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上)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在这个孝里面包含着一种仪轨,叫做度。仪度周备,仪度周备就是有礼节:早上起来要问安,你出去工作回来以后也得要禀告;夏天你给父母准备夏天的凉席,冬天准备冬天的东西;这些都要做到周仪完备,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礼仪文化讲孝的一些内容。尤其是这孝里面就包含着一种道德、人格提升的要素在里面。比如你有孝心,他就会很关爱自己的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的身体、我的头发、我的皮肤都是父母给我的,我不敢去损伤,损伤了就是不孝,他有这个观念,对生命就会尊重吧!他绝对不会去自杀吧!自杀就是不孝,酗酒就是不孝。尤其是要让父母脸上有光,要光宗耀祖,你要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作一个受社会尊重的人;由于对你的尊重,就会牵连到对你的父母的尊重;你看你的父母真的生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小孩。他对自己行为就有规范,我不敢去做坏事,如果我违法乱纪了,我到监狱里面去了,那我的父母都抬不起头了。所以由孝的因素,他不敢做坏事;由于要光宗耀祖的因素,他积极进取;你看这个孝就会产生这么一种非常积极的一种人生态度:止恶扬善。

  这个孝,在我们佛教非常重视,我们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佛门的一部孝经。地藏菩萨属于大愿王,他能发出那种惊天动地的大愿:誓度地狱一切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大愿是来自于他孝的一种扩大,他曾经在做婆罗门女和光目女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母亲到了地狱里面,所以她就念佛,她就供斋。然后她到地狱之后发现,原来地狱的众生不仅这一世的父母,而且多生多劫的父母都在地狱里面,她才一下子把心量扩大了,要度尽地狱所有众生。换句话来说,度尽我多生多劫的父母,这是孝的一种凝聚的一种菩萨的大愿。所以你看《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的精神,菩萨戒含摄着声闻戒核心精神,核心精神里面就是孝;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就是戒。为什么孝就是戒呢?在佛的眼里,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无不从之受生。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对父母我们尽孝道,尽孝道都来不及,我怎敢去杀害他、去伤害他、去偷盗他呢?就以这个孝顺心、慈悲心故,他就止恶了、就修善了,就发出度一切众生的心了。所以这个孝里面就包含菩萨戒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断除一切恶;摄善法戒,修一切善;摄众生戒,度一切众生;都在孝里面包含着。

  那这个孝也包含着菩萨的六度精神在里面,比如说,我刚才讲顺,孝的一个核心因素叫顺,随顺。比如说六度所言的布施,我能够随顺我自心本具的慈惠(慈悲和恩惠)之心,而不逆之于悭贪,悭贪是我们烦恼,是逆的,不是顺法;我不顺着悭贪,那么这个孝就是布施。我顺着这种柔和的心,而不随顺瞋恨的心,这就叫忍辱。我顺着我的坚韧的心,不逆之为懈怠的心,这个孝就叫精进。我顺着我的寂定的心,而不逆于散乱的心,那么这个孝就是禅定。我顺着我的灵明不昧的觉心,不逆之为愚痴的心,那么这个孝就是智慧。你看这个孝包含着菩萨的六度在里面,六度可以延伸菩萨的大行、万行都在里面。所以佛门强调孝,包括出家:有人总是觉得出家人好像不孝,父母都不管;实际上出家修道是体现大孝。

  唐代有一个比丘,禅宗很有名的,叫师备禅师。他的父亲是捕鱼的,渔民;有一天他的父亲在捕鱼的时候,就从船上掉到水里,淹死了。那么这个师备呢,他是学佛的,知道这个恶因一定要到三恶道去,所以他为了报答他父亲的恩德,他自己出家了。出家修道,来为他的父亲忏悔,来拯救他的父亲;所以他出家真的是修苦行啊、参禅啊,这个非常精进勇猛的修行,他开悟了。就在开悟的那天晚上,他梦中他的父亲来了,对他感谢!说,由于荷子出家修道、悟道,我蒙你的这种道业,我升天了。所以生理上的赡养父母为小孝;能够精神上光宗耀祖是中孝;能够修行道业是大孝;能够让父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大孝中大孝。我们看到在我们目前中的社会,孝的文化是有很大的挑战,我们历来把孝认为是封建迷信,尤其在“文革”的时候。所以现在很多青少年不了解孝,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切以子女为中心,最后是坑害了他;因为他没有孝的一种道德的基础,他做人的基础都没有了。做人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孝打头的。如果一个人不孝,他的整个人的人格都瓦解了,你不可能期待他做好任何一个事情。不孝之人在单位上、在公务上一定是不忠;不忠不孝,能力越高祸国殃民的能量越大,都是负面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儒佛的孝道文化发扬光大。如果一个净业行人不孝,他就不够资格是一个念佛人,这是第一句孝养父母。

  再看第二句奉事师长,师长在世间法当中就是我们的老师,在出世间就是善知识。世间的师长教给我们做人的这种礼数、知识技能;出世间的师长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这些我们要恭敬心去对待。如果在世间法上,对自己的和尚阿阇黎,阿阇黎就是亲教师,教给你一四偈的人就是你的阿阇黎。如果对和尚阿阇黎不恭敬,讲和尚阿阇黎的坏话,他的业报是会下地狱的,下地狱六十小劫;地狱出来转为这些畜生身,畜生身受完了转为人道身,人道身还是很低贱的:聋盲、喑哑;所以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恭敬,佛法的利益从恭敬里面求,没有恭敬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就是世间法方面也离不开恭敬,你就学一门技术,木工、泥匠你都要拜师,你三年学徒的生涯,师父叫你干什么你得干什么,恭恭敬敬,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中国文化叫尊师重道。你尊敬师父、尊敬老师,就是尊重这个道;因为师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具有这样的一个责任的。

  那么就在学校,一个学校的学风怎么样?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当然我们会说一个学校,他那里硬件怎么样?图书资料怎么样?管理制度怎么样?这可能也是,就好像高校要搞重点大学,怎么够得上重点大学,他有这个指标;实际上师生关系,这个软性的东西它更重要。古人为尊重这个师道,《周易》讲有一个蒙卦,蒙卦是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是这个学生来求老师的,不远千里来登门求学的,不是老师要到你家门口去教的。为什么?这叫尊师重道,只闻来学,不闻往教;不能前往去教,应该是他要登门,负笈求学。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有礼的精神,礼的精神就是敬。你看中国的这个“三礼”《曲礼》曰:毋不敬,所以礼的精神是体现恭敬。一个人把恭敬心体现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佛心的一种表现,是明德的一种表现,它就代表着一种高雅的文化,区别于动物层面的一些粗糙、一种蛮横、一种弱肉强食的这样的一种野蛮;所以奉事师长是把恭敬体现出来。

  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传统的美德也受到了挑战,在传统社会这种家庭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在家庭父母要教小孩你要恭敬老师,在学校老师要教育小孩你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相互做这种教化。因为父母不可能教你小孩你要天天孝顺我,他不能这样教,一定是别人老师去教。所以自古以来叫易子而教,就是这个子女呀!子女有时候很难教,要让别人去教。易子而教,它里面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里面,因为这个教育里面要责善的,就是你做不到那种善的标准,就要用种种地方法,或者呵斥或者惩罚,这些都是让他改好的一个必要的手段。所以古人有时候小孩不听话是可以打的,叫做三天不打上屋揭瓦,他太顽劣了;有时候要用惩罚的手段,这个惩罚的手段是出于慈悲心,你不能纵容他。但是这种教育,让父母做这种教育,他很难。为什么?因为父母跟小孩是血缘关系,天然的血缘关系;在责善的过程当中就有可能破坏这种血缘关系。所以为了维护这样的一个天然的、伦常的血缘关系,就让子女交给他人去教,把权力授给老师,老师可以责善,是这样的一种教育。那么家长一定会教小孩你对于老师一定要恭敬,这里面他的一种恭敬教化的功能就会产生;无论是奖赏还是惩罚都是要把这棵树让他长直,让他成树、让他成才的。

  我们说这种教育目前也都是受到很大的异化,我原来是高校里面当老师的,我是在校园里面是感觉到师生关系越来越冷淡;这个师生之间的恭敬心、尊师重道已经是被这种市场经济给他汩没了。学生觉得我是交学费来上学的,你应该给我知识,是一个买卖关系;然后到了街上碰面也可以不打招呼,因为我们买卖关系完成了,你看这还有什么师生关系可言呢?坐个电梯学生还要争先恐后,老师可以站后面;为什么?我交了学费了,学校要给我提供优质服务,我理所当然先要坐电梯;想来上课就来上,不想来他就不想来;所以为什么在学校常常这个师生关系产生冲突。原来我们系里面有个老教授,他有一天下课来真是心脏病都差点发作了;他就在上课的时候仅仅叫同学起来,叫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那个学生回答不出来,他就批评了几句,说我布置的作业,你应该回去准备准备;就是批评几句这个学生就不答应了,他站起来就走,而且把门“咣当”一下,很响;而且他不走后门,就从你面前走,就是这样,他是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所以为什么高校里面课堂上,有时候老师和学生都产生冲突,甚至肢体冲突,这已经是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了;所以感觉到当这个老师都没有什么意思。

  学生对老师不恭敬的时候,实际上受害的是学生;老师会觉得你既然不尊重我,我也给你敷衍了。所以敷衍到什么程度呢?一上来,他也不备课了,我们原来青年老师们常常会开玩笑,先给你讲一段国内形势,再给你讲一段国际形势;再看看,还有一点时间,翻开课本来念一段,到时间了夹起皮包就走。学生能学到什么?所以为什么大学生,现在大学生在四年当中学不到什么东西?很多家长觉得上了大学就不得了了。现在你这师生关系各方面都在敷衍情况下,他能学什么东西?所以我们重新呼唤我们的传统美德,让每个人都在自已位置上,学生对老师恭敬,教师兢兢业业,真正像把学生看成子女一样,把自己的心血都用在教学上,都真正把人类文明最好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样我们这个教育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那么学生对老师就是要有一种极大的恭敬心:老师干什么,赶紧像仆人一样的去做、像大地一样的厚重。

  你看古人对老师是怎么样?有个叫程门立雪,那个老师(程颐)正在打坐,二位学生(游酢、杨时)就站在门口恭候,外面都在下着大雪,雪已经一尺深了,快把脚都淹没了,但是他们都不敢动一下。这个老师(程颐)打坐一个时辰,看到他们还在雪地里站着,才叫他们回去,是这样。目前这几年出现的弑师案都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还有杀害父母亲,这在古代都是非常罕见的。这已经是把这种对父母孝道、对师长恭敬这种文化荡然无存,才会出现这种恶性的情况。这种恶性的情况,不能把他挽回过来的话,将会非常危险。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