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

观无量寿经 | 作者:黄智海 [投稿]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

  【】八戒斋,就是八戒。【前边已经解释过。】因为第八戒不在吃的时候不吃,【就是过了午时不吃。】是斋法,所以叫八戒斋。沙弥:是出家受十戒的男子。十戒的前五戒,同了五戒,完全一样的。第六、是不著华鬘,不用好香涂在身上。第七、是不看跳舞,也不听歌唱。第八、是不坐高大的床。第九、是过午不食。第十、是不藏金钱珍宝。具足戒:是出家受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香也可以叫功德香,是能够守住各种戒法,这种守戒的功德,像香气普遍熏到各处一样。

  【】中品中生,是九品里头的第五品。若是有些众生能够一日一夜,完全守住八戒斋的;或是能够一日一夜,完全守住沙弥戒的;或是能够一日一夜,完全守住具足二百五十戒的,还要端端正正有威严、有礼貌,一些不违犯忽略,把这种功德回向发愿求生到极乐国去。因为这个修行人的功德香,已经早就周遍熏到了的,所以这个修行人到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同了许多眷属。大家都放出金色的光来,手里头拿了七宝的莲华,到这个修行人的面前来。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

  【】随顺:是跟随顺从的意思。

  【】这个修行人,自己听到虚空里头有声音称赞道:‘善男子呀!因为你跟随,顺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教化的缘故,所以我来迎接你。’这个修行人听到了这几句话,看见自己坐在莲华上边,莲华就合摆来了,修行人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在七宝池里头,经过了七日,莲华开放了。

  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须陀洹是声闻四果里头的第一果。半劫是半个劫的时期,就是八万四千年。【八万四千年,是照半个小劫算的,因为下边中品下生的,只过一个小劫,就成阿罗汉。所以晓得这个半劫,一定是小劫,不是中劫,更加不是大劫了。】

  【】莲华开放了,这个修行人就睁开了眼,合拢了两手,称赞阿弥陀佛。因为他听到了佛法非常的欢喜,所以就证到了声闻的初果须陀洹。经过了半个小劫的时期,就超过了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一直证到了阿罗汉道了。这就叫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善知识:是信佛法,能够劝化旁人信佛的人。壮士:是身强力大的人。屈:是弯曲,伸:是伸直。

  【】中品下生,是九品往生里头的第六品。若是有相信佛法的善男子,或是善女人,能够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在世界上对待众生,能够发仁心、发慈悲心,这样的人,到了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向他详详细细说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种种的快乐,也说阿弥陀佛在出家修行,做法藏比丘的时候,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心。【四十八大愿,详细解释起来很烦的。我等到这本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做成了,就要做无量寿经白话解释了。这四十八大愿,在无量寿经白话解释里头,一定要详细讲的,所以这里不讲了。】这个修行人听到了极乐国土种种快乐的事情,同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后,寿命就完尽了。譬如像身强力大的人,把他的臂膊,屈一屈、伸一伸的短时间,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遇’字:是碰到的意思。‘已’字:是已经过去的意思。

  【】这个修行人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了七日,碰见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听到两大菩萨的说法,非常的欢喜,就证到了初果须陀洹。过了一小劫的时期,功夫渐渐的深了,就证到阿罗汉。这就叫中品下生的往生人。所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总名叫中辈生想,也就叫第十五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诽’字:是心里头想说坏人、批评人的念头。‘谤’字:是口里头说坏人、咒骂人。惭愧:就是羞耻心,俗语叫做丢脸。十二部经,就是经文的体裁和性质,分为十二类:第一契经,也称长行。第二重颂。第三讽诵,又叫孤起颂。第四因缘。第五本事。第六本生。第七未曾有。第八譬喻。第九论议。第十自说。第十一方广。第十二授记。首题名字:是经的题目,就是经的名称,像观无量寿佛五个字,就是这部经的名目。智者:是有智慧的人,也可以说就是善知识。南无: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有许多说法,最说惯的,是归命两个字。就是把自己的身命归托佛菩萨的意思。

  【】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下品上生,是九品里头的第七品。若是有些众生,造了种种的恶业。虽然心里头没有转批评方等经典的念头,口里头也没有说方等经典的坏话,但是愚痴不明白道理的人,造了许多的恶业,一些不晓得羞耻;到了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向他说大乘十二部经的各种名目,这个人因为听到了许多经的名目,就灭除了一千劫所造极重的恶业。这个有智慧的善知识,又教他合拢了两掌,叉起了两手,向佛称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称念佛名,又除灭了五十亿劫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大家要晓得,称念佛名的利益这样的大,还可以不赶紧至诚恳切的念佛么?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彼佛,是说阿弥陀佛。‘遣’字:是差的意思。‘以’字:是因为的意思。七七日,是七个七日,就是四十九日。

  【】这个修行人正在合掌叉手,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差化身的阿弥陀佛、化身的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大势至菩萨,到这个修行人的面前,称赞这个修行人道:‘善男子呀!因为你称念佛名的缘故,你所造的许多罪都消灭了,所以我来迎接你。’化佛说完了这几句话,这个修行人就看见化佛所放的光明,周遍照满在这个修行人的房屋里头。这个修行人见到了化佛放的光,心里头很欢喜,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寿命,也就完尽了。他就坐在宝莲华里头,跟在化佛的后面,生到七宝池里头去了。经过了四十九日,莲华开放了。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信’字:是信佛道。解:是明白了解经里头的义理。‘具’字:是这个修行人,已经完全有了百法明门的知识了。

  【】在莲华开放的时候,大悲观世音菩萨,同了大势至菩萨,放出很大的光明来,停住在这个修行人的前边,两大菩萨向他说十二部经很深奥的义理。这个修行人听到了,都能够信,都能够明白了解,并且就发了修成佛道的大愿心。经过了十个小劫,百法明门【在前边第十四观里头,已经详细解释过了。】也都完全修学成了,就得到了十地位的第一位。这就叫下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

  【】僧祇:是比丘、比丘尼。不净说法,有五种:第一、是说虚妄语。第二、是只说世法上的话,不说佛法。第三、是饮酒,吃五辛,【五辛,是五种又苦又辣又臭的菜类,像韭菜、大蒜、葱、蒜苗、小蒜都是的。】同了犯淫,【不论正淫邪淫,都是犯淫。】或是身上不净,穿了法衣【法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到佛堂里头去污秽三宝。第四、是说坏信佛同了有道德的人。第五、是因为贪旁人给他吃,给他钱,向人随意乱说佛法。

  【】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下品中生,是九品往生里头的第八品。或是有些众生破坏违犯五戒八戒的,或是破坏遵犯具足戒的。【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也可以称大戒;就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尘空大囧珐师说,依据四分律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梵网经上,说比丘尼五百戒,查各种律书,都没有比丘尼五百戒的说法。○律书,就是讲出家人应该守各种戒的书。】像这样愚痴的人;或是偷比丘、比丘尼、大众的东西;或是偷旁人供养比丘、比丘尼吃的穿的东西;或是不依照佛的道理,专门把不清净的世间法,向大众人演说;或是向旁人乱说违背佛理的妄语,害旁人堕落恶道,自己一些些不晓得羞耻,还要把所造的许多恶业,来遮饰自己。【这里的庄严两个字,只能够当他遮饰来讲了。】像这样犯罪的人,因为他恶业太多太大了,应该堕落到地狱里头去的,所以到了他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地狱里头各处的火,【上边所犯的各种重罪,都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有种种的火。】在同一个时候,一齐都要烧过来了。

  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十力:是佛同了菩萨,所有十种智慧力的用处。这个广赞的‘广’字:是多的意思。神力,是有神通的能力。戒:是五戒、八戒、各种戒法。定:是心思安定不动。慧:是智慧。解脱知见,同了上边的十力,下边释里头就会解释清楚的。

  【】这个修行人,虽然碰到了地狱里头的种种火,但是亏得碰到了善知识,动了他大慈大悲的心,就向这个修行人,称赞演说阿弥陀佛十力的威严,十方的功德。十力:第一、是知觉处非处力。【觉处,是晓得道理的意思;就是佛能够晓得是道理,不是道理的智慧力。】第二、是知三世业报力。【业报,是善业恶业的报应;造善业,得乐报,造恶业,得苦报;就是佛能够晓得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业报的智慧力。】第三、是知诸禅解脱三昧力。【就是佛能够晓得各种禅定,同了八种解脱,三种三昧的智慧力。禅,是梵语,禅那的简单说法;翻译中国文,是静虑两个字。就是静定了心思,参想佛法的理。虑,就是参想的意思。禅的道理很深的,修禅的法门很多的,大略说说也有十二种,所以叫诸禅。解脱,到下边有详细解释的。三昧有三种:第一是空三昧:就是观察种种的法,都是有了因,有了缘,才生出来的。凡是有了因,有了缘,生出来的一切法,都是虚假的,没有实在体质的,所以叫空。第二是无相三昧:色声香味触男女生异灭十种,都是虚妄的相,要想证到涅槃,一定要离开这十种虚妄相的;离开了这十种虚妄相,就是一切相都没有了,所以叫无相三昧。第三是无愿三昧:也可以叫无作三昧。作,是造作,就是有心做出来的意思。苦同了无常,没有一个人不愿意舍弃的,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造作的,所以叫无愿三昧。○生异灭,就是生住异灭四种相,除去了住相,就只有生异灭三种相了。我们世界上,不论什么法,一定是先有生,等到已经生了还没有灭,在那暂时停顿的短时间,叫住;但是住又不会常住的,忽然又要改变的,在这改变的时候,叫异。究竟还是要没有的,还是要归到灭的一条路上去的,叫灭。涅槃,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就是没有生、也没有灭、了脱生死的意思。】第四、是知他众生诸根上下相力。【就是众生有上等利根的,也有下等钝根的,佛都能够晓得他们的相的智慧力。】第五、是知他众生一切欲力。【就是一切众生,种种的贪欲,佛都能够晓得的智慧力。】第六、是知世间种种无数性力。【就是世界上所有无数众生的性各各不同,佛都能够晓得的智慧力。】第七、是知一切道至处相力。【像修了五戒十善,能够生在人道、天道,修了八正道等无漏法,能够证涅槃。佛晓得修什么道,成什么相的智慧力。○八正道:第一正见。第二正思惟。第三正语。第四正业。第五正命。第六正精进。第七正念。第八正定。这八种正道,讲起来很烦的,所以只把名目提出来不详细解释了。若是要晓得详细,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一节底下,解释得很清楚的,可以查看的。无漏,是修得很完密的,不会漏掉的意思。】第八、是知天眼无碍力。【佛用天眼来看众生生的时候,同了死的时候的相,是端正的、或是丑恶的,死了生到善道去的、或是堕落到恶道去的,都能够完全看见的智慧力。】第九、是知宿命共相共因缘力。【佛能够晓得众生经过百千万劫,一直到现在一世一世,是什么姓名、境界、苦乐、寿命长短的智慧力。】第十、是知永断习气力。【习气,是凡夫有的一种惯常的坏习惯,佛已经得到了无漏智慧解脱,凡夫所有的一切妄想迷惑的习气,也已经永远断绝的智慧力。】还要详详细细称赞阿弥陀佛的光明神通的力用,【力用,就是力量的作用。】也称赞戒、定、慧三种法。

  戒定慧,是修佛法最要紧最重大的三种法。戒:是身业、口业、意业一切不犯。【身业,就是五戒里头的杀盗淫三业。口业,就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就是转恶的邪的念头。】定,是一心一意专门修学佛法,没有一些些别种不合佛法的妄念;或是看到了,听到了,违背佛法的邪说,摇动自己的心。慧:就是智慧,常常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心性,只有修种种的善业,不造一些些的恶业。解脱的‘解’字,【‘解’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夜字音。】是离开束缚的意思。‘脱’字,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解脱有八种:第一、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是心里头有了色同了想,两种贪欲的坏念头,就要赶快灭除他,要灭除这种贪欲心,应该要看身外边的种种不洁净,那就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贪了,也没了什么可以爱了;贪欲心就自然不会起来了,就解脱了。】第二、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就是心里头虽然不起色,同了想的那种贪欲,但是要使得不起的心更加坚固,还是要看身外边的种种不洁净,才可以使得这贪欲的心,永远不起来,所以叫解脱。】第三、是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就是不看污秽的色,只看清净的色,叫净解脱;在用定功的时候,连了净的相,都要完全除灭,只见到光明清净的色;虽然见到了这种清净的色,还是不起贪欲的心,那就这个身体证得了性解脱了,所以叫身作证。这种解脱,完全圆满能够常住在定上,所以叫具足住。○性解脱,是说把这个心完全离开各种定功的障碍,能够入灭尽定,这个本来有的真性,就解脱了。具足,就是完全圆满的意思。○灭尽定,下边就会解释清楚的。】第四、空无边处解脱。第五、色无边处解脱。第六、无所有处解脱。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种都是无色定的解脱名称。【天总共有二十八层,分做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最高的无色界,有四层天,就是空无边处天、色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因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种解脱,就是无色界各天上的天人修的,所以就把天的名称,做了解脱的名称,总名就叫无色解脱。】在无色定天上的人,就修这四种无色定解脱,各各在所修的定上,观照苦空无常无我四种法,觉得这种有生死的世界,实在可厌,一定要舍弃的,所以都叫解脱。第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具住,同了具足住一样的意思。】也可以叫灭受想定。【受,是领受了外边种种的境界,就转种种的妄想,没有停歇的时候;这受同了想两种的虚妄法,是修定功最不相宜的,所以一定要灭除,不放他起来的。】解脱知见,是已经切实明白了解脱的意义,见到了解脱的真相,不再受束缚的意思。

  修行的人,从修戒得到定功,从修定生出慧来,从修慧得到解脱,从解脱得到解脱知见,这五种法,都是修成佛的功德。这五种功德,修到功夫深了,就成佛了。

  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

  【】‘猛’字:是厉害的意思。

  【】这个修行人听到了善知识的演说,称赞种种佛法,就灭除了他八十亿劫那么长时期所造的生生死死的罪。地狱里头发出来很厉害的火,也就化了清快凉爽的风,吹到许多天华上边去。这许多天华上边,都有化佛化菩萨来迎接这个修行人。像转一个念头的短时间,就得生到七宝池的莲华里头去了。

  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梵音声,是大梵天上的天人所发的声音。梵音有五种好处:第一、音声正直。第二、音声和平雅致。第三、音声又清,又透澈。第四、音声又沉著,又浑满。第五、音声可似周遍到远地方也能够听到。发无上道心,就是发成佛的心。

  【】这个修行人在莲华里头,经过了六个大劫,莲华才开放。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用很清净的音声安慰他,向他说大乘法很深的经典。这个修行人听到了这种佛法,立刻就发了成佛的心。这就叫下品中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伤佛的身体,使得佛身体上出血。】破和合僧。【许多僧众,和合在一处,做佛事、修佛道,不但是不帮助他们,倒反在旁边挑拨破坏他们,使得僧众互相斗争,荒废佛事。】十恶: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说虚假的话。】两舌、【搬弄是非。】恶口、【用恶毒的话来咒骂人。】绮语、【说轻薄话。】贪欲、嗔恚、【发火。】邪见。【不正的见解。】

  【】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下品下生,是九品里头的最末后的一品。若是有众生造种种不善的业;像五种很大的忤逆罪,十种很大的恶业,种种不善的事,大半都犯全的。像这样愚痴的人,因为他恶业造得太多了,应该要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里头去的,在恶道里头要经历过许多劫数,受种种的苦,无穷无尽。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若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不遑:是心思慌乱,来不及念。彼佛,是指阿弥陀佛。

  【】这样愚痴的人,到了他寿命完尽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用种种的方法安慰他,向他演说种种很妙的佛法,还教他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但是这个愚痴人,被种种痛苦所逼迫,没有心思可以念佛。这个善知识【善友,就是善知识。】又向他说道,你若是不能够念阿弥陀佛,应该称念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怎么不会念阿弥陀佛,又会念无量寿佛呢?因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劝他念无量寿佛,这个人容易依从,所以就念了。】

  如是至心,念声不总,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至心:是极真诚恳切的心。十念:就是十念法尽一口气念佛,不论念多少声,连念十口气。

  【】这个人听到了教他念无量寿佛,就合了他贪生怕死的念头了,所以就很诚恳的念。念佛的声音,就接续不断的一口气念十声,念满十口气的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称念佛名的缘故,在他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不停的想念佛,就灭除了他八十亿劫所造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日轮:就是太阳;因为太阳是圆的,像轮盘那样的,所以叫日轮。

  【】这个念佛人到了寿命要完尽的时候,就见到一株金的莲华,像太阳那样团圆的停住在他的面前。只有像转一个念头那样短的时间,这个人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在莲华里头,经过十二个大劫,莲华刚刚开放,比了上品往生的不晓得要迟多少倍了。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凡是忽然生、忽然灭,不是常住不变的相,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实相是离一切虚妄的相,都归到真实的理上边去。诸法实相:是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真实的,不虚妄的,都是常住不变的,没有忽生忽灭的。

  【】这个修行人到莲华开放的时候,就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对了他发出大悲的声音来,【大悲音声,是声音里头带有又恳切、又有哀怜旁人的心思,几几乎像有哭出来的声音。】向他详详细细讲演一切佛法真实的道理,同了能够灭除种种罪恶的法门。这个人听到了两大菩萨的说法,心里头非常欢喜,立刻就发动了修成佛道的心。这种就叫下品下生。连了上边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一并叫做下辈生想,也就叫第十六观。所有十六种观想法,到这里完全讲说圆满了。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侍女,是侍奉韦提希的女子。‘曾’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成字音,是有过了的意思。‘豁’字:是开通的意思。豁然:是忽然很开通了,大大的明白了。‘逮’字:是得到了的意思。

  【】佛说完了上边许多话的时候,韦提希同了伺候他的五百个女子,听到了佛所说的话,立刻就看见极乐世界很大很长的形相。并且也见到佛的身相,同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韦提希同了五百个侍女,因为心里头欢喜得很,大家赞叹这种景象,从来没有见过。心里头就忽然开通了,大大的觉悟了,就证到了无生忍。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获’字:本来是捉到的意思;获得,就是得到。

  【】五百个侍女,大家都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无上道心,就是成佛的心。】都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佛看见他们都发了大愿心,就为他们五百人,都记了将来成佛的名号。并且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后,都能够见到许多佛,显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得到了三昧,都没有一些些不正不定的心念了。不但是五百侍女都发了无上道心,连得无量无边天上的人,也都发了无上道心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