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八卷

  二习指淫之种习(宿习)与现习(此生的习气)。二习相然指二习互相炽燃(如人引火)。

  即由于众生之淫业与淫行则命终之时现出铁床铜柱等相。(此示铜柱地狱之成因)

  色行淫(即对他人说行淫之事)与目行淫(即自己看他人行淫事)。

  即虽不是自己行淫事,但对他人说与看他人行淫皆与淫欲之火相同。

  过去生的贪习加上现习的计谋(计之义),因此显发业力为相吸取之心。

  由于吸取之心不止,产生如人吸风,有冷涷之觉生起,于是而有积寒坚冰之相。(此示寒冰地狱中寒冷积冰之成因)。

  指贪之宿习与现习相加(陵越之义),吸取更增,此种心在临终之时会出现寒冰地狱的景象,如罪人的声音: 吒吒、波波、罗罗。罪人的形色:如青、赤、白莲(以上为前六个地狱)。另有“阿浮他”(冻冽成疮)与泥罗浮他(肢节脱落)。

  色多求(向他人说贪求之事)与目多求(自己看他人贪求之事),都是贪之水。即自己虽不贪,但向他人说或看他人贪亦为贪水。例如自己虽不贪财,但叫(但教)他人去贪财,或者看(或知道)他人贪财之事皆为贪。

  憍慢的习气加上欺陵他人的现习(即有盛气凌人的姿态),于是发生业力为自恃憍慢之心。此心飞驰流逸不能停止,于是产生“水相”的心。

  憍慢的种习与现习相并出现,如人击鼓。

  血河、灰河、等皆为流注之“水相”。

  嗔恨的习气加上爱相冲撞(对他人)之现习,于是发生业力而有“互相杵逆火并”之心。

  相杵害的心结不能止息,心想报复,恨心发热发生怒火,怒“火”把怨气陶铸为金属。于是心中就有刀山、剑树等心相。就像有人含冤想要报复,观其形色就有杀气飞动之相状。

  嗔恨的种习与现习产生攻击之心,于是临终之时就有宫割、斩斫、剉、刺、槌、击诸境界(事之义)现前。宫割是宫刑(割去人之生殖器),斩斫是斩首,剉是把身体强制折弯,刺是以利器刺穿身体,槌是以器物重打背部,击是杖打臀部。

  诈欺的习气加上诱骗(惑)的行为(即现习)于是发生业力而为“互相调弄”(即耍来耍去)之心。

  此心不止住,于是心中就有绳子与木棒相互绞交之相,就像水浸田中草木生长的样子。

  种习与现习相加,诈习更为延展增加,临命终时,神识感到手有杻械、枷锁、鞭杖、檛棒各种境界(这些都是互相绞交之相)。此中,“杻”指手上之物。“械”指脚上之物。“鞭”是软性物体,“杖”是条状硬物, “檛”是棰状物。“棒”是棍状物。附注:“诈”与“诳”之不同 “诈”是欺诈,是内心设计陷害他人之义。“诳”是诳骗是用语言欺骗他人之义。

  诳习加欺骗的行为(即现习)于是发生业力为“诬罔之心”(诬罔是把无说成有,把虚说成实)。

  此心不止,于是有“凭空飞起制造奸谋之心”。

  其心如此(如是之义),故心中有尘土、屎尿、污秽不净之相,好像尘土随风而起满天飞舞使人皆无所见(这是飞心之相)。

  诳骗之种习与现习二者相加,诬罔之心愈重,于是命终之时会有没溺、有被丢掷(腾掷之义),会有随黑风上飞下坠、会有在尿屎中沉浮等各种境界(飞心所现)。

  怨恨的习气加上憎嫌(不喜欢、嫌弃)的行为(即现习),于是发生业力为“怀恨欲报”之心(如人口中衔恨)。

  “飞石投砾”是暗中丢石头以报复别人。“匣贮车槛”是用匣子把人装起来、用囚车把人槛禁。“瓮盛囊扑”是把人装在瓮中用火烧,或把人装在囊中,拿起向地上扑打,这些都是心中含恨而心想起报复之动作。

  如阴险毒辣之人,满怀奸谋(怀抱之义)心中畜存(积存)恶念。

  怨恨之种习与现习二者皆吞于心中(即把恨吞于心中),临终就有被投掷、擒捉、击射抛撮各种境界出现于心中。投掷击射是投砾掷石击其头射其身之义。擒捉抛撮是以匣车囊瓮擒之捉之而后抛之于地、撮折其身之义。

  恶见等错误见解(见之义)的习气加上“欲明己见”的行为,如萨迦耶(即我见或身见),见取见(见之义),戒禁取见(以邪戒为涅槃因之见,如持牛戒狗戒)等,这些不正的悟解(邪悟之义)与不正的造业(诸业之义),于是发生业力为“违背与拒绝认同,生出相反见解”之心。

  有如此之心,就有王使(阎王之使者)、主吏(判官)来证明其所拿文籍是否正确(证之义)之心相出现,就像行路之人彼此往来互相看得见(无可逃避遮盖之义)。

  恶见之种习与现习交加,临终之时就会出现被勘验讯问,被用各种权诈的方法考问,被推敲明查暗访(推鞠查访之义),及被披开查究生前恶业,照明其神识之习气(披究照明之义)。并会出现善恶童子,手拿文簿(其中对生前善恶诸事有详细记录),以言语明辩(说明)生前诸种善恶之事。

  恶见的深坑洞。

  毒蛇之坑谷。附注:上面讲“见习”,不相信他人之知见,这是一些“审判者”的心态,有这种习气之人,临终之时心中自会出现有阎王、判官来审判他的境界。

  “枉习”是冤枉他人的习气,喜欢冤枉他人、逼迫他人、故心中感得有大山逼迫身体之苦。枉习加上交加逼迫(交加之义)之行为(即现习)于是发生业力为“诬谤他人之心”。诬谤是说本无其事诬之为有,谤之为实,如想办法坐实他人的罪状。

  有如上之心,则有两山相合或两石把罪人挟在其间,碾碎其身,磨成血水(硙之义)、犁破其舌(耕之义)及以石磨压其身而磨之等相出现,这是皆逼迫之相,就如同残害他人(谗贼之义)的贼人在逼迫那些冤枉良善之人。

  枉逼他人的种习与现习一起出现(排之义),命终之时神识会出现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恶相。此中“押捺槌按”是拘押、以手重揿(捺之义),槌打及按抑,这些都是逼迫他人使其认罪的方法。“蹙漉”是把人装在袋中挤压使其血流出,“衡度”是把人挂在秤上量其轻重称为“衡”,悬在尺上计其长短称为“度”。

  怨害诬谤。

  讼习是喜欢打官司,喜欢探究他人隐私(鉴烛之义)并隐藏自己阴私(藏覆)的习气。“讼习交谊”是有喜爱诉讼的习气加上与他人纠缠的行为(谊,交谊之义)。“发于藏覆”指由上之习气,故发生业力为“隐藏覆盖”之心。

  有这些心于是就有以镜鉴照他人宿业、以珠照明(照烛之义)他人心事(即揭发他人心事、隐藏自己阴私之心)之相。这些就如同在中午日光照射下不能藏任何阴影。

  好诉讼的宿习与现习二者并陈,于是神识在临终时就会有恶友、有鉴明宿业的镜子、有能照到内心深处的火珠等出现,这些都是来作证或披露亡者的宿业,来对照验证亡者所作诸事。

  覆藏已私。

  菩萨看覆藏之事,就如同头戴著高山的身体走于大海之中(重压使之下沉,形容于苦海中愈陷愈深,不得出轮回)。附注:以下讲六报。众生造恶业所招果报可分为两种,第一种称“自业报”,第二种称“交业报”。自业报是“本根”受报之义。如“眼见色” 而生之果报由眼根受报。其他诸根因之而连带受报称为“交业报”。例如,人见美女而贪淫,则临终时神识先会见到铁床铜柱之相,会听到洋铜烧融之声,此乃是因中“眼见”花容玉貌,果报中为见火所烧,故亡者神识眼见到铁床铜柱之相,此为“自业报”(或正业报)。因中耳闻美女之娇声爱语则果报中亡者耳闻洋铜烧融之声,此为交业报。其他因见美女而引其他鼻、舌、身、意诸根起贪爱乐,果报中神识皆会现交业报。这些果报皆 “贪著”所生,若能观如幻而不贪著,则可免此果报。

  眼见所招之果报,由眼根受报。

  见业与他业交作,即交业报。

  即明见与暗见二相,即眼见之自业报,由眼根现出果报。(详见经文)。

  见业所招果报,临终神识见十方皆猛火,并见红热之铜床铁柱,故称为 “见火”。

  因中所听之娇声爱语,今为见火所烧,神识耳中会出现镬汤、洋铜汁之声,此为见业与闻业之交业报。

  因中鼻根所嗅之各种香味,由于被见火所烧,亡者神识的鼻中会闻到黑烟或紫焰的气息。

  因中舌中所尝美味,今为见火所烧,神识舌中会出现焦丸、铁糜(稀饭之义)的味道。

  因中所触冰肌玉体滑细之相,今为见火所烧,果报中神识会现出身触热灰、炉炭之相。

  因中由见美色而起邪想之各种境界,今为见火所烧,亡者的意识中会觉知到闪闪星火迸洒满天或有如打煽子或击鼓时在空中快速闪动之相。(这些都是心中色动之相)。

  耳闻所生之果报,由耳根受报。(指自业报)。

  闻业与他业(如眼、舌、身等)交作。

  注乘于波流而下降。

  昏乱之义。

  幽悔之七魄沉没于无间地狱之中。此中“魄”是五蕴身(即精神身)与肉身共同形成之一种状态。

  如是闻业所感生之波涛(亡者神识临终先见者),对亡者生前因中之所闻(如受侮辱之言语),由于“闻波”所流注淹没(注闻之义)之故,亡者神识会听到各种责备诘问之语。(这是闻业之正业报)。

  因中所见诸境界(如闻言而发怒所表现的怒容)今为闻波所注没,神识会“见到”雷电、吼叫的怒相及恶毒气的相状(这是因中因闻而发怒时所现恶骂吐气之果报)。此为闻业与见业的交业报。

  因中由于耳闻而产生嗅之境界(如闻说花香酒气则鼻生贪爱其香),今为“闻波”所注没,神识临终时会嗅到好像全身遍满毒虫而被雨雾喷洒时的味道。(此为闻业与嗅业之交业报)。

  因中由于耳闻而舌生贪著其味者(如耳闻山珍海味,口生贪味而食之),则神识临终会尝到脓、血种种杂秽之味。

  因中由耳闻而身触起贪著(如耳闻美女,身起贪爱其肌肤之滑触),则临终神识会接触到畜牲、鬼类、粪、尿等不好之触感(如接触畜牲之恐布感、接触鬼类之阴冷感等)。

  因中由耳闻而产生邪思的心境,则临终神识会“想”到电、冰雹等摧裂碎灭心魄之事。心魄指魂魄(五蕴身与肉身之总称)。

  由鼻嗅所起之果报。

  嗅业与他业交作。

  如是嗅报所生之恶气,冲击因中贪鼻嗅而生之境界(如贪香味),则临终时神识会嗅到物质与鞋子(履之义)之味道。

  因中贪嗅而生眼见的境界(如由于闻女用之香料而起贪美女之色相),今为嗅报之恶气所冲击,亡者临终时眼根会化见火把及火炬。

  因中贪嗅而生耳闻之境界(如贪美女之娇笑声),今为“恶气”所冲击,亡者临终时神识会听到没沉;溺水、洋铜汁、沸水之声音。

  因中贪嗅而生舌尝之境界(如因闻嗅肉香而食之),今为“恶气”所冲击。亡者临终神识会尝到鱼腐败之味(馁之义)与汤酸败之味(爽之义)。

  因中贪嗅而引起身触之境界(如嗅闻美女身香而起触摸之欲望),今为 “恶气”所冲击,亡者神识会触到皮开肉绽之大肉山、肉中有千疮百孔(百千眼之义)受到无量数的蛆虫在咂食。

  因中贪嗅而引起心想之诸境界(若嗅闻女身香而引起各种欲想),今为 “恶气”所冲击,亡者神识会想到灰尘、瘴气、被飞砂砾击碎身体等相(这些都是流逸奔香之相)。

  因舌尝味而招引的果报。

  舌业与他业交互作用则临终时会先看到猛火燃烧之铁网整个覆盖著世界。(由于贪食尝美味之人大多与捕鱼捉鸟兽有关,故临终自现铁网)。

  如是尝味所感之果报,在因中贪美味之境界(如贪吃众生之肉味)则临终时神识会尝到(出现于舌根)承当(如承当各种大热大苦)与忍受(如忍受各种大热大冷之苦)之滋味。

  因中贪味而引起眼见之境界(如因尝众生肉味而见众生被杀之状),则神识在临终时会见到猛火烧金石之相。

  因中贪味而引起耳闻之境界(如因贪肉味而闻众生被杀之叫声),则临终时神识会听到锐利兵刃之声。

  因中贪味而引起鼻嗅之境界(如吃众生肉时又贪其肉香),则临终时神识嗅到大铁笼覆盖国土之气。

  因中贪味而引起身触诸境界(如因贪众生味而杀之,触到众生死后之相状),则临终时神识的身根会遭到弓箭、弩射之触。

  因中贪味而引起心想的境界(如食肉味而起诸种幻想)则临终时神识会感到有飞热的铁从空中如雨而下。

  因身触而招引之果报,由身根而出受报。

  以上这些皆是“逼迫”亡者到无路可逃,与大山相合同义。

  强合之身触,如见美女而强与之身合之触(如强奸)。

  如见妻子色衰而背离(离身之触)。

  如是强合之触引起的果报,临终时神识会因触业而使身触诸境化为如在道路、厅堂、观文案等之感触。

  因中身触引起眼见之境界(如与女身触又贪其美色)则因强合之触业,临终时神识会见到火烧、火爇之相。

  因中身触而起耳闻之境界(如与女身合而又贪闻其娇笑声)则临终时神识会听到撞击、剚射的声音。此中,以杵触称撞。以杖触称击。以刀触称剚。以箭触称射。

  因中身触而起鼻嗅之境界(如与女身合又贪其身味),则临终时神识感到布缠(括之义)、囊闭(袋之义)、考(括再于考问之义)与缚(袋而再于缚)等相,这些都是鼻息受逼之相。

  因中贪身触而生舌尝之境界(如与女身合又贪尝女之舌味),则临终之时神识将尝到舌被拔除(钳之义),被犁耕、被斩、被截断之相。

  因中贪身触而起心想之诸境界(如接触到动物之尸体而想到其死时之惨状)则临终时神识会出现飞与坠(即忽上忽下之心)、煎与炙(即时热时燥之心)之感觉。(这些是懊悔心之表现)。

  因意知而招引之果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