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呀,这是一切佛所作甚深行为,一般人很难相信理解啊。你如今能接受理解,相信药师佛的法力,应该知道这都是如来的威德神力呀!这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是如来的力量。很多人念佛有反应,是如来加被啊!
声闻就是四谛法:苦集灭道。独觉从十二因缘观起,最后证得辟支佛也叫独觉。未登地者,无明未破,法性未显,未得诸佛智慧。地前菩萨,只可名为随教义而信解,不是自己能证理而起信解。所以告诉阿难,他们都不是自力能信解。登初地,方能根本证真观实相。
一生所系菩萨,有两种说法:一是从报身说,从初地到等觉,算为一生所系,以初地破无明,显法身,入如来家,慧命相续,虽报身在辗转变易,而不再受分段生死,所以入初地可叫一生所系。二是从应身说,唯有等觉为一生所系菩萨,位居补处,如释迦佛未成佛前的一世,为一生所系,兜率弥勒大士为一生所系菩萨。唯有一生所系菩萨于诸佛甚深行处,信受信解。
欲界众生,得了人身,如果没有善根,敬信三宝也非常难啊。
大家要起心正念入禅定,并不是说要你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禅定是把白天烦躁的东西全都抛下,让自己的心念清清静静地坐着,来听药师经。
《药师经》和我们自身的关系非常重要,药师佛的十二个愿力,每一个愿力都表一样事情。十二个愿力包括法身怎么修,报身怎么修,应身怎么修,戒定慧怎么个修法。
我们听完《药师经》之后,要学会药师咒,药师咒可以让我们在睡梦之中得到安详,在安详中可以实行瑜珈,梦中瑜珈就是自己可以作为主人。
很多人想在梦中得到佛菩萨的法,你就得在平时去训练大灵,佛家叫心(藏识、神识),道家叫无位真人,名字不一样 ,但实质说的是一个。在梦中和诸佛菩萨去交流。
禅宗里面是有密法的,只不过大家不知道而已,就认为它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不是的。禅宗有时翻译为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如来禅就是按释迦佛说的见事修行,次第修到圆满。祖师禅是直指心性。但都没有离开一个主干的心。
《药师经》是唐密里的一个很重要的修法,也可以说《药师经》修好之后,我们的地基就非常厚、非常结实、非常深了,修行的这座楼就不会塌。
我们要修好药师法,把我们的色法、息法、心法修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在梦中就可以见到佛菩萨,他就可以教你一些本领。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不相信没有关系,咱们可以试验这个东西。只要大家敢来做,就会从中受到益处。这个法也不是传一个人两个人了,而是传了非常多的人了。反馈过来的信息是:在梦中,佛菩萨的确在教我,只是起来没有记住里面所说的话,但是梦境记得非常清楚。
为什么境界很清楚,语言为什么记不住哪?因为他刚刚觉悟,很多智慧没有打开,也就是说往世的业习气没有排干净,往世的业习气就在中脉的底部,一投生这个业习气就跟着下来了或者叫业习结,我们很多智慧开不开就在这儿。
通过念药师咒,在梦中可以听到文殊菩萨亲自来教你般若法门。大家在修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在梦中经常和佛菩萨交流,很多人就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来套,但梦中很多东西你不要全当作虚妄。正因为佛是无形无相的,才是无孔不入的,才能遍虚空的。有形有相还不一定进入你的梦里。
有几个人经常是一晚上在梦中念咒语修这个法,他就可得到佛菩萨的开示。只要你真正用功用到位了,文殊菩萨就会让你得到梦瑜珈,可以在梦中和佛菩萨沟通。唐密里讲叫遍形,遍一切形处,整个虚空你可以去沟通,这个不是假的,的的确确是真实的东西。因为你在梦瑜珈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你白天都可以和他沟通。
很多人说不相信。我不害怕你不相信,就怕你不去修。你修了你就会信。因为不光我自己有这个过程,而且还有几个徒弟也有这样的过程,白天感觉佛菩萨就在面前。因为眼目是花的,有一层膜看得不清楚,但是好像就在眼前,因为心与心相交啊。心与心相交相印的时候,感觉就在前面站着或坐着,他说的话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说心通了,但眼睛和耳朵还没通。如果再往深里修,可能耳功眼功就能开开。
大家先通过一点点去实践这个梦、这个咒语。你在梦中去交流,你慢慢地就会打通这个东西。
在唐密里,有一大段药师灌顶真言;还有一个心咒: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还有一个专门为做梦的一个咒语,睡梦中有一种光芒,妖魔鬼怪是不敢来的。
这个法非常殊胜,殊胜在哪里?你可以用心去实践半个月或一个月,如果用心用到位的话,可能17-18天就会有梦瑜珈的反应。首先是身体的转变,让你轻安不那么痛苦。因为药师咒本身就是让我们身上的业习气慢慢的修掉,把中脉中的业习气去掉。
刚开始谁也不可能看到佛,只有自己修到一定的地步了,你在梦中跟诸佛菩萨交流的情况下,他们会传给你应该得到的法。我们每世修行的时候,都有自己固定的法门。你在梦中去交流的时候,你的很多往世的法就会显前。白天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就会把梦中的咒语说出来,好像是下意识说,不是的,就是你的机缘到了,你的那个经脉开开了。
我讲过要发愿,愿大心量大。我们身上有7万2千条经脉或叫脉络,每一条脉络就对应一个愿,并不是说发7万2千个愿,是你的愿通达到7万2千条脉里头,也就是说每个愿都对应到毛孔,你的毛孔全打通之后,修得非常快。如果毛孔没打通,说明众生没有度干净,这是讲我们自身自性里的。
密宗认可愿大,慈悲心大。你身上的每个毛孔是一个众生。如果你没有把它度干净,没把它修成,就不算成功,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大家在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清净的愿力,这个愿力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或者几个都要贯穿到你的经脉之中,让你的脉打开,愿大慈悲心大,脉就容易张开。
你在念咒语或者念经文的时候,你的头顶、心轮、底轮三个轮会同时共振,这就是说天地人合一了。要不然大家说念佛念佛,如何念佛,光嘴上念南无阿弥陀佛吗?不对,那是形式。
真正念是在哪儿念?是我们身体七轮中的这三个主轮在念,天地人合一的时候才叫真正的念。那时候念是不出声舌不动,但是你的音流已经和宇宙融为一体,这叫一念代万念,念念不断的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念一辈子佛,不知道怎么念法,就以为用嘴念叨,那种念法是形式上的是名念佛。我们念佛是从自性本来上念,从本来面目上启动,这样体和用才能相继不断的念佛,所以念佛一定要真正的入到门里头。
不管念佛还是念咒,法门是不二的,只不过念的东西不一样,一个是念的佛号,一个是念的是诸佛菩萨的咒语。其实都是同功的东西,运用的方法都是一样,只不过外观显示的形式不一样,一个是号一个是咒语。
(有人问做过手术的人也有轮吗?)做过手术的人也有轮,这个轮医学上是解剖不出来的,脉轮是无形无质的,或者说是有形无质的,为什么是有形哪?只有你在修行内观的时候,这个形就会出来。你没有内观功夫的话就叫无形无质。
中脉、左右脉在医学上是解剖不了的,很多医学或科学没把人体研究明白,为什么?他没把宇宙研究明白,什么时候把宇宙研究明白了,咱们人体也就知道了。
我给大家简单地讲一点修法,因为修法对大家非常重要,不管修净土的也好,修其它宗派的也好,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起步的形式不一样,跟咱们开汽车一样,解放车用一挡,桑塔纳用二档,再好的宝马、奔驰没有档,一脚油门就跑了,起步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但最终要导归到中脉上去修行。
气不入中脉,业习气是出不来的。中脉不通,就只能种点善根福报。有人说不相信,说那个老头念佛已经往生了,天上都七彩云了。那是他前世修行多少劫了,到这一世是要功德圆满了。如果今世成功的话,那可能是佛菩萨再来。
如果是正常人投胎的话,得经过多少劫最后功德圆满,罗汉修成佛还得十个劫呀,你要修成罗汉还需要几个劫哪。大家要看到以前,要看到你没出生以前的事情,光看到你出生后的这段时间叫眼光短浅。
修行一定要回到以前,以前是什么业障,这一世有什么因果,大家心里清楚之后,修行就非常快。真正修行的人,首先要把因果关系弄得非常清楚,然后找一个相应的法门开动自己的脉,把自己的脉打通。其实念诵经文、念佛号、修咒语,按唐密最原始的教理来说,都是共通的。只要你用心用到位的时候,都能把中脉炸开。
为什么寺庙里都是站着念经呀?没有坐着念的吧。站着是天地成一条线,人体中脉是直的,所以念的时候,天上的气流和地下的气流整个交合在你的身体里头,天为阳,地为阴,在你体内形成阴阳二气。人体本身就有阴阳气。体内和体外的阴阳气形成一个爆炸,就可以把中脉炸开,把奇经八脉炸开。
气功是在十二经络上用功,佛家的定功和道家的高层次气功(息功),都是在中脉上走,最后都落于中脉上,药师法给我们把这个讲得非常清楚。
(有人问站着念经的问题)汉地庙里的念经基本上都是站着,除非是密教的是在那坐着,密教里给弟子从灌顶到修法,师父就一直看着他修法,他可以不用站着念,基本上是坐着念。汉地没有师父灌顶,你的脉打不开,又没有很好的师父来教,只好站着的时候自己来通这个中脉。所以念经念到最殊胜的时候,达到人我两忘。庙里的很多人都能感应到,念经念到最高兴的时候最欢乐的时候,人我两忘了,一刹那间整个虚空现前,这个就是法身。
法身就是虚空,一刹那间身心和宇宙融为一体,这就是法身现前。很多人把法身想象成一个固定的东西。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经中有很多生僻字,本文即为《药师经》中的生僻字注音版。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土广大,人民富饶的城邦,名字叫做广严城。那时,世尊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当微风吹来的时候,枝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它的名字叫做乐音树。在世尊的周围,有已经证得圣果的八千多位大比丘弟子们;有三万六千多位初地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佛光注照○○○(称自己名或他人名)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耀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愿以此功德,供养药师佛,上报四重恩,下济六道苦。法界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琉璃国。
求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的;缺衣少穿,缺医少药的;有病苦厄难求解脱的;女人难产的;厌离女身的;犯王法做牢狱的;长相丑陋,身体残疾,顽疾不愈;恐惧战争饱受战乱之苦;命已尽想增寿的;怕有无量横死,无量灾难的;想修行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部经典,是消业祛病的养生治病法门、次第修行的筑基前行法门,是获得现实利益、积累资粮的福慧双修法门。《阿弥陀经》说: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药师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死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
学佛久了,很多人会争执一个吃素的问题。我就明确告诉大家,念佛之人,一定会吃素,因为色身已经转化,吃素是结果。如果还吃肉,说明念佛学佛功夫还没有到。学佛的人,色身一定会转化,这是可以验证的。
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这里提到一生所系菩萨,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大乘善根具足入正定地的菩萨,承佛慈力所加,于佛所说甚深法要,无所畏惧、不生疑惑,堪任受持。大乘善根成熟的菩萨有什么好处呢?佛所说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卷首叙述佛在广严城乐音树下,对曼殊室利叙说药师如来之十二大愿,并说药师如来之净土是在过东方十殑伽沙等佛土之净琉璃
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都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誓愿,也是药师佛成佛的根本所在,这些愿是别愿。我们读诵经文时会看到这些,然后认为只要我们念诵《药师经》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或者认为会得到药师佛的加被获得这样的殊胜功德。有人常说“要是诵经不能得到那些功德,我为什么还要念”,其实这是搞错了经义。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药师功德本愿经》的这个作者是谁,就是最早是谁翻译的,我们现在读的这本经的作者是谁,就是来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唐代著名的高僧,号称为“三藏法师”的玄奘大师啊。
殊胜地位 如果说《地藏本愿经》是指明娑婆世界的恶道之苦、激发人们升起出离心,《阿弥陀经》是指点人们出离娑婆世界之后的归宿――往生极乐世界,《药师本愿经》则是指导人们如何从娑婆世界过渡到极乐世界的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十三祖,终生都在弘扬西方净土法门,但是在他的文钞里保留下来了两篇为刊刻《药师经》写的序。他写道:“《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及诸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
《药师经》,据佛说有三个名称: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3、《拔除一切业障》。现在流通的《药师经》,是以第一名称为经题。拔一切业障,就是药师如来功德的力量;十二神将的饶益有情,也是护持药师如来的功德法,而令有情获得功德的法益,所以立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惠能大师,唐代高僧,广东新兴人。大师出生时,有两位梵僧专程来到他的家中,为他取名“惠能”,并道出名字的寓意:“惠,以佛法惠施众生;能,能做佛事。”大师一生艰苦卓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智慧与传奇。《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大师的重要人生经历和思
弟子发问:《六祖坛经》中讲到“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两处的念指啥?有啥不同?恳请师父慈悲开示。大寂法师答:意根起念,是妄念纷飞,真如自性起念,是净念相继。
《六徂坛经》也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为《坛经》,是由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口述,大弟子法海禅师集录而成的。共分十品。是中国佛教唯一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著作。本经也被视为禅宗典籍中的无上宝典。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四个版本,虽然内容稍有差异,但是主旨基本相同。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祖师语录集,《六祖坛经》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翻开《坛经》,其中精美绝伦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譬喻。
佛说一切法本无有定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因为法无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是经过各种苦修等才能成道的。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如达摩祖师、六祖慧能大师、黄檗、临济宗师、憨山及近代的虚云禅师等,并没有修过一般的佛法,不也都成就大道了吗?
弟子请问:1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皆有发菩提心这一条,这里的菩提心是通途的菩提心,还是净土的菩提心?2 、印祖文钞中斥王龙舒:王氏死执三辈即九品。印祖这里所说无量寿经三辈和观经的九品不一定是对应的。如果《无量寿经》三辈所说菩提心是通途菩提心……
苏轼熟悉大乘佛教经典,对《楞严经》尤为推重。他说:“《楞严》者,……其文雅丽,于书生学佛者为宜。”又说:“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以房融笔受故也。”到了晚年被谪居儋州时,苏轼曾有诗记云:“《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可见,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就是这段经文,启动了整个《楞严经》的大教。我们看“尔时”,是说:阿难尊者因为身为佛陀的侍者,人长得庄严又很慈悲,所以跟居士的因缘非常好。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佛学院的时候,其实我喜欢的是唯识学。我那个时候有听《法华经》,但是我最喜欢唯识。唯识的好处,它解释因果很清楚:这怎么回事?我今生没有造这个罪,为什么得这个果报?因为仓库里面有。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如果你原来有些个形相,你画什么都画不成了。我们要学《楞严经》的时候,先把一些思虑、缘念——就是我们自己所有的一些想法——你都要放下,就像一张白纸似的无知。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