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香积佛品 第十卷

  香积佛如何说法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现在饭吃完了,维摩居士就向上方众香国来的大菩萨们提问,香积佛是怎么说法的?

  「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此处这个「土」字,照旧式读法要念成「度」,过去的佛经,在这个土字的右上角加上一点,表示与土的读音不同。现在人不明白,仍然读土,唉,老土就老土吧!

  大菩萨们说,我们那边讲佛法不用文字,也不用嘴说,也不用经本,修法就用鼻观(这个观是观想之义,要读「灌」音)。香积佛国土是用鼻观修法,闻香味就可以悟道。大菩萨在那儿是坐在树下打坐,闻到树的香味,就可以成就,得到功德成就三昧,同时也具足菩萨所有功德。

  我们学佛第一步是修功德和福德,福德不具足,智慧不会发起,智慧不发起,没有办法证得菩提。大家想悟道的念头,都是妄想,连一点善行都没有,何况是福德!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发起大慈悲、利他的心理和行为,成就功德,智慧圆满,才能开悟成佛。

  上方香积佛世界的修法,与娑婆世界不同,他们是用鼻观闻香而得成就,各个佛国土的修法,都是一门深入。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业力重,烦恼多,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对这个世界特别慈悲,说了八万四千方便的法门。

  六根修持都可以成道,譬如念佛是用意根来念,念出声音的是用舌根,观音法门用耳根等等。而鼻观是用闻香味来修,我们这个世界在佛前点香,不过我个人不大赞成烧香。佛经上讲香,有烧香、末香、涂香等好多种,烧香会污染空气,同抽烟一样。我是有抽烟的坏毛病,人家问我为什么要抽烟,我说因为我想作菩萨,作菩萨的每天要忍受被烟熏,有的菩萨熏得脸都黑了。现在有的香是用香水的香做的,这也不好,打坐闻了容易动邪念(这邪念不一定是指男女之间的邪念),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魔障。真正的香,以学密宗的人来讲,只有檀香。檀香木出在热带和温带,印度很多,价格比较贵。

  至于中国有没有因香味悟道的人?有的,就是宋朝诗人黄山谷,他用功参禅多年,都没有悟道,有一天他问师父,希望给他一个简单扼要悟道的方法。他也是起偷心,偷巧的心理,他的师父是黄龙晦堂禅师,在江西庐山的庙子。晦堂禅师就问他,你念过《论语》没有?这句话今天听听无所谓,在当时却是非常侮辱人的,古代小孩子六岁就要会背《论语》。黄山谷学问那么好,这样问等于是问博士学位的人,有没有读过幼儿园的书,真难堪极了。黄山谷答,读过的。

  晦堂禅师就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论语》上记载,有一天孔子告诉他身旁几个学生,你们这几个年轻人,以为我还留了一手吗?我什么秘密都没有保留啊!你们怎么还不懂呢?

  晦堂禅师引用这句话,就是在骂黄山谷。黄山谷听了还是茫然,但是我们晓得他这时候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样一位文豪名士被人如此骂。晦堂禅师看他不懂,就拂袖向山门外走了,黄山谷就跟在后面走,当时是秋天,桂花盛开。

  讲到桂花,我的习气妄想又来了。当年我这个浙江人去了四川成都,在秋天时,我们最喜欢去成都四十里外的新都县。新都有一个湖叫桂湖,湖旁还有个禅宗大丛林叫宝光寺。到了那里是荷花千朵桂千株的景象,一路都是桂花香味,这种境界现在都成了梦中事了。

  讲回到黄山谷,他跟着师父走了一段路,晦堂禅师忽然回头问他:「闻木樨花香么?」你闻到了桂花香吗?黄山谷答:「闻。」晦堂禅师说:「吾无隐乎尔。」黄山谷当时就开悟了。这是有名的公案,黄山谷闻木樨而悟道。

  当然上面这段公案,黄山谷只是破了初关而已,后面还有事的。我们引用来说明香积佛国闻香味而悟道的道理,不是用文字说法。我过去有一位朋友,他打坐非要点檀香不能入定,我就笑他是众香国人,犯了戒被打下来的。

  释迦佛如何说法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众香国的菩萨就问维摩居士,你们这个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拿什么来说法呢?

  「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维摩居士向上方世界菩萨,报告了我们的丑陋面,他大概先叹一口气,唉!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个性倔强,又刚愎自用,很难办。所以佛要说些狠话,才把他们降伏下来,不狠就对付不了他们。

  「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嗔恼,是嗔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悋,是悭悋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嗔恚,是嗔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盘。」

  所以佛说六道报应、讲三灾八难来教化世界众生,讲哪种身体上的邪行,就会遭遇哪种身体上的果报。你要晓得有许多行为不是意识上要做,而是身体上做的,大家要体会。「身邪行」是什么邪行?例如大家坐着,几乎没有两个人的坐相是相同的。儒家讲「正襟危坐」,危就是正,什么是正坐是很难讲的。以佛法来说,可以讲只有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才是正坐。儒家的正坐不同,以前的椅子不像沙发,西式沙发坐久了,到老了骨头容易出毛病。中国旧式的椅子,坐上去没有办法弯腰的,非直着腰板坐不可。以前我们作小辈的,有长辈在时,只敢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腰自然直。我常告诉同学们,我三十岁以前没有跷过腿坐,就算没有人看到,我都不敢跷腿。

  曾国藩是儒家人物,当时有个英国显要来访,他陪客人谈话一夜,喝茶嗑瓜子。等他离座站起来时,英国人发现瓜子壳圈出来两个脚印,表示他坐在那儿几个钟头,两条腿没动过!事实上这种坐法对人体非常健康。所以我一向不坐沙发的,偶尔到外头必须坐沙发,坐了一下就很难受。坐沙发使人都变成了虾子,歪斜着身体,开始会很舒服,坐久了精神愈来愈差。

  同样的,我也劝人不要睡沙发床,睡到老来骨头也会出毛病。中国老式的床是木板,上面铺稻草。现在睡榻榻米,上面再铺垫子,睡起来当然舒服多了。

  再说身邪行,身子的邪行非常多,讲起来可以写一本书。小乘很多戒律,就是防止身邪行的,例如吃饭前一定洗手,又如上完大号一定用水洗,不用草纸去揩,可是到了中国就改了。现代有抽水马桶可以喷水清洗,又可以合于戒律了。这些小乘身邪行的戒律,不算重戒,是属于摄威仪戒,修正生活习惯的。中国的《礼记》也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威仪太多了,大部分的威仪,都是防止身邪行的。

  身邪行是有身邪行的果报,因此释迦牟尼佛就教导大家,身不可有邪行。身邪行报是什么?不健康,多病。两千多年前,佛就非常注重卫生,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在当时的印度,却是很切中时弊的。这些行为的教育,在小乘经典中特别多。中国人一学起佛来,就看《金刚经》、银刚经、铜刚经这些大经,所以就少知道佛的行为教育了。

  口邪行有口邪行的报。嘴巴有什么邪行?例如咬指头,有些人长大了还改不掉,真要命!这既不卫生,又容易手指变形。尤其女孩子,讲话时把手指放在嘴边,是种很难看的不好相貌。诸如此类的口邪行有很多,乃至现代人一边说话一边咬口香糖,也算没有礼貌。又如在街上看见女性就吹口哨,也是口邪行。

  什么是意邪行?是思想上的,例如创立一种什么学说理论,本意并不邪,也是想济世,但是后来走偏差了,反而为祸世间,这就是意邪行,也会有意邪行的果报。

  杀生的人,会有杀生的报。

  不与取就是盗,佛经上不用「盗」字,因为以佛法来看,世界上没有那个不是强盗。个个是强盗小偷,都是不与取,就是没有得人家同意就拿,就用,就吃。世界上没有不侵占别人的人,儿女长大成人,还向父母亲要钱用,就是侵占父母财物的行为。但是人类认为是当然的,真是奇怪,没有哪一个应该给哪一个的。有人说人生用钱有三阶段,当人儿女时,躺着向父母要钱,不给就躺在地上哭。长大了向先生、太太、兄弟、朋友拿钱,是站着要。到老了向儿女拿钱,那是要跪着拿的。

  邪淫有邪淫报,这里不像其它的经典,绝对戒淫,而是给在家人开个方便之门,是邪淫才有果报,但人们还是赞叹不邪淫是最好的品德。

  妄语,是说谎话。

  两舌,我们常犯的,讲话说过来说过去,有时并不想挑拨是非,偶然一不小心讲了句话,就变成两舌。恶口是骂人,像我就经常恶口。无义语,无聊不要紧的话。尤其女性们坐在一起,讲了半天言不及义,当然男性也会犯的。贪嫉是贪心妒嫉。嗔恼,是怨恨恼怒别人。接下来的我们不一个一个讲了,讲下去成了讲戒律,光是这一篇,半年都讲不完。可是每一点你都要注意。又例如这个乱意,你打坐散乱也是有果报的。

  「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这个世界上人的心理像猴子一样,难以教化(有这本经典之后,到了明朝吴承恩就写了《西游记》,把人心写成了孙悟空)。所以释迦牟尼佛用了种种办法,让众生把这个心制下去,才好修道。

  「譬如象马【忄+龙】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比如不好的象和马,不好驾御,要痛打它,打到皮开肉绽见到骨头,才甘心受调伏。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世界上这些倔强难以教化的众生,必须要把一切痛苦的果报遭遇告诉他,他才能慢慢走上轨道。律就是就道、规律。

  「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这些上方世界来的菩萨们,听了维摩居士这一番话,都大叹从来没听过,释迦牟尼佛真是难得,他已经成佛了,有无量大的神通之力,却都用不出来,只好把自己弄得很苦,所以又出家,又苦行,又饿肚子才得道,都是做给众生看的。同时又难得有诸位大菩萨,像是弥勒、文殊、观音等等,都这么劳苦谦虚(这些菩萨中,好多是早已成佛了的,为了要帮助释迦牟尼佛,所以愿意来到世间),发起无限的大悲心,才愿意生到这个世界上来。

  你们诸位也是发了大悲心,才愿意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又生了一点小悲心,才愿意到这里来坐着听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