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部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祖统纪 第五十四卷

  佛祖统纪 第五十四卷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门志磐撰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四

  三教出兴  三教厄运  三教訞伪

  三教谈论  僧道角法  僧先道后

  内律分财  僧制治罚  僧籍免丁

  赐谥封塔  褒恤终亡  临终瑞相

  君臣慢法  韩欧排佛  化胡伪经

  事魔邪党  毁法恶报

  三教出兴 释 道 儒

  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佛从母夫人右胁而出。自行七步。举右手而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四月八日。五色光气入贯紫微。太史苏由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佛生在老子前三百四十五年)○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二月十五日。佛在俱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般涅槃○二月十五日。西方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贯。山川震动。太史扈多曰。西方圣人终亡之相○穆王时。文殊目连西来化王。于终南山造三会道场。王子造迦叶佛像○襄王三年。秦缪公获石像。由余曰。佛神也

  秦始皇四年。西域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持经至。帝囚之。有丈六金神。破户出之

  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讨匈奴。得祭天金人长丈余。帝列于甘泉宫。焚香礼敬○成帝鸿嘉二年。刘向校书天禄阁。往往见有佛经○哀帝元寿元年。景宪使月氏。得浮图经还○汉明帝永平七年。帝梦金人丈六飞行殿庭。傅毅曰。西方圣人。其名曰佛。帝乃遣蔡愔等使西域。于月氏遇摩腾竺法兰。得佛像梵经。载以白马。达于洛阳(此时三宝具足)

  列子著书称。孔子答商太宰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文中子。或问佛。曰圣人也。其教如何。曰西方之教也(已上释教出兴)

  周定王三年九月十四日。老子生于楚陈郡(在孔子前五十四年)○简王四年。老子为周守藏吏。十三年为柱下史○敬王元年。入函谷关。为尹令着道德经。西之流沙。汉灵帝光和二年。老君降天台山。以大洞灵宝经并三箓感应篇。授仙人葛玄。北魏太武延和二年。嵩山道士寇谦之遇太上老君。命为天师。又遇老子玄孙李普文。授图箓真经

  唐高宗干封元年。幸毫谒老君。上尊号曰玄元皇帝。圣母曰先天太后○玄宗开元二十九年。上梦玄元皇帝遣使得其像置兴庆宫。命画真容置诸郡开元观。诏诸郡立玄元皇帝庙○天宝元年。老君降丹凤门。令田同秀奏。往尹令旧宅掘取金匮灵符以镇国。改元天宝○二年。上老君号曰大圣祖玄元皇帝○七载。上老君号曰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载。上老君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僖宗。诏成都老君玄中观。改名青羊宫。近宫田地多植葱蒜。臭秽熏蒸。赐钱买归靖庐(已上道教出兴)

  周灵王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孔子生鲁陬邑○景王十年。孔子朝周。问礼于老子○敬王十九年。为鲁中都宰。二十一年为司空。二十二年为大司寇。诛少正卯堕三都。鲁定公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遂适卫。三十六年自卫反鲁。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以曾参孝为作孝经。三十九年。哀公西狩获麟。孔子伤麟出非时。遂绝笔于春秋。四十一年四月乙丑孔子卒。葬泗水上。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褒成宣尼公

  宋孝武孝建元年。诏建孔子庙

  梁武帝天监四年。诏天下立孔子庙

  北魏孝文太和三年。谥孔子为文宣公

  唐太宗正观十一年。旧制释奠。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至是房玄龄建议。请以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陪飨。诏可○高宗幸鲁。祠孔子追封太师○武后。追谥孔子隆道公○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南向坐。弟子封公侯伯

  宋真宗祥符元年。幸曲阜谒孔子庙。特拜加谥玄圣文宣王。五年避圣祖讳。改至圣文宣王○仁宗敕赐兖州先圣庙飞帛御书殿额祭文○神宗封孟子邹国公。陪飨文宣王庙○哲宗赐先圣庙田百顷。幸国子监。诣文宣王殿行释奠礼。一献再拜○徽宗崇宁三年。以王安石陪飨文宣王庙。五年诏文宣王冕十二旒。服九章。政和元年。敕先圣庙用二十四戟。赐礼器大成新乐○钦宗敕毁王安石陪飨(已上儒教出兴)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敕两京诸郡立齐太公庙○肃宗上元元年。追封太公为武成王。祭典同文宣王

  宋真宗祥符元年。封太公昭烈武成王○哲宗幸武成王庙肃揖(附于儒教)

  三教厄运 儒 道 释

  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请以诗书百家语杂烧之有偶语诗书者弃市。三十五年以诸生诽谤。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人。坑之咸阳

  汉桓帝延熹八年。宦官告司隶校尉李膺交结生徒。诏捕党人。辞及二百余人。皆天下名贤。久之赦党人禁锢终身

  灵帝建宁元年。宦官杀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捕宗亲宾客悉诛之。李膺诣狱。考死党人。死者百余人。天下儒学有行死徙废禁。六七百人

  唐景宗天祐二年。朱全忠入长安。聚宰相裴枢朝士三十余人杀之。投尸于河

  宋哲宗绍圣三年。诏文彦博三十七人。为元祐党人。徽宗崇宁三年。置元祐党籍。司马光三百九人。刻石文德殿门。五年彗出西方。诏毁文德殿党籍(已上儒教)

  汉明帝永平十四年。道士褚善信等。请与西竺摩腾角法不胜。费叔才自感而死。吕惠通等六百二十人。并令出家

  梁武帝天监二年。率群臣士庶发菩提心。永弃道教。十六年。敕废天下道观。道士皆反俗。北齐文宣天保六年。道士请与释角法不胜。诏道士并从剃度。自是齐境并无道士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并罢释道二教(已上道教)

  晋安帝隆安二年。桓玄辅政。诏沙汰僧尼。庐山远法师上书力辨遂寝

  陈后主至德三年。朝议令僧尼无业者皆休道。智禅师即停搜简

  北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帝信司徒崔浩说。案诛天下沙门。焚毁经像。后崔浩以罪腰斩族诛。帝为常侍宗爱所弑。文成即位。大复佛法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帝信卫元嵩说。并罢释道二教。并令还俗。宣帝即位。诏复佛法○静帝大定元年。诏复释道二教。杜祈入冥。见周武在铁狱受苦

  隋文帝。诏周朝废寺咸与修营。户口出钱建立经像○炀帝大业五年。诏僧徒无德业者并令罢道。智者弟子大志上表。然臂乞兴三宝。诏竟不行

  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乞废佛法。凡七上疏。诏僧道戒行亏阙者悉令罢道。月余停前沙汰。奕恶病死。有人入冥。闻已付越州泥黎○玄宗开元二年。宰相姚崇奏。沙汰僧尼伪滥者万二千人。并令还俗。禁度僧建寺铸佛写经○开元十五年。敕天下村坊佛堂小者。并拆除之。功德移入近寺。公私望风。凡大屋大像亦被残毁○文宗太和九年。翰林李训请。沙汰僧尼毁大内灵像。夜大风坏殿屋城门。帝惧敕停沙汰○武宗会昌五年。用道士赵归真宰相李德裕谋。毁拆天下寺院。僧尼归俗者二十六万人。长安人夜见穆王冡吏云。李炎夺寿去位。宣宗即位。捕赵归真等十三人诛之。李德裕贬死崖州

  周世宗显德七年。敕民间铜像输官铸钱。废寺院三千三百所。不许私度僧尼。有武将周百胜。入冥见世宗卧铁床受罪。本朝太祖。大复佛法

  宋徽宗。诏释氏水陆道场。不当设三清等位。天帝不应与鬼神同列。道法师曰。毁佛之祸兆于此矣○宣和元年。用道士林灵素言。诏改佛服天尊服。僧尼巾冠执简称德士。高僧日华严等不奉诏。开封尹盛章捕七人杖杀之。左街永道法师上书谏。上怒流道州。台臣言。灵素妄议迁都改除释教。上寤放死温州。二年诏大复僧尼○高宗绍兴十二年。詹叔义上表。乞住卖度牒。十五年。敕僧道纳免丁钱侍郎吴秉信请卖度牒被论而出。灵隐道昌禅师乞行度牒不报。侍郎吴子才乞行度牒。罢归田里。二十年。大敛民间铜器寺观佛像钟磬。并令置籍。每斤收算二十

  ○文中子曰。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已上释教)

  三教訞伪 儒 道 释

  秦李斯初学于荀卿。及为秦相。请以诗书百家语。诣守尉杂烧之

  汉灵帝中平初。钜鹿张角事黄老。以符水疗病。号太平道。十余年间众数十万。时号黄巾贼。皇甫嵩讨平之。北魏孝庄时。冀州沙门法庆渤海李归伯。率乡人为乱。自号大乘佛。斩害僧尼焚烧经卷。元遥讨破之

  唐武后。有女人自称圣菩萨。召见。时大安禅师至。问曰。闻汝善观心。我心何在。三问皆验。师复问之。女辞屈。变作牝狐。下阶而走

  三教谈论

  宋明帝。幸庄严寺。观三教谈论

  唐高祖。幸国学。命博士徐旷沙门惠乘道士刘进善讲说○太宗诏祭酒孔颖达沙门惠净道士蔡晃。入弘文谈论三教 德宗圣节敕给事中徐岳沙门覃延道士葛参成。讲论三教 敕沙门端甫。入内殿与儒道论议

  敬宗。敕沙门道士四百人。于大明宫谈论设斋○文宗圣节。诏秘书监白居易沙门义林道士杨弘元。谈论三教○宣宗敕谏议李贻孙国师知玄同道士。谈论三教

  僧道角法

  汉明帝。五岳八山道士。乞与西竺摩腾竺法兰焚经角法不胜。吕惠通等并令出家

  宋明帝。逸士顾欢作夷夏论。意党道教。同徒袁粲为论以驳之。谓孔老教俗。释氏出世。常侍何镇之亦以书抵欢言。道家经籍简陋

  陈宣帝。南岳思禅师降伏道士欧阳正则十四人。敕贷罪给事僧众(云云)

  北齐文宣。道士陆修静等乞与释氏角法不胜。并令剃度。不从者杀四人

  北周武帝。诏群臣沙门道士。于内殿博议三教。法猛法师立论理胜。司隶大夫甄鸾上笑道论三十六篇。隋客问三教优劣。李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

  唐高宗。诏沙门义褒等。入宫谈论。道士李荣理屈语塞。令黄门引荣退席○玄宗。道士吴筠造论毁释氏。浙西观察使陈少游请神邕法师。面决邪正。筠竟败北○代宗。沙门崇惠与道士角法告胜。赐紫衣

  僧先道后

  宋明帝。顾欢作论。以佛道二教。齐乎达化

  北齐魏收。撰魏书作佛老志

  唐太宗诏。老子李姓是朕之祖。名位宜在佛先。沙门智实诣阙申理。不许○上谓弘福寺主道懿曰。佛老尊卑通人自鉴朕宗○柱下故先老子。凡有功德佥向释门。太原旧第亦以奉佛。未尝创道观也(云云)○高宗。敕道士隶宗正寺。班在诸王次○武后。敕僧尼依旧位在道士上

  宋太祖。诏令僧道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廷。僧东道西。若遇郊天。道左僧右(宁僧统僧史略)○徽宗。敕道士位居僧上○高宗。庐山道法师申劄都省。崇观之后道士叨视资品。林灵素辈视两府者甚众。遂令道士冒居僧上。靖康建炎。道士视官已行追毁。而国忌行香寺院众会犹敢傲然居上。今欲复正祖宗旧制(云云)。续据太常寺。称因革礼。肆赦故事。道左僧右。嘉祐编敕绍兴新书。并以僧道寺观立文。政和条内。道在僧上。并已删去。寻蒙朝旨。应行香立班诸处聚会。并依祖宗成法。以僧居左○绍兴十三年。临安府道正刘若谦申省乞道士位僧上。都僧正善逵。乞检准绍兴三年。都省批送法道法师状。继蒙朝旨。依祖宗旧制以僧在上。告示刘若谦取知委

  内律分财

  唐德宗。敕亡僧资财旧例送终之余分。及一众比来因事官收。并缘扰害。令仰依旧。一准律文分财法。官司仍前拘收者。以违制论

  僧制治罚

  梁武帝。制僧尼犯过。依佛律行罚

  北魏僧犯杀人。依俗格断。余犯付昭玄都统。以内律判之

  唐太宗。诏僧徒有过准内律明为条制。诏颁遗教经。付京官刺史。僧尼业行与经不同者。公私劝勉○高宗。奘法师奏二事。一者正观以老子位在佛上。二者僧道有过同俗推勘亏辱法门。上曰。僧用俗法即遣停罢○玄宗诏。僧尼有过一依佛律处分。州县不得擅行决罚○代宗诏。天下官司毋得捶辱僧尼

  宋真宗。诏僧道有犯公罪。听用赎法。敕品官无故毁辱僧尼。口称秃字者。勒停见任。庶民流千里

  宣和八年。吴国公主敬重空门。敕品官庶民如有毁辱僧尼骂称秃字者。照祥符三年指挥施行○孝宗乾道元年。郑国公主出家。敕品官庶民有毁辱僧尼骂称秃字者。依祥符宣和敕旨。品官勒停。庶民流千里。仰天下州军遍榜晓谕。应僧尼过犯。官司不得擅理。须奏取指挥施行

  僧籍免丁

  唐武后延载元年。敕僧尼旧隶司宾(即鸿胪寺)今改隶祠部○玄宗开元十七年。诏天下僧尼。三岁一造籍○二十四年。敕僧尼隶鸿胪寺。明年仍旧隶祠部。道士隶宗正寺。以李宗也○天宝六载。敕僧尼属两街功德使。始令祠部给牒用绫素○德宗建中三年敕僧尼事故。三纲申州纳符。告注毁。在京于祠部纳告○宪宗元和二年。诏僧道隶左右街功德使○文宗。太和五年。敕州郡造僧尼籍

  梁太祖开平元年。敕僧尼改属祠部

  晋天福二年。以杨光远为天下功德使。凡寺院皆属焉

  宋太祖。敕僧道隶功德使。出家求度策试经业。关祠部给牒○高宗绍兴十五年。敕天下僧道。始令纳丁钱。自十千至一千三百凡九等。谓之清闲钱。年六十已上及残疾者免

  赐谥封塔

  晋孝武。潜法师亡。诏赐钱建塔

  唐太宗。化度寺僧邕亡。上敬悼赐帛。敕李百药撰碑。欧阳询书○中宗。神秀国师亡。赐谥大通○玄宗。金刚智三藏亡。赐谥灌顶○清源思禅师追谥弘济禅师归真之塔○南岳让禅师亡。谥大慧禅师最胜轮之塔○宪宗。敕曹溪六祖谥大鉴禅师灵照之塔。柳宗元撰碑○穆宗。汾阳业禅师赐谥大达国师○宣宗。敕重建东林寺。追谥远法师曰辩觉○沩山祐禅师亡。赐谥大圆○黄檗运禅师亡。赐谥断际○懿宗。德山鉴禅师亡。赐谥见性○临济玄禅师亡。赐谥惠照○洞山玠禅师亡。赐谥悟本○追谥南山宣律曰澄照○赵州谂禅师亡。谥真际○云居膺禅师亡。谥弘觉○曹山寂禅亡。谥元证

  唐庄宗。问道于三圣惠然。及亡谥广济太师通寂之塔

  宋太祖。永明寿禅师亡。赐谥智觉○太宗。追谥东林远法师曰圆悟。西林永法师曰觉寂○明教大师天息灾亡。谥惠辩○传教大师法贤亡。谥玄觉○徽宗。崇宁元年。赦书节文。天下名德未有谥号者。仰所属以闻。唐宣律师赐谥法海。慈云式法师谥法宝。南屏臻法师谥实相。孤山圆法师谥法惠○摩腾三藏谥启道圆通法师。竺法兰谥开教总持法师。傅大士等空绍觉大士。李长者显教妙严长者○高宗。天童觉禅师亡。谥宏智塔曰妙光○径山杲禅师亡。谥普觉塔曰宝光。语录入藏○光宗。惠光讷法师亡。谥宗广慈塔曰普照

  褒恤终亡

  宋文帝。惠严法师亡。诏赐钱五万布五十疋

  齐武帝。僧远法师亡。帝致书慰弟子法献

  隋文帝。昙延法师亡。帝辍视朝。敕王公往临

  唐太宗。僧邕法师亡。赐帛。敕李百药撰碑。欧阳询书○玄琬法师亡。遗表僧有过乞以内律治之。上嘉纳。遣皇太子临吊。敕给葬具

  高宗。奘法师亡。帝哭之恸。废朝五日。敕用金棺银椁。五诏褒恤○文宗。清凉国师澄观亡。上辍视朝三日。重臣缟素。敕葬终南山石室。敕宰相裴休撰碑

  宋真宗。天息灾三藏亡。敕有司具礼送终○法贤三藏亡。敕送终如天息灾礼

  临终瑞相

  宋仁宗。天钵元禅师别文彦博曰。入灭去焚龛烟白。彦博手执流离瓶。烟入瓶中舍利填满○神宗。明教嵩禅师亡。火浴鼻舌眼睛耳豪数珠五物不坏○欧阳修居颍上屏酒肴。临终借华严经。读至八卷而化○文与可谓崔公度曰。经言。不妄语舌覆面上。即吐舌至眉。三折之后。沐浴冠带。正坐而化○赵挻又卦??ξ市囊?N疟倮??砣淮笫 J悄暧写笮情嬗谕ァu米???鸹兆凇K臻?溆谂?辍G?妹魑试弧9?缴?Х鹑绾巍i?弧4擞镆嗖皇堋K旎?鸶咦凇Nぬ?蠼ㄑ酉楣邸Gㄔ卜ㄊτ诼砟云隆L掌魃崂?匏恪鹦⒆凇2握??死裎实烙谠??ΑN⒓参交??υ弧5厮?鸱缭菔贝詹础K炝材慷?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