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体现的人生境界论
袁方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整个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浓缩了《大般若经》二十万颂、六百四十万言的精要。
《心经》之“心”正表明了此经在万卷佛学经典,特别是大乘佛学典籍中的重要作用。
《心经》是从古印度佛经里翻译过来的,至今至少被翻译过二十一次,其中以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大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有名。
《心经》强调色空双遣、色相俱泯,破除我法二执,以此达到一种空明澄净的美学意境。同时,这也影响了禅宗的修行证道境界。
“般若空观与涅槃妙有,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1]禅宗提倡的空明人生境界在学理上受到了《心经》的很大影响。
本文以玄奘大师的译著为底本,简要分析《心经》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审美意境并论述其对禅宗修行证道境界的影响。
一、色相俱泯的般若空观
《心经》一开始就提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2]
“观”和‘‘照”以及“证”和“,晤”都是佛教修行方面直觉思维的重要方法。这里提出的“观是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是一种冥想,也即直观,直觉。一般来说,佛教的观与通常认识上的感性、理性活动不同,与知识上的分判、理解也不同。观的对象……有心、法、佛等多类对象。”[3]“观自在菩萨”有两种解释:一是“观”和“菩萨”连起来作为一个名词组合,是一个菩萨的名字,即观世音菩萨或称观音菩萨;另一种解释是“观”作为一个动词,指一种直觉的思维形态,即直观。
“观”“泛指一切思维观察活动,特指在佛教‘正智’指导下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活动”[4]“菩萨”是一种证得佛果的得道者,了悟了空。本文采取第二种解释,
“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观无、观空,观整个宇宙无我无物的空性。“观空是中国直观修持的首要的、基本的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修持所要求达到的根本性、终极性的境界。”:[5]“‘空’从佛理的知识论角度言,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是无意义的:从价值论角度言,是智慧,智性,法性,是有意义的。
‘空’属于一种系乎生存性相的赋予,是一种生存本真的大美。”[6]“空”也如龙树大师所说的“一切法性空寂灭相”。[7]“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8]这里的“无生亦无灭”也就是《心经》里“不生不灭”的意思。
“五蕴皆空”是破除色受想行识即我执法执等的要求,也是获得般若真境的必经阶段。经此阶段后,就推进到了姑且称之为大乘般若学的上乘境界: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9]
“色”指有形质的万物或万象,
“空”指万物的空无本性。色性与空性相对举而存在。物质现象分明存在但并非无空性实体,空性实体己然存在亦需借助于外在的现象而予以表现。从万物的空性上说,外在现象就是空无本性,空无本性也是外在现象。佛门修行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了悟到世界的空无本性,藉此以超脱尘世而到达无上圆满的彼岸世界。从宗教修行者的角度来讲,体悟色空相即有着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消弭无明烦恼,避免由贪执而滋生种种恶念;二是可以避免溺于枯木顽空;三是可以悲智双运,弘法利生。就第二点的意义而言,这和人生境界相合。可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提升到无欲空幻的审美人生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二、般若空观蕴涵的审美人生境界
佛教唯识宗和禅宗都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和“境随心转”[10]。心纳万物,万物不仅是心的呈现,万物的存在与否也系乎一心。就此而言,没有心亦即没有万物的存在。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知道“般若”就是指一种智慧,是对尘世万物的清明彻悟,就会认识到“价值论意义的般若,是一种切合人的心性真相的美学本体,它因归依价值而弃置‘了别’,破无明障;又因归依菩萨的‘悲愿’而化解烦恼障,使人的生存趋向一种明净、自觉而又静寂的审美(Aesthetic)理想化生存。”[11]这种审美的亦带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就是:
不生、不灭;不诟、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12]
佛教修行的最终也最圆满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 “心无罣碍”,超越俗智而获得真智,超越现实的苦难人生而到达幸福的彼岸世界,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远离了现实人生的悲苦,获得了无上的幸福与快乐。
“涅槃”的本义是静寂无为,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大境界:无我、无物、无有、无无,澄明而清净,没有纤毫的阴翳,澄洁如霜如雪,没有丝毫功利心或尘世心,静寂清澈如一赤子之心。
在中国文化史上, “意境”一词的出现较晚。
“意境”的提出,最早见于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格》,随后唐末的司空图提出“思与境谐”,宋代的苏轼提出“境与意会”,明朝的王世贞提出“神与境会”,这是“意境”一词的大致发展历程。与“意境”相关的“境界”也出现较晚。但毫无疑问,这两个词的提出都受到了佛教的很大影响。佛教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虚空的,唯有证得菩提慧果的人生才能获得解脱。如此的人生才是真实有意义的人生。修行到一定程度而脱离了世俗偏见从而达到真智的人生,这人生是一种澄明的境域。这种审美人生境域的提出导致并呼唤了“境界”一词的出现。
这里般若学所说的由于修行而达到的审美人生境界直接和“意境”及“境界”产生了关联。在了悟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后,人摒弃了世俗对宇宙万物及人生的流俗理解,从而达到了澄净的空明之境,达到了如庄子所说的无始无终、不生不死的永恒境界。这也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3]的宇宙大化的审美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14]的“心斋”与“坐忘”的与宇宙为一的天地至美化境。
在这种境界里,一切都是无所依侍的,甚至连庄子藉以所待的“气”也没有,是一种彻底完全的空明境界。这里无始无终无有,甚至连无也没有,是彻底的空。这由相待而进入的般若幻境也是中道般若智慧之学所呈现的一种主体慧空的洁净境界。
“《心经》所充分表达的这种中观般若的审美观念,乃是一种以破取正的限定性空慧审美境界。按照这种观念,人生的流转,时空的动荡,具有一种恒久的静寂意义……在般若中道观看来,进入那种排除了意识、念想的幻影、幻境,就直接切入了人生真谛的究竟境界。”[15]因此,这是泯灭色棺之后所达到的空幻之境,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根据佛教“缘起性空”之理,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定性。人生也只不过是梦幻泡影,是虚妄不真的。唯有圆满的彼岸世界才真实不虚。就佛教的思想观念而言,由色相及有无双遣之后所达到的空幻之境才是彼岸世界的真实之境。就此而言,
《心经》对于空幻之境的论说超越了认识论的主客架构,通过直觉的非对象性思维方式,抵达到了审美之维的存在状态,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审美境界。
三、般若空观对禅宗修行境界的影响
禅宗根源于佛教,其思想带有也受到了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影响。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改变了印度佛教的一些原创观点,吸收了中国本土的思想,可以说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上思想的综合产物。其中关于禅宗修行所达到的境界论述就有《心经》色相俱泯的般若空慧思想在里面。
普济在《五灯会元》中对青原惟信禅师参禅前后的不同心境和感受记载到: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6]
这是对一位禅师参禅前后所感悟到的不同心境的描述。三次不同禅境中所见的山和水都不尽相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修行心境。后面的感悟是对前面的否定和扬弃,也是升华。第一次所见的是世俗常人所见的景象:第二次是对前面的否定,是空幻之境,但离审美之境还有所隔膜和距离,毋宁说是准审美之境:第三次回到了原初的所见,是完全的审美境界,此时所见的是真实之真实之境。禅宗这里的空幻之境和《心经》所说的空幻之境貌似不同,其实一样。因为这里第二次所见的山和水,虽然也是空幻之境,是貌似空幻的不空幻。第三次是对现实世界的二次否定,跳出了表面的虚幻,抵达了真实之境。这真实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审美是一种自由的体验,摒弃了一切的功利性抑或是不带功利性的功利性。如果一定要说功利性,这里的功利性是审美的功利性,是对美的追求,与流俗的功利性不一样。而“‘体验’的最根本特征就是类似‘直觉’的那种直接性(但并不限于作为认识论方面的直觉),它要求意识直接与对象同一,而摒除任何中介的、外在的东西。这样,体验就是‘自为地存在着的,一个被分离的、脱离于概念关系的宇宙形象(das
Bild deS UniverSums)’(狄尔泰语)”。[17]同时,
“‘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18]在这种审美体验中,修行参禅者所抵达的禅境与人生的审美境界相似,都是一种直觉的思维状态,一种自在自为、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都达到了审美之维。这种审美状态和人生境界还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如: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19]
这首诗偈是唐朝一无尽藏比丘尼的证道之作。我们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加以分析。此尼开悟之前所见的一切诸物诸景对她来说是外在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都在自己的虚幻之境中,都有所隔膜而不那么本真和真切。而证道之后所见的诸景却本然地存在着。这时的所见所闻已然是真实的真切的存在,虽然就本质而言和前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不同的心境造就了并生成了不同的物境,反之亦然。后者超越了前者,是经修行之后所达到的澄明真实之境,是虚幻物境基础上的真实,也是“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从佛理上说,虚幻即真实,真实即虚幻,真实与虚幻皆系于一心,
“境随心转”,两者不可截然划分开宋。
我们也可以从此尼说的话本身来言说。本来天地诸物是无言的,正如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0]。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此尼在说话而是修行本身或禅道本身在言说。这正如当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是一切的言语都是“语言说话”[21],而不是我们自己在言说。
“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既不是表达,也不是人的一种活动”[22],而是一种存在者的存在状态。
可见,此尼此时的修道心得其实是修行本身或禅道本身在说话。如果一定要说是此尼在说话,那可以说是禅道本身借助此尼而在言说。这时的人充当了语言的表达媒介。同样,是修行者本身而不是人在说话这恰好说明了此尼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一种直觉的审美的境界,也是一种般若空幻之境。因为此时没有了作为言说主体的人,也没有被言说的物,即使有也仅仅作为一种言说的媒介。并且此时人与天地万物已经水乳交融地融合在了一起。此刻所表达的正是一种得道之后虚幻自由的审美境界,没有粘滞于枝头的春天,没有脱落于正在盛开的梅花,也没有人,有的只有修行得道后的澄明怡然心境和人与物、人与景的无间交融。这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物我不分的大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无间地融为了一体。这在禅宗来说,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说明此刻的人已经证悟得道了。在得道者的眼中,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23],所见的一切都是法身般若的真切呈现,正所谓“一切无情皆是佛心”[24],也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意思。此时的山水等诸物已然和观物者合为了一体,无间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可见,禅宗所言的修行证道境界和般若空观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在证得真道之后的审美心境和人生境界。无数的证道诗所表现的正是这一可言而不可言、然究竟言的审美境界。
总之,
《心经》色相俱泯的般若空观是一种空幻的审美境界,也正是这种取消了人与物的消泯状态蕴涵着虚美的空明意境,体现出一种澄明的人生境界。这对禅宗万象妙有的圆融智慧之境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之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境界美和意境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心经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常诵心经的好处:增长大智慧,福报,能去除贪、嗔、痴。小学生至大学生常诵增长记忆力,学业、事业、婚姻顺利、心想事成,功德无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仅以二百六十个字,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摄尽了释遵二十二年般若谈的精华,即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朝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的法师翻译,他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
回向文1:1、如果时间紧,可以这样回向:弟子__愿以此所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__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__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诸佛菩萨、慈悲作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__真心求忏悔(三称磕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运用智慧观察),照见五蕴皆空(了知身心俱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心经讲解
(1)上香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2)礼拜 鞠躬或叩拜: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也可默念: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色即是空”是《心经》里的一句话,色即是空后面还有一句是“空即是色”,是说所有的色法。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张桌子,看起来有这个色相,可是如果你用佛法的角度来看:第一,桌子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没有真实的东西。第二,这张桌子是无常的,就算五年、十年、一百年、一千年都不会坏,可是终究有一天还是会坏,因为它的本质
“心”,在《心经》中有诸多含义,如心脏、核心、常住真心等。中国人喜欢简略,往往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心经》,在经题中略称“心”,是为了凸显此经的重要性,就好比“心脏”对人的意义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谈般若,足以见得,般若部是佛法的核心,般若部的核心即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的核心即是
话说玄奘大师来到四川益州,挂单在空惠寺,在那里遇到了一位生病的出家人,大师悉心照顾。一次交谈中,大师提起自己将去天竺等国学法取经之事。那位僧人听后慨叹说:“为了求法而不顾个人安危,真是非常少见。但天竺路途遥远,总在十万里以上,路上有流沙、深水,漫无人迹,只有
外国人他虽然不了解《心经》的意思,但他按照《心经》的音节一直这样持诵下去,绝对比我们理解意思的人修行速度快得多,也高妙得多。比如说咒语都是印度的梵音。在印度人眼中,我们就是外国人。我们现在持咒难道就不起作用吗?不仅有作用,而且好像持咒的感应和摄受力更大一些呢。
“受蕴”是以领纳为义。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感受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境界,继而产生眼耳鼻舌身五识。如果感受到自己喜欢的境界,那就是顺境,顺境会让人产生贪爱之心;如果感受到自己讨厌的境界,那就是逆境,逆境会让人生起嗔恨之心。当然也会有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境界,这种即是中性的感受。受蕴是人对客观环境的一种情绪
观自在菩萨即是通过闻思修三慧的修持,证得实相智慧,而得大自在。菩萨的修持纲要是六度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梵语中称六度为“六波罗蜜”。此地经文中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与“深般若”即是指菩萨所修学的六波罗蜜法。“行”是指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深般若”是指最后的
《心经》的人题是“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唐”即唐朝,是翻译这本《心经》的年代。“三藏”是指法师的学识。“藏”是含摄之义,“三藏”即经、律、论三藏。所谓的“经藏”,即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等的言教,所阐述的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戒、定、慧三学。
诵《心经》有什么好处?第一点好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所以诵这个《心经》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三宝的加持,可以解除我们心中的痛苦。我们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助我们一臂之力,能得到心灵的安慰。这个在佛法当中来讲这是小利益。
《心经》中有这样四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际上这四句话是佛祖讲给四种不同的人听的。 第一句:“色不异空”,是讲给凡夫听的。凡夫执着一切都是实有。凡夫把自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当作真实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认为是真实的。实际上眼耳
佛教徒读《心经》,社会人士也读《心经》,《心经》在中国的影响很大。《心经》中的名句很多,其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以说是名句中的名句。也是非常深奥的一句话,也是整卷《心经》的中心思想。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试译过几行,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停顿下来。菩提流志从神龙二年(706)开始编译,历时七载,在先天二年(713)完毕,完成了玄奘未尽的伟业。他利用《宝积经》
《圆觉经》,是描述如来境界、阐扬诸法实相、彰显圆满觉性的重要经典,素有『三藏十二部的眼目』之称。经文阐述了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理。指出:众生与佛,觉性平等,没有差异,只是因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