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菜根谭解读五

  161.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时警惕

  【原文】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大意】人生的道理就像一条大马路,人人都可以走,人人都必须走,所以应该顺着人性去引导;作学问就像每个人吃家常饭那样普遍,因而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留心观察和提高警惕。

  162.信人示己之诚,疑人显己之诈

  【原文】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大意】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都是诚实的,但是起码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但是最少自己已经先成为虚诈的人。

  163.春风育物,朔雪杀生

  【原文】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大意】一个胸襟宽宏忠厚的人,就好比温暖的春风化育万物,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生机,一个胸襟狭隘刻薄的人,就好比寒带阴冷凝固的白雪,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杀气。

  164.善根暗长,恶损潜消

  【原文】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东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大意】一个经常作好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好处,但是善人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的东瓜,自然会暗中一天天长大;一个经常作坏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是恶人就像春天院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射自然就会融化消失。

  165.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原文】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大意】偶而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友时,情意要特别真诚、气氛要特别热烈;偶而处理某种秘密事情时,居心要特别坦诚、态度要特别开朗;偶而服侍身体衰弱的老人时,举止要特别殷勤、礼节要特别周到。

  166.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

  【原文】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大意】一个勤奋的人应该尽心尽力在品德和义理上下功夫,可是一般人却都仰仗勤奋来解决自己的穷困;一个俭朴的人应该把财货和利益看得很淡泊,可是一般人却假借俭朴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勤奋和俭朴本来是有德君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不料反倒成为市井小人营利循私的工具,说来也真是令人感到惋惜。

  167.学贵有恒,道在悟真

  【原文】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大意】一个凭一时感情冲动去作事的人,等到这五分钟热度一过事情也就跟着停顿下来,这哪里是能维持长久奋发上进的作法呢?一个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领悟有时也会被感情所迷惑,所以这种作法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明灯。

  168.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原文】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大意】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多加宽恕,可是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却不可以宽恕;自己受到屈辱应该尽量忍受,可是别人受到屈辱就要设法替他消解。

  169.为奇不为异,求清不求激

  【原文】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大意】思想超越一般的人就是奇人,可是那种故意标新立异的人并非奇人而是怪异;不肯跟人同流合污就算清高,可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而就和世人断绝来往,那并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170.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

  【原文】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大意】对人施恩惠要先淡而逐渐变厚,假如先厚而逐渐变淡,就容易使人忘怀这种恩惠,对人施威风要先从严而逐渐变宽,假如先宽而逐渐变严,那部属就会厌恨你冷酷无情。

  171.心虚意净,明心见性

  【原文】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大意】只有在内心了无一丝杂念时,人的善良本性才会出现,假如不使心神宁静而想要求发现本性,那就像拨开水波来找水中之月一般,越拔越是找不到,只有在意念清纯时脑海才会清明,假如不铲除烦恼而想心情开朗,那就等于想在落满灰尘的镜子前面照出自己的样子,根本是照不清的。

  172.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原文】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大意】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人们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

  173.慈悲之心,生生之机

  【原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大意】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就经常留一点剩饭给他们吃,为了可怜飞蛾的烧死,夜里只好不点灯火,古人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类没有这一点点相生不绝的生机,那人就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此也不过和泥土树木相同而已。

  174.勿为欲情所系,便与本体相合

  【原文】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大意】人类的本原就是宇宙的本原,也就是人的灵性跟大自然现象是一体的,所以人心就是天心,人体就是天体。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大自然有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大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戾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大自然界有和风甘露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冷酷,就如同大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不过大自然的变化随时兴起随时幻灭,对于生生不息的广大宇宙毫无阻碍,人的修养假如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同心同体了。

  175.无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原文】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大意】平时闲居无事时,心情最容易陷入迷乱状态,这时应利用平静的心情来觉悟积压心中的问题;当有事忙碌时,感情最容易陷于冲动状态,这时应使头脑冷静控制冲动的感情。

  176.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

  【原文】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大意】当评论事情的得失时,假只有以超然的身份置身事外,才能了解事情的始末而评论出真正的是非;如果是当事人,置身干整个事情之中,这时就要暂时忘怀个人的毁誉,才能专心策划一切和推动所负的任务。

  177.操持严明,守正不阿

  【原文】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大意】一个具有高深才德的读书人,当你身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位置时,操守要严谨方正,行为要光明磊落,心境要平和稳健,气度要宽宏大量,绝对不可接近或附和营私舞弊的奸党,但是也不要过分偏激而触怒那些阴险狠毒的小人。

  178.浑然和气,处事珍宝

  【原文】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大意】一个爱好标榜节义的人,到头来必然为了节义而受人批评诽谤;一个标榜道学的人,经常由于道学而招致人们的抨击指责。因此一个真有修养的君子,平日既不接近坏人作坏事,也不标奇立异建立声誉,只是保留那种纯朴、敦厚、和蔼的气象,这才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179.诚心和气陶冶暴恶,名义气节激砺邪曲

  【原文】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砺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
  【大意】办事一旦遇到狡猾诈欺的人,就要用赤诚之心来感动他;一旦遇到性情狂暴乖戾的人,就要用温和态度来感化他;一旦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就要用道义气节来激励他;假如能作到以上几点,那全天下的人都会受到我威德的感化了。

  180.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

  【原文】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大意】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祥和念头,可以创造人际之间和平之气;人能保持些许纯洁清白心地,可以使美名流传千古而不朽。

  181.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原文】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祸胎。只有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
  【大意】阴谋诡计,怪异的言行,奇特的技能,这些都是导致社会内乱的根源。只是那种平常的德行和寻常的言行,才合乎自然法则而成为维护社会和平的宝器。

  182.忍得住耐得过,则得自在之境

  【原文】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大意】俗语说:“爬山要耐得住斜坡上的险径,走雪路要有胆量过危险的桥粱。”可见这一个‘耐”字具有极深长的意义,例如险诈奸邪的人情,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假如没有这一个“耐”字苦撑下去,有几个不会坠落到杂草丛生的深沟里呢?

  183.心体莹然,不失本真

  【原文】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作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作人处。
  【大意】夸大自己的丰功伟业,炫耀自己的美妙文章,这都是靠外物增加自身光彩来博取他人赞誉,岂不知我们人人内心都有一块洁白晶莹的美玉,所以我们只要不丧失人类原有的纯朴善良本性,即使在一生中没留下半点功勋事业,也没留下片纸只字的著作文章,也可算是一个顶天立地光明正大的人。

  184.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原文】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大意】即使在很忙碌时,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以便让身心获得舒展,而且必须在无事时养成这种习惯,只有能把握要点的人才能作到忙里调剂身心的工夫。要想在吵闹喧嚣的环境里保持清醒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把事情策划好,因为只有凡事都有计划的人才不会临事慌乱。反之假如平时不养成这种好习惯,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结果往往把事情弄成一团糟。

  18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原文】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大意】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作绝情绝义的事,不过分浪费物力,假如能作到这三件事,就可以为天地树立善良的心性,为万民创造生生不息的命脉,进而为后代万世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186.为官公廉,居家恕俭

  【原文】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大意】作官有两句必须遵守的箴言,这就是“态度公正无私才能产生明确判断,行为清白廉洁才能使人敬服”;治家有两句必须遵守的箴言,这就是“多替别人设想心情自然平和,生活节俭朴素家用自然充足。”

  187.处富知贫,居安思危

  【原文】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大意】当你身居富有和权贵的地位时,要了解贫贱人家的痛苦才行;当你正值青壮年身体健康时,必须想到年老身体衰弱以后的悲哀。

  188.清浊并包,善恶兼容

  【原文】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大意】立身处事不可太自命清高,对于一切羞辱、委屈、毁谤、脏污都要容忍才行;与人相处不可善恶分得太清,不管是好人、坏人、智者、愚者都要包容才行。

  189.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原文】休与小人仇仇,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大意】不要跟行为恶劣的人结仇,因为小人自然有人和他为敌;不要对有品德修养的君子以不正当手段献殷勤,因为君子为人处世不会为了私情而给人特别恩惠。

  190.疾病易医,魔障难除

  【原文】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
  【大意】放纵情欲的毛病还有医治矫正的可能,不过自以为是顽固不化的毛病却无医治希望;当障碍表现为某种具体的东西,则容易排除,但表现为某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时却难排除。

  191.金须百炼,矢不轻发

  【原文】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大意】磨砺身心要像炼钢一样反复陶冶,假如急于希望成功就不会有高深修养;做事就要像拉开千钧的大弓一般,假如随便发射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192.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

  【原文】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大意】做人做事宁可遭受小人的猜忌和毁谤,也不要被小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做人做事宁可遭受君子的责难和训斥,也不要被君子宽宏雅量所包容。

  193.好利者害显而浅,好名者害隐而深

  【原文】好利者逸出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
  【大意】一个好利的人,他的行为超越道义范围之外,因而就用各种手段逐利,他逐利的祸害很明显,容易使人防范,后患也就不会太大;反之一个好名的人,他为了假借仁义道德来争取人们的拥戴,因此就经常混迹仁义道德之中而沽名钓誉,他所作的坏事人们也不容易发觉,结果所造成的后患都非常深远。

  194.忘恩报怨,刻薄之尤

  【原文】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大意】受人的恩惠虽然很多很大也不设法报答,但是一旦有一点点怨恨就千方百计地报复;听到人家的坏事即使很隐约也深信不疑,但是对于人家的好事再明显也不肯相信。这种人可以说刻薄冷酷到极点,过分地刻薄是做人应该严加戒绝的。

  195.谗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风侵肌

  【原文】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大意】用恶言毁谤或诬陷他人的小人,就像点点浮云遮住了太阳一般,只要风吹云散太阳自然重现光明;用甜言蜜语或卑劣手段去阿谀别人的小人,就像从门缝中吹进的邪风侵害皮肤,使人们不知不觉中受到他的伤害。

  196.戒高绝之行,忌褊急之衷

  【原文】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大意】高耸云霄的山峰地带不长树木,只有溪谷环绕的地方才有各种花草树木生长;水流特别湍急的地方并无鱼虾栖息,只有水深而且宁静的湖泊鱼类才能大量繁殖。可见过分的清高行为和过分的偏激心理,跟高山峻岭和湍急的河流相同,都不是容纳万物的地方,有德君子必须重视戒除这种心理。

  197.虚圆立业,偾事失机

  【原文】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大意】凡是能够建大功立大业的人,大多都是谦虚圆滑类型的人;凡是惹事生非遇事坐失良机的人,必然是那些性格倔强不肯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198.处世要道,不即不离

  【原文】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大意】人生在世的一切言行,既不能跟一般人同流合污,也不要自命清高、标新立异故意与众不同;尤其是做事时既不可以处处惹人讨厌,也不可凡事都曲意奉承博取他人欢心。

  199.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原文】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大意】当夕阳西下时,在天空所出现的晚霞是那么灿烂夺目,当深秋季节寒冬将时,金黄色的柑桔却正在吐露扑鼻的芳香,所以有德君子到了晚年更应振作精神奋发有为。

  200.藏才隐智,任重致远

  【原文】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大意】老鹰站在那里装睡,老虎走路装病,正是它们准备捉人吃人的手段。所以一个具有才德的君子,要做到不炫耀聪明,不显露才华,如此才能培养出肩负重大使命的毅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