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八(之八)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皆是众生迷妄所造。

  “阿难,这就叫做地狱众生曾经造下的‘十习因’之罪因,以及在地狱当中所遭受的‘六交报’之苦果。这些都是随着众生的‘迷惑妄想’而造业,也将随着众生的‘迷惑妄想’而受报。”

  【迷妄】迷惑妄想。

  一切业行造作,都发生在众生的“妄想心”当中;所遭受的业报,同样只是发生在“妄想心”当中,而丝毫不会影响到“自性如如”。

  假如有人已经亲证“自性如如”,而念念不离自性清净的话;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一切生死业力都无法扰动其心,那就是永嘉大师所说的“了即业障本来空”。证道者“了悟”自性清净的缘故,“了悟”万法皆空的缘故,得以超越一切生死轮回,自在于一切因果业报,“不受”种种业报之苦,名为“业障本来空”。

  如提婆达多因多次害佛等严重罪业,堕入无间地狱;但据经文记载,其真实受用,则如“三禅”之“离喜妙乐”,远胜人世间的一切喜乐。原因何在?只因提婆达多本是菩萨,特意为了成就释迦佛而显现为逆缘,不同于一般的造业凡夫。因此,世尊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当中为其授记,将于未来成佛,号“天王如来”,等等。

  一切地上菩萨,都可以显现在六道轮回当中度众生,当菩萨在“地狱道”当中度众生时,菩萨并不会遭受地狱之苦,只因菩萨心已离相,彻悟自性清净,彻悟万法皆空,远非苦乐境界可以相扰。

  因此,众生解脱的唯一途径,便是“觉悟”妙明真心,“觉悟”自性清净,“觉悟”如来藏妙真如性,等等,它有许多名字,但都是一回事儿。只要能够充分觉悟它,则生死轮回当中的一切苦难都将随之解脱。

  这就是大家修行的方向,也是禅宗祖师们所指的方向,更是一切秘密教法所标示的方向。如莲花生大师《直指觉性赤见自解》所开示:“只要能真实证悟此性,则一切都将解脱。”据大师开示,“此性”就是“心性”,也是“空性”,更是“自觉之性”,等等,因此,一切修行人“必须求悟此自觉之性”,这就是佛法最根本的奥秘。所谓“求悟”,应当理解为一边“发愿”,一边“参悟”。

  依《楞严经》,如此“真实证悟”必须从“三渐次”入手,一旦修行者开悟“无生法忍”,那就是最初的“证悟”,所谓“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此后,菩萨依照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之次第,逐渐圆满无上菩提,抵达最究竟的证悟。

  而对于尚未“觉悟”心性的芸芸众生来说,他们时时沉浸在“迷惑妄想”当中,因此而造作恶业,也将因此而遭受地狱业报,永嘉大师所谓“未了应须还宿债”是也。尚未“了悟”心性的缘故,其心常在“迷惑妄想”,所以必然“遭受”相应的业报。

  以下便是地狱众生随其造业不同,而落入不同地狱受报的情形,从重到轻,共分五类地狱之苦:

  若诸众生恶业同造,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如果有些众生,他们用‘六根’共同造下了‘十习因’之极恶罪业,便会在死后堕入阿鼻地狱,遭受无量苦报,经历无量劫。”

  这是“地狱众生”当中造业最重的一类,因在生之时,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六识”共同造下了‘十习因’的极恶罪业;换句话说,就是“六根”都参与了造作恶业,其“六识”当中充满了贪、嗔、痴、慢等等恶习,相当于前文所说的“纯情即沉,入阿鼻狱”,因此堕入“阿鼻地狱”,即具备“五种无间”的“五无间地狱”当中,遭受多劫的无尽苦报。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如果有些众生,是用‘六根’分别造作恶业,其中兼具了‘十习因’当中的几因,但不全;也兼具了‘六根’当中的几根,也不全。这样的罪人死后,便会堕入八座‘无间地狱’当中受报。”

  【兼境兼根】兼具了“十习因”当中的几因,但不全;也兼具了“六根”当中的几根,也不全。

  其中,“境”指“十习因”之业境;“根”指“六根”,也包含“六识”在内,如前文云:“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直接造业的其实是“六识”,但“六识”源于“六根”,因此也可以说造业的是“六根”。

  【八无间狱】八座“无间地狱”,有些经文也称之为“八大无间地狱”。这八大“无间地狱”,其罪苦程度略逊于“阿鼻地狱”。

  这是“地狱众生”当中造业较重的一类,将会堕入八座“无间地狱”。相当于前文“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当中的“重生无间”。

  下面,则是其中的“轻生有间”,仍属于“九情一想”,但罪业相对较轻,因此堕入十八座较大的“有间地狱”:

  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如果有些众生,只是用‘六根’当中的‘身、口、意’三根来造业;在‘十习因’当中只是造下了‘杀、盗、淫’三种业因。这样的罪人死后,便会堕入十八座较大的‘有间地狱’当中受报。”

  【十八地狱】十八座较大的“有间地狱”。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其实是一种误传。这些较大的“有间地狱”共有十八座,分为“八热十寒”,而并非“十八层”。

  这是“地狱众生”里面造业稍重的一类,其“六根”当中只有“身、口、意”三根参予,所造罪因也仅限于“十习因”当中的“杀、盗、淫”三种。将会堕入十八座较大的“有间地狱”受报,相当于前文“九情一想”当中的“轻生有间”。

  以下两类地狱,都属于较小的“有间地狱”,相当于“八情二想”众生的受报境界:

  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是人则入三十六地狱。

  “如果有些众生,其‘六根’当中的‘身、口、意’三根没有全部参予造业;在‘十习因’的‘杀、盗、淫’三种业因当中,也只是造下了其中两种,例如‘嗔杀’和‘盗贪’。这样的罪人死后,便会堕入三十六座较小的‘有间地狱’当中受报。”

  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如果有些众生,其‘六根’当中只有一根参予造业;在‘十习因’当中只犯下了其中的一种业因。这样的罪人死后,便会堕入一百零八座‘小地狱’当中受报。”

  所谓“见见一根”,就是指“六根”当中的任意一根,例如“眼根之见觉”,就叫做“见见”。所谓“一百八地狱”,就是指一百零八座“小地狱”,例如“剜眼地狱”、“拔舌地狱”等等,都属于用一根造一种业,也以一根来受一种罪报的“小地狱”。虽说是“小地狱”,也足够恐怖了。

  对于这五类地狱,世尊最终小结道:

  由是众生别作别造,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所有这些‘地狱’,都是由于众生各自分别造作恶业,于是在所处世界当中,因共同罪业而进入了共同的地狱境界,遭受业报。”

  “但所有这些都是随着众生的‘迷惑妄想’而发生的,纯属虚妄,并非本来就有。”

  前文阿难尊者对于“地狱道”的提问是:“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世尊都进行了解答,那就是,这些“地狱”本没有确定处所,也不是自然而有,更不是各各私受。而是众生各自造业,却在共同的地狱当中受报;但这共同的地狱并非实有,只是随众生的“迷惑妄想”而发生的如幻境界。

  其实,当前大家所面对的一切,都和这些“地狱”境界一样,纯属“迷惑妄想”之如幻境界。可咱大家因尚未超越“迷惑妄想”的缘故,却感觉极其真实。同样,“地狱”虽然如幻,但对于其中的地狱众生来说,却苦不堪言。因此,大家万万不可造作这些恶业,否则,难免陷入地狱当中去承受那无尽罪苦。

  以上是世尊对于“七趣众生”当中“地狱道”来历的开示,下面,世尊继续开示“饿鬼道”,即“鬼趣”的来历: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槃,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另外,阿难,这些恶业众生曾经诽谤和破坏佛戒,或者恶意违犯菩萨戒,或者诋毁佛陀涅槃正法,并曾造下其它各种严重罪业的缘故。因此堕入地狱当中,历经了许多劫数的地狱之苦,把重罪偿还完毕之后,还要再受生为各类‘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业。”

  【受诸鬼形】受生为各类“鬼趣”之身形。

  其中,“鬼”乃是多类众生的通称,大约分为三类:第一类、人们通常把“中阴身”称之为“鬼”或“鬼魂”;第二类、多福的鬼神类众生,例如大力鬼王、山神、河神、土地神,各种精怪等等,大约可以归属于“仙道”或“修罗道”,而未必属于“鬼趣”;第三类、少福的“鬼趣”众生,或头大咽细,或形貌丑陋,等等,常受饥渴等不如意之罪报。

  本段经文所指,正是第三类“鬼趣”众生。

  在“六道”或“七趣”众生当中,“鬼趣”也是比较苦的,以其中的“饿鬼”为例,每每“千年不得一食”,饥渴难耐。究其根本,都来自于“贪婪、吝啬”等等罪业。

  关于“鬼趣”之来历,据蕅益大师开示,有四种情形:第一、因在人道当中造下了“下品十恶”之罪业,而直接投生“鬼趣”;第二、因过去世的“异熟”罪业所牵引,在命终后,忽然投生“鬼趣”;第三、因造下了较重罪业,即将堕入“地狱道”受报之前,先投生在“鬼趣”当中,承受“花报”;第四、因造下了极重罪业而堕入“地狱道”受报,从地狱出来之后,再投生“鬼趣”继续偿还其余罪业。

  在这里,世尊以上述第四种为代表,概括“鬼趣”众生的来历,随其过去曾经造下的“十习因”之罪业,而显现为如下十种鬼:

  第一种鬼,“怪鬼”: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如果当初造业的本因,是因为贪婪某些物品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贪习交计”;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将会遇到所贪婪的物类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怪鬼’。”

  【怪鬼】依草附木,成精作怪之类的鬼。

  因果业报不可思议,如是因,如是果;如是业,如是报。在人间之时,因为什么而造下恶业;在“鬼趣”当中,就会遇到什么而化为“鬼形”,承受相应的业报,也保留着相应的习气。

  第二种鬼,“魃鬼”: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婪男女美色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淫习交接”;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淫欲之火干结为业风,将会遇到风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魃鬼’。”

  【魃(音:拔)鬼】也叫做“旱魃鬼”,能够影响当地天气,带来旱灾。

  第三种鬼,“魅鬼”:

  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婪诱惑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诈习交诱”;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狡诈诱惑之习气与畜生类相应,将会遇到畜类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魅鬼’。”

  【魅鬼】即传说中的“狐仙”、“蛇精”、“黄皮子”之类鬼怪,仍旧带着魅惑之习气。

  第四种鬼,“蛊毒鬼”:

  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着怨恨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嗔习交冲”;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怨恨嗔毒之习气与毒虫相应,将会遇到毒虫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蛊毒鬼’。”

  【蛊毒鬼】毒虫被下蛊之后,便有“鬼”依附于毒虫,引导毒虫去执行其毒害之使命,这就是“蛊毒鬼”。

  第五种鬼,“疠鬼”:

  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恋回忆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怨习交嫌”;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衔恨之心与复仇相应,将会遇到天地间的衰败之气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疠鬼’。”

  【疠鬼】传说中的复仇之鬼,也可以在人间散布衰败之气。

  第六种鬼,“饿鬼”:

  贪傲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着傲气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慢习交陵”;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因其心怀傲气的缘故,将会遇到干结之气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饿鬼’。”

  【饿鬼】腹大咽细,历劫不闻浆水之名,常被种种火所焚烧,饥渴难耐,故名“饿鬼”。

  所有的“鬼趣”众生都有饥渴之苦,只是“饿鬼”最为明显,因此也用它来命名“鬼趣”,称之为“饿鬼道”。

  第七种鬼,“魇鬼”: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着欺罔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诳习交欺”;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欺诳之心与幽暗相应,将会遇到天地间的幽暗之气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魇鬼’。”

  【魇鬼】此类鬼怪能够迷惑睡梦当中的人,让人受到惊吓,故名“魇鬼”。“魇”:梦中受到惊吓,恶梦。

  第八种鬼,“魍魉鬼”: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着邪见明悟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见习交明”;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贪明之心与精明相应,将会遇到天地间的精明之气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魍魉鬼’。”

  【魍魉鬼】山精之类的鬼怪,吸附日月精华或山林精气而成为鬼形,喜好迷惑人或捉弄人。

  第九种鬼,“役使鬼”: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着栽赃成功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枉习交加”;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栽赃陷害之业便会被曝光,将会遇到天地间的光明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役使鬼’。”

  【役使鬼】能够被咒术所驱使,为人服务,也助人成事。

  当初造业的时候,主要是栽赃陷害;如今投生“鬼趣”,便来为人服务,以便立功赎罪,这也是因果业报当中的一类。

  第十种鬼,“传送鬼”: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如果当初是因为贪着于结党争讼而造作恶业,属于“十习因”当中的“讼习交諠”;这样的人偿还完毕地狱罪报之后,其与人结党营私的习气仍将延续,将会遇到巫师之类的人而化为‘鬼趣’之身形,继续偿还其余罪报,名叫‘传送鬼’。”

  【传送鬼】能够附体或附身的一类鬼神,替巫师们传送各种吉凶祸福之事,故名“传送鬼”。

  以上,世尊以“十种鬼”为代表,阐述“鬼趣”众生的来历,究其根本,则纯属妄想业力所招引的如幻境界,并非实有。因此,世尊对于“七趣众生”当中的“鬼趣”小结如下: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阿难,这些人都是因为纯情无想(也包括:九情一想和八情二想)而堕入地狱承受业报,被业火烧干部分‘妄情’之后,才得以往上超出地狱,投生为‘鬼趣’。”

  “这种种‘鬼趣’境界,都是自己的妄想业力招引而来;如果能够觉悟菩提心性,那么,在心性的微妙圆满光明当中,本来没有这些虚妄境界。”

  以上是世尊对于“七趣众生”当中“鬼趣”来历的开示,下面,世尊继续开示“畜生道”之来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