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22课丨缘影心没破,就绝不是圣者所证的境界!

第22课丨缘影心没破,就绝不是圣者所证的境界!

  大家先知道一下,我们再往下看第九层,遥见遥闻。大家来看:又以此心研究深远。研究就是研究什么呢?还是以这个禅定的心地功夫,不断地精研这个妙明真心。

  这样的话,到了深远之境的时候,突然间就于半夜的时候能够看见远方,不在跟前啊,不是到在哪里,就跟我们说有时候见海市蜃楼一样,远方这个市井街巷里面的你自己的亲戚眷属在干什么,或者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这些还是你看,此名迫心逼极飞出,就是你这个禅定的定功呀,禅定力,逼迫着你的心逼到极致处的时候,这个心光飞身外出了。

  也就是把我们的心的这个能量不仅仅,现在我们是绑定这个色身了,总觉得出不了我这个色身和我当下的这个由色身为核心引发的思想、认知。

  但是这个时候就等于说把这个神识,一般我们民间有一种误以为灵魂出窍,其实不是灵魂出窍了,我们的灵知灵觉是周遍法界的,只不过你这个时候就把它的辐射范围给它又展现得更加广阔一点而已了,一般我们都称之为灵魂出窍。

  这个时候就能够隔物而有见闻了。大家想,你看我这里作一个会通一下。昨天在,因为下午要讲《无量寿经》,在备到极乐世界菩萨有什么功德呢?这种神通威力到了什么程度?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大家想想,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那反过来就是说,一切世界尽在掌握之中嘛。这都是我们的心地现前的功用。所以像这样的你想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何况我们说从北京看见上海?这就等于说未到究竟时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幻境尚能有如此的功用。

  所以这里,你看这里说,故多隔见,也就是所以能够隔着物有见闻。但是这也是暂时的光景,不是圣者所证的境界,还是要注意的。在《正脉疏》里面就讲到,说当时河南有一位出家师父。河南有一位出家师父,他在这个禅坐中,禅坐中他是晚上,晚上的时候他在禅坐中看见他俗家的哥哥在山西,在山西不知道犯了什么事了,就被官府给捉了拿办起来,就是骂他、责打,大概就是说拷问,看看他犯了哪一条了。

  这个场景就被在河南禅坐中的这个僧人看见了,他当时还觉得说,怎么这么怪呢?后来果不其然,有认得的人去山西,他托他到了山西以后问一下他俗家的兄长,就那个时间那个点儿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结果果不其然,跟他在定中见的一模一样。

  这个其实就属于这里讲到的,叫做故多隔见,逼极了迫心飞出了,所以就能遥望整个市井街巷里边了。唐朝还有一个瑞严禅师也有这样的典故记载。瑞严禅师的这个功夫到了什么情况呢?他在山里边,作为禅师嘛,占着这个山,天下名山僧占多,占着这个道场里面坐着。村里面有个老太太信佛的,村里面老太太信佛的来护持道场,给递点吃的呀,弄点香火,给庙里送,去了以后给瑞严禅师顶礼磕头。顶礼磕头呢,瑞严禅师就说莫拜莫拜,就是你不敢拜了不敢拜了,有急事。什么急事?赶紧回家救上百性命。就是你赶紧回家去,家里有一百条命要丧了,你赶紧回去救一下。这老太太还纳闷呢,说今天这禅师是怎么了?但是她因为对他有信心,所以赶紧赶回去。果不其然,他们家的媳妇正在下厨,就那个小背篓里边有一篓田螺,准备在油锅里炒着吃。说赶紧莫拜莫拜,赶紧回去,看到了。

  因为老太太是吃斋念佛的嘛,所以马上就命他的媳妇。这古代不是婆婆能压得住媳妇嘛,为什么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呢?所以说她就赶紧把她给,准备炒着吃的,给止住了,把这命给救下来了。

  这个瑞严禅师确实有大神通,他在圆寂之前,同时,同一天同一个时间段去他所有的这些外护弟子家里去应供,在临寂前显了这么一次神通,就是这个瑞严禅师。后来他的这些外护弟子们不是来到道场里面来道谢嘛,道谢的时候庙里面的侍者僧人们才知道说,禅师最后这是(示现)。你看人家这是什么?临圆寂前为了让后人起信,才示现了这么一下。所以大家要知道,这个时候这个逼迫飞出来的也是暂时的,为什么呢?

  因为到这个地步的时候,缘影心还没有破,大家知道吧。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不是肉团心嘛,讲《心经》的时候说了,第六意识这个缘影心还没有破,绝对不是圣者所证的境界。

  只不过就是说这个功夫比较深远了,好像似乎相似地发出来一点天眼、天耳通的这种共凡功德了。大家知道,这就是说反闻功自见性把这个妄心给逼出来了以后,光明突然照到远方了,所以能够遥闻遥见而已,是这么回事。这是色阴魔相十境里边的第九境,就是遥闻遥见。我们再来看第十境:又以此心研究精极。你看,每一句开头都是要把这个禅定心中研究到精极之处。行者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看这就更厉害了。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这个时候突然见到善知识。善知识是什么呢?形体相貌不断地变。

  你看这里有一个修饰词叫少选无端。少选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很长的时间,一下,甚至一念,就跟万花桶一样,一下就动一个组合,一下就动一个组合。他的身形也是,相貌变移,突然间就成了佛了,一会儿又变作菩萨,或化成天人,乃至化成龙呀畜生呀等等这些,不久之间无缘无故地作这个迁改。所以无端迁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变一个,突然就变一个。就跟那个三打白骨精,变了一家三口一样,一会儿就变一个、一会儿就变一个来骗唐僧。

  这里也是,无缘无故。这是什么原因呢?你看这里:此名邪心含受魑魅。这是什么呢?邪心的种子,这里含容领受了魑魅之境。也就是说,或遭天魔入其心腹,也有可能是遭天魔趁虚而入,暗中潜入到行者的这个心念中,就把他的心和神给把持住了,会让他引发什么?狂慧就出来了。我们都知道什么叫做狂慧。在修定慧中,有一种叫枯定,有一种叫狂慧。下面我们讲的这种魔境里边,不断的是要么是枯定占了上风,要么是狂慧引发不能自制。这里引发了狂慧以后,就能够无端说法了。我们确实有见到这样的一种情形,就是修着修着突然间就不知道,那种应该都是附体吧,就是真的能够给你说一些妙义,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你还觉得一想还貌似很有道理。这里就是说通达妙义,但是这完全是魔力所持使然的,不是圣者所证的境界。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来这么猛烈的这种境界呢?大家要知道,因为这个时候是有魑魅天魔入其心腹,让他无端说法,不是说真正的、真实的这个妙心开了。但是到这个地步,因为是什么呢,你看这里差不多,又以此心研究精极。前面只不过是深远而已,清净而已,这里到了精极,就是在这个层面来讲,到了一个极致之处了。这个时候正是什么?色阴将要破的时候。色阴一破,虚空整个都要破了。整个虚空都要破的时候,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引发这个魔。为什么呢?就是前面讲的,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正在此时。

  就是前面色阴还有一点,还有一点,这个时候马上就要破了,所以他就能够见善知识,一会儿变,一会儿变。这里的这些善知识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平常可能所亲近的善知识,比如说,或者佛菩萨、自己的本尊,或者自己最相应的祖师。你比如说像我最敬(仰)的印光法师我就最相应,有可能就变到他了。这些都是魔力所使的。还有一种是本来没有善知识,就像我们梦一样,没有这个,你做梦梦出来这个。

  我指的做梦是一个比喻,这里是指的这种境界,妄见来了一个善知识,他的形体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变化,都是魔力所变的。所以大家看,这是在第十种境的时候,正好就出现了这个。而且大家要明白,这里的善知识其实并不是说外境;这里的善知识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本身,就是行者自己的这个境界。

  因为善知识如果是外境的话,那后面还有想阴和受阴呢,想阴、特别是受阴才是领纳外境,对吧,这里呢色阴还没有破,将要破没有破的时候,这个时候色阴魔境都是指的自身,自身境界,没有外境嘛。所以这个时候天魔入心就是色阴将破,这样的话引发出来的。所以说是善知识,其实就是看见自己变成善知识了,因为这个色法还没破。这样来讲的话,更为微细了。

  这是交光大师在《正脉疏》里面可以说是发所未发,出来这样一个微细的见解说善知识。因为其他的介绍里面都说,看到好像外境善知识,他更深邃地指出其实是内境善知识,这是我们色阴未破,自己的内境所变的。这是第十。

原标题:师父说“你赶紧回家救100条性命”,她回去后发现……丨《楞严经·卷九》22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