁杰为武后相,其姨卢氏有子,杰欲官之,姨曰:“姨止一子,不欲令事后周女主。”仁杰大惭而归。周,武则天的国号。
  【王陵母识汉方兴】陵事汉,其母在楚,知汉必兴,嘱善事之。项羽令母召陵,母遂自刎。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吟诗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这是写杜甫的事,杜拾遗曾为检校员外郎,后人称之为杜工部。晚年流落蜀中,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旁之浣花村草堂。
  【吟诗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右丞:这是写王维的事。王维官尚书右丞相,后人称之为王右丞。安史之乱陷身贼中,被迫为给事中。传说安禄山宴于凝碧宫,令乐人作乐,维闻而伤之,作七绝一首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