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播种·麻

  【原文】

  《齐民要术》①:凡种麻,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颜色虽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哀。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②。故墟太良③,有夥④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夥,丁破反,草叶坏也⑤。地薄者粪之。粪宜熟。无熟者,用小豆底亦得。崔寔曰:“正月粪畴。”畴,麻田也。耕不厌熟。纵横七遍已上,则麻无叶⑥也。田欲岁易。抛子种⑦,则节高。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田二升。概则细而不长,稀则危⑧而皮恶。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亦良候也。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橐駞。”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言及泽急,说非辞也。夏至后者,匪唯浅短,皮亦轻薄。此亦趁时,不可失也。父子之间,尚不相假借,而况他人者也?泽多者,先渍麻子令芽生。取雨水浸之,生芽疾,用井水则生迟。浸法:著水中,如炊两石米顷,漉出,著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得地气,一宿即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待地白背,耧耩,漫掷子,空曳劳。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待白背者,麻生肥。泽少者,暂浸即出,不得待生芽,耧头中下之。不劳曳挞。麻生数日中,常驱雀。叶青乃止。布叶而锄。频烦再遍止。高而锄者,便伤麻。稠弱不堪者,拔去。勃如灰便刈。刈、拔,各随乡法。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即骊⑨。蘩⑩,古典反,小束也。欲小,箐普胡反。欲薄,为其易干。一宿辄翻之。得霜露,则皮黄也。获欲净。有叶者喜烂。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暖泉不冰冻,冬日沤者,最为柔朋也。

  《氾胜之书》曰: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夏至后二十日沤枲,枲和如丝。

  【注释】

  ①见《齐民要术·种麻第八》。

  ②故墟:这里似指长期废置不耕的土地。

  ③太良:《齐民要术》作“亦良”,《农桑辑要》其他版本有的无此二字,有的作“太薄”,均与文意不甚相合。

  ④夥:“夥”字,《齐民要术》的各种版本皆作“黠”,《农桑辑要》各版本均作“夥”。据石声汉考证,“黠”应作“藉”,即“秸”的异体字。“夥叶”,即“藉叶”之误。大麻的秸秆和叶子既然都早早的死了,故麻也不坚韧,不可织布。

  ⑤《齐民要术》原作“黠,丁破反”,无有“草叶坏也”一句。如训“黠”作“藉”,作“秸”,则“夥”字自不可信,“草叶坏也”,亦不可信。

  ⑥麻无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实言叶少。

  ⑦抛子种: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撒播”种法。“撒播”与条播(耧耩)不同,仅有株距无行距,密度更要大一些,故麻秆细而高,叶少,节长。

  ⑧危:同“麅”,即“粗”字。

  ⑨骊:是黄黑相混杂的颜色。殿本作“晒”,义不适。

  ⑩蘩:小捆、小把、小束,称藁。

  箐:禾稼刈倒后,在田中放置成的小堆,俗称“耩”。

  叶:原作“菜”。据《齐民要术》改正。

  转引自《齐民要术·种麻第八》。

  【译文】

  《齐民要术》:一般种(纤维用)大麻,多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有的颜色虽然是白的,但咬开后,里面却干枯焦燥,没有一点油性的,是秕的没成熟好的种子,亦不能种。如到市上去买种子,可放到口中噙一会,颜色没有变化的是好种子;变黑的是湿热郁衰变质的种子。种大麻一定要好地,但不要用故墟。故墟太肥,会使大麻苗稼有夥叶早死的害处,麻亦不可织布。“夥”,丁破反,指草叶变坏。瘠薄的土地要施肥。粪要腐熟的。没有熟粪,用小豆茬地亦可。崔寔说:“正月粪田畴。”畴,即指麻田。耕不厌熟柔。纵耕横耕达到七遍以上,则长出的大麻叶少。大麻田要年年更换。抛子种会使大麻的节长。好地一亩,用种子三升;瘠薄地一亩,用种子二升。苗稠,会使茎秆细弱、不见长;苗稀,会使茎秆长得很粗,韧皮质劣。夏至以前十天种,为上等农时;夏至日种,为中等农时;夏至过后十日以内种,为下等农时。“冬麦黄的时候种大麻,大麻黄的时候种冬麦”,这也是非常好的物候。谚语说:“夏至以后种麻,盖不上狗。”又说:“只要雨水多,可以埋没骆驼。”谚语又说:“五月间趁墒(抢种大麻),虽父子之间,不得借用人力。”这说明趁天雨抢种迫急,故谚语也有些不近人情。夏至后种的麻,不但低矮,麻的韧皮也又薄又轻。所以必须抓紧农时,机不可失。父子之间尚且不能互相帮助,对别人更不用说了。地太湿时,先浸种,令麻子出芽。用雨水浸种出芽快,用井水浸出芽慢。浸种的方法:将种子浸入水中,大约经过煮两石米饭的时间,滤出来放在席上,摊开三四寸厚,频频翻搅,使皆能得到地气,一夜过后便出芽。假若用水泡着,即便过十天也不出芽。等到地面泛白色,用耧耩开沟,撒播种子,拖着空劳覆土。若雨过后便下种,地太湿,麻苗出土后非常瘦弱;待地面泛白时种,麻苗出土后非常茁壮。地不是很湿时,可将麻种稍微浸一下,便滤出,不能等出芽,即用耧耩播入地中。不劳摩,不拽挞。麻出苗后的开始几天,要常驱赶鸟雀。叶子变青色时,才可以停止。真叶展开后,便开始锄。接连锄两遍,便要停止。苗高了再锄,便会伤麻。麻苗过稠过弱的地方,应拔去一些。等到花粉变得像灰尘那样,便要刈。或用镰刈,或用手拔,可以根据各地的习惯。未放粉便收刈的,韧皮纤维成长不良;散过粉还不收刈,麻纤维变骊。蘩要小,蘩,古典反,小把。箐普胡反。要薄,箐薄,是为了容易干。过一夜便要翻一遍。霜露沾湿后不翻,麻皮会变黄。收获要干净。带叶的容易烂。沤麻时水要清,沤的生熟要适度。浊水沤出的麻黑;水少时麻脆没韧性;沤生了,剥麻困难;沤过了,易腐烂,麻不耐用。若有暖水泉,冬天不结冰,用来沤麻,最为柔软和坚韧。

  《氾胜之书》说:纤维用枲麻,种早了,便会使麻秆硬、皮厚、节多;种晚了,便会使麻纤维不坚韧。故宁可使播种偏早,不要偏晚。夏至过后二十天沤麻,麻纤维会像蚕丝一样柔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