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再一次释迦佛叫文殊师利呀!假如有净信的男女有情众生,尽自己的一生不去拜那些外道的鬼、神、旁门左道,只是一心皈依佛法僧(皈依自性佛、皈依自性法、皈依自性僧),外面显像是:释迦佛、经文、还有出家的和尚。内里就是皈依自己的本来,自己的本来心中就有佛法僧。
皈依之后,要守根本戒,然后你也要教别人来守根本戒:杀盗淫妄酒。哪怕你不是出家人,没有皈依的人,这五个根本戒都要懂的,都要去遵守。
昨天我看了一个报纸,在甘肃、青海、陕西、内蒙这几个地方又出现了地下的邪教派,他们的性质有点跟传销一样很严谨的,如果不去制止他,有可能又要来一次大的灾难。各种教派信佛的、信神的、信旁门左道的都打着建佛庙的旗号,一是招揽顾客,二是骗取信众的钱。这跟佛法就不一样了,佛法是明白道理,你自愿进来,自愿出去,出入是自由的。
『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苾刍尼五百戒。』五戒是指杀盗淫妄酒。十戒是出家人的,属于沙弥戒。菩萨的戒律有四百多,现在的菩萨戒少了,十个重戒,十八个轻戒,可能细微的戒就多了。和尚二百五十戒,尼姑五百条戒律。
可能女人就要问,为什么女人这么多呀?因为女人和男人的身体不一样,是按照生理不一样来定的,这个不要去怀疑。他定的这个戒律是为了保护我们,并不是说为了限制我们。
『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在你所受的戒律当中犯了戒律,很害怕自己堕落到三恶道当中,如果能一心专念药师佛的名号,一心恭敬供养药师佛,就一定不会堕落到三恶道中。
『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或有孕妇临产的时候,她会受到极大的苦楚。
我在讲《佛说母亲恩重难报经》中说过,如果这个女人做善事,而且她的家人也做善事,她怀的孩子会非常安静,她没有那么大的痛苦。如果她家里做了十恶不赦的事情,她怀的孩子也是被业力召感来的,也是那种十恶不赦的人,所以她临产就非常痛苦。
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妈妈,男人还要爱护自己的媳妇。女人真的是这样,很不容易呀。为什么?亲娘生你的时候所受的痛苦,老婆为你生孩子的时候,也受那样的痛苦,大家一定要走好咱们这个人道。不要因为两三句话就开始大吵大闹,甚至于离婚。
修佛法不碍世间法。如果你为了修佛法把世间法弄颠倒,那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干脆你不要学佛。佛是有智慧的,他没把世间颠倒过来,倒是旁门左道把世间给颠倒了。
『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如果能诚恳殷切地一心称念药师佛,礼赞药师佛,恭敬供养药师佛,她临产时的众苦都消除了。比如你媳妇生孩子的时候,你在家里把香点上,对着佛像真诚的至心礼拜他,给他磕头、顶礼、称药师佛的名号或咒语,你的媳妇也诵药师佛的名号,那她会没有痛苦的生产。
去年在深圳我有个徒弟,从她肚子痛到医院就四个小时就生下来了,她受的痛苦也非常少,而且孩子生下来非常漂亮,是个男孩子。在04年的时候我就给她说,在06年你会生个儿子。他俩十年都没有怀上,后来怀上了。我说佛菩萨会给你送个儿子来的,你不用急,只要你来学佛。这两人就开始学佛,果真按照我说的做到了,而且他现在学法学得非常好啊!
只有你真正的用心去学,学来的东西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就像我得来的这些经验都是我修行得来的,别人是给不了的,都得自己去走、去实践。
『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生的孩子,六根具足,相貌端正,而且眼睛非常明亮,眼睛亮表明肝好,耳朵聪利表明肾好,肾开窍于耳,谁看见这个孩子都喜欢去抱一下。很多小孩子你一看就烦他,就不想去抱他,但有一些小孩你一看就愿意抱。本来你不喜欢小孩子,但看到这个小孩子你就想去抱,就想去摸摸他,这就是说这个孩子带有天意,他是天老爷或佛菩萨送来的。《易经》里有句话,八字里有六合,就是人见人爱。八字里有六冲,你一看就会烦他,哪怕长得再漂亮,你从内心当中就有一种力量排斥他,就是不想抱。
我能开悟也是得益于《易经》。我最早把《易经》看得比较明白,给人家算命看风水,后来觉得给自己带来的负面东西较多,然后才开始学佛法,但是《易经》一直在运用中,如何来跟佛法结合,我一直在摸索着走。
『利根聪明。安稳少病。』所生的孩子根性善良,聪明智慧,安详,很少生病。
『无有非人。夺其精气。』没有非人精怪来夺他的精气。有些人先天的能量非常强,为什么强呀?他往世就在修行,他修行的时候本身就具有一种能量,他再转世为人的时候,他散失掉的非常少或者说他喝孟婆汤喝得少,很多东西他还隐隐约约的记得,他身上的光还存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护体的神灵,鬼非人就会来夺了,孩子本来身体健康,没两天趴下了,这孩子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大家今后一定要记住,我们有些人为什么先天的能量非常大。因为他往世就是修得非常好的人,只是没有成功而已,相对于凡夫来说,他的能量肯定是高的。他在这世做人听佛法的机会就多,接受佛法熏习的时间就要长。
我收了几个一两岁的徒弟,有一个最小的是一岁半,没人教就自己跑佛堂里去磕头。还有一个是两岁多一点,还有一个四五岁的。他们的奶奶就问我:师父啊,这孩子这样不好吧。我说这没有什么不好,这都是佛菩萨再来啊,你们家拣了便宜了,说明你们家祖坟冒青烟了,紫气东来呀。
所以说这么大点的小孩不用别人告诉,自己跑到佛堂里去拜,烧香他个子太矮,自己跪下去磕头。这就表明这个人上辈子是修行的,他自性当中就有一种懵懵懂懂的看见佛就欢喜,然后就去拜。
去年我给一个朋友一张光盘,全是咒语,还有一本书,也是咒语。我说给他媳妇听,二十四小时听。等他媳妇生完孩子之后,怪事就来了,然后就给我说:师父,我们家儿子,白天睡觉,晚上不睡,怎么办呀?我说有什么反应吗?他说晚上他一听这个佛曲才睡,不听就两个眼睛一直瞪着,瞪到早上四五点钟睡觉。我问是不她在怀孕期间一直在听?他说是的,怀孕四个月就开始听,一直到他生下来。这个孩子白天睡觉,晚上他听不到曲子就闹,这音乐一响,他呼呼的睡觉,音乐一停,他马上醒来。
他给我讲这个故事,我说你们家真是福德好呀。这个朋友的心非常善良的,跟朋友交往的时候,都是自己吃亏的时候多。在他媳妇怀孕的时候,我还给他说,你要学佛法,然后让你媳妇也来听。后来他按照这个方法去做的时候,确实这孩子非常健康,聪明得很。
大家不要怀疑,你怀疑的时候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并不是说对佛没有信心。佛不在乎你有没有信心,你对身外的佛有没有信心,对佛来说起不到作用,主要是对自己要有信心,自性是佛呀。你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佛对你就真的没有信心了,所以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要发愤图强,要冲出这个火宅。
学佛法比练气功要强得多,被夺其精气的一般都是练气功的人比较多。修佛法的人夺的非常少,为什么?修佛法不去练丹,直接修智慧,你智慧打开了,智慧的能量非常强大,所以修佛法的人很少被人家夺了的,除非他往世的业障非常大,被天魔给治了,咱们就没有办法了。
不少人在受三坛大戒的时候,业障重的,坛都没有下来就死了,浑身抽抽就在坛上死了,像这种天大的业障没有办法之外,正常学佛的人都不会被人家夺走精气。
我们的精气神是由佛家的护法神护住的,所以说不害怕夺。练气功都属于外道,外道并不是说不好,如果没有名师看着你来修行,比如说这个气功最高级有五级功,你练到二级的时候,这个时候麻烦就要来了,到三级的时候麻烦的事情最多最大,那时候你稍有点功能了,隐隐约约你也能听了也能看了,这个时候你的精气形成了一个丹,就给人家夺跑了。
修气功的人一定要注意,不是说学气功不好,气功也能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学,但修来修去,要进一步的提高还得要转到佛法上来,有气功的底子,再来修佛法就快,事半功倍。
我们学佛首先要有信,信愿行果的信是敲门砖,信是道源功德母啊,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我们要真诚的信,一心一意的信。如果信心不太具足,那其他的就不要谈了,什么都跟你没有缘了,种种的妙处都跟你没有缘了。
信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得到法义,这个话在讲经的时候已经说过:虔诚恭敬法自得。大家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就敢保证功自得,一是功力二是功德,功德和功力是实事吧。虔诚恭敬法自得。大家真的做到了,哪怕自己看经听经,哪怕你听到了一句半句理解了,你就和得到一部整经的功德几乎是一样的。为什么?大家学佛应该记得这么一个话:小王去布施去了,你随喜他赞叹他。你跟他的功德是一样的。但功力不一样,人家真正的用钱财布施了,人家出了力气了,你只不过出了一个嘴,自己没有布施。练武功,人家是起早贪黑的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人家用真功夫体力换来的,功力出来啦。你是写小说的,把他的事迹写得很神奇,有功德但没有功力。金庸写武功小说把那些招数写得很神奇,但让他来个降龙十八掌,他就不会,他有功德但没有功力。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经中有很多生僻字,本文即为《药师经》中的生僻字注音版。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土广大,人民富饶的城邦,名字叫做广严城。那时,世尊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当微风吹来的时候,枝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它的名字叫做乐音树。在世尊的周围,有已经证得圣果的八千多位大比丘弟子们;有三万六千多位初地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佛光注照○○○(称自己名或他人名)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耀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愿以此功德,供养药师佛,上报四重恩,下济六道苦。法界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琉璃国。
求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的;缺衣少穿,缺医少药的;有病苦厄难求解脱的;女人难产的;厌离女身的;犯王法做牢狱的;长相丑陋,身体残疾,顽疾不愈;恐惧战争饱受战乱之苦;命已尽想增寿的;怕有无量横死,无量灾难的;想修行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部经典,是消业祛病的养生治病法门、次第修行的筑基前行法门,是获得现实利益、积累资粮的福慧双修法门。《阿弥陀经》说: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药师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死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
学佛久了,很多人会争执一个吃素的问题。我就明确告诉大家,念佛之人,一定会吃素,因为色身已经转化,吃素是结果。如果还吃肉,说明念佛学佛功夫还没有到。学佛的人,色身一定会转化,这是可以验证的。
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这里提到一生所系菩萨,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大乘善根具足入正定地的菩萨,承佛慈力所加,于佛所说甚深法要,无所畏惧、不生疑惑,堪任受持。大乘善根成熟的菩萨有什么好处呢?佛所说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卷首叙述佛在广严城乐音树下,对曼殊室利叙说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并说药师如来之净土是在过东方十殑伽沙等佛土之净琉璃
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都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誓愿,也是药师佛成佛的根本所在,这些愿是别愿。我们读诵经文时会看到这些,然后认为只要我们念诵《药师经》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或者认为会得到药师佛的加被获得这样的殊胜功德。有人常说“要是诵经不能得到那些功德,我为什么还要念”,其实这是搞错了经义。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药师功德本愿经》的这个作者是谁,就是最早是谁翻译的,我们现在读的这本经的作者是谁,就是来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唐代著名的高僧,号称为“三藏法师”的玄奘大师啊。
殊胜地位 如果说《地藏本愿经》是指明娑婆世界的恶道之苦、激发人们升起出离心,《阿弥陀经》是指点人们出离娑婆世界之后的归宿――往生极乐世界,《药师本愿经》则是指导人们如何从娑婆世界过渡到极乐世界的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十三祖,终生都在弘扬西方净土法门,但是在他的文钞里保留下来了两篇为刊刻《药师经》写的序。他写道:“《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及诸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
《药师经》,据佛说有三个名称: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3、《拔除一切业障》。现在流通的《药师经》,是以第一名称为经题。拔一切业障,就是药师如来功德的力量;十二神将的饶益有情,也是护持药师如来的功德法,而令有情获得功德的法益,所以立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惠能大师,唐代高僧,广东新兴人。大师出生时,有两位梵僧专程来到他的家中,为他取名“惠能”,并道出名字的寓意:“惠,以佛法惠施众生;能,能做佛事。”大师一生艰苦卓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智慧与传奇。《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大师的重要人生经历和思
弟子发问:《六祖坛经》中讲到“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两处的念指啥?有啥不同?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大寂法师答:意根起念,是妄念纷飞,真如自性起念,是净念相继。
《六徂坛经》也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为《坛经》,是由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口述,大弟子法海禅师集录而成的。共分十品。是中国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著作。本经也被视为禅宗典籍中的无上宝典。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祖师语录集,《六祖坛经》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翻开《坛经》,其中精美绝伦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譬喻。
佛说一切法本无有定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因为法无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是经过各种苦修等才能成道的。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如达摩祖师、六祖慧能大师、黄檗、临济宗师、憨山及近代的虚云禅师等,并没有修过一般的佛法,不也都成就大道了吗?
弟子请问:1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有发菩提心这一条,这里的菩提心是通途的菩提心,还是净土的菩提心?2 、印祖文钞中斥王龙舒:王氏死执三辈即九品。印祖这里所说无量寿经三辈和观经的九品不一定是对应的。如果《无量寿经》三辈所说菩提心是通途菩提心……
苏轼熟悉大乘佛教经典,对《楞严经》尤为推重。他说:“《楞严》者,……其文雅丽,于书生学佛者为宜。”又说:“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以房融笔受故也。”到了晚年被谪居儋州时,苏轼曾有诗记云:“《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可见,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就是这段经文,启动了整个《楞严经》的大教。我们看“尔时”,是说:阿难尊者因为身为佛陀的侍者,人长得庄严又很慈悲,所以跟居士的因缘非常好。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我喜欢的是唯识学。我那个时候有听《法华经》,但是我最喜欢唯识。唯识的好处,它解释因果很清楚:这怎么回事?我今生没有造这个罪,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因为仓库里面有。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先把一些思虑、缘念——就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张白纸似的无知。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