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不思议品 第六卷

  住解脱法门菩萨──空间

  维摩居士说,诸菩萨真住在解脱法门,所以「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你们学禅宗的同学要注意了,瞎吹是没用的。近来外面很多人找我,这个求开悟,那个求印证。我有了个罪名,变成了什么禅宗专家,禅宗又不是我的,我不懂禅,更没有开悟。我真想到报上登个广告,我是个说书的,不过我说书的时候,很努力给大家说就是了。下一句话更重要。

  「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这个「王」是形容须弥山是最高大的山,是一切山中之王。全句是说:登菩萨之道真得解脱之人,住在这个境界里,把须弥山放入芥菜子中,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子没有放大,为什么呢?因为须弥山王本来就是如此。他原文就是这样,你不要看前人今人的批注,否则就被别人拉走了,你要看原典。但是这句话怎么办?他说「须弥山王本相如故」,须弥山本来不增不减,可大可小,非大非小。这又是什么道理?这里还没有完。

  「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佛经说须弥山是这世界中心,日月围绕须弥山之半,四大天王就在这日月圈子放大一点的地方。忉利天是欲界的中心天,比日月系统又高一层。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因为有生佛的功德,所以身后升到忉利天。忉利天又叫三十三天,不是像高楼有三十三层,而是有三十三个联合的区域,其中的主席是帝释天主,中国称之为玉皇大帝,他好比统领三十三路天人诸侯。

  我是没有时间做这件事了,但我希望你们同学能用白话文好好写一篇三界天人的论文,把大小乘佛经、律论参透了,马上再翻成英文,我包你卖大价钱,人家会惊异,二千多年前佛就已经有如此科学的宇宙观。现在科学进步了,别的宗教的天堂观念,已无法令人信服了。佛说过,这个宇宙的星球多至不可数的,所以科学会帮忙弘扬佛法。因此你们应该走科学路线,但是你们也不肯研究这些常识、我天天在着急,每星期要写四五种不同的文章,每天晚上十二点写到两三点,写得自己头在哪里都不知道了,可是极少会写错字的。这个本事你们要学,怎么学?要解脱。写到头昏脑胀时,已经忘记这个头了,死掉算了,眼睛也不要了,就要肯牺牲自己。这是闲话,你们年轻,好好研究,佛法有太多的好东西。

  四大天王是东西南北四个天王,你们到庙子可以看到他们的像,有拿雨伞的、拿宝剑的、拿琵琶的等等,那都是象征。我到现在还在与学科学的同学研究,为什么晴空是蔚蓝色的青天。若乘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看到窗外却是漆黑的,所以蓝天是在这黑圈子以内,再过去这黑圈子,外头又变成亮的了,这物理世界奇妙得很。这天何以是蓝色?我们晓得太阳光是有七彩的,这又讲到易经数字了。红到极点变成橙,橙到极点变成黄,黄到极点变成绿,绿到极点变成蓝,蓝到极点变成靛,靛到极点变成紫。那么蓝天是太阳光照所生的吗?这还是问题。

  佛经的说法是,南天王天庭的阶口,是青蓝色的琉璃构成,所以我们看到的蓝天,是南天王天庭阶口的反映,但是其它世界看到的,却不一定是青天。这在《大藏经》里有,怪我定力不够,当年在四川时读到,但没记住是出自哪一本经(按:大藏经八十五册疑似部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

  其次,你们气脉全通了的人,打坐定的光中若是蓝天,青蓝色的光,那美得很。所以密宗的药师佛画像是蓝的,不过颜色不对,太蓝了,好像是人生了肝病似的。可是世界上没有一种颜色,可以显示出那么清净庄严的蓝色。为什么药师佛画成蓝的,因为中脉通了的人,可以得长寿的人,他内中同天庭的蓝色是一样的。这是真的,你们年轻人自己说气脉通了,有这个境界吗?

  上面提到了四天王天、忉利诸天,包括了中国民间天文常识的三垣、二十八宿、三十六宫,都「不觉不知己之所入」。须弥山包括欲界天的天人了(注意,这里没有讲到色界),这些都纳进芥菜子里了,可是自己不觉得进入了一个小地方。一切众生和须弥山被放进一粒小芥菜子里头,自己都不知道,只有什么人知道?

  「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只有应该得度的,就是有成就的菩萨,得了般若能看到一点清净法身,他们才见到,那么大的须弥山,进入了那么微小的芥菜子中。换言之,只有明眼人看到了,其它人都不知道。这就叫作「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我们看得很热闹,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中国文学后来就有「芥子纳须弥」的用语。

  禅宗有个公案,宋朝有位居士,这居士是有功名的,能考得功名总是有相当学问的。中国文化一直到清朝末年,所谓正途出身的,是说由秀才到举人、进士、选翰林、外放作地方官,一二十年的学问功名下来,第一步可能只放个县长等级的官。这样子的人在自家祠堂里,会写明是进士出身。以前作官的出门可威风了,前面有举牌子的,鸣锣开道的,大家都知道是进士出身。这是正途出身,比非正途出身的就好像高了一级。像今天讲学历,同是博士、硕士,大家会比某某是哪所大学毕业,其某是留学某大学,是一样情形。

  回头再说这个居士,他去请问一位禅师,问道:须弥纳芥子是很平常,但芥子纳须弥就让人难信。禅师一笑,问他:听闻居士读书万卷,是否确实?居士答是。禅师就说:一万卷书如何装得入居士身中?这居士马上就有所悟了。当然这还是道理上面的悟,只是理解上的懂,禅宗说这是知解中的,在理论的解释、推理中去了解,真实的境界般若,还是没有证到。

  这是古人的例子,现在就要用科学的道理了。譬如小小一块肉,其中有多少细胞?乃至小小一个细胞上,可能有多少细菌?每个细菌又可以再分下去,它生命里还有生命,这就是芥子纳须弥的道理。再例如人身上的血管,接成一条有多少公里长?一秒钟血液流动几公里?心脏跳动平常自己听不见,除非你捂住耳朵听,但是从科学上讲,跳动声应该是其大如雷的。理论上我们可以说是有这种事,芥子可以纳须弥,大可以纳小,小也可以纳大。

  我们晓得有大小,就是我们的痛苦,所以不能得解脱。譬如大家打坐,经常有两个东西忘不掉: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空间观念,像是学道的,一定要面对东方打坐,学佛的又要面对西方。大小是人为的,时空、内外都是相对的。去掉了这些人为的、相对的观念,你才真得到不可思议解脱,明心见性才算有一点影子了。

  现在年轻人好谈禅,这也就是禅的道理。禅不是空谈的,要实际证得的,能够一念放下就解脱了。一念放下,不是你打坐时闭着眼睡觉,万事不管,那只是第六意识不起活动,而你血液仍然在流。你坐了一两小时起来,自己也知道坐了很久,一看表,嗯,这一堂坐得蛮不错。你白坐了!连时间观念都没有忘掉。念,不是只讲第六意识的,一念放下的念,是指下意识不动念。这个道理了解了,才能真正放下大小、内外、时空,才到达了解脱法门。这是《维摩诘经》的重点,就有这么严重。下面仍然是这个题目。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娆是困扰。对年轻同学的粗心大意,我常常很生气,现在来帮你们仔细读经。你看,上面是讲到山,现在讲到海。山代表了什么、海代表了什么?这都是问题。佛经的写作方式,记载佛的说法、大菩萨的说法,不是偶然。

  现在讲四大海水,这个同须弥山一样,过去小乘经典讲四大海水以印度为中心。现在可以地球为中心: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冰洋。地球上水最多,陆地上山地多,平地最少。四大海的海水,进入一个毛孔中,连带四大海水中的生物,鱼、鳖、虾等等,都进去了,却丝毫不觉得入到了那么小的地方,仍然觉得自己的世界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四大海到了毛孔中,并没有缩小,「本相如故」,没有大小分别。海里的龙、鬼、神、阿修罗(这些是低层的阿修罗),都没有觉得自己跟着海水进到毛孔中。「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大海这些众生,因此也不觉得苦恼。

  我们现在晓得,陆地上有的,海里都有,而且比陆地上还多,所以科幻小说写地球的中间还有个世界,实际上国外也在作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我觉得这些科学幻想很有意思,因为根据佛经和中国道家思想,这个地球是个活的生命,在地表下面是另有世界的。像《华严经》,就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来的,而龙宫的佛经藏书,不晓得比我们这世界多多少。现代人固然是不愿相信,但是即使是研究海洋学的,也不敢断定海洋最底层,究竟面貌如何。深海是漆黑一片,那儿的鱼是自己会发光的,深层的鱼是不会游到中层或上层来的。这有点像欲界、色界、无色界分为三层。有个同学常去南沙群岛潜水,他给我带了好多贝壳珊瑚作纪念。他说每次潜到水底,觉得那个世界是无比的干净、漂亮,甚至可以在水底打坐。每次若不是氧气没有了,真不想上来。当然他说的是在浅海,不是深海。佛说三千大千世界,每个有每个的世界。一个蜂巢对蜜蜂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

  《维摩诘经》上面讲高山,这里讲海水,代表什么?我们不作结论,大家自己去研究。假使拿我们身体来讲,高山就是骨架,四大海水就是血液。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这都是实证的菩萨境界,所以我要先说明,要彻底研究《维摩诘经》的大乘菩萨境界,就要研究《菩萨十地经》,看看这初地菩萨是什么境界,同时要配合《华严经》有关十地的说法,然后才会了解。

  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佛国土,是一个佛的教化所到的范围。三千大千世界怎么计算的,前面已经讨论过了,但是我仍然要说,佛他老人家在几千年前,是怎么有这么先进的天文宇宙观,我真只有顶礼了。在从前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佛这么说真会被人当作是在吹牛。到了现代科学昌盛了,对佛法是更加信仰了。

  这里说,大乘菩萨住于不可思议解脱的境界里,他手这么一抓,就把三千大千世界拿下来,像做陶器的人捏陶土一样,拿在手里玩;然后把三千大千世界一抛,抛过不知多远的距离,这厉害吧!可是这三千大千世界,其中的众生却不知道去了哪里,然后又把三千大千世界放回原处,众生都觉得没有动过。为什么?这世界本来面目就是这样,它没有动过,这是不可思议境界,是不二法门。

  看了这段,真要佩服他的境界,若在几百年前讲,决不会相信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会自转会公转,我们不觉得有动,海水也不会倒出来,在南半球的人也不觉得是倒挂着的,这个都和地心引力有关。我们坐在这里听一堂课,整个地球已经不晓得移动了多少距离,但你也可以说没有动过,仍然坐在虚空中。这也是为什么我常要参禅的同学注意,为什么《楞严经》说:「妙湛总持不动尊」,为什么北方佛是不空如来,为什么阿弥陀佛是西方,为什么生生不已的都是在东方?这些都是话头。你不要以为参禅只是参一句「念佛是谁」,那太小器了。佛法里这么多大话头参通了,那么你的禅大概有些影子了。

  现在提过了三个不可思议,一个是须弥山高山,纳入芥子,没有大小之别。第二个是四大海水纳入一毛孔,就像《楞严经》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在一根毫毛的尖端有一个佛的国土,在一粒灰尘中说法。第三个是三千大千世界,无论怎么样地折腾,在空间上不觉得动过。接下来讲时间。

  住解脱法门菩萨──时间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一切众生根器不同,有的众生对世间留恋得很。我接触到有些人有这种想法,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可爱,对于许多宗教讨厌这个世界,就觉得很奇怪。你们可能认为这是愚痴众生,可是我投他们一票,这个世界本来也不错嘛!这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国土,我们看到很丑陋的一面,没看到很美的一面,本经在后面也会说到很美的一面。大乘菩萨反而是愈多苦难的地方他愈要来,好的地方他反而不去。

  对于乐于住世而可度的众生,菩萨就可以把七天变成一劫,把短的时间在感觉上拉长,因为他要长嘛!为了要度他,使他感到过了一劫。

  「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相反的,有的众生认为世界太苦了,不如早日离开,菩萨就把一劫变为七天,使他感觉上变得很快就过去了。

  时间、寿命的长短是没有一定的,是唯心所造,唯心所变。人在欢乐中,时间过得很快。有的人做生意比较得意时,会希望能再多几年。痛苦中的人,像受刑的人、医院中的重病者,是度日如年。这就是唯心的道理,要参究的。《维摩诘经》中处处是大话头,「念佛是谁」,是我,没什么好参的,要参就参大话头。

  这里也牵涉到后世学佛的人,要「即生成就」和「即身成就」的问题。即生成就是禅宗所标榜的,这一生就可以顿悟成佛。密宗标榜即身成就,这个业报之身,转化成佛的色身,父母所生的肉身,转化成圆满的报身。显教对于禅宗所标榜的即生成就,已经觉得有问题,对于密教标榜的即身成就,更难同意。根据教理,由凡夫来学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不可能有即生成就的,更不承认有即身成就。禅宗所依止的《楞伽经》,提过「劫数无定」,所以学禅的和学密的就主张,安知这一生不是最后一生?但是这种气派也很狂妄,据我几十年看到过的,大部分标榜这一生就是最后一生的,都不大圆满,更没有看到一个报身圆满修成的。

  所以不要读了《维摩诘经》这一段而自我傲慢,修行毕竟要从实际来的。可是在实际的修行中也不要气馁,佛说劫数无定,地数也无定,所以《楞伽经》也说初地等于十地,十地等于二地,二地等于七地。这十个地给它颠倒一番,十地菩萨等于无地,不是无地自容,是说一切地,一切时间,都在一念之间。所以一念得解脱,劫数也无定。

  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所能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证到了不可思议境界,而能够得解脱的菩萨,可以把一切佛的国上中最庄严的事(例如极乐世界的庄严、东方药师佛世界的庄严),集中到一个国家,给众生看到。以凡夫眼光看来,这事连凡夫都能做到,也许古人会怀疑,但是今日科学进步,商业发达,任何国家都有可能把其它国家好的东西集中到一处,做成模型展览。凡夫能做到,佛菩萨当然更没问题,不须要怀疑,这是第一层。但是我们真到达证到,就要注意「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是先「住不可思议」的,这话好像很容易懂,但要能证到不可思议非常难,证到能得解脱也非常难,这是第二层,也可以说是两步功夫。

  第一,我们先解决不可思议,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智慧,有不可思议的神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一切众生也有不可思议的聪明,有不可思议造业的神通,有不可思议善恶的功德。这不可思议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经常做个比方,譬如我们对自己就不可思议,你明天会做什么事,想得到吗?谁也想不到。你下一个观念,心中想什么东面,谁也不知道。明天后天人生遭遇如何?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可思议,是凡夫的不可思议,你没有办法去推想,即使自己先作了安排,到那个时候,时空变了,环境不同了,完全不如理想。我常和年轻同学们谈人生境界,几乎没有人活着时,能真正达成自己理想的。假使有人能做到,这个人的福德非常高了、非常够了。

  若问为什么人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己的心意识不可思议,何以如此?大家回想自己的人生境界,理想比事实美多了。比如你期待明天要去郊游,自己就在想,目的地景致如何如何,真到了那里,又累又渴,不那么好玩。这里就要参了,为什么会不可思议,你真参通了这个,达到解脱就很容易,因为人生的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那都是梦幻。我们大梦幻中的小梦幻更不能做到,理解通了,自然解脱,不被自己欺骗。

  「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这文字很好懂,菩萨境界的人得到不可思议,把十方世界的佛国,右手一抓,放在手掌上,然后自己飞到十方世界给大家看,十方世界的这些众生,他们自己觉得动都没有动。只有住不可思议得到解脱的菩萨,才做得到这些。古人看《维摩诘经》觉得是神话,一切都不是神话。现在凡夫也做得到,用一个录像机把全世界都摄录下来,以凡夫的智慧,透过物质关系,也做得到。以菩萨的神通智慧,绝对是容易做到。现在这里若有一位肉身菩萨,他就可以表演给你看,但是他一表演就会走了,不到一个钟头立刻就要走的。他不能留,否则要找他的人不知有多少,烦都能把他烦死了。所以肉身菩萨是不露神通的,事实上,这是唯心的功能,都可以做得到的。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这一条好像毫不相干,其实很相干的。供养与布施不同,对下是布施,对上是供养。现在认为拿钱就是供养,当然钱是流通的,可以买到物质的东西。佛经上讲供养,归类起来有四样:衣服、饮食、卧具、药品。包括了穿的、吃的、睡的,尤其是调理身体健康的药。

  实际上我们吃饭也是吃药。你们看济颠和尚的小说,他有一次去逗一个医生,故意问医生包子馒头治什么病,医生不知道,他答说是治饿病的。这里说,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在一毛孔中都看得见十方一切众生供养佛的东西。那是真做到的,不用一毛孔都做得到的,如果修持观行到了的话。我常说你们修白骨观的,连一根脚指头都观不起来,不要说观到白骨在放光了。做到了的人,自己本身白骨的毛孔放光是很自然的,放光了之后,在黑暗中能看东西也很自然。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身心本能,就具备了这样的功能。

  庄子说过:「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可见他也到达了这个境界。真达到空境界的人,在一个空洞的黑暗房间里都会放光,那是在定的境界,吉祥圆满。所以在一毛孔中,看见十方一切众生供养佛的东西,那是当然。即使现在我们凡夫,透过显微镜,也可以看见细微世界,透过电视,也可以看见远方世界如在目前。

  「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这只要得初禅定的人都办得到,自己在定境一观(不是肉眼观),整个天地身心都在前面。中国古书常说日月星辰,什么是辰?现在的同学们,即使得了高等学位的,可能都会被考倒了。日月星辰是四样东西,与日月星宿一样吗?不一样的。中国古代天文学有所谓二十八宿,就是二十八个星座。太阳的行度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度多,不用日子计算,而用干支计算。十个天干加上十二个地支,变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花甲,这是计算宇宙天文的行度,在天体上叫作缠度,是天体在虚空中的行度。每一个月的每一天,晚上星座在天空出现的位置都不同。「宿」就是晚上所住的那一宫,住在天体的那个范围。「辰」是在早上观察星座的位置,每一个月的每一天亦不同。

  中国古代的天文是世界第一,了解天文就需要数学,中国古代的数学也是第一,可是现在中国的科学却是落后的。好几年前,我们的童子军去参加世界童军大会,别的国家的童子军,晚上都能认得星星,我们的童子军就认不出来,真是遗憾。今天下午有位同学问到我这个天文的问题,我要他先去读《史记》的「天官书」,再配合现代的天文学去研究。以前带兵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黑夜之中行军,没有方向没有时间,怎么走呢?只有靠着天空星座的位置判断。

  这句经文讲十方国土一切日月星宿,想想看,那个范围有多大?但都在一个毛孔中可以看见,这是菩萨境界。现代的太空科学家,用高倍的天文望远镜,用一小点,虽然未必看得见十方国土一切日月星宿,也可以看见许多银河系统、星云,使得凡夫的智能,也迫近了菩萨的智慧。佛经上有句话:「诸佛菩萨智慧神通不可思议,一切众生业力也不可思议。」把一切众生的业力翻过来,就变成诸佛菩萨智慧神通,所以由凡夫成佛,就在一念之间一转而已。但你转不过来,能转得过来,即生成就又有何难?

  风 火 音声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着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菩萨境界可以把十方世界所有诸风,一口气吸入自己的肚子,肚皮也不会胀起来,而最难的是,外面的树木没有了空气也不受损害。这个真无法想象,我主张现代青年同学,要开发新的路子研究佛经,不要走老路子,老的批注,现代人不大容易接受,只会让佛法落伍。一定要走科学路线,我是不懂科学的,你不要听我在乱讲,我只是有一点皮毛常识,不过在刺激大家要去注意。

  比如我们研究这一句经文时,就要想到,地球的大气层,愈到外层愈稀薄,最后就没有气了,这星球之间没有气的真空地带,在《华严经》叫作香水海,并不真是海。现代人知道,乘宇宙飞船去外层空间,外头全黑的,也没有空气,所以宇宙飞船要带氧气。太空是现代名辞,不要和佛学的「太虚空」混为一谈,这是两个观念。好了,照这句经文讲,有神通的菩萨,一口把地球上的气吸进身内,可是外太空星际之间没有气,要到另一个星球才可能有气,请问这个神通要怎么吸?此其一。假使我们有科学知识,再来看佛经就愈看愈有趣,问题愈来愈多,也愈来愈相信佛法。

  所以各位不论在家出家的,一定要有「综合科学常识」,学物理、化学、电机的是专门科学,没有综合。综合科学是有这些专门学科的基础,作总结论的,是门新兴科学。

  第二个问题,我们到非常高的山上去,那儿空气稀薄,平地人去了,呼吸会感困难,是不是得道菩萨把空气吸进肚子,把那一段空气也吸进去了?

  表面上看,《维摩诘经》讲的这些境界,好像是神话,实际上真有禅定功夫的人,绝对能体会到,到了三禅以上气住脉停时,硬是有这个境界。马祖接引一个人称庞居士的庞蕴时,庞蕴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说,等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同你说,庞蕴因此悟道。西江是江西一带的水,谁能够一口吸尽呢?一般讲禅学的,都是讲理论,人一口吞下一碗水都做不到,怎可能一口吞下西江水?但这个是实证的境界。刚才露了一个消息,要到三禅以上气住脉停时,这些境界就可以体会了,才知道佛经没有一句是空话。

  「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十方世界劫数尽了就会烧起来,这是佛经提到三灾八难中的大三灾之一。小三灾指人类世界的刀兵、瘟疫、饥馑。大三灾是火、水、风灾。比方地球要毁坏时。

  第一灾难是火灾,等于古书说的十日并出,地球烧成了灰,一直烧到初禅天界。这是电能,发热。你们打坐时觉得身上发烧,这些同地水火风都有关系。这种灾难在过去有没有呢?汉武帝时,根据正史,佛法是在七八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才传入中国,其实早在秦始皇时代,已经有印度的和尚来过。汉武帝时,佛教至少已传入蒙古地方,当时出征蒙古所俘虏的人,身上就带有佛像,汉书上叫「金人」,就是佛的铜像。汉武帝在云南修昆明池,地下挖出黑泥,不知是何物,汉武帝就问道家称为神仙的东方朔,东方朔故意装不知道,说要找西域来的番僧来问。等找来番僧,他说是前劫之劫灰。也就是说,这世界在若干千亿万年前,世界末日焚烧时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煤炭。现在我们也知道,若是纯度高的,经过冷冻浓缩的,就成了金刚钻。你看二千多年前的佛家,竟然已经有了这样的知识!

  第二个灾难是水灾,世界都被水淹了,这不是普通的洪水,淹到二禅天界了。这同我们做功夫有绝对的关系,我常要求同学们注意这些,不要光弄大乘佛学空洞的理论,说了半天,既不能得解脱又不能得实证。现在科学界担心的是,生态气候的变化,导致南北极的冰山融化,整个世界会淹没,到时喜马拉雅山可能变成一个小海岛,或者没顶也可能。人类到时就灭亡了,照佛经说,全世界的人口,仅剩了五百个好人做人种。我们做功夫时,身内发胀发麻都是水大作祟,水大作祟生的痛,如高低血压、糖尿病等,包括守戒的漏。地水火风四大,每一大各有一百零一种病,共有四百零四种病。

  到了风灾来临时,三禅天也毁了。这些同我们做功夫、色身四大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道理都要参通,否则做功夫到了某一阶段,是什么原因都不知道。

  现在经文讲到十方世界火劫来的时候,菩萨可以把一切火收容到肚子里,而火的燃烧功能一点也没有毁坏。我们当年看的武侠小说,还珠楼主写的《蜀山剑侠传》,里头就有这些,书中主角就是把劫火放在手中搓揉,把它搓小了放入袋中拿走,所以世界人类没有受害。我们看了,就知道作者对佛经和道书,都看得很熟,所以有这么多的幻想数据。胡适之反对文言,可是他自已也爱读《蜀山剑侠传》。

  「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我们要注意,佛经每一句经文都不是随便编的。他说大乘菩萨可以从我们这个世界下去,穿过了地球,过了不知道多少星球,抓了在下方的某一个佛土,拿回来向上送。又过了不知道多少星球,等于一根缝衣服的针,顶住一片枣树的叶子,就那么轻松,然而对这佛土上所寄生的众生,却毫无妨碍。借用现在的例子,人类去到月球,把那边的石块挖了回来,也把地球的美国国旗插了上去,看起来轻而易举,也是人的不可思议智慧与力量。但只能到月球而已,其它的星球我们人还上不去。用佛法的实证功夫来讲,如果禅定境界没有达到上下连成一体,即所谓得定,没有达到一念不生,是做不到的。在密宗是要中脉通了才行。这里讲用针尖顶一片枣树的叶子,不是芭蕉叶,也不是菩提叶,是有它的道理的。

  上面都是拿物理世界做比方,接下来是另一类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住在不可思议境界的菩萨,能够以神通现身做一切的佛事。他或者变成佛,或者佛没出世时的缘觉佛,或称辟支佛。辟支佛是翻音,用禅宗祖师的话是「无佛处称尊」,因因缘而悟道,在孤峰顶上弘法十方。譬如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师父慧思大师,他只在山顶「气吞诸方」,不下山弘法,他门下有个智者大师,够了。等于六祖门下出了个马祖就够了。声闻是罗汉,帝释是欲界忉利大天主,梵王是统领初禅三天和欲界的天主,世主是人世间的皇帝,转轮圣王是统治世界的皇帝。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提到的三十二应身,同这一段是一样而又不同。这一段说住不可思议境界的菩萨,随时可以出世入世,现佛身或帝王身。《华严经》讲过,治世(太平盛世)的帝王是十地菩萨转世。所以三代的尧、舜、禹都是十地菩萨的化身,这就是功德智慧,就是神通。

  「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佛陀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所有的音声,都是普贤如来根本咒唵阿吽的变化妙用,三个基本音声演变来的。在我们人而言,唵是头部音,阿是喉部胸部音,吽是腹部音,分别发于人身的上中下部。中国讲发音有平上去入四声辨音,是齐梁之间的沉约等人,根据华严字母创立的,推动了诗词韵律的发展。四十二个华严字母,有声母、韵母之不同。所以我特别请到一位老法师,来教你们学华严字母。真通了华严字母的梵唱,学起外语就容易了。

  中文本来没有注音的,东晋鸠摩罗什等法师来到中国,对这方块字很头痛,就根据梵文字母,创立了切韵的办法,就是拼音,用于翻译佛经。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是东汉末的服虔或者三国魏人孙炎,根据印度的梵文字母拼音之学创始反切法的。切韵原来叫翻切,也叫反切,翻译的翻字定是由翻切来的。隋炀帝很通音韵,可是他讨厌这个「反」字,因为当时老百姓要造反,就把反切改成了切韵。到了唐宋时,就又叫做反切。这种唱念音声之学,到现代变成音韵学,成了专门的学问。

  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文学家曹植,他有天夜里,忽然听见空中传来音乐,清雅极了,他听着就像到了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似的,就寻着声音找到水边,因为他的音乐造诣很高(当时另一位音乐造诣极高的人,是东吴的周瑜,人说「曲有误,周郎顾」,他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弹奏走音,就一定会回头望去。当时这些人的才华不得了。另一位是荆州的刘表,你不要以为他懦弱,他可是易学的大家,只是政治玩不好),晓得这不是中国本土的音乐,就把它记录下来,成了〈渔山梵唱〉。

  现在的国语是北方的发音,没有入声,与去声混合了,但是作诗作词还是要分清楚的。这一段经文讲的上中下音,代表了平上去。他说,把世界一切的音声,以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的神力,都可以变成说法的声音。《阿弥陀经》上说,西方极乐世界一切鸟、风、树等等的声音,都在念佛、念法、念僧。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声音也都在念佛、念法、念僧,只是我们凡夫被烦恼妄念挡住,听不见了。烦恼妄念一空,住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听世界一切音声,都在演说无常苦空无我之法,都是法音清净。这要自己得了解脱才能够知道。

  到这里,维摩居士就赶快收场,再说下去就太多了。

  「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注意这个「力」字,到达这个境界,见地功夫都到达了,就具备法力。若再说下去,用一个劫数来说都说不完的。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这时换了一个主角讲话,大迦叶是佛弟子头陀行第一,也是禅宗第一代祖师。他听了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会有,从来没有听过这等事。

  「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大迦叶以师兄身分,岔进来对师弟舍利弗讲话,比方有一个人在瞎子面前放电影,瞎子是看不见的。所以这个境界,除了住在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大乘菩萨,一切声闻罗汉,听到这个法门,根本不能懂,智慧程度的差别,就是这个样子。

  「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大迦叶又说,上面讲的不是声闻境界,真有大智慧的人得悟此理,个个都要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都会想求明心见性,得了明心见性,就会了解此心不可思议,得大解脱。他讲给舍利弗听,也是给其它的弟子们听:我们为什么要走小路,把大乘的善根永远断绝?我们非常惭愧,我们这样的修持真如同焦芽败种,像烂掉的种子,永远也不会长出芽来。一切走小乘路子,只求自了的人,听到这样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应该大声地痛哭流涕;一切大乘的菩萨听了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应该无比地高兴欣慰。

  「顶受此法」,字义是把这法门放在头顶上。我要讲一下这宗教仪式,大家都很马虎了,时代不同也难怪。很多在家出家的同学,对于佛经佛像很马虎,随便放。虽然说这是书,你就算带到厕所看也可以,但是不然,我们当年接手一本佛经,一定会放头上顶礼。受一尊佛像,一定也先请到头顶上再拿下来,规规矩炬的。就算你们有时拿起来顶礼,但只是摆个样子,一点也没有诚意。

  若菩萨有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的,一切魔障均奈何不了他。再进一步说,也同时解脱了一切佛法的束缚,才是真解脱。如果解脱了魔,但还被佛法束缚,就是没有真得到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大迦叶说此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迦叶这么说时,一同来的三万二千天子,都发了大乘心。这时,维摩居士就找上了大迦叶,对象变了。京剧中有这一场,出场人物都戴着罗汉像的面具,唱功不多,但做功很多,每个罗汉不同,这样的京剧恐怕以后不会再看到了。

  魔王 大菩萨 解脱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因为大迦叶懂,他到底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所以维摩居士告诉他,十方世界中作魔王的,都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华严经》讲两个对立的,十方世界治世的转轮圣王,是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来的。但是能与佛对抗的魔王,也是十地以上菩萨所演变的。所以魔王这个名辞谈何容易啊!禅宗祖师会说,某人的境界可以入佛了,但是还不可以入魔。要魔佛两边都不着,才是得真解脱,然后也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

  原始佛经翻译过来时,魔字本来用「磨」,是磨练的意思,经典常用「磨罗」。后来加上宗教观念,就把它变成魔鬼的魔。这其中的观念是有差别的。

  这里维摩居士好像是在推崇魔道,他是讲大魔王,不是小魔王。严格的讲,谁是大魔王?十方一切圣贤、一切教主,才是真正的大魔王!没有这个境界是不能成圣人的。

  接下来讲什么是魔王大菩萨境界。

  「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瑠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真珠坷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修道的人都怕魔,对不对?但是真修道的人要拜魔,求魔来磨你,魔还不肯来呢!你能受魔王折磨要多大的福气啊!真受得了魔,打过了这一层,你的道理就跃进一大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力量比道还大。如果你磨不过去,你的道只高一尺而已,魔可是有一丈高。如果你能把魔降伏了,就跳了九尺,你还不干?有便宜还不晓得占,可见众生没有智慧。

  这里说,魔在哪里?给你反对、给你刺激、给你烦恼的都是魔。十方世界有无量大菩萨现身作魔王,故意要人家这样那样,要人家的手脚、财产,要了以后还打你、笑你。真做菩萨是什么都可以布施的。布施身体的手足、血、皮、骨等,比较容易。比如血库缺血了,要你捐血,你会同意。要你把房子捐出来,干不干?舍不得了吧!这还不算,要你把太太或先生让出来,恐怕你会动刀子了。然后还有你的车子、首饰等,都拿出来。有人专门来向你要,其实都是菩萨变成魔王来试你。

  中国文化有几句话,跟这段经文是异曲同功,我前面讲过了,你们也记了笔记,但是还记不住:「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你们出去做事,受不了人家嫉妒打击;我说我为你高兴,还有人嫉妒打击你,如果你窝囊的话,就没人要嫉妒打击你了,这代表你没什么了不起嘛!

  许多人为了财产纠纷烦恼,清朝安徽桐城有条「六尺巷」,据说是当时宰相张廷玉家中,土地被邻人盖墙侵占了三尺,家人通报在京中的宰相。宰相并没有去向地方官吏打招呼,而是回一首诗给家人:

  万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何在 谁见当年秦始皇

  这事被邻人知道了,就还他三尺地,又再退让三尺,所以就成了条六尺宽的巷子。实际上,这位宰相书读得多,可能是学唐末杨玢劝家人相让的例子。杨玢在尚书任内,快要告老退休的时候,他在故乡的旧屋地产,有些被邻居侵占了。于是他的家人们要去告状打官司,把拟好的起诉书送给他看。杨盼看了,使在后而批说:

  四邻侵我我从伊 毕竟须思未有时

  试上含元殿基望 秋风秋草正离离

  这些是中国的例子。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讲解脱的。举这些例子,你说菩萨在哪里?不一定在庙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会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萨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听闻佛法的人,却做不到。社会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肃然起敬,他们真是菩萨。

  维摩居士说,种种来磨难你的都是菩萨,所以你们夫妻感情好的是好菩萨,感情坏的是坏菩萨,都是菩萨!你把另一半当是菩萨,就解脱了!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为什么菩萨才能做魔王来折磨人?因为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才有这个威德力。威德是从福德来的,魔王一定是有大福德大享受的。像你们连饮食都艰难的话,要做魔王还做不了呢!只有魔王才有资格来迫害众生,使你向善,这也是仗头出孝子的道理,反的教化是能成就人的。但是你如果不具备威德力,就不能这么做,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讲出来惹人反感,你还是做正面的菩萨吧!没有这个条件,不能做魔王去迫害人的。比如龙象,踏下去就有力量,小驴子是不能比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