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首页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槃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律部释经论部·毗昙部
中观部·瑜伽部论集部经疏部律疏部·论疏部诸宗部史传部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古逸部·疑似部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第1950部

诸宗部 | 作者:宋 知礼集 [投稿]

  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辨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乃至说是语。已于众会前合掌正。住于诸众生起大悲。心开颜含笑即说如是广大圆。满无阂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句陀罗尼曰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口*耶】(一)南无阿【口*梨】【口*耶】(二)婆卢羯帝烁钵啰【口*耶】(三)菩提萨哆婆【口*耶】(四)摩诃萨哆婆【口*耶】(五)摩诃迦卢尼迦【口*耶】(六)唵(七)萨皤啰罚曳(八)数怛那怛写(九)南无悉吉利埵伊蒙阿利【口*耶】(十)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十一)南无那啰谨墀(十二)醯唎摩诃皤哆沙咩(十三羊鸣音)萨婆阿他豆输朋(十四)阿逝孕(十五)萨婆萨哆那摩婆伽(十六)摩罚特豆(十七)怛侄他(十八)唵阿婆卢醯(十九)卢迦帝(二十)迦罗帝(二十一)夷醯唎(二十二)摩诃菩提萨埵(二十三)萨婆萨婆(二十四)摩罗摩罗(二十五)摩醯摩醯唎驮孕(二十六)俱卢俱卢羯懞(二十七)度卢度卢罚阇【口*耶】帝(二十八)摩诃罚阇耶帝(二十九)陀罗陀罗(三十)地利尼(三十一)室佛啰耶(三十二)遮罗遮罗(三十三)摩摩罚摩罗(三十四)穆帝囇(三十五)伊醯伊醯(三十六)室那室那(三十七)阿罗嘇佛罗舍利(三十八)罚沙罚嘇(三十九)佛啰舍耶(四十)呼嚧呼嚧摩啰(四十一)呼嚧呼嚧醯利(四十二)娑罗娑罗(四十三)悉利悉利(四十四)苏嚧苏嚧(四十五)菩提夜菩提夜(四十六)菩驮夜菩驮夜(四十七)弥帝利夜(四十八)那罗谨墀(四十九)地唎瑟尼那(五十)波夜摩那(五十一)娑婆诃(五十二)悉陀夜(五十三)娑婆诃(五十四)摩诃悉陀夜(五十五)娑婆诃(五十六)悉陀喻艺(五十七)室皤罗耶(五十八)娑婆诃(五十九)那罗谨墀(六十)娑婆诃(六十一)摩罗那罗(六十二)娑婆诃(六十三)悉罗僧阿穆佉耶(六十四)娑婆诃(六十五)娑婆摩诃悉陀夜(六十六)娑婆诃(六十七)者吉罗阿悉陀夜(六十八)娑婆诃(六十九)波陀摩羯悉哆夜(七十)娑婆诃(七十一)那罗谨墀皤伽罗【口*耶】(七十二)娑婆诃(七十三)摩婆利胜羯罗夜(七十四)娑婆诃(七十五)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口*耶】(七十六)南无阿唎【口*耶】(七十七)婆嚧吉帝(七十八)烁皤啰夜(七十九)娑婆诃(八十)悉殿都(八十一)漫哆罗(八十二)跋陀耶(八十三)莎婆诃(八十四)

  观世音菩萨说此咒已。大地六变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下。十方诸佛悉皆欢喜。天魔外道恐怖毛竖。一切众会皆获果证。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九忏悔 行者诵咒毕。当念一切缘障皆由宿因。过去今生与诸有情。何恶不造罪累既积。世世相逢为冤为亲为障为恼。若不忏悔。无由解脱道法不成。故须披陈哀求三宝为我灭除。经云。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种种恶业。法华三昧云。业性虽空果报不失。颠倒因缘起诸重罪。流泪悲泣口宣忏悔。

  (应心念言。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由与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观音十方佛前。普为众生归命忏悔。唯愿加护令障消灭。念已唱云)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唱已。五体投地心复念言。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外加恶友。不随喜他一毫之善。唯遍三业广造众罪。事虽不广恶心遍布。昼夜相续无有间断。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不畏恶道无惭无愧。拨无因果。故于今日深信因果。生重惭愧生大怖畏。发露忏悔断相续心。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勤策三业翻昔重过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遍断众恶唯愿观音。慈悲摄受想讫唱云)

  至心忏悔。比丘(某甲)等。与法界一切众生。现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力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舍识无始闇动。障此静明触事昏迷。举心缚着。平等法中起自他想。爱见为本身口为缘。于诸有中无罪不造。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戒破斋毁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如是等罪无量无边。舍兹形命合堕三涂。备婴万苦复于现世众恼交煎。或恶疾萦缠他缘逼迫。障于道法不得熏修今遇,

  大悲圆满神咒。速能灭除如是罪障。故于今日至心诵持。归向。

  观世音菩萨及十方大师。发菩提心修真言行。与诸众生发露众罪。求乞忏悔毕竟消除唯愿。

  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千手护持千眼照见。令我等内外障缘寂灭。自他行愿圆成。开本见知制诸魔外。三业精进修净土因。至舍此身更无他趣。决定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亲承供养大悲观音。具诸总持广度群品。皆出苦轮同到智地。忏悔发愿已。归命礼三宝(起礼一拜)

  次当如法旋绕。或三或七(欲旋绕时。先须正立想此道场如法界。十方三宝畟塞虚空。以次回身旋绕法座。十方三宝心性寂灭。影现十方心想如梦。梵声如响勿令心散。口唱云)

  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千光王静住佛 南无广大圆满无阂大悲心大陀罗尼 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总持王菩萨(或三称或七称。旋绕已还至像前。三自归)

  自归佛依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阂和南圣众

  十观行 行者礼忏讫应出道场。别于一处身就绳床。依经修观。经说此咒结益才讫。大梵天王请曰。惟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相状。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今辄释其意。经文九心即依境。发菩提心等九法乘也。以初神咒是其理境。难通显说。肰以密谈愈彰深秘。故上根一闻即能入证。或阶四果或登十地。内外凡位通名发心。是则大梵睹于上根闻境得悟。乃为中下请余九乘。故云相貌理境如车体相貌如具度问既称法称机。故观音叹曰。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斯问。故知咒体及以九心十乘意备。又复此经频令行者。于诸众生起大慈悲。若非依理岂忘爱见。故初理境即慈悲本。后之八心成悲之法。应知此经正明悲行。又复应知部在方等。此之十法通于四教。而广大圆满无碍大悲。藏通二教有名无体。离断常中岂不广大等耶。别虽有理修在后时。圆教初心尽兹体用。今明观心专依圆妙。仍有二种。谓约行。托事也。初约行者。直就一念观于十界百界千如妙法。虽即一念千法宛肰。全体即空当处即假。仍非二边又即双照不可以一多说安以有无思。若边若中皆莫能拟。故密语示及显了诠。皆不可以识识。不可以言言。是为于己心观不思议境也。既知己心。若是复思一切众生。念念皆尔。本具九界。既即佛界。仍各具十种因果。即一苦一切苦。我与众生纵贪嗔痴。动身口意随业受报万劫千生。故于自他哀伤哽痛。深起悲心誓拔其苦。本具佛界既即九界。仍各具十种因果。即一乐一切乐。我与众生以凡小心。求人天身及二乘果。得少为足资生囏难。故于自他爱念怜悯。深起慈心誓与其乐。此乃与究竟乐拔一切苦。故名大悲慈心。慈悲虽普散动尚多。须用不二止观安于法性。使寂照均融名平等心。理若未显由三惑覆。当观此惑本空。法性本净无可破立。名无为心。若着此能观则于通起塞。识此通塞名无染心。诸法虽空证由观道。观不调适品次不生。道品相生成空观心。蔽资理惑不显真如。事度助开见生齐佛。名恭敬心。乍息粗心谓为深诣。若知圆位上慢可祛。名卑下心。名利眷属三术离之。三昧可成名无杂乱心。行上九事过内外障。若起法爱则不得前能离此爱方登分果。名无上菩提心。上根观境即入初住。或内外凡中根二至七。下根尽用。二托事者。观音一身有千手眼。手有提拔之力。眼有照明之用。即是一千神通智慧也。一身具千手眼。千手眼不离一身。乃表一念即千通慧。十种通慧不离一念。法称广大圆满。复云无碍大悲非一念千法。焉称此名。肰既密说。人那解之。乃现此相而为表示。非一家观法。安能尽释法名身相。在于彼部领解虽殊。今之行人得法华意。于兹名相终无异涂。况于道场唯瞻此相。不表观法何以用心。故二种观门相须而进。若行立持诵若却坐思惟。不思议观不应暂废。是名依法受持也。故前立十愿今示十乘。即所愿之法。既令依此而修行之。即是初心修相。后文云。有观慧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即分满证相观成似发。准例前后其意必肰。若未深谙一家教观。须近善师咨决解行。方识正邪。故方便五缘四或可阙。善知识缘必须具也。若居异处无师可承。当自寻止观仍须辅行。决通观道方可修之。慎勿师心自立规矩。又复应知如上说者。此就咒体深取经宗。为成观行者也。若论此经力用。何人不摄何善不收。故求声闻人各获果证。求世间事无不从心。而略示四十手功德。欲得富饶欲求官位。除身恶疾求见善友。欲生净土乐趣诸天。莫不果愿。乃至经云。持咒者若风若水沾着其身。不受恶趣常生佛前。若行者未能修观。但当深信断诸疑心。依文诵持。现世当生离苦得脱。故法华忏立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能得见上妙色也。故知初心入门多种。妙悟之时理应两舍。唯愿若士若庶若俗若僧。于此总持生决定信起精进心。于相无相尽力修之。现世障恼皆除。净土往生不惑。广论利益具载经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