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楞严经》
这第一种的增进渐次,就是不吃五辛;不吃五辛,也就要不吃一切的肉类。第二种的增进渐次,就是要正性。
云何正性:什么叫“正性”呢?正性,就是正业识之性,业识之性要把它改变过来。要怎样子正性呢?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想要得到定力,要先严持清净戒律:你首先要修行。“严”,就是自己对于自己很严厉的,一点都不马虎。“持”,就是执持。执持什么呢?执持戒律,就是依照戒律修行。在你没有受戒之前,你所犯的,那不算犯戒,因为你不知道,不知者不作罪。你若受了戒之后,就不可以再犯,所谓“不再犯”,就是不可以扩充你的这个罪过。譬如在没受戒之前,欢喜做种种不规矩的事情,那么在知道受戒的这种法后,就应该受戒,以后就要把所犯的毛病改过自新。
永断淫心:淫由爱欲而生,淫欲是由无明生出来的。譬如你若是为着生子育女,而和自己的妻子,这不算的。或者有一种的因缘,你想帮助人,不是为自己的一种自私而寻求一种虚妄的快乐,这也不犯的。为什么?你想要帮助这个人、度这个人,做你所不愿意的事情,这是因时的一种通权达变。
不餐酒肉:就是吃斋。“不餐”,也就是不吃。酒有什么不好处呢?肉又有什么不好处呢?酒能乱性,因为你一喝了酒,性就不定了,就会做了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所以就应该把它戒除了,你的性就不会不定,不会颠倒了。并且酒也有一股酒气,人闻着这酒气,认为是好闻的;在天上那个天仙、神、鬼──鬼闻着它不是怎么不好的,鬼也欢喜的;在正神和菩萨,闻到这个酒气,都不高兴的,都不愿意闻的。菩萨、罗汉闻到酒气,就好像我们闻到尿那个味一样,它又臊又臭,所以他就不高兴。你看,我们人不愿意进厕所,可有一些个吃屎的虫,在厕所里专门吃那种东西,它欢喜吃的!这个酒、肉,因为它也是一种帮助淫欲的,所以修道的人就不应该吃它!
以火净食,无啖生气:什么生的东西,甚至于蔬菜,都应该把它用火煮熟来吃,不要吃这个生的东西。因为生的东西,多数就会帮助你的瞋恨心。所以,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这一类的修行人,若不断这种不正当的邪淫和杀生的话。出三界者,无有是处:说想要成佛,决定没有这个道理的。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你应该作这种的观想。观想什么呢?喔,这淫欲就像毒蛇那么毒!被毒蛇咬一口,恐怕有的时候,就会把生命都丢了,所以你若看这个淫欲好像毒蛇那么毒,就不会那么欢喜了,淫欲心就不会生了!为什么?你见着它像毒蛇那么毒,又像虎狼那么厉害──虎狼,你除非不碰着它,碰着它就没有命了。如见怨贼:又观淫欲,就好像见着那个和你有杀生怨仇的土匪。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这应该先持声闻的戒。声闻的戒是什么?就是四弃、八弃。“四弃”,就是杀、盗、淫、妄。比丘尼再加上“触、入、覆、随”这四种,就是“八弃”。执身不动:你先修行声闻的这四弃、八弃,把身修得不造这种的业了。
后行菩萨清净律仪:然后再修菩萨的戒;行菩萨戒,就是守十重四十八轻戒。对于这个律仪,守得特别清净。执心不起:在心念里头都不生这种的淫欲心,都不生这种的邪念,这才是修行人应该行的道路。
禁戒成就:“禁”,就是禁止;“戒”,就是止恶防非。可是这里边,有种种的开缘,又有遮缘,这分开、遮、持、犯四种。开,有的时候这个戒律开开,你就做了也不犯。遮,就是防止,好像这饮酒什么的,你若不饮酒,就不会犯戒,所以就不要饮酒,这是遮。持,就是执持,照着修行,依照这规矩去做。犯,就是犯戒。
怎么叫“开”呢?在以前佛住世的时候,有两个比丘在山上住着,有一个女人就走到这个山里,这个时候,这两个比丘中,就有一个到城里去买东西,就剩一个比丘在这儿睡着了。他大约也很懒惰,在山里头也没有人管,他就睡觉,也没有穿什么衣服。僧人在印度不穿裤子,就那么围着一条裙子,上面搭这个衣,就这么样在那儿睡着了。这个女人也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到这儿一看,有一个男人,于是乎她淫欲心也就动了,就把这个比丘给强奸了。
强奸完了,到城里买东西那个比丘也回来了,这个女人就跑。那个比丘就问说:“这个女人来干什么?她跑什么?”这个比丘就说:“这个女人不是个好人,她把我强奸了,令我犯戒了!”那个比丘说:“这还得了!我去把她抓回来!我们到佛那个地方告她去!”于是乎就追这个女人,一追,这个女人慌慌张张一跑,跌到山涧里,就跌死了。
这两个比丘,一个犯淫戒,一个犯杀戒——这个女人虽然不是他亲手杀的,如果他不追她,她就不会死。这两个比丘一想:这回可坏了!这回糟糕了!到佛的面前去,请佛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没有罪?佛说:“你们去请教优婆离尊者!”优婆离尊者一听他们俩个人一个犯淫戒,一个犯杀戒:“这个不能改悔的,这不通忏悔的。你们两个人将来一定堕地狱的!”这两个人一听说要堕地狱,就痛哭流涕,各处去找人帮忙,说得有什么法子不堕地狱?
一找,就找着维摩居士。维摩居士就问:“你们两个哭什么啊?”他们就说怎么样子犯的淫戒,怎么样犯的杀戒。维摩大士说:“你们两个没有犯戒!你们只要肯改过自新,我给你们两个人保证,你们不犯戒的!”为什么不犯戒呢?“罪性本空”,这不是有心犯的,不是故意来犯的,这不算的,可以开缘的;于是维摩大士就给这两位比丘说这种的法。这两位比丘听维摩大士这样一讲,两个人当下就开悟证果,以后都成阿罗汉了。
所以在这禁戒里边,有种种说法不同的。不过这种开缘,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开的,因为如果你开得太多了,人人根本也就不守戒律了!说:“这有开缘,可以开开的。”所以佛不主张讲这种法。
那么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相生相杀”,生了又杀,杀了又生;杀生的这种罪业,永远没有了。偷劫不行,无相负累:偷劫的这种罪业也没有了,你不短我的,我也不短你的;我不吃你的肉,你也不吃我的肉;我不欠你的债,你也不欠我的债;彼此你不亏负我,我也不亏负你;你不累我,我也不累你。亦于世间不还宿债:也在这个世间,“不还宿债”,你就前生造的什么罪业,也不需要还了。为什么?你和畜生断往来了!你不吃它的肉,就和它没有什么关联了。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这个不吃五辛的人,不喝酒,也不吃肉,又能严持四弃、八弃的戒律,他若能再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就是在父母生的这个肉身上,也不须得到天眼,自己就会看得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能遇着佛,能闻法,亲自听见佛这种慈悲的懿旨,他会得大神通的。得到什么神通呢?
游十方界:他就在这个地方,可以到十方世界游玩去。宿命清净:他得到宿命通。这个人,于肉身虽然没正式得到天眼通,但是也相似天眼;没正式得到天耳通,也会得到相似的天耳。得无艰险:他永远也不会遇着艰难和危险的事情。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上边的“正性”,能正自己业识之性──就是以前不正当来的,现在把它改过自新,能以守持戒律。能以守持戒律,这一点,就是第二种增进修行的渐次。(度轮法师解)
《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华严经《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我落下一颗忧郁的泪。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我忏悔。佛说:忏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
1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 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4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妙色王求法偈》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心禅话》3、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法华经》
佛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又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佛还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
佛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佛又云: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佛还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心身自在。佛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所怜悯
1、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2、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3、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 一切皆为虚幻。3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原文: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无量寿经》注释:爱欲与荣华,皆不可久住,早晚都会离我们而去,不值得我们用尽生命去追逐,应该精进修行,获得究竟解脱。
你知道什么是“四谛”吗?你知道阿那律尊者吗?“四谛”是佛教的根本教义,“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阿那律是乔达摩·悉达多叔父甘露王的儿子,后追随佛陀出家。他曾在佛陀说法时睡觉,被呵责后痛哭流涕,七日不眠,竟至失明,而修行境界大有进益,获得了“天眼通”,人称“天眼第一”。
世界杯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赌球等网络赌博的高峰时期,赌球,实则是庄家的狂欢,赌徒的末日!五戒之中虽然没有赌博,但佛教是反对赌博的。赌博不是一种“正业”,即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何以不正确?因为它使人“不清净”。
《佛说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世间众生。不得解脱。何以故。一切众生皆由多虚少实。无一正念。以是因缘。地狱者多。解脱者少。譬如有人。于自父母及以师僧。外现孝顺。内怀不孝。外现精进。内怀不实。如是恶人。报虽未至。三途不远。无有正念。不得解脱。”
全球热门书籍《未来简史》指出,21世纪人类的新目标是长生、幸福、成神。这看似天方夜谭的理论,却有迹可循。 2017年11月, 医学专家在人类遗体上成功实施头颅移植;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成功克隆出几乎一致的长尾猕猴;
吃喝拉撒睡,人活着肯定需要睡眠。一般人的睡眠标准一天是8小时左右,如果人的一生寿命是90岁,那么,按90年每天8小时睡眠计算,我们的一生将睡262800个小时,也就是说我们活到90岁时,会有10950天、整整30年在睡眠中度过。
因为众生处于病苦之中,所以维摩诘居士才会生病。一旦众生的病苦消失,他的病也将随之痊愈。就像母亲对待病中的孩子,哪怕是再大的痛苦,也宁愿由自己代替孩子承受。如果可能,甚至愿意以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健康。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第一句是不忘初心,是佛教《华严经》里的一句很伟大的经文。不忘初心,就是说不要忘记我们最初、当初的一个志愿,当初一个什么想法,这样就把当初的那个意念不要忘记,后述很多事都好办。
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真的还有什么嗔恨呢?如果说的是假的,说假的人自得其骂,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又为什么嗔恨?我们经常因为复杂的世间争执而生怨气,佛慈悲的教诫,实在太需要了。
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欲是欲望,嗜是嗜好,在这个世间,不断的贪爱执取,得到欢喜,得不到悲伤,乃至不择手段而去获取,由此而有各种斗争与怨恨,无论或贫或富,至临命终时,一切却都无法带走,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