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一卷 起世因本经

  诸比丘。次复有山。名曰金胁。于此山中。有八万窟。有八万龙象。在中居住。并皆白色。如拘牟陀华。七支拄地。悉有神通。乘空而行。其顶赤色。似因陀罗瞿波迦虫。六牙具足。其牙纤利。杂色金填。诸比丘。过金胁已。即有雪山。高五百由旬。阔厚亦尔。其山殊妙。四宝所成。谓金银琉璃颇梨。其山四面。有四金峰。挺出山外。各高二十由旬。复有高峰。众宝间杂。迥然秀出。高百由旬。于山顶上有池。名曰阿耨达多。阿耨达多龙王。在中居住。其池纵广五十由旬。其水凉冷。味甘轻美。清净不浊。七重塼垒。七重板砌。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周匝围绕。端严殊妙。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复有诸华。优钵罗华。钵头摩华。拘牟陀华。奔茶利迦华。其华杂色青黄赤白。大如车轮。下有藕根。粗如车轴。汁白如乳。味甘如蜜。诸比丘。此阿耨达多池中。有阿耨达多龙王宫。其殿五柱。殊妙可爱。阿耨达多龙王与其眷属。在中游戏。受天五欲。快乐自在。诸比丘。阿耨达多池东有恒伽河。从象口出。与五百河俱流入东海。阿耨达多池南有辛头河。从牛口出。与五百河俱流入南海。阿耨达多池西有薄叉河。从马口出。与五百河俱流入西海。阿耨达多池北有斯陀河。从狮子口出。与五百河俱流入北海。诸比丘。以何因缘。此龙名为阿耨达多。诸比丘。有三因缘。何等为三。诸比丘。阎浮洲中。有诸龙住处。唯除阿耨达多龙王。其余诸龙受快乐时。便有热沙。堕其身上。诸龙尔时即失天形。现蛇形相。诸龙时时受斯等苦。阿耨达多龙王无如此事。是名第一因缘。诸比丘。阎浮洲中。除阿耨达多龙王。其余诸龙。游戏乐时。有热风来。吹其身体。即失天形。现蛇形相。有如是苦。阿耨达多龙王。无如此事。是名第二因缘。诸比丘。阎浮洲中所有诸龙。游戏乐时。金翅鸟王飞入其宫。诸龙既见金翅鸟王。心生恐怖。以恐怖故。即失天形。现蛇形相。具受众苦。阿耨达多龙王。无如此事。若金翅鸟王。生如是心。我今欲入阿耨达多龙王宫内。彼金翅鸟。以报劣故。即自受苦。永不能入阿耨达多龙王宫殿。诸比丘。此是第三因缘。是故说名阿耨达多。

  诸比丘。雪山南面。不远有城。名毗舍离。毗舍离北。有七黑山。七黑山北。有香山。于香山中。有无量无边紧那罗住。常有歌舞音乐之声。其山多有种种诸树。其树各出种种香熏。大威德神之所居止。诸比丘。彼香山中有二宝窟。一名杂色。二名善杂色。殊妙可爱。乃至玛瑙七宝所成。各皆纵广五十由旬。柔软滑泽。触之犹若迦旃连提迦衣。诸比丘。有一乾闼婆王。名无比喻。与五百紧那罗女。在杂色善杂色二窟中住。具受五欲。娱乐游戏。行住坐起。诸比丘。二窟之北。有大娑罗树王。名为善住。别有八千娑罗树林。周匝围绕。彼善住娑罗林下。有一龙象。亦名善住。游止其中。色甚鲜白。如拘牟陀华。七支拄地。腾空而行。顶骨隆高。如因陀罗瞿波迦虫。其头赤色。具足六牙。其牙纤利。金沙厕填。复有八千诸余龙象。以为眷属。其色悉白。如拘牟陀华。七支拄地。乃至悉以金填其牙。于善住娑罗林北。为善住大龙象王出生一池。名曼陀吉尼。纵广正等五十由旬。其水凉冷。甘美澄清无诸浊秽。乃至藕根大如车轴。破之汁出。色白如乳。味甘若蜜。诸比丘。曼陀吉尼池侧。周匝更有八千诸池。四面围绕。一一皆如曼陀吉尼。无有异也。诸比丘。其善住龙象王。意若欲入曼陀吉尼池中游戏之时。即念八千龙象眷属。时彼八千诸龙象等。亦起是心。善住象王心念。我等今者当往善住王处。诸象到已。皆在善住龙象王前。低头而立。尔时善住大龙象王。知诸象集。即便发引。向曼陀吉尼池。八千龙象。前后围绕随从而行。善住象王从容安步。诸龙象中。有持白盖覆其上者。有以鼻持白摩尼拂拂其背者。有诸乐神。歌舞作倡。在前引导。尔时善住大龙象王。到已便入曼陀吉尼池。出没洗浴。欢娱游戏。从心适意。受诸快乐。中有龙象洗其鼻者。或有龙象磨其牙者。或有龙象揩其耳者。或有龙象灌其头者。或有龙象淋其背者。或龙象摩其胁者。或有龙象洗其髀者。或有龙象洗其足者。或有龙象浴其尾者。或有龙象拔取藕根净洗鼻擎内其口者。或有龙象。拔优钵罗华。钵头摩华。拘牟陀华。奔茶利迦华等。系于善住象王头者。

  尔时善住大龙象王。于曼陀吉尼池中。恣意洗浴。游戏欢娱。自在受乐。啖诸龙象所奉藕根。头上庄饰优钵罗等。种种杂华。是事讫已。从彼池出。上岸停住。八千龙象。然后散入八千池中。随意洗浴。游戏自在受快乐已。各食藕根。食竟亦以优钵罗等种种杂华。系其头上。用自庄严。复共集会善住王所。四面围绕。恭敬而住。尔时善住大龙象王。与彼八千诸龙象等。前后导从。还诣善住娑罗树林所。象王行时。诸龙象等。或擎白盖。或执白拂。随从如前。诸神作乐。导引亦尔。尔时善住大龙象王。到善住娑罗大林已。在树王下。随意卧起受诸安乐。八千龙象亦各诣彼八千树下。行住卧起自在安乐。于彼林中有娑罗树。其本或复周围六寻。有娑罗树。其本或复周围七寻。八寻九寻十寻。有娑罗树其本周围十二寻者。唯此善住娑罗树王。其本周围十有六寻。彼八千娑罗树林之中。若有萎黄及所落叶。即有风来。吹令外出。不秽其林。八千龙象。所有便利秽污之物。有诸夜叉随扫掷弃。

  诸比丘。阎浮提中。有转轮圣王。出现世时。八千象中。一最小者。日日晨旦。至轮王前。供给承事。调善象宝。因此得名。彼善住大龙象王。每十五日晨旦。往诣天帝释所。在前住立。承奉驱使。诸比丘。善住象王有此神通。有此威德。虽复生于象畜之中。然是龙辈。乃有如是大威神力。汝等比丘。应当念持。

  郁单越洲品第二之一

  诸比丘。郁单越洲有无量山。彼诸山中。有种种树。其树郁茂。出种种香。其香普熏。遍彼洲处。生种种草。皆绀青色。右旋宛转。如孔雀毛。香气犹如婆师迦华。触之柔软。如迦旃连提迦衣。长齐四指。下足则偃。举足还复。别有种种杂色果树。树有种种茎叶华果。出种种香。其香普熏。种种诸鸟。各各自鸣。其声和雅。其音微妙。彼诸山中。有种种河。百道流散。平顺向下。渐渐安行。不缓不急。无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浅易涉。其水清澄。众华覆上。阔半由旬。水流遍满。诸河两岸。有种种林。随水而生。枝叶映覆。种种香华。种种杂果。青草弥布。众鸟和鸣。又彼河岸。有诸妙船。杂色庄严。殊妙可爱。并是金银琉璃颇梨赤珠车磲玛瑙等。七宝所成。

  诸比丘。郁单越洲。其地平正。无诸荆棘。深邃稠林。坑坎屏厕。粪秽不净。礓石瓦砾。纯是金银。不寒不热。时节调和。地常润泽。青草弥覆。诸杂林树。枝叶恒荣。华果成就。诸比丘。郁单越洲。复有树林。名曰安住。其树皆高六拘卢奢(一拘卢奢五里)。叶密重布。次第相接。如草覆屋。雨滴不漏。彼诸人等。树下居住。有诸香树。亦高六拘卢奢。或复有高五拘卢奢。四三二一拘卢奢者。其最小树。高半拘卢奢。悉有种种枝叶华果。此诸树上。随心流出种种香气。复有劫波娑树。亦高六拘卢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卢奢。如是最小。半拘卢奢。悉有种种枝叶华果。从其果边自然而出种种杂衣。悬置树间。复有种种璎珞之树。其树亦高六拘卢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卢奢者。如是最小。半拘卢奢。悉有种种枝叶华果。从其果边。随心流出种种璎珞。悬垂而住。复有鬘树。其树亦高六拘卢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卢奢者。如是最小半拘卢奢。亦有种种枝叶华果。从其果边。随心而出种种鬘形。悬着于树。复有器树。其树亦高六拘卢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卢奢者。如是最小半拘卢奢。亦有种种枝叶华果。从其果边。随心而出种种器形。悬着于树。复有种种众杂果树。其树亦高六拘卢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卢奢。如是最小半拘卢奢。皆有种种枝叶华果。从其树枝。随心而出种种众果。在于树上。又有乐树。其树亦高六拘卢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卢奢者。如是最小半拘卢奢。亦有种种枝叶华果。从其果边。随心而出种种乐器。悬在树间。其地又有自然粳米。不藉耕种。鲜洁白净无。有皮糩。欲熟食时。别有诸果。名曰敦持。用作枪釜。烧以火珠。不假薪炭。自然出焰。随意所欲。熟诸饮食。食既熟已。珠焰乃息。

  诸比丘。郁单越洲。周匝四面有四池水。其池皆名阿耨达多。并各纵广五十由旬。其水凉冷。柔软甘轻。香洁不浊。七重塼垒。七重板砌。七重栏楯。周匝围绕。七重铃网周匝悬垂。复有七重多罗行树。四面周围杂色可爱。金银琉璃颇梨赤珠车磲玛瑙等。七宝所成。于池四方各有阶道。一一阶道亦七宝成。杂色绮错。复有诸华。优钵罗花。钵头摩华。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青黄赤白。及缥碧色。一一花量。大如车轮。香气氛氲微妙最胜。复有诸藕。大如车轴。破之汁出。其色如乳。食之甘美。其味如蜜。

  诸比丘。阿耨达多池之四面。有四大河。阔一由旬。杂华弥覆。其水平顺。直流无曲。不急不缓。无有波浪。奔逸冲击。其岸不高。平浅易入。诸河两岸。有种种林。交柯映覆。出众妙香。有种种草生于其侧。色青柔软。宛转右旋。略说乃至。高齐四指。下足随下。举足还复。亦有诸鸟出种种声。于河两岸又有诸船。杂色可乐。乃至车磲玛瑙等。七宝之所合成。触之柔软。如迦旃邻提迦衣。

  诸比丘。郁单越洲。恒于半夜。从阿耨达多四池之中。起大密云。周匝遍布。郁单越洲。及诸山海。悉弥覆已。然后乃雨。八功德水。如构牛乳顷。雨深四指。当下之处。即没地中。更不滂流。还于半夜。雨止云除。虚空清净。从海起风。吹此甘泽。清凉柔软。触之安乐。润彼郁单越洲。普令调适肥腻滋浓。如巧鬘师及鬘师弟子作鬘既成。以水洒散。彼鬘被洒。光泽鲜明。诸比丘。郁单越洲。其地恒润。悦泽光腻。亦复如是。常如有人以酥油涂。诸比丘。郁单越洲。复有一池。名曰善现。其池纵广一百由旬。凉冷柔软。清净无浊。七宝塼砌。乃至藕根味甘如蜜。诸比丘。善现池东。复有一苑。亦名善现。其苑纵广一百由旬。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多罗行树亦有七重。周匝围绕。杂色可乐。乃至悉是车磲玛瑙七宝所成。一一方面。各有诸门。于一一门悉有却敌。杂色可乐。亦是金银琉璃珊瑚赤珠车磲玛瑙等。七宝所成。诸比丘。彼善现苑。平正端严。无诸荆棘丘陵坑坎礓石瓦砾及屏厕等诸杂秽物。唯多金银种种异宝。节气调和。不寒不热。常有泉流四面弥满。树叶敷荣。华果成就。有种种香。随风芬馥。复有种种异类众鸟。常出妙声。和雅清畅。有草青色。右旋宛转。柔软细滑。如孔雀毛。香气皆似婆利师华。触之如触迦旃邻提迦衣。以足蹈之。随足上下。复有诸树。其树各有种种根茎华叶果实。咸出众香。普熏彼地。诸比丘。善现苑中。亦有树林。名为安住。树并举高六拘卢奢。叶密重布。雨滴不下。更相鳞次。如草覆舍。诸人于下居住止宿。复有香树劫波娑树璎树鬘树器树果树。又有自然粳米熟饭。清净美妙。诸比丘。彼善现苑。无我无主。亦无守护。郁单越人欲入此苑。自在游戏。受诸乐时。于其四门。随意所趣。入彼苑已游戏澡浴。恣情受乐。欲去即去欲留即留。随心自在。诸比丘。为郁单越人故。于善现池南复有一苑。名曰普贤。其苑纵广一百由旬。七重栏楯。周匝围绕。乃至熟饭清净美妙。诸比丘。此普贤苑亦无守护。郁单越人。若欲须入普贤苑中澡浴游戏受快乐时。从其四门随意而入。入已澡浴游戏受乐。既受乐已。欲去即去欲留即留。诸比丘。为郁单越人故。善现池西复有一苑。名曰善华。其苑纵广一百由旬。七重栏楯周匝围绕。略说乃至。如善现苑。等无有异。亦复无有守护之者。郁单越人若欲须入善华苑中澡浴游戏受快乐时。从其四门随意而入。入已澡浴游戏受乐。既受乐已。欲去即去欲留即留。

  诸比丘。为郁单越人故。于善现池北复有一苑。名曰喜乐。纵广正等一百由旬。乃至无有守护之者。郁单越人若欲须入喜乐苑中澡浴游戏受快乐时。从其四门随意而入。入已澡浴游戏受乐。既受乐已。欲去即去欲留即留。略说如前善现苑等。

  诸比丘。为郁单越人故。于善现池东接善现苑。其间有河。名易入道。渐次下流。无有波浪。不缓不急。杂华遍覆。阔二由旬半。诸比丘。易入道河。于两岸上有种种树。枝叶映覆。出种种香。普熏其处。生种种草。略说乃至。触之柔软。如迦旃邻提迦衣。高齐四指。以足蹈之。随足上下或举或伏。又有种种杂色果树。枝叶华果。悉皆具足。亦有种种香气普熏。种种异鸟各各和鸣。其河两岸有诸妙船。杂色可乐。七宝所成。金银琉璃颇梨赤珠车磲玛瑙等。庄严挍饰。

  诸比丘。为郁单越人故。于善现池南有一大河。名曰善体。渐次下流。略说皆如易入道河。此处所有种种树林。与彼无异。乃至诸船。杂色所成。柔软犹若迦旃邻提迦衣。诸比丘于善现池西。为郁单越人故。有一大河。名曰等车。乃至略说。渐次而下。诸比丘。于善现池北。为郁单越人故。有一大河。名曰威主。渐次而下。略说乃至。两岸有船。七宝庄饰。柔软犹若迦旃邻提迦衣。此中有郁陀那偈。

  善现普贤等善华及喜乐

  易入并善体等车威主河

  诸比丘。郁单越人。若欲入彼易入道河善体等车威主等河。澡浴游戏受诸乐时。即皆至彼河之两岸。脱其衣裳。置于岸侧。各坐诸船。乘至水中。澡浴身体。游戏受乐。既澡浴已。随有何人在前出者。即取上衣。着已而去。亦不求觅所服本衣。何以故。郁单越人无我我所。无守护故。是诸人等。又复往诣众香树下。到树下已。其树自然低枝垂屈。为彼诸人。出众妙香。令其自手攀揽得及。彼人于树取种种香。用涂身已。复各往诣劫波娑树到已。其树亦复如前低枝垂下。出种种衣。令彼诸人手所揽及。彼人于树复取种种上妙衣服。着已而去。转更往诣璎珞树下。既到彼已。璎珞树枝。亦皆垂屈。为彼诸人流出种种上妙璎珞。手所揽及。彼人于树牵取种种璎珞之具。系着身已。更转往诣诸鬘树下。既到树已。鬘树自然为彼诸人垂枝下曲。流出种种上妙宝鬘。令彼人等手所揽及。便于树枝取诸妙鬘。系头上已。转更往诣诸器物树。既到树已。器树自然枝亦垂下。令其手及。随意所欲取彼器已。持诣果树。时彼果树。亦为诸人。枝垂下曲。出生种种胜妙甘果。令手揽及。彼人于树。随心所欲取其熟果适意食之。于中或有搦取其汁。器盛而饮。食饮既讫。乃复往诣音乐树林。到彼林已。为诸人故。音乐树枝。亦皆垂下。为出种种音乐之器。手所揽及。彼人于树。各随所须取众乐器。其形殊妙其音和雅。取已抱持。东西游戏。欲弹则弹。欲舞则舞。欲歌则歌。随情所乐。受种种乐。其事讫已。各随所好。或去或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