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有句极为重要、千百年来却众说纷纭的话:“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迷惑于人的,是“无为法”和“有差别”这组矛盾,既都无为,又如何差别?不同的解说,都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有人从教内说,以为佛教有“三贤十圣”的说法,菩萨道的十个层次为十圣,十地前的三十个层次称三贤,虽然都是基于无为法,但因为证悟程度有深浅而有了差别;有人从教外说,以为一切贤圣因为证悟了无为法,而与凡夫众生有了差别;有人从外教说,以为就算一切贤圣都基于无为法,但目的有差别,比如佛教追求无相的究竟,道教却追求有相的升仙长生……总之,是水平和境界的差别。
这些说法看上去都有道理,其实全都是为差别而差别,全都落在了高下上,这是分别而不是差别。他们全都忘了,《金刚经》中有另外一句作为呼应的话:“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一句话要放在当时的语境中看,才能把握住文脉,以及文脉背后的气脉,而避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的陷阱。
《金刚经》这句话,出在佛陀与须菩提的问答。佛陀问须菩提:如来到底有没有得无上正等正觉?到底有没有说过佛法?须菩提答:完全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从没有一个什么确定的东西叫无上正等正觉,也“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这等于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只是恍惚,只能自己知会,言说只是对这知会的描摹;达道之路千万,正如万物皆归于道、万变不离于宗,我给你看的路只是我走的那条。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智者的道和觉者的法呢?须菩提接着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目光不要盯在法上,佛法不是铺路,而是接引,佛告诉你的只是方向,你心中有了这个方向,属于你的路才会在你心上显现出来。人不同,适合这个人的法就有不同,指向之处却是一样,向着对的方向感应辨认即得。
紧随其后,才引出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
很明白了。总结起来,这句话真正说的便是大道只有一个,也就是无为法。但通达大道的方法却可以有无数个,立于大道的表现也可以有无数种,也就是有差别。世间有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道的呈现形式和归于道的路径,万象皆是大道化身,万法皆是入道之门。一生万法,万法归一。
这才是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真义。
对于人,这差别根本上指的是什么?便是性格和性情。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感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体悟,表达出来也各有不同,往深了琢磨说的其实又是一回事。回望先贤,老子沉静渊博如海,庄子洒脱劲烈如风,但他们悟得的是同样的道;孔子温和,孟子刚烈,但他们续的是同一条脉;禅师们有的木讷寡语,有的呵佛骂祖,但他们传的是同一盏灯……
所有这些,都源于他们的性格不同、性情相异,但并不妨碍他们悟同一个道。这才是自然而然、不落分别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什么?那就是性格没有好坏,但有级别高低。老子成道前可能只是个好脾气的暖男,庄子成道前可能只是个狂傲不羁的愤青,都有自己的局限和烦恼。而一旦成道,就全不一样了。
人对自己最大的误解,是以为自己的性格存在缺陷,需要弥补。但性格就是性格,是天生的本色,避不开也改不掉,强改只能是徒劳无功的自苦。正确的路径,不是改,而是将其升级到高级形态。
很多人都困扰于自己的性格,内向的嫌自己吃不开,外向的嫌自己把不住;谨慎的嫌自己没魄力,大胆的嫌自己太冒失;感性的嫌自己太滥情,理性的嫌自己太冷漠……而如果将这些性格升级到高级性态呢?内向就是高深莫测,外向就是运筹帷幄;谨慎就是步步为营,胆大就是决断杀伐;感性就是安守本心,理性就是洞明天道……
低级与高级之间的差别,不是性格换了、性情变了,而是使这种性格和性情有了深度和高度,于是所有性格性情全都殊途同归,高深莫测和运筹帷幄背后是共同的深思熟虑,步步为营和决断杀伐背后是共同的胸有成竹,安守本心和洞明天道背后是共同的站立本源……
这不是对原有性格的改变,而是超越,跃入更高的层级境界。所谓的修行和成长,其实就是提升性格的等级。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给出的方向,是回到无为的本源,才能完成最后的升级。方法,则就在无为法的反面——有为法。
何为有为法?妄想造作的轮回。何为无为法?安住空性的寂然。两者不是对立、没有对错,只是局内的迷执与局外的超越,从当局者走向观局者,一切心念还在,但从取舍好恶之途步入了任其生灭之境。就像高级性格是对低级性格的超越而不是摒弃,这种超越的目的也要从超越的方法实现。
如何超越?一切的出来,都在于看到和看清了自己所陷入的局,否则就受其牵制摆布,看破就自然想要并能够脱身。所以你需要如实地观察你性格的运作,它顺时是如何成就着你,它逆时是如何困缚着你。看到了顺,就会由其更通;看到了逆,就自然能够打通。以内向性格为例,成就你的是内敛的深思和注重自我成长的内秀,困缚你的则是本能的恐惧和患得患失,真正看清了这点,就能够释然和放下,困缚也便自解。
为了使这个过程更快、更彻底,不止需要被动去观察,还需要主动去激发。北宋大儒张载提倡“变化气质”,说的也是性格升级。王阳明继承了这点,他在给弟子王纯甫的信中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这说的就是阳明心学最为独特也至为重要的“事上磨”,不仅可以磨炼自己的性子,找到做工夫的下手处,还能充分激发自己性格中的种种面目,而得以更好的观察。
晚清名臣曾国藩还曾说读书可变化气质,但王阳明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他中年时之所以开始致力于复兴圣学,正是有感于时人读书全都落在辞章的表面和功利的歧路上,早已丢了圣人之学的根本。这根本是什么?体认。也就是将圣贤之道真正消化,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中,进而自然贯彻于行。这才是读书的根本,读在悟、读即修,而不在于读了什么、读了多少。否则越读弊害越大,所谓所知障、我慢心,皆会由此而起。
总之,对于性格升级,向内观察是究竟法门,事上激发是方便法门,读书体认是熏养法门。合之便是向上机关、速成之道。
历史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牛人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有老子就有庄子,有孔子就有孟子,有李白就有杜甫,有鲁迅就有胡适……就连今天也有韩寒就有郭敬明。学问也是一样,有道家就有儒家,有中观就有唯识,有理学就有心学……
这些成对者的性质都是相反相成,体现的是阴阳互补法则的作用,以达成完备和圆满。其中有一种特别值得玩味的情况——时代不同的成对,如老子与庄子、理学与心学等。
这种情况的脉络是发展,从老子到庄子是道家的发展,从理学到心学,是儒学自春秋战国后第二次高峰时期的发展。这发展中又暗藏一大规律——比如老子与庄子,老子更偏重天道演绎,而庄子更偏重精神境界;比如理学与心学,理学更偏重理的辨析,而心学更偏重心的体认。
这种发展,如果比作一个人,正是性格升级的过程——在性格的认知和发展上,从知道到做到,先知道再做到,知道才能做到。
理心合一之时,就是性格升级之日。性格升级之日,就是精神圆满之时。
《金刚经》全文诵读拼音注音版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金刚经原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序:山珍海味令我们饱,可是无量百千山珍海味不如一口空气,因为一口气不来便断命,但我们不能因此光吸空气而不吃山珍海味。读诵金刚经胜於无量百千七宝布施,我们若光只诵读金刚经而不作七宝布施,如同光吸空气而不吃山珍海味,在法海中必死无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注音版。
读金刚经一遍后,持此咒一遍。其功德等于读过九亿万遍,以证得性空,即同无量,惟必请师父亲授,方可持颂。《金刚经心咒》全文注音版: na mo ban ga wa dei。 南无盆嘎滑的。 zhan jia ba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译文】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是个人,就免不了自身的烦恼痛苦。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金刚经》第一分叫【法会因由分】。为什么叫“因由”?“因由”就是缘起,讲经都有序分,因由就是原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等。“因由”大多都是法会缘起,它为什么叫因由,而不叫法会缘起?它是有原因的:“万法森然曰因,一心应感曰由。”如果你要理解这两句话,你就可能会理解了。
《金刚经》最早传入中国是公元五世纪初。鸠摩罗什来到长安,他首先把《金刚经》翻译成了中文。从此之后,一直到703年义净在长安西明寺最后译出《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百年间《金刚经》前后一共被翻译了六次。
在《金刚经》里,好几段经文都是倡导布施,有「无相布施」,即布施的当下不为名位、不求利益、不望回报;「无我度生」,救度众生时,不存有度众的心念。经文也提到,如果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甚至奉献生命,所谓「杀身成仁、捨生取义」,都不及受持四句偈的功德来得大。
持诵《金刚经》的七个禁忌!《金刚经》被称为“成佛之经”、“功德之经”、“灭罪之经”、“降魔之经”、“超度之经”以及“长寿之经”,而且它还是一部功德随心现量,悉满所愿的大乘经典。从古至今读诵它的人特别多,很多人依靠这部经典证悟或者往生极乐世界。甚至有道友将《金刚经》作为一生的功课。
龙门石窟现存《金刚经》四处,三处摩崖刻经,一处石碑,其中仅一处有明确纪年,为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刻,鸠摩罗什译本,是中国唐代有纪年的最早石刻《金刚经》,也是中国有纪年的最早石刻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位于西山北段429龛。
《金刚经》是一部不论学佛人还是文人墨客都耳熟能详的佛教经典。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雅士即使没有佛教信仰也纷纷抄写和诵读它,但是你知道它一共有多少个翻译版本吗?不同的版本名字一样吗?《金刚经》在中国一共有六个翻译版本,六位译师都非常著名,分别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北魏大译师菩提流支、南朝大译师真谛法师、隋代大译师达摩笈多……
《金刚经》中告诉我们,人人均具“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但因众生受到了五欲六尘的蒙蔽,不能发挥本具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的作用,只凭肉眼局限性的作用,必然导致认知的狭隘,令身心不得自在。
听不听,要看你自己的发心。《金刚经》确实不是让你用意识去懂的。《金刚经》讲的是空性法,所谓的懂,属于有为的差别相。所以,如果你想听大德讲法的视频,可以,因为你不能入这个法,你的根器不在上,而在下,那当然还是要积累功德。因为上根器也是从下根器积累功德来的,那么去听大德的讲法视频,这样能够不断地缘这个法。
《金刚经》说的是什么道理呢?简单概括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法空之理,就是诸法空性的道理,整部《金刚经》就说这个。这也空了,那也空了,如何达到空呢?破相了,就空了。所以《金刚经》里面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把这些心相破掉,这样一来自己就开悟了,证得了空性的道理。所以整部《金刚经》说得简单一点,就说这么一丁点道理,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试译过几行,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停顿下来。菩提流志从神龙二年(706)开始编译,历时七载,在先天二年(713)完毕,完成了玄奘未尽的伟业。他利用《宝积经》
《圆觉经》,是描述如来境界、阐扬诸法实相、彰显圆满觉性的重要经典,素有『三藏十二部的眼目』之称。经文阐述了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理。指出:众生与佛,觉性平等,没有差异,只是因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