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注解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注解

  1)恶毒鬼王:此鬼王以毒攻众生之三毒,以恶攻众生之十恶,令众生得离三毒十恶之过也。

  2)多恶鬼王:众生一念具多恶,念念具无量恶。此鬼王现忿怒相,欲令众生止恶也。

  3)大诤鬼王:大诤者,以大诤息众诤也。此鬼王令人解怨释缚,故名大诤。

  4)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此类鬼王以兽形摄伏凶恶众生,令其向善也。

  5)散殃鬼王:此鬼王对行恶众生散以殃祸,使众生知因果报应而改过不作也。

  6)飞身鬼王:此鬼王统帅飞行夜叉,故名。

  7)电光鬼王:此鬼王眼如闪电,令人生恐惧心也。

  8)狼牙鬼王:此鬼王口露凶牙,令人生恐惧心也。

  9)千眼鬼王:此鬼王全身有千眼,乃散瘟疫之神也。

  10)啖兽鬼王:此鬼王统治百兽之鬼也。

  11)负石鬼王:此鬼王令小鬼负石担沙、填河塞海。

  12)主耗鬼王:此鬼王掌管百物之损耗,令众生知万物不可久保,免除贪心也。

  13)主祸鬼王:对行恶众生加以横祸,一者对其报应,二者令人知因果不虚。

  14)主食鬼王:即面燃大士,施饿鬼以衣食也。

  15)主财鬼王:护人得财,即俗称财神也。

  16)主畜鬼王:掌管六畜生长繁殖发育之神也。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也。畜,在此处音触,乃受人饲养之禽兽也。

  17)主产鬼王:掌管送生、保产有关生育、产儿的神。

  18)主命鬼王:主人生死之命,生时死时皆由其掌管。

  19)主险鬼王:凡险要之处易生危险者,如高山峻岭、大海、深渊等处由他管理。

  20)祁利失:翻作大力。

  21)祁利叉:翻作火神。

  22)阿那吒:依圣一法师所述,可能为哪吒太子,统领鬼神之神也。

  23)大阿那吒:依圣一法师述,可能为多闻天王手下大将,统领一切鬼神。

  24)诣:音义,到也。多用于到自己尊敬的人那里去,如长辈、圣人等。

  25)恣:音字,任意,放纵。本经中之“恣”为“任意”之意。

  26)头头救拔:即处处、次次救难拔苦之意也。“头头”即“处处”、“次次”之意。

  27)蛇:,音元,即蝮蛇,亦称“龟壳花蛇”。蝮蛇,别称“草上飞”、“土公蛇”,是一种毒蛇,头呈三角形,颈细,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生活于平原及较低的山区,以鼠、鸟、蛙、蜥蜴为食。蝮蛇在古代亦称“虺”(音毁)。

  28)蝮蝎:蝮,见上注。蝎,音歇,也称“钳蝎”,体长,头胸部的螯肢和脚须均呈螯状。栖于乾燥地带,腹部长,有一尾刺,内有毒腺,捕食昆虫,能螫人,医学上以乾燥全虫入药,称“全蝎”。

  29)须臾:片刻,一会儿。一昼夜为三十须臾,一须臾约合当今四十八分钟。

  30)咄哉:咄,音多,呵叱声。发声使人猛省。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嗨”之意。

  31)提携:携,音协,搀、拉、提、扶的意思。提携,领着手带着往前走的意思。

  32)偈:梵语伽他,译作句颂、孤起颂、不重颂或作偈,偈陀。有几种意思:依三十二字为一组者,不问长短行别,称为一首‘卢伽陀’。不问三言乃至八言,凡四句者,谓之‘结句伽陀’。其中又分两种:赞叹佛德者,为孤起颂或不重颂;另一种为经文,称为祗夜,译作应颂、重颂。颂的意思是歌唱赞美,文句极为美丽,略称偈。又,偈者,竭也,把经中所有含义都包括尽了。

  33)敕:音赤,告诫也。又,自上而下的命令也。这里指鬼王命令,告诫属下的小鬼应当保护礼拜、称念、供养佛菩萨像及读经的善人也。

  34)歌乐弦管:歌,指唱歌;乐,乐器,音乐也;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这里指乐器;管,管乐,指笛、箫一类的管子做的乐器。这里指用唱歌或乐器来奏出、唱出种种音乐以取乐也。

  35)精魅:精,指精怪,精灵。《首楞严经》云:“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魅,亦精怪也,精灵也,义同上述。此种精魅,于无真知正见之修行者,伺其贪求境界,则入其体,种种妖异变怪,令人疑为神佛,以盲引盲终至堕入恶道也。

  36)昧:,音昏,迷糊、神志不清楚,如头昏目眩。又思想糊涂,不明事理,如《孟子·梁惠王上》云:“吾,不能进于是矣”。昧,音妹,愚昧,无知,如昧于事理。经中之意谓:人于命终之时,六识不起作用,故如昏如昧,不明事理,不辨善恶,唯有随业受报也。

  37)无相: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称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涅槃经》云:“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依“有相”而言,有相者,有造作之相、有虚妄之相为有相。故知无相者,乃无造作之相(非造作之能现),无虚妄之相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