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轮回 前世今生

禅宗思想 | 作者:妙境法师 [投稿]

  「此中所言一切种子,即有业种子在内」,就是身口意的种子在这里面。

  「如是生死轮回是苦,如何能得解脱」前面这个「生死轮回、前世与今生」这里面的道理,我大概的讲完了。就是因为「」的关系,有生命的出现,相续的有生命的出现,生命的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业的关系;生命的差别也是因为业的关系,善业或不善业使令所得的生命有苦乐的差别。

  下面呢,「如是生死轮回是苦,如何能得解脱?」这地方再多解释句。比如说我们在世间上,我们不学习般若波罗蜜,我们只是有好肠在社会上做很多很多利益人的事情;能利益人也是有意义的,但是你将来能得的果报是怎么样的呢?不是在人间得果报,就是在天上。天上得果报或是在人间都是有时间性的,不管怎么长,时间到了就结束了。

  结束了会怎么办呢?还是在生死里流转,我们一般人福报不大,权利也不是很大,我们要做恶事,小小的做点儿恶可以;要是有权利的人,他要做恶事很厉害的,所以我们要是做善事做多了,多数有可能会做国王,在人间是大富贵的境界。但大富贵的人要是权利大,他做的恶事也是厉害,他随便可以开枪,法律不能制裁他,他继续享他的福,福报结束了,还能怎么地,到底是到三恶道去,要补偿的。

  所以我们说做善事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是你若没有般若波罗蜜很危险,没有般若波罗蜜你做的善事,就是一般有漏的善事,你将来有可能很苦恼,在佛法里有这个事情,认为我们只是做善事,你不知道如何去排除你思想里的贪瞋痴,你不知如何把它消灭出去,你不知道做这件事。

  我们学习了《瑜伽师地论》,里面讲,我们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瑜伽师地论》中讲的利益和安乐怎么讲?「安乐」,就是生活上使令你没有苦恼;衣食住这些事情都解决了,使令你心情安乐自在,这叫做安乐。何谓「利益」?改善你的思想,叫做「利益」。《瑜伽师地论》这样讲。改善你的思想,我们的思想有什么问题?我们是佛教徒,佛教徒与非佛教徒有什么不同?佛教徒相信有因果。但是现在佛的人都相信有因果吗?说我做了很多善事!是!你做了很多善事,我应该奖励你、给你奖状,但是你相信因果吗?我看不一定!就是思想上有题!所以我们行菩萨道时,要做二件事,一个是安乐众生,一个是利益众生。

  我们读《普门品》,是分二大段。前面苦救难,众生有火灾、有水灾,有国王难、有土匪难,有很多的灾难,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来救护你,你就离苦得乐;后面「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是什么意思?就是解决众生思想的问题,要你得到正知正见,要你知道有善恶果报,不可以做恶,要你通达般若波罗蜜,可以得涅槃,做这件事啊!

  这样子才能得到利益,利益安乐,这么讲,要是我只是做功德利益一切众生,你这只是安乐的一面,利益一边没有你还有所不足啊,有所不足现在不感觉这问题,将来你得果报的时候有问题。我们若看《史记》,汉高祖死掉了,吕后把赵王杀死掉了,给他吃毒药杀死了,把刘如意也杀掉了,不受法律的制裁,他儿子是皇帝,这件事就完了。

  我看有权利的人都这样,杀人愿意杀谁就杀掉谁,没有人敢制裁他的,都是这样,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就是这样子!世间事都是这样子。那些都是要大福德人才行,不然你杀人法律要制裁你的!所以我们做很多的善事,我们将来会享受富贵,但是富贵里面有危险,还是苦呀!

  「如是生死轮回是苦」所以我们到天上去享福,到天上享福好过人间,天上人他不造罪,天上的人心情和平,互相谁也不触恼谁,只有欲界天地居天四王天忉利天有时和阿修罗作战,才有这些苦恼事情,?没有这些事情。人间的人是更厉害,人间的纠纷是很多的,很苦呀!所以「如是生死轮回是苦,如何能得解脱?

  怎样才能解脱这苦呀?这前边我们讲「生死轮回前世与今生」,我们应该观察这件事要解脱生死之苦,要想办法解脱,这就是佛法的胜义,是不共于其它的宗教的。所以做善事是共于社会,社会上有人不相信佛教的也能做善事,他也可以办医院、也可以办学校,天主教、基督教也能做善事,这是共于世间的。不共于世间的,只有解脱生死得涅槃,这是佛法的胜义。

  我下面引《楞伽经》上的一段。「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实,观世悉虚妄,如幻梦芭蕉,无有贪恚痴,亦复无有人,从爱生诸蕴,如梦之所见。」「」一切唯心造的「」。「涅槃离心意」,在佛法的态度看,一切圣人,就佛法所谓圣人,他们就是得涅槃,佛、辟支佛、阿罗汉都是到涅槃那里去。而涅槃境界是离一切心意,是不可分别的境界。

  「唯此一法实」,唯独涅槃这方是真实不虚的,没有欺骗性,真实令你得到安乐。世间上的荣华富贵,也是人之所欲,千方百计努力地求,就是求这些事情,但是求得了未必是安乐的,我要做总统,真做了总统真的是安乐吗?我看不见得。拥有荣华富贵就算是快乐?我看不快乐。

  「唯此一法实」,唯独涅槃这里是靠得住,不是虚妄的,没有欺骗性。佛告诉我们涅槃里是安乐的,要是我们修学圣道成就了,不会此时安乐,后来又苦恼了,没有这回事。

  「观世悉虚妄,如幻梦芭蕉」,除了涅槃以外,其它的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虚妄的,都是不真实的,说是很快乐,但是不一定,不一定是快乐的。

  「如幻梦芭蕉」,就像幻术变现的东西,都是假的;就像做梦似的,不是真实的。做梦的人不知道是梦,认为很美,一醒来什么也没有,连梦里的境界都不真实的。芭蕉树是一个个叶子包里起来,看起很粗大,很大的叶子,好像很真实似,但是你若以刀去砍,它很虚伪,和松树、柏树不一样,它不真实。这个意思就是世间上的事情都不是真实的,都是有欺妄性,不是真实的。怎么样我们才能够去涅槃去呢?我们不被世间上如幻梦芭蕉的虚妄的事情所欺骗呢?能从虚妄的事情解脱出来到涅槃去呢?这个我们讲的「清净果」。只有修学八正道才可以,才能解脱生死的苦恼,到涅槃那里去,永久地安乐自在。

  我们读《金刚经》的候,「比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人若比一般小的东西,我们就好像身体很大了,但是佛菩萨很高大的,比如须弥山王身体是很高大的。佛菩萨的身体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自己知道,就是老病死嘛!你读书多或者读书少,你在社会上做事,或者是如意或者是不如意,总而言之,老病死就是这样,这一生就是这样过去了。

  我们欢喜吗?而这个病,不管你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有病,小孩也会有病,大人也会有病,虽然有医生能治疗,但是最后还是会死掉,结束了,都是这样子。这个今天我们欢喜不欢喜?我看谁也不欢喜这个境界,佛菩萨的身体是怎么样,不老、不病、不死,不是很好嘛!那样的身体不是很好嘛!

  而且神通自在,有广大的神通,一切一切事情都很自在,没有苦恼,佛菩萨身体是这样子的。不要说佛菩萨,天上的人都比我们都好,天上的人他们的身体也不老不病,你看这好不好?但是最后还是有死,所以还是不行。只有佛菩萨他的身体不老不病不死,所以我们佛教徒若修学八正道,也一样的可以得到佛菩萨的身体,不老不病不死。

  所以我们若修学圣道是有意义的,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我读了很多的书,我拿了博士学位,我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财富,最后还是苦恼境界,不管你本事多大,你做了皇帝,做了总统,一样的老病死,也是苦恼境界。要是得到圣道以后,成就了佛菩萨的身体,没有这件事了。世间上灾难的事情对于佛菩萨,都是等于零的;于佛菩萨不能有什么影响。所以我们佛教徒非常地幸运,能遇见佛法好好地学习佛法,修学八正道,能到涅槃那里去,这是非常殊胜的事情。

  八正道,把「清净果」简单的说一下。第一正见、第二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就是这八样。

  「正见」有二种,一个是世间的正见,一个出世间的正见。世间的正见就是我们相信有因有果,我们不敢做恶事,相信有生死轮回,有过去世有现在世有未来世,有善恶果报,有圣人,这些思想叫做世间正见。出世间的正见就是能见第一义谛了,那是出世间的阿罗汉,圣人的境界。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若是以三十七道品来讲八正道,这是圣人的境界,前边七觉支七菩提分,是属于初果的境界,八正道以后修学圣道,达到涅槃的境界,有这样的差别。我们现在只是讲八正道。

  「正见」我们学习佛法,修学无我观,能达到见第一义谛,那叫做「正见」。得了正见以后,要正思惟。

  「正思惟」什么意思?就是正见的境界是离分别相的,离语言相的;但是为了他人来讲解道理,你要安立名言,你才能讲出来,那这叫正思惟。安立什么样的名言,来为他人讲解你的正见,那么这叫做「正思惟」。

  「正语」就是为他人佛法,而不是邪知邪见。

  「正业」,得了圣道的人,他的行住坐卧,不管是到城巿里也好,到乡村也好,在自己的住处也好,与任何说话也好,他心里能保持清净,这叫做正业。这不容易,比如我们自己试一试,从早晨起来就保持内心清净,一直到晚间休息,这中间时时地保持内心清净,你试试看如何,容不容易?但是圣道可以做到这件事。

  「正命」什么意思?不管你是圣人也好,凡夫也好,你在这个世间上生存,就是要有钱;得了阿罗汉你还要生存,生存的时候,就是要有衣食住,凡夫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些钱都是合法来的钱,叫做「正命」。若是以欺骗的手段向人骗钱,那就是邪命。钱来得合法,叫做正命,来得不合法就是邪命了。圣人他们决定是正命,绝对不会以欺骗的手段向人拿钱。

  「正精进」你很得了初果以后,在大乘佛法,你得了无生法忍了,功德还没圆满,要继续的修学圣道,不懈怠,叫做精进。

  「正念、正定」,正念与正定是一回事,为什么能得到禅定呢?就是要有正念,时时地保持正念,心里没有散乱的分别,由正念而正定。正定就是从未到地定开始,得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无色界定四空定,得到灭尽定,都是定。前面的正见正思惟是智能,正语也属于智慧吧?!

  正命正业这是属于戒,正见正思惟属于慧,正念正定是属于定,这加起来就是戒定慧。而我们凡夫戒定慧都是没有的,想要修学佛法得到圣道,戒定慧都是要具足的,而智慧也要靠戒和定的帮助,才能得到正见正思惟的,散乱心不能得到佛法的智慧,所以要修学定,由定里面才能有智慧。

  有的阿罗汉在未到地定得到阿罗汉,那他没有神通,要是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后,能有神通,所以阿罗汉也有有神通的,也有没有神通的。这是因为定的深浅有关系。所以修学八正道就是修学戒定慧,就可以灭除去我们内心的污染,得到大智慧,断除一切烦恼,断除见烦恼和爱烦恼,小乘佛法是说得阿罗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大乘佛法是得无生法忍,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功德就圆满了。那么这是「清净果」。

  我们一般的佛教徒,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很多的大德都弘扬净土法门,就是愿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非常好。只是愿生阿弥陀国,也是可以,但是现在这里说这个话:「涅槃离心意,唯此一法识,观悉虚妄,如幻梦芭蕉」这什么意思?这与念阿弥佛有点不同。什么不同呢?要有出离心。我现在就想要得圣道,不愿意继续做生死凡夫了;叫出离心。为什么要出离呢?感到涅槃是最安乐的地方,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虚妄的,我要看破这件事,我不要再留恋荣华富贵,有厌离心。感觉涅槃是一切圣人的住处,我也要到那儿去。你要发真诚的愿,这叫做出离心。有了出离心以后,你再来修学八正道,成功了,那么你就是圣人了,也就是得涅槃了。那么就是永久地远离了生死的大苦,而不继续在生死里流转了。愿意回到生死来教化众生,也可以,但还是大自在的,生死不能污染他,生死这些污染的境界,不能污染这个圣人。所以这些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都是过来人,他就在这个地方教化众生,就是他们已经到涅槃了,又回到世间来教化众生的,是这样意思。所以我们从生死轮回前世今生知道是业力而有这生死的轮回,我们现在修学八正道解脱生死轮回,到涅槃那里去,我们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佛弟子、佛教徒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