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灵应事迹百例【精选】

金刚经 | 作者:网络 [投稿]

九、神力篇

  77、嗔心念咒 不如持经

  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庙,传说湖神非常严峻凶猛。当时有位婆罗门僧,名叫法藏,善持神咒,辟除邪毒,颇有灵验。有位小僧跟随法藏学咒,数年有成,也能降伏种种邪毒。

  小僧仗恃神咒有验,来到亭湖庙投宿,准备诵咒以降伏湖神,却不料忽然暴毙。法藏获悉爱徒死于庙中,非常忿怒,立刻赶到亭湖庙去,不料也死于庙中。

  与法藏住在同一寺内,有一位平日专持金刚经的和尚,听说他们师徒都先后暴毙,特地来到亭湖神庙,黄昏时分,开始诵金刚经,到了夜半,听到呼呼风声,出现一个高大魁伟的怪物,眼光如电,长牙利齿,状甚狰狞恐怖,并且不时现出种种神变,作势唬人。

  但是,和尚神色泰然,仍旧不停地诵经,毫无畏惧之色。

  怪物慑服于和尚威仪,右膝著地,双手合掌,非常恭敬的跪在和尚面前,聆听和尚诵经。

  和尚诵毕,便询问道:「施主你是什么神?刚才凶猛异常,现在为什么又如此恭敬?」

  神说:「弟子是湖神,因恶业所感,故得如此凶猛的形相,平日非常敬信经师。」

  和尚又问道:「你既然敬信经师,为什么使两位法师暴毙?」

  神回答说:「他们不持诵大乘经典,只是怀著嗔恨之心诵咒,他们见到弟子,便开口谩骂,想要降伏弟子,由于弟子的形相凶恶,使他们惊怖而死,并非弟子弄死他们的。」说完后向和尚顶礼而退。

  住在附近的人因两位法师死于神庙,都以为经师也难以活命,第二天一大早相约前往看个究竟,想不到经师竟然平安无恙,而且仪态安然自若。

  和尚将全部经过告诉他们,大家无不赞叹道:「般若威力无穷,如来一代圣教果然名不虚传!」此事传播远近,闻者皆称不可思议,因此发心持诵金刚经的人很多。

  ——出自《侯君素集》

  78、辩才无碍 深得佛心

  明朝万历年间,归德府城外,有一座水晶庵,庵内有位年老的比丘尼,因为以金刚经为常课,并且自幼失去一目,所以别人都尊称她为独目金刚尼。她天性淡泊,以粗米粗食度日,别人如有馈赠,她都分送给别人。

  有一次,她讲经说法,善男信女环集于侧,一位士子问道:「金刚经何以有三十二分?」她答道:「一以贯之,不论儒家佛家,皆是如此,哪里分得许多段落?」

  她遂说偈:

  「佛说金刚妙出群,一言了悟绝声闻,

  有人解得金刚意,四八何须逐段分。」

  一位和尚问道:「何以称为金刚?」她答道:「金刚是人人都有的,何须此问? 她又说偈

  「金刚果信是金刚,百练千锤永不伤,

  粉碎虚空些子在,只今惟见佛毫光。」

  又有人间:「师父您通晓佛义,何以不现男身?」她答道:「形体有男女的分别,佛性是不分彼此的,不要作差别观。」

  她又说偈:

  「男女何须辨假真,观音出现果何人?

  皮囊脱尽浑无用,试问男身是女身?」

  她的辩才无碍,随问随应,灵敏异常,远近来皈依她的人,不可胜数。

  她活到七十多岁,往生之前且预先指示坐化的日期,鼻端有火,并说偈:

  「荼毗一去永归空,著处寻空便不空,

  我去我来仍是我,电光泡影一般同。」

  说完偈,遂端坐瞑然而逝。这是河南一位祥光和尚亲眼所见,亲口告诉余居士的。

  ——出自《金刚持验》

  79、山崩不伤 久饿不死

  真州有个孙石匠,每日念金刚经三遍。有一天和同伴二十多人到山里去打石头,忽然山峰崩塌,打石人都被压死,孙石匠恰巧在石隙中,没有受伤,但不能出来,他在石隙中,经过了十二年。

  下一代子孙还是以打石为生,一天,在山上凿石穿山,看见孙石匠端端正正的坐在石上,面貌一点没有改变。儿子们惊奇地问他,你饥饿吗?在洞里吃些什么呢?孙石匠说:“在洞里念念金刚经,起初吃过一只酥饼,到现在一直不饿,我以前念诵的经现在还在吗?”他儿子说:“仍在”,就一同回家,拿出金刚经一看,经上有一个圆孔,恰巧和饼一样大。这事发生在唐朝政和年间。

  ——出自《金刚证果》

  80、投经浪息 螺蛳护法

  唐朝时候,有一个姓王的待制官,航行在汉江上,遇到大风,将桅吹断,船也倾斜了,船上人都非常惊吓,王待制不得已,将平日念诵的金刚经投到水中,顷刻风平浪息,解除危险。但此经是王待制每日读诵随身系带的宝书,一旦失却,就常想此经,心中终觉闷闷不乐。

  过了二月,船到镇江,见船尾数丈外有一个球样的东西,时出时没,跟在船后,大家看了很奇怪,王待制就叫捕渔人用网捞起来,原来是很多螺蛳结成一团,拨开外面湿的螺蛳,里面很干,最里面却正是在汉江所投的一部金刚经,王待制见到了又高兴又感叹。

  从汉江到镇江,有几千里水路,航行经过的船只无数,其中又有几条大河汇合,波浪冲激,水流汹涌,而此经却能紧随船后,在千里外得到,真是不可思议了。这大概是王待制一心想念此经的缘故。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了。

  宋朝的清了禅师说得好:螺蛳这样的保护金刚经,是为名?为利?为财?为色?我想都不是,是为了救护佛说大乘经典的无上法宝,是为要超脱轮回生死之苦啊! 可惜我们为万物之灵的人,有的一生没有听到金刚经的名宇,有的听到了名字而又不去找它看,有的看到了也不相信,还有相信的人却一天到晚为名利财色,妻财子禄操心,而不去受持读诵,这些人连螺蛳都不如,怎可称为万物之灵呢?看了此一段文,足以可以引起我们的惭愧和警策了。

  ——出自《金刚证果》

  81、猛兽不伤 罡风不吹

  唐朝时亳州谯县令王令望,八岁时就能开始念诵金刚经,从不间断,无有废缺。一天、路过邛州,走到深溪边,路极险峻,忽然遇到一猛虎,他大吃一惊,无计可施时就开始念金刚经,没念几句,老虎就夹着尾巴走了,流下了一大堆口水。

  他曾做过安州的审判官,在过杨子江的时候,夜里忽然发大风,江边停泊的近百只船舶,都被大风吹翻沉没了,唯独王令望诵经不辍,如有神助,所乘的船得以保全。

  ——出自《集验记》

  82、丹田禅师 肉身不坏

  丹田禅师,名司进,别号丹田,俗姓潘,广东新会人,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11月12日,圆寂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享年79岁,僧腊 61年,丹田禅师18岁来曹溪南华禅寺出家,终年常守祖庭,日诵《金刚经》不辍,直到1614年某日,丹田禅师沐浴更衣,怡然坐化,谥号“真觉”禅师。丹田禅师圆寂后,其真身与六祖、憨山大师真身一起供奉于南华禅寺已近四百年。

  ——出自《肉身菩萨记》

  83、龙王请法 叮嘱诵经

  唐时,嘉州(今四川乐山)的任自信,经常持念《金刚经》。贞元十五年,他去湖南,经洞庭湖,湖中有东西像云一样冒到船上,船中便不见了自信。自信踏着波涛离去,到了龙宫,拜见龙王。龙王命他升殿念诵《金刚经》,给了他珠宝数十件。二位僧人送他出龙宫,一位僧人托他带信给衡岳(南岳衡山)观音堂的绍真法师,说:“是和尚寄来,叫念诵《金刚经》。”自信到南岳寻访僧人,果然见到了绍真,绍真说:“和尚圆寂已经五六年了。”

  ——出自《报应记》

  84、烈火难焚 经力难思

  陆怀素,唐朝吴郡人。贞观二十年,家中失火,屋宇焚烧殆尽,惟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独存。经函及标轴虽然烧成灰烬,但全部经文依然如故,看到的人莫不惊叹地说:「经力不可思议!佛法不可思议!」陆怀素有位妹婿,名叫许仁则,仁则当时曾经亲眼目睹,从此经常为人宣说此事。

  ——出自《太平广记》

  85、祭拜先亡 不可杀生

  崔轨,唐朝博陵人,是王弘之的女婿。弘之在贞观年间任沁州和川县令。

  崔轨在和川县病死,经过了数十天,弘之的家人忽然在夜里听到崔轨讲话,起初全家人非常惊恐,渐渐就习以为常。

  有一天,崔轨向妻子说:「我是王家的女婿,在妻家置立灵位,虽不合于礼法,然而我苦无所依,盼望你们能够为我置立灵位。」

  他妻子答应了他的请求,朝夕置食在灵位前。崔轨说:「不许用肉,只能以素食祭拜。」

  崔轨常劝他们礼佛,并叙述地狱受刑之事,崔轨说:「人的一生,难免会犯杀生及不孝等罪,我虽然没有这些罪过,但我恳求你们为我设斋供养佛菩萨,并写法华经、金刚经及观音等经各两三部,以后我就不必再来了。」

  王家依照他的话,写经设供之后,崔轨感激的前来向他们辞别,全家人都悲伤地送他,崔轨拉著遗腹子说:「这个小孩长大以后,必为名官,希望你们好好养育他。」从此以后,崔轨就没有再出现过。出自《太平广记》

  地藏经云:「人在命终之后,眷属不应当以鱼肉荤腥祭拜。因为杀生祭拜,对于亡者不但没有丝毫利益,反而增长他们的罪业,加重他们的负担。假使亡者生前修善,本可到人间或天上享福,但因眷属杀生,连累他要和那些被杀害的冤魂来对质,以致延迟往生善处;何况有些临死的人,过去没有种下少许善根,本来就要根据他自己所造的业来受苦报,这些眷属于心何忍,还要替他增加罪业呢?」

  莲池大师也说:「祭祀先祖不宜杀生,亡者忌辰,和春秋祭扫时,都应当戒杀以资助冥福。如果杀生祭祀,白白造业而已。即使把山珍海味陈列于前,难道能使九泉之下的白骨起来进食吗?杀生祭祀,百害而无一益,智者是不会做的。」

  ——出自《金刚灵验》

  86、镇寺之宝 完璧归赵

  明朝苏州洞庭山某寺,有唐朝白居易写的金刚经为镇寺之宝。

  嘉靖四十三年,东南发生饥荒,该寺缺乏粮食,住持不得已用这本经向山塘的王宦质押借了五十石的米,王宦施米后却将原经送还。

  住持运米回去,经过一座大湖,一直称赞王宦的功德。船上的人提议打开经来看,刚打开,忽然吹来一阵风,把经前的数页吹到空中的云层去了,住持十分懊悔。

  三年后,有一位大官,知道该寺有这本经,于是故意陷害住持,把他关入监狱,逼他献出此经。这位官员看到这本缺了几页的经,认为并不珍贵,便把他释放,并把经还他。

  住持携经乘船过湖,又遇到大风,湖面一片昏黑,只好移船靠岸,进入村庄避风。当他走进一个老渔户的家中时,竟发现墙壁上正贴著以前所遗失的那几页,而且完好如初。

  那位渔户姓姚,住持问他何以有这些字纸?渔户说:「三年前,曾经看到一道火光掉落在田里,仔细一看原来是字纸,就将它贴在墙壁上。」

  住持悲泣顶礼,称颂韦驮护法之功,并向渔户描述这件事情的本末,他说:「要不是先前那阵神风,这部经就会落入豪门手中。若不是这次的神风,这部经就无法恢复完整了。」

  姚姓渔户也因此感悟而改行,并拿出很多钱来将这本经重新装订,送还该寺。

  ——出自《金刚持验》

  87、杀生变虎 闻经回人

  蒯武安,隋朝蔡州人。天生神力,善于射箭,时常在嵩山南方射虎。有一天忽然看到一个猪形人手的怪物,拿虎皮披到他的身上,将他推入山涧中。等他爬起来时,发现自身已经变为老虎了。

  他惊惶恐怖,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听到钟声。他知道附近有佛寺,遂前往求救,看到有位和尚正在念金刚经,他闭上眼睛俯伏在地。和尚用手摩他头部,忽然一声巨响,他的头从虎皮中冒了出来,便将前事向和尚禀告。和尚又摩他的背,背部的虎皮亦随手而开,身上的衣服还在,但却粘有虎毛。武安遂出家,一心持诵金刚经。

  ——出自《报应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