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71课丨修仙的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第71课丨修仙的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休征就是预现瑞相的那些嘛,提前给你报个这个,报个那个。酬足宿债,恢复原形,但是他还有通灵的这个余下的习气。就是有些事他还能知道,还能说个所以然,前后因果他还能给你摆个平。这些就参合于聪明一类的人中,为世智辨聪之流的人,就是这一类的。就是比较受欢迎,一说起个什么呢,大家说哎呦,言之有理。过去他做麒麟、做凤凰这一类的,转过头来了,就成了这一类了。

  大家看最后一种,是什么呢?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循伦还记得吧?就是很通人情的狗呀猫呀那一类嘛,鸽子嘛。那一类的受了畜生道销完了,到了人道里边,因为他宿生不是还有那个驯顺随人的习气嘛,被驯养,对吧,调顺的那个习气在。所以他就特别知道人的这个喜怒哀乐,就是咱们常说的,说哎呀他这个人聪明,知道眉高眼低,能够看得清这个人情世故。

  我们常说的什么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嘛。《红楼梦》里贾宝玉不是最讨厌这句话,说他一辈子不做什么禄鬼国贼,就是因为他看不惯这些。可是这些人呢,他就特别知道回避,知道这个知趣,所以混杂于这个我们常说的深谙于世故人情的这样的一类,就我们说的就叫做达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叫,也不是那种博古通今的大达,就是油条。

  所以他下面总结道: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就是畜生道偿还完了以后,恢复到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种种颠倒的恶业妄计,为讨债而相生,为还命而相杀。那么这样的话,这就叫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你看,最后还是什么呢?最为可怜者,必然轮转不息。就是这么个道理,你信不信都是如此,由不得你。

  那么一般我们不是说的六道轮回,对吧。在《楞严经》里边还格外有意思,他又列了一个仙趣,仙儿。我们一般印象中,好像把仙和天人好像也分不太清楚,就好比跟把这个地狱跟饿鬼一样。这里列的这个仙呀,他是跟天人有区别的。我们随着我们下面讲解,大家就知道了。因为什么呢?有一些人呢,他修道升仙,为什么叫做仙呢?他是指的秉着人身在修。

  就是他这个人的身体,色身他不舍,就在这个基础上,他不断地在修道,仙,要入仙。但是投生到天道他不一样,为什么?六道轮回中我们从人转天,他是舍了人的报,再生天的果。这是这两个上面,是《楞严经》里面讲仙和人最根本的区别,大家要记住。修仙的这些人呢,他就是这辈子成了人以后,他不安,还有点高档,不能够就是说,不本分地做人。

  他就想在人里边做一点超然的人,所以就有时候吃什么药呀,运什么气呀,采什么精华呀等等,就开始了。这一类的都是指的修仙的。你别说咱们在人道里面,修仙的这种颠倒习气还很多。有的虽然是人,他就好修仙。好养生的人,修仙的习气就居多,大家知道吧?好养生的,养得最后就彻底什么,天天就关注那些什么时辰呀,变化呀,上升呀,下(降),等等这些。吃什么五谷,采什么精华这一类的,都是修仙的习气。

  你们原来能把仙和天能搞得清楚吗?这里讲到的七趣,精研七趣,精细地研究一下这七个生趣里面的具体的情状。现在我们讲完了什么?地狱讲完了,对吧,已经研究得非常精细了,鬼道也讲完了,畜生道也明白了,人道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再开始窜窜,往上窜,往高处窜,就开始要窜到仙儿去了。什么叫做仙儿呢?老而不死就叫仙。所以现在我们就说,仙者就是迁嘛,迁流的迁,变迁的迁。为什么呢?因为修仙的人他迁入到山林里边。为什么你看仙是人字旁过来一个山呢?就是这个人呢,从人从山,这个人不爱在人世间待,他躲到深山老林里边去,人到不了的地方去修仙。所以叫迁,仙者迁也。

  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迁其神形。他在这个无常的色身上他大做文章,不断地采补,给予,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他能够延年益寿,存想固形。存着我执的这个不断,存着我一定始终就要存在,我一定要存在,我不能死,非常坚固,存着这个不断,所以要坚固他的这个形体色身。就带着这个妄想心,越来越坚固,才开始修仙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修仙的人主要思想就是什么?虽然他讨厌无常,但是他也害怕无常。所以他就想这个身体是长生的,各种各样的种种的想法,无非就是想长生不老。吃了唐僧肉,益寿又延年嘛。那就是修仙人的最高理想,就是想长生不老。可是大家想想,有长生不老的事吗?有这么好的事吗?这事好吗?大家想想修仙的人呐,我在备课的时候还觉得,我们先讲一下这一句吧,你看: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这句话我们下次再读,我们先讲一下,为什么这就叫仙。你想,天和地能够有一时一刻一瞬间能停留得住吗?对呀,无常的嘛。成住坏空,天地之间都是这样的,何况天地之间的一切万物,你能够停得住吗?可是这个修神仙的人啊,他就想让他停住。因为我们六道轮回,虽然我们也不想死,但是我们知道说前后轮转的。

  这个仙人就跟那个,哎呀我这个比喻可能会得罪一部分人,特别是女众啊。就跟那老了她还不断地想年轻的人,然后她就会这儿切割一下拉个皮儿,再把怎么这个打几针,让它这样膨胀一下,没有皱纹了,最后弄得跟个妖精似的,看上去嘛真的怪,是修成仙了,更与众不同了。就有那七八十的人了,看上去确实跟三四十的人一样,反正连画带抹,总归就是想方设法,穿得也不一样,装嫩。但是她确实都那么大岁数了,所以就跟强弩之末一样一定要做。这就是仙和天的区别。天是我修正因,修得我转得享天福去了。仙就是他老不想死,非常羡慕长生。颠倒。所以这里讲到你看。

  不依正觉,看到这句话了吗?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这就是仙人的特点。不依正觉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什么叫正觉呢?就是佛呀。不依正觉就是,正觉就是佛呀,他不依佛说的诸行无常来,对吧,所以这是一个不依正觉。二一个正觉是什么呢?正觉就是我们的心呀,本有的清净心呀,如来藏心呀,不生不灭的心呀。他又不依这个来,不依自己的心来,所以说这里叫做不依正觉。因为心是什么呀?如来藏心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他害怕生灭嘛,所以其实承认了生灭,才留住这个。

  所以说舍开这个三摩地他不去修,天天就是不依着正觉,这样来别修妄念。这里有一个词大家看到了吗?别修妄念是什么意思?一个是拨弄精魂,就是弄这些运气呀,精呀气呀神呀这些,不依着自心说从本以来,我们的心是有在这个上面能起心动念吗?能起吗?不能起呀,不生灭的心,所以叫别修妄念,就是依附着这个精怪之念。再一个呢,就是太想长生不老了。你看这里说存想固形,就是不依佛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就以为说一定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他是一个很矛盾体,害怕生灭,那就属于承认无常了,对吧。他又想违逆无常,所以最后就我们说,呀,你这成仙儿了。我们说的,修天我们都不去修,何况我们去修仙呢?但是这些仙人还真是有两刷子,他这个锲而不舍的这种修道精神,倒还值得我们念佛的人去学习这种执持名号、老实念佛的精神。

  时间关系,具体这十种仙是怎么成的仙呢,我们下一讲再讲吧。下一讲开始讲成仙,生天,整个把这六道轮回给你们细言一遍,完了以后就开始步入五十种阴魔了。最后两卷楞严就是讲的五十种阴魔。所以我们的《楞严经》也差不多快到尾声了,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好,阿弥陀佛。请大家合掌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

原标题:修仙的主要思想,竟然也是这个!丨《楞严经·卷八》71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