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菜根谭解读六

  201.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

  【原文】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大意】节俭朴素本来是一种美德,然而假如太过分节俭,就会论为富不仁、行为卑下的守财奴,如此反而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往来。谦让本来也是一种美德,可是假如太过分,就会变成卑躬屈膝、处处谨慎小心的人,这样最能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202.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原文】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大意】不要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而发愁,不要为短暂的快乐而高兴;不要由于长久的安定生活而有所依赖,不要由于一件事情一开始遇到困难而畏缩不前。

  203.宴乐、声色、名位,三者不可过贪

  【原文】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
  【大意】经常举行酒会宴客作乐的,绝对不是一个正派人的家庭;喜欢靡靡之音和爱穿华丽艳服的,绝对不是一个正派的读书人;名利和权位观念太重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官吏。

  204.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原文】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换得乐来。
  【大意】普通人都认为能满足心愿就是一大快乐,然而却常常被快乐引诱到痛苦中;一个胸怀旷达、眼光辽阔的人,由于平日能忍受各种横逆不如意的折磨,最后终于在艰苦奋斗中换来真快乐。

  205.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原文】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上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大意】生活在幸福美满环境中,就像已经装满的水缸,千万不能再增加一滴因为一旦增加之后就会立刻流出来;生活在危险急迫的环境中,就像已经快要折断的树木,千万不能再施加一点压力,否则树木就有立刻折断的危险。

  206.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原文】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大意】要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他人的行为,要用冷静的耳朵去细听他人的言语,要用冷静的心情去处理事物,要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事理。

  207.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原文】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
  【大意】心地仁慈博爱的人,由于胸怀辽阔舒畅,所以才能享受长久的福份,这是因为事事都采取宽宏气度的缘故;反之心胸狭窄的人,由于眼光短浅,以致所得到的利禄都是短暂的,这是因为凡事都只顾眼前的缘故。

  208.恶不可即就,善不可即亲

  【原文】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大意】听到人家有过错或作了坏事,不要马上就起厌恶之心理,必须经过自己一番冷静的观察,判断一下传话的人是否有诬陷泄愤的意图;听到某人有善行作了好事,也不要立刻就相信而亲近他,必须经过自己一番冷静的观察,以免被那些奸人作为谋官的手段。

  209.躁性偾事,和平徼福

  【原文】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大意】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作什么事都不容易成功;性情温和心绪平静的人,由于做事考虑周到而容易成功,所以各种福份也就自然到来。

  210.酷则失善人,滥则招恶友

  【原文】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大意】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因为用人如果太刻薄,即使想要为你效力的人,也由于受不了你的刻薄而设法离去;交友要选择而不可太浮滥,因为交友如果太浮滥,那些善于逢迎谄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你,来到你的身边。

  211.急处站得稳,高处看得准,

  【原文】危险径地早回头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大意】在动乱时代局势急遽变化时,要把握自己的脚根,站稳立场,才不致于被时代的雄涛巨浪所吞噬;处身于姿色艳丽的女人群中,必须把眼光放得辽阔而把持自己的情感,才不致于被美色所迷惑;当事情发展到危险阶段时,要急流勇退猛回头,以免陷入泥浊中而不能自拔。

  212.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大意】一个崇尚节义的人,他对世事的看法容易流于偏激,所以必须用温和的胸怀来调剂,才不致于跟人发生意气之争;一个在政治舞台有所成就的人,必须经常保持谦恭和蔼的美德,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招致人们的嫉妒。

  213.居官有节度,居乡敦旧交

  【原文】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大意】一个作了官的读书人,对于求职的推荐书信不能毫无节制地接待,对有所求的人要尽量少接见,以便防范那些投机取巧奔走专营的人;一个退休了的读书人,当你隐居乡间田园以后,就不能再摆那种高不可攀的官架子,平日跟家乡父老要表现出和蔼可亲的态度,以便敦睦亲族邻里的感情

  214.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原文】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大意】对于一个有高深道德修养的人不可不抱敬畏态度,因为敬畏有道德有名望的人就不会有放纵安逸的想法;同时对于贩夫走卒的平民也不可不抱敬畏态度,因为畏惧平民就不会有豪强蛮横不讲理的恶名。

  215.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

  【原文】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清;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大意】当你事业不如意而处于逆境时,就应想想那些还不如我的人,这样你就不会再怨天尤人了;当你事业很如意而精神松懈时,便要想想比我更强的人,你的精神就自然能振奋起来。

  216.不轻诺,不生嗔,不多事,不倦怠

  【原文】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大意】不要在高兴时不加考虑随便对人许下诺言,不要在酒醉时不加控制随便乱发脾气,不要在得意时不加检点惹事生非,不要在疲劳时疏懒下去不把事情作完。

  217.读书读到乐处,观物观入化境

  【原文】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大意】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要能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才不会陷入只背诵词章文句而不明书中真理的境地;一个最擅长观察事物的人,必须把全部精神都注入事物当中,跟事物结合成一体,才不致于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形迹而不明白真相。

  218.勿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贫

  【原文】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
  【大意】上天让一个人聪明圣智,目的就是派他教导一般智力较差的人,可是现在世间一些稍具才智的人,反而在那里卖弄自己的才华,来暴露那些天资较差的平庸人;上天让一个人有财富,目的是派他能救贫苦的人,可是世间一般拥有财富的人,却仗恃自己的财富来欺凌剥削穷人,这种仗恃聪明欺凌愚笨的人,仗恃财富剥削穷困的人,真是违背天意、罪大恶极之人。

  219.上智下愚可与论学,中才之人难与下手

  【原文】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认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虑知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大意】智慧道德都超越凡人的人,他们心胸开朗,对任何事物都无忧无虑,因此遇事都不存一丝猜疑之心;那些天赋愚鲁的人,终日糊里糊涂,脑中一片空白,因此遇事也就不懂得勾心斗角;这两种人既可以和他们研究学问也可以和他们建立功业。唯独那些天赋中等的人,智慧虽然不高却什么都懂一点,这种人遇事考虑既多猜疑心也极重,所以什么事都难以和他们合作完成。

  220.守口须密,防意须严

  【原文】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
  【大意】嘴巴是心的大门,假如大门防守不严,家中机密就会全部泄露;意志是心的双腿,假如意志不坚定,就像跛脚一般会走入邪路。

  221.责人宜宽,责己宜苛

  【原文】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大意】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偶然犯错时,要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走向正路;要求自己要严格,应在自己无过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品德进步。

  222.幼不学,不成器

  【原文】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
  【大意】小孩就是大人的前身,学生就是官吏的前身,假如在这个阶段磨炼不够,也就是教养学习的成绩不好,那将来踏入社会做事时,就很难成为一个有用人才。

  223.不忧患难,不畏权豪

  【原文】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大意】君子虽然生活在患难恶劣环境中也绝对不忧愁,可是当他参加宴饮游乐时却能知道警惕,以免使自己在无意中误入迷途;君子即使遇到有权势地位而蛮不讲理的人也绝不畏惧,但是当他遇到孤苦无依的老弱时却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224.浓夭淡久,大器晚成

  【原文】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时橙黄橘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大意】桃树和李树的花朵虽然艳丽夺目,但是怎比得上一年四季永远苍翠的松树柏树那样坚贞呢?梨和杏的滋味虽然香甜甘美,但是怎比得上橘子橙子经常飘散着清淡芬芳呢?的确不错,容易消失的美色远不如清淡持久的芬芳,同理,一个人少年得志远不如大器晚成。

  225.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

  【原文】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大意】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安定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中,才能体会人性的本来面目。

  226.言者多不顾行,谈者未必真知

  【原文】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大意】经常畅谈山野林泉生活之乐的人,未必就能完全领悟山林的真正乐趣;成天高谈讨厌功名利禄的人,心中未必就能完全忘怀名利思想。

  227.无为无作,优游清逸

  【原文】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奕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大意】静坐水边垂钓本来是一件高雅的活动,然而在这高雅活动中却手握鱼的生杀大权;对坐桌前下棋本来是一种正当的娱乐,但是在这种正当娱乐中却存在争强好胜的战争心理。可见多事就不如无事那样悠闲自在,多才就不如无才那样能保全纯真本性。

  228.春色为人间之装饰,

  【原文】秋气见天地之真吾茑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大意】春天一到百花盛开、百鸟齐鸣,为山谷凭添了无限迷人景色,然而这种鸟语花香的艳丽风光,只不过都是大自然的一种幻象;秋天一到泉水干涸树叶凋落,涧中的石头呈现干枯状态,然而这种山川的一片荒凉,才正好能看出自然界的本来面貌。

  229.世间之广狭,皆由于自造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大意】岁月本来是很悠长的,可是那些奔波忙碌的人却自己觉得时间很短促;天地本来是很辽阔的,可是那些心胸狭窄的人却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春花秋月本来是供人欣赏调剂身心的,可是那些熙熙攘攘的人却认为这是一种多余无益的事。

  230.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

  【原文】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大意】具有真正生活乐趣的休闲活动不在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几块奇岩怪石,山川景色就已经齐全;领悟大自然景色不必远求,只要在竹屋下静坐,让清风拂面、明月照人,心胸自然觉得旷达辽阔。

  231.心静而本体现,水清而月影明

  【原文】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大意】夜澜人静听到远远传来嘹亮的钟声,可以清醒人们虚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水中观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发现我们肉身以外的灵性。

  232.天地万物,皆是实相

  【原文】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大意】鸟的语言和虫的鸣声我们虽然听不懂,但却是表达它们的感情的方法;花的艳丽和草的青葱我们固然都能看到,但是其中还蕴藏着大自然的奥妙文章。所以我们读书研究学问的人必须使灵智清明透澈,必须使胸怀光明磊落,如此跟事物接触,才能收到豁然领悟之效。

  233.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迹用

  【原文】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大意】人们只懂得解释和阅读有文字的书,却不懂得阐明和研究大自然中的无字书;人们只知道弹奏普通有弦琴,却不知道欣赏大自然无弦琴的美妙琴音。也就是只知道运用有形迹的事物,而不懂领悟无形的神韵,这种庸俗的人又如何能理解音乐和学问的真趣呢?

  234.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

  【原文】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大意】一个人内心假如不被物欲蒙蔽,他的情绪就会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静的大海那样开朗;一个人平日闲居无事,假如有琴书陪伴消遣,就会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的逍遥自在。

  235.欢乐极兮哀情多,兴味浓后感索然

  【原文】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
  【大意】高朋满座聚在一起,大家痛饮狂欢,真是畅快之至,然而转眼之间就夜静更深,炉中的檀香也已经烧完,醇美的香茶也已经冰冷,便会觉得方才的狂欢豪饮反而有些要吐的感觉,再回想那些美酒佳肴更觉得索然无味。人间的万般事物大多如此,只要太过分就会产生反效果,人们为什么不猛回头适可而止呢?

  236.知机其神乎,会趣明道矣

  【原文】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大意】人间不论任何事物,只要能领悟其中的乐趣,那么三江五湖的山川景物,就等于都纳入我的心中;人间任何道理,只要能看穿眼前的机运,那么所有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都会成为我的好友任由我效法。

  237.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

  【原文】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大意】就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来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一粒尘埃,可见地球上的小小生物和无边的宇宙一比真是小得可怜;就绵延无限的时间来说,我们的生命只不过犹如短暂的浪花泡沫,可见那些比生命更短暂的功名利禄只是过眼烟云。一个没有高尚智慧的人,是无法明白彻悟这种道理的。

  238.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原文】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大意】人生就像用铁器击石所发出的火光一样一闪即逝,在这期间去争名夺利究竟有多少时间?人类在宇宙中所占的空间就像蜗牛触角那么小,在这块地方上争强斗胜究竟有多大世界呢?

  239.极端空寂,过犹不及

  【原文】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坠在顽空。
  【大意】一盏微弱的孤灯失去了火焰,一件破旧的大衣失去了温暖,人生到这步田地也未免太煞风景;一被人的肉身像是干枯的树木,而心灵也犹如火种熄灭的死灰,这种人等于是一俱僵尸,必然会陷入冥顽空虚中。

  240.得好休时便好休,如不休时终无休

  【原文】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会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大意】人不论作什么事,当答应罢手不干时,就要下定决心结束。假如犹疑不决想找个好时机再罢手,那就像男女结婚虽然完成了终身大事,以后家务和儿女夫妻间的问题还很多。人们别以为和尚道士好当,其实他们的七情六欲也未必全除。古人说得好:“现在能罢休就赶紧罢休,如果说找个机会罢休,恐怕就永远没罢休的机会。”这真是一句极高明的见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