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上篇 第三 彰施

  【原文】

  宋子曰: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①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②,以五彩彰施于五色③,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④?飞禽众而凤则丹,走兽盈而麟则碧,夫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⑤也,其义亦犹是矣。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

  【注释】

  ①阎浮之内:阎浮提,佛经中语,或译南瞻部洲。本仅指印度本土,后用指整个人间世界。

  ②天垂象而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处“天垂象”指上文所言之霞、花等自然界的图像。

  ③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书·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意即用各种颜色在衣服上染绘出各种图案。

  ④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有虞氏即虞舜,《书·益稷》中的那段话就是虞舜对大禹所说。

  ⑤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林林:林林总总,众多。青衣:指百姓。黄朱:指身着黄袍的帝王和穿红袍的大官。此句是指用特殊的颜色规定贵人的衣服,以区别于众庶,正如百鸟中唯凤色丹,百兽中唯麟色碧。

  【译文】

  宋先生说:天空中的云霞有着七彩各异的颜色,大地上的花叶也是美丽多姿、异彩纷呈。大自然呈现出种种美丽景象,上古的圣人遵循的提示,按照五彩的颜色将衣服染成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难道虞舜没有这种用心吗?众多飞禽之中只有凤凰的颜色是丹红无比的,成群走兽之中唯独麒麟才是青碧异常的。那些身穿青衣的平民望着皇宫,向穿黄袍、红袍的帝王将相们遥拜,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君子说:“甜味容易与其他各种味道相调合,白的底子上容易染成各种色彩。”世界上的丝、麻、皮和粗布都是素的底色,因而才能染上各种颜色。如果说造物不花费心思,我是不相信的。

  诸色质①料

  【原文】

  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房讨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②。凡红花最忌沉、麝③,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④,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点,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人。)

  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⑤加减而成。是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

  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入明矾、棓子⑥。)

  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

  赭黄色。(制未详。)

  鹅黄色。(黄檗煎水染,靛水盖上。)

  金黄色。(芦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

  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

  大红官绿色。(槐花煎水染,蓝淀盖,浅深皆用明矾。)

  豆绿色。(黄檗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

  油绿色。(槐花薄染,青矾盖。)

  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

  葡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苏木水深盖。)

  蛋青色。(黄檗水染,然后入靛缸。)

  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

  玄色。(靛水染深青,芦木、杨梅皮等分煎水盖。又一法,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棓子同浸,今布帛易朽。)

  月白、草白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

  象牙色。(芦木煎水薄染,或用黄土。)

  藕褐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附:染包头青色。(此黑不出蓝靛,用栗壳或莲子壳煎煮一日,漉起,然后入铁砂、皂矾锅内,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

  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初尚芜湖,千百年矣,以其浆碾成青光,边方外国皆贵重之。人情久则生厌。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布染成深青,不复浆碾,吹干,用胶水掺豆浆水一过。先蓄好靛,名曰标缸,入内薄染即起。红焰之色隐然,此布一时重用。)

  【注释】

  ①质:此指所用材料。

  ②打脚:打底色。

  ③沉、麝:沉香、麝香。

  ④退转:还原本色。

  ⑤分两:分量。

  ⑥棓(bèi)子:即五倍子。

  【译文】

  大红色。(用红花饼作为原料,用乌梅水煎煮出来后,再用碱水澄清几次。如果用稻草灰代替碱水,效果大致相同。多澄清几次之后,颜色就会非常鲜艳。有的染家图便宜,先将织物用黄栌木水染上黄色打底子。红花最怕沉香和麝香,如果红色衣服与这类香料放在一起,一个月之内衣服的颜色就要退掉了。用红花染过的红色丝帛,如果想要回到原来的颜色,只要把所染的丝帛浸湿,滴上几十滴碱水或者稻灰水,红色就可以完全退掉恢复原来的颜色了。将洗下来的红色水倒在绿豆粉里进行收藏,下次再用它来染红色,效果半点也不会耗损。染坊把这种方法作为秘方而不肯向外传播。)

  莲红色、桃红色、银红色、水红色。(以上四种颜色所用的原料也是红花饼,颜色的深浅根据所用的红花饼分量的多少而定。黄色的蚕茧丝不能染成这四种颜色,只有白色的蚕茧丝才可以。)

  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再加入明矾、五倍子染成。)

  紫色。(用苏木水染上底色,再用青矾作为配料一起渲染而成。)

  赭黄色。(制法不太清楚。)

  鹅黄色。(先用黄檗煮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

  金黄色。(先用黄栌木煮水染色,再用麻秆灰淋水,然后用碱水漂洗。)

  茶褐色。(用莲子壳煎水染色,再用青矾水染成。)

  大红官绿色。(先用槐花煎水染色,再用蓝靛套染,浅色和深色都要用明矾来进行调节。)

  豆绿色。(用黄檗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现在用小叶苋蓝煎水套染的,叫做草豆绿,颜色十分鲜艳。)

  油绿色。(用槐花稍微染一下,再用青矾水染成。)

  天青色。(放在靛缸里稍微染一下,再用苏木水套染而成。)

  葡萄青色。(放进靛缸里染成深蓝色,再用深苏木水套染而成。)

  蛋青色。(用黄檗水染,然后放入靛缸中染成。)

  翠蓝、天蓝色。(这两种颜色都是用蓝靛水染成,只是深浅各有不同。)

  玄色。(先用蓝靛水染成深青色,再用黄栌木和杨梅树皮各一半煎水套染。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蓝芽嫩叶水中先浸染过,然后再放进青矾、五倍子的水中一块浸泡;但是用这种方法浸染,容易使布和丝帛腐烂。)

  月白、草白色。(都是用蓝靛水稍微染一下,现在的方法是用苋蓝煮水,煮到半生半熟的时候染。)

  象牙色。(用黄栌木煎水稍微染一下,或者用黄土染。)

  藕褐色。(用苏木水稍微染一下后,再放进莲子壳和青矾一起煮的水中进行渲染。)

  附:

  包头青色的染法。(这种黑色不是用蓝靛染出来的,而是用栗子壳或莲子壳放在一块儿熬煮一整天,然后捞出来将水沥干,再加入铁砂、皂矾放进锅里面煮一整夜,就会变成深黑色。)

  附:

  毛青布色的染法。(布青色最初流行于安徽芜湖地区,到现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因为这种颜色的布经过浆碾之后带有青光,边远地区和国外的人都很珍爱它,将青布视为贵重的布料;但是人们用的时间长了,也就不那么稀罕它了。毛青色是近代才出现的,方法是用松江产的上等好布,先染成深青色,不再浆碾。吹干后,用掺胶水和豆浆的水过一遍,再放在预先装好的质量优良的靛蓝“标缸”里,稍微渲染一下就立即取出,于是布上就会隐隐约约带有红光。这种布曾经很受欢迎。)

  蓝淀

  【原文】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①。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②,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注释】

  ①淀:同“靛”,一种蓝色的染料。

  ②结箬篓:装入竹篓。

  【译文】

  蓝有五种,都可以用来制作深蓝色的染料,即蓝淀。茶蓝也就是菘蓝,扦插就能成活。蓼蓝、马蓝和吴蓝等都是播撒种子种植的。近来又出现了一种小叶的蓼蓝,俗称“苋蓝”,是一个更好的蓝品种。

  种植茶蓝的方法是,在冬天(大约农历十一月)割取茶蓝的时候,把叶子一片一片剥下来,放进花窖里制成蓝淀。把茎秆的两头切掉,只在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下几寸长的一段,熏干后再埋在土里贮藏。到第二年春天(大约农历二月)时,放火将山上的杂草烧掉,使土壤变得很疏松肥沃,然后用锥锄(这种锄的锄钩朝向内,约长八寸)掘土,在土里打出斜眼,将保存的茶蓝根茎插进去,就会自然生根长叶子。其余的几种蓝都是把种子撒在园圃中,春末就会出苗,到六月采收种子,七月就可以将蓝茎割回来用于造淀了。

  制作蓝淀的时候,茎和叶多的放进花窖里,少的放在桶里或缸里,加水浸泡七天,就自然出来了。每一石蓝花汁液加入石灰五升,搅打几十下,就会凝结成蓝淀。水静放以后,蓝淀就积沉在底部。近来福建人在山地上普遍种植的都是茶蓝,在近来的出产中,茶蓝的数量比其他蓝的总和还要多几倍,在山上装入箬篓子再装上船往外运。制作蓝淀时,把撇出的浮沫晒干后就叫“靛花”。放在缸里的蓝淀一定要先用稻灰水搅拌调匀,每天用竹棍搅拌无数次,其中质量最好的叫做“标缸”。

  红花

  【原文】

  红花,场圃撒子种,二月初下种。若太早种者,苗高尺许即生虫如黑蚁,食根立毙。凡种地肥者,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①,缚绳横拦,以备狂风拗折。若瘦地,尺五以下者,不必为之。

  红花入夏即放绽,花下作梂②汇多刺,花出梂上。采花者必侵晨带露摘取。若日高露旰,其花即已结闭成实,不可采矣。其朝阴雨无露,放花较少,旰摘无妨,以无日色故也。红花逐日放绽,经月乃尽。入药用者不必制饼。若入染家用者,必以法成饼然后用,则黄汁净尽,而真红乃现也。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干,立成金色。

  【注释】

  ①每路打橛(jué):每一行都打上桩子。

  ②梂(qiú):球状花萼。

  【译文】

  红花都是撒播种子在田圃里种植的,二月初就下种。如果种得太早,花苗长到一尺左右时,就会长出样子像黑蚂蚁的一种虫子,这种虫子咬食花的根部很快就会使花苗死亡。凡是种在肥沃的地里的红花,花苗能长到二尺到三尺高。这时候应该给每行红花打桩子,横拴绳子将红花拦起来,以防红花被狂风吹断。如果种在瘦地里,花苗高度在一尺半以下的就不必这样做。

  红花到了夏天就会开花了,花下结出球状花托和花苞,花托的苞片上有很多刺,花就长在球状花托上。采花的人一定要在天刚亮红花还带着露水的时候摘取。如果等到太阳升起以后,露水干了,红花就已经闭合而不方便摘了。如果遇上下雨天而没有露水的早晨,花开得比较少,因为没有太阳,晚点摘也可以。红花是一天天开放的,大约一个月才能开完。作为药用的红花不必制成花饼。如果是要用来制染料的则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制成花饼后再用,这样黄色的汁液已经除尽了,真正的红色就显出来了。红花的子经过煎压后可以榨出油,如果用银箔贴在扇面上,再刷上一层这种油,在火上烘干后,马上就会变成金黄色。

  造红花饼法

  【原文】

  带露摘红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或米泔①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捏成薄饼,阴干②收贮。染家得法,“我朱孔扬”,所谓猩红也(染纸吉礼用,亦必用紫铆③,不然全无色)。

  【注释】

  ①米泔:淘米水。

  ②阴干:阴凉处晾干。

  ③紫铆(mǎo):一种植物,花可为红色或黄色染料。

  【译文】

  摘取还带着露水的红花,捣烂并用水淘洗后,装入布袋里并拧去黄汁;再次捣烂,用已发酵的淘米水再进行淘洗,又装入布袋中拧去汁液;然后用青蒿覆盖一个晚上,捏成薄饼,阴干后收藏好。如果染色的方法得当,就可以把衣裳染成鲜艳的猩红色(染喜庆、贺礼用的东西,也必须用这种紫铆来染,否则就会一点儿颜色都没有)。

  附:燕脂

  【原文】

  燕脂古造法以紫铆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近济宁路但取染残红花滓①为之,值甚贱。其滓干者名曰紫粉,丹青家②或收用,染家则糟粕③弃也。

  【注释】

  ①滓:渣滓。

  ②丹青家:画家。

  ③糟粕(zāo pò):废物。

  【译文】

  古时候制造燕脂,以用紫铆做成并可染丝的为上品,用红花汁和山榴花汁做的要差一些。近来,山东济宁一带有人用染剩的红花渣滓来做,很便宜。干的渣滓叫“紫粉”,画家们有时用到它,而染坊则把它当做废物扔掉。

  槐花

  【原文】

  凡槐树十余年后方生花实。花初试未开者曰槐蕊,绿衣所需,犹红花之成红也。取者张度笃稠其下①而承之。以水煮一沸,漉干捏成饼,入染家用。既放之,花色渐入黄,收用者以石灰少许晒拌而藏之。

  【注释】

  ①张度笃稠其下:在树下密布竹筐。

  【译文】

  槐树生长十几年后才能开花结果,它最初长出的花还没开放时叫做槐蕊,就像染红色要用红花一样,染绿衣服要用到它。采摘时将竹筐成排放在槐树下将槐蕊收集起来。将槐花加水煮开,捞起沥干后捏成饼,给染坊用。已开的花慢慢变成黄色,有的人把它们收集起来撒上少量石灰拌匀后,收藏备用。

  【评析】

  有了缤纷的颜色,世界才不再单调。古代自给自足的生活,食衣住行几乎样样可以靠自己,只有某些特定的事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在织好的布料上染上各种颜色,在明代是由染坊负责的。染坊里所使用的各种染料怎么来,颜色又是怎么染到织物上的,本篇做了概略性的说明。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