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

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常乐。故曰涅槃。不浊不漏。故曰清净。不妄不变。故曰真如。离过绝非。故曰佛性。护善遮恶。故曰总持。隐覆含摄。故曰如来藏。超越玄閟。故曰密严国。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其实皆一心也。背之则凡。顺之则圣。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一法也。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离圆觉无六道。舍圆觉无三乘。非圆觉无如来。泯圆觉无真法。其实皆一道也。三世诸佛之所证。盖证此也。如来为一大事出现。盖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盖诠此也。然如来垂教。指法有显密。立义有广略乘时有先后。当机有深浅。非上根圆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来于光明藏。与十二大士。密说而显演。潜通而广被。以印定其法。为一切经之宗也。圭峰禅师。得法于荷泽嫡孙南印上足道圆和尚。一日随众僧。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遇圆觉了义。卷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告其师。师抚之曰。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经诸佛授汝耳。禅师既佩南宗密印。受圆觉悬记。于是阅大藏经律。通唯识起信等论。然后顿辔于华严法界。宴坐于圆觉妙场。究一雨之所沾。穷五教之殊致。乃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道场修证仪一十八卷。并行于世。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其入观也明若秉烛。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荡荡然实十二部经之眼目。三十五祖之骨髓。生灵之大本。三世之达道。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其四依之一乎。或净土之亲闻乎。何尽其义味如此也。或曰。道无形。视者莫能睹。道无方。行者莫能至。况文字乎。在性之而已。岂区区数万言而可诠之哉。对曰。噫是不足以语道也。前不云乎。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者。圆觉也。盖圆觉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尝离圆觉。今夫经律论三藏之文。传于中国者五千余卷。其所诠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圆觉而已。圆觉一法也。张万行而求之者何。众生之根器异也。然则大藏皆圆觉之经。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罗五千轴之文。而以数卷之疏通之。岂不至简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断言语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灭影像。然后为得也。固不在诠表耳。呜呼。生灵之所以往来者。六道也。鬼神沈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狂-王+戊]之悲。修多方嗔。诸天正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人而不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休常游禅师之阃域。受禅师之显诀。无以自效。辄直赞其法。而普告大众耳。其他备乎本序云。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

唐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元亨利贞干之德也。始于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槃岸。桂轮孤朗于碧天。大矣哉。万法资始也。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方之海印。越彼太虚。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议之表也。我佛证此。愍物迷之。再叹奇哉。三思大事。既全十力。能摧树下魔军。爰起四心。欲示宅中宝藏。然迷头舍父。悟有易难故。仙苑觉场。教兴顿渐。渐设五时之异。空有迭彰。顿无二谛之殊。幽灵绝待。今此经者。顿之类欤。故如来入寂光土。凡圣一源现受用身。主伴同会。曼殊大士创问本起之因。薄伽至尊。首提究竟之果。照斯真体灭彼梦形。知无我人。谁受轮转。种种幻化生于觉心。幻尽觉圆。心通法遍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岸实不移。因舟行而鹜骤。顿除妄宰。空不生华。渐竭爱源。金无重矿。理绝修证。智似阶差。觉前前非。名后后位。况妄忘起灭。德等圆明者焉。然出厩良驹。已摇鞭影。埋尘大宝。须设治方。故三观澄明。真假俱入。诸轮绮互。单复圆修。四相潜神。非觉违拒。四病出体。心华发明。复令长中下期克念摄念而加行。别遍互习业障惑。障而消亡。成就慧身。静极觉遍。百千世界佛境现前。是以闻五种名。超刹宝施福。说半偈义。胜河沙小乘。实由无法不持无机不被者也。噫巴歌和众。似量腾于猿心。雪曲应稀。了义匿于龙藏。宗密[髟/石]专鲁诰。冠讨竺坟。俱溺筌罤。唯味糠粕。幸于涪上。针芥相投。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顷以道非常道。诸行无常。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然佛称种智。修假多闻。故复行诣百城。坐探群籍。讲虽滥泰。学且师安。叨沐犹吾之纳。谬当真子之印。再逢亲友。弥感佛恩。久慨孤贫。将陈法施。采集般若。纶贯华严。提挈毗尼。发明唯识。然医方万品。宜选对治。海宝千般。先求如意。观夫文富义博。诚让杂华。指体投机。无偕圆觉。故参详诸论。反复百家。以利其器。方为疏解。冥心圣旨。极思研精。义备性相。禅兼顿渐。勒成三卷。以传强学。然上中下品。根欲性殊。今将法彼曲成。从其易简。更搜精要。直注本经。庶即事即心。日益日损者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