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信心,那法门,法法平等,还有哪个要怎么选的?你现在要问我,我就告诉你:地藏法门。不要再选了,选了会后悔。可你还是会脚底痒痒的,不敢相信,这是你没有信心。有信心的人,我来听人家讲经是如如不动的,因为你会在你的法门上。你一听了经,就开始想要换。现在最麻烦的就是,每一个师父出来讲经,每一个法王出来讲经,大家都耍嘴皮子,搞得很厉害,要你跟着他走,那这一些没信心的一堆就跟着走了,走到最后团团转。一个法师一个法王,每个人最少给你一个钟头的功课,你每年找一个,十年你就有十几个小时的功课要做了,我看你除了睡觉就是做功课,那没办法的。这个是你没有信心。
法门越多叫中毒越深,不要搞那么多,一门深入。像我就是华严,我也不知道华严多大,那反正进来再讲嘛。我是从《十大愿王》进来,后来决定要选择华严是从十大愿王决定的。后来知道这是第四十卷,我要去找,越找越多、越找越多,结果《华严经》是一百八十卷,你看要命不要命。好了,那你总不能放弃吧?那我就发愿一定要把华严弄通。弄通是简单,要把一百八十卷华严讲一遍,很难呐。所以人家在问说大华严、小华严要怎么弄?我告诉你啊,一部《十大愿王》就可以讲上恒本《华严经》那么多了。知道吗?问题是,大家有没有办法受持而已。
所以这个关键,不在于你怎么抉择,抉择是要智慧的。假如你要问你要怎么抉择,那七菩提分第一条叫择法觉分,你先把这个弄好。不要学那些迷信的人,用抽签的方法。那佛前怎么抽啊?没有用。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为什么说比较可靠的方法?因为你没有信心。但是用这一法,比起其它法比较好的,那就是用《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占察轮。那最少你要搞三年以后啊,你才弄得出来。所以越讲越麻烦,这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有很多年轻人对生命的意义很疑惑,因而产生翘课、翘家等叛逆的行为来,我们如何引导他们找到生命正面的、菩提心的开发的意义,从而走向光明快乐的人生?阿弥陀佛。
答:这个问题真的是阿弥陀佛。这个问题不是你在操心的,全世界所有教育部长都在操这个心,知道吗?尤其文明越发达的地方,教育部长更操心;越进步的国家的教育部长,越操这个心。哪个部长可以不操心呢?越落后的地方,国民所得在五百美金以下的,那种国家的教育部长不操这个心。是这样的。
我们经过统计以后,国民所得越低的地区,人民生活的幸福度越高;国民所得越高的地区,国民的幸福感、幸福度就越低。这就是我们告诉各位说,为什么使用大脑以后啊,问题这么大。大脑使用以后使国民所得提升,国家建设很进步,属于已开发的国家,幸福的感觉越低。
所以我告诉各位,大脑根本就用错了。应该大脑运用以后,会让我们的幸福感觉提升才对啊。但为什么没有呢?这就是关键。
民主政治,不丹你知道吗?喜玛拉雅山旁边一个小国,它是集权统治的地方,老百姓很幸福。人家在问说,“那你们国王这样你喜欢吗?”“喜欢呐。”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幸福。”告诉你越民主的国家越不幸福,你放心。不是我反对民主,至少我可以投票嘛。虽然我投的都是我不喜欢的,还是投啊。但是告诉你,民主政治所带给人类最大的福音,就是丧失幸福感。你知道吗?你去注意看看。那些落后贫穷的地方的老百姓,吃不好、卫生不好,可是他们觉得很幸福啊。你到底是要幸福还是要恐惧,你自己选择。
这个小孩子要怎么找回这种真实人生的感觉啊,不在教育上,他是在家庭里,父母亲的教育问题,根本上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父母亲忙于赚钱,有没有错?父母亲忙于挣扎着一日三餐,没有错吧,但是他疏于跟孩子相处。孩子认为父母亲是什么,那个认知已经产生偏差了。你要记得一个问题,我们常常说,要孝顺。你知道为什么要孝顺吗?你大概找不出原因。对老师要恭敬,为什么要恭敬?你也不知道啊。因为以前就这样传下来,对父母要孝顺,对老师要尊师重道,不是种稻子,尊师重道。为什么?现在告诉你,根本就不通。
我跟你举个例子,你可能没留意到。以往,以前呐,五十年以前的话,我们任何一个人所得到的任何知识,不是来自父母,就是来自老师,是不是这个前提,你注意看看。所以他当然孝顺父母,因为都听父母亲的。所以你看小孩子一出去跟朋友玩,就“我爸爸说、我爸爸说”,等到他去读书回来,就跟爸爸说,“我老师说,我老师说”,有没有?那个时候是他的知识来源,从爸爸、从老师那边来啊。
现在的孩子,知识从那里来?都从电脑上面来,从电视上面来,从同学那边来。他都从同学那边来的话,那他要尊重他的同学,不是尊重老师,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他就是尊重同学,没有错嘛,所以同学走,他跟着走啊。因为老师那边来的少,所以他不跟老师走。为什么不听父母亲的话,父母亲有给他什么知识?除了给他压力,我看没有给他知识。所以他怎么会听父母亲的话呢?因为他都跟同学走,所以他翘家、所以他翘课啊。
问题在家教。我们要告诉各位的是,你到底舍得舍不得你的事业?你愿不愿意陪着子女长大?这是重点呐。你假如这一点给与他,我当然不能够说你父母亲不对,刚才的前提就讲,你为了赚钱,为了三餐嘛。有什么不对?可是你疏忽跟子女相处,所以子女他不愿意跟你在一起,不愿意听你的话嘛。因为他的资讯通通来自同学那边,所以他跟着走啊。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因为社会要求竞争,要求民主,所以你不得不竞争。你要竞争,你必须牺牲家庭,牺牲子女。要怪谁呀?国家领导人也没办法。因为我们祖先,文艺复兴以来,所累积下来错误的思维模式,所造成,这样而已。错误的思维模式。我仅供参考,你要接受不接受都无所谓,不能接受还给我就好。
问:请问如何,这个怎么讲,请师父给与解答,誓死不改的人,勇于认错,请问如何对治?
答:他假如是勇于认错,不要对治嘛。勇于认错,没错啊。誓死不改的人,我不知道这题目是在问什么。请问如何对治誓死不改的人,这可能吗?勇于认错,要怎么对治?勇于认错,有罪吗?
问:我想那个人的意思可能是说有些人是勇于认错,死不悔改。
答:这个人是认错了,但是不改是吧?我们还没有碰过这个人,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办。认错,认错他就会改了,怎么会不改?那认错是假的,意思就是认错是假的就对了。有啦,小孩子会有这种情况。小孩子,那个应该是心智年龄还不够成熟。我不知道是谁哦。小孩子有这种情况,哥哥打弟弟,欺负弟弟以后,爸爸一打,说“爸爸我不欺负弟弟,我改过,下次我不敢了。”下次不敢了,偷捏一下。下次不敢了,这次再做,下次才不敢。小孩子,那个叫自治能力不够,有这种情况。我想大人大概不会有吧,所以标的是谁我不知道。
师父,阿弥陀佛。
师父叫海云。
什么是生死重罪?
就是果报啊,就是你造的因,会引发你自己受死亡果报的,那个叫生死重罪。知道吗?你做的因,做的事情,会引发死亡果报的,那叫生死重罪。你大概不知道哪些嘛,不知道就好,不要讲,讲了你就不敢做了。不过卖黑心食品,一定是生死重罪。黑心食品、偷工减料造成这个建筑物倒塌,或者工程造成严重的事故伤亡,那个都是生死重罪。大概我们还不至于那么坏吧?偷工一点点,减料一点点。不过只要会引发死亡的状况,因为你是作意嘛,然后会引发死亡状况的,通常都会有。不过有些你不知道的,譬如说滥垦造成土石流,那个虽然没有人死,这个都生死重罪。破坏大自然,生死重罪。
问:第一品有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第四品有清净莲华目如来,那第一品有鬼王、有婆罗门女,第二品有罗汉、有光目女,那地藏菩萨,这个意思是问这个地藏菩萨有什么差异是吧?
答:这都是地藏菩萨的前生就对了,婆罗门女、光目女,都是前生,他只是把过去的状况讲一遍就对了。你自己前辈子你也很多,我也很多。你也当过猪八戒,当过猴子,也当过国王,也当过出家人,只是混来混去,现在迷迷糊糊而已。凡是现在在听《地藏经》的这些人,前辈子都有出家过。只是修得好、修不好而已,有没有认真修,我不知道。
问:修行要具足一、信心,二、道场,三、师父,四、法门。请问师父,在家居士如何符合二、三、四条件?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修行要具足,那么在家居士要如何符合?具足是这样,这个信心具足是第一个,每个人要有。那么缘念道场,缘念呐,心要想着道场,想着师父,善知识,指导你修行的人,想着法门,你修行的法门,经常要互动。这里面我要告诉各位,百分之五十在这个地方,百分之五十以上在这个道场、在这个法门、在这个善知识这里。那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你用在其它法门,其它地方。因为其它,你知道,其它两个字简单,其它是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选一个法门是你精进的,所以你要缘念道场,缘念善知识,缘念法门。那么其它就无量无边了,那你就随喜参与,但是不能少于百分之二十五,那你自己的那个法门,不能少于百分之五十。这样知道吗?百分之二十五是你自己去拿捏。
譬如说我是参禅的,但是人家打佛七,那你七天去打佛七,对不对?可是回来以后你还是参禅为主,知道吗?那你要认为说佛七七天占的比例太大,那你是以一年一次佛七这样算的,你不能以这七天来算。这七天那就百分之百了嘛,对不对?是以这样的情况,比例上,这个意思就是,所有的法门都是佛说的法门,你要涉猎一下,其它法门只占百分之二十五,比例是非常少,因为你其它所有的法门嘛。
譬如说你现在来修地藏法门,喇嘛来,法王来,他搞那些什么破瓦法,什么法一堆。我们随喜嘛,随喜。你不要说我就是硬不要,它不是毒蛇猛兽,它还是佛陀的法。我们去了解一下,这样就好。随缘、随喜嘛,供养。听一听很好,这样就好。回来还是你自己的法门。你出去以后就像花心萝卜,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下辈子再回来,那就麻烦了。就怕这样,所以你自己的这个法门,一定是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法门为什么这样讲,不要排斥,随喜就好。这是指这样的意思。
在家出家人都可以,所以我们即使是在这个道场的出家人,其他道场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参加,不是说都不行。要不然的话你就憋得太死了,老死不相往来。那个山头主义就很明显。那你这样就会很开阔。
问:谢谢法师祈祷,让我们获益良多,法喜充满。
答:这个好像别人不知道同意不同意你的讲法,不过你写好像你获益良多。
问:兹有一问题,开悟和性德有关吗?如果要启发性德,是否先要开悟呢?
答:开悟的同时,性德就启发了。OK?开悟跟性德,没有说无关,绝对有关,它们只是名词不同,内容一样。
问:疑情是指参话头吗?
答:当你提疑情的时候就是在参话头。
问:华严禅与祖师禅有什么不同?
答:应该来讲,华严禅包括祖师禅,知道吗?假如从禅法的立场来讲,祖师禅包括华严禅。大概我们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话头禅,通通都是华严禅。话头禅,参话头的,通通都是华严禅。那这样讲的话,你可能不太满意,因为华严禅是怎么讲呢?禅加华严叫华严禅,这是最基本的定义。所以禅宗大部分都研究《华严经》,但是这样的定义不够严谨,我们不这样定义。所有能够导引到生命开花的禅法,通通叫做华严禅。
所以华严禅,中国的禅宗都叫华严禅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活泼。但活泼啊,禅法,它跟南传的禅法不一样。南传的禅法是依附在原来印度文明的前提之下而有的禅法。但这个禅法经过改革以后,传入中国,跟中国文化相结合,中国就重新改造,成为中国文化系统的一个行法。那这个就跟南传,就是现在我们讲南传那个上座部的禅法,有些不同。所以我们讲,禅宗的禅是印度的种子,移植到中国来栽种的。所以呢在中国成长、茁壮、开花、结果。这个是不一样的,跟印度的禅是不同的。
所以印度的禅,它是定义,禅叫功德丛林,叫静虑,叫思维修。中国的禅,禅同样这个字,它就不这样定义,它叫做菩提涅槃,妙明真心,完全不一样。中国的禅不叫功德丛林,但是在印度的禅,就叫功德丛林,这是南北传的不同。所以来到中国以后,禅自然形成一个系统的这个部分,我们叫禅宗。而这个禅宗,在华严宗的系统里,也修这个禅法,我们叫做华严禅。而中国的禅宗本身就叫祖师禅,其实祖师禅是包含所有的话头禅跟默照禅都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提疑情,参话头。所以这个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所以你说华严禅跟祖师禅有什么不同呢?不是不同,只要是华严的教法,教在华严,行在禅法,这个就叫华严禅。那你假如说,我教在天台,行在禅,那就是天台禅。就是他经教的依据不同,这样而已。基本上我们这里不做严格的区分,因为华严的禅宗还是中国传统的禅宗。所以这里面没有不同。但是呢,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华严禅的系统里,他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那你能不能走上这个教学体系,那才是走华严禅行法的部分,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问:南传佛法可以作为北传佛法的基础吗?
答:这个问题有问题,南传佛法本来就是北传佛法的基础。所以我们说南传佛法是基础佛教,北传佛法是应用佛教。这个是我决定开始讲经的时候所做的一个命题。南传佛法它本来就一切佛法的基础,所以我们叫原始佛教或叫基础佛教。那么在应用上面,是要以北传佛法来应用。
问:法师提到有关于再来人,不知可不可以更详细说明?
答:不可以。
问:像再来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再来人?
答:你不是再来人,不用问。等你是再来人,你就知道。
问:再来人知道自己的前世吗?
答:不知道的怎么可以叫再来人呢?
问:还有没有什么特征?
答:头上长一支角。
问:再来人是不是一旦让别人知道了,自己就该走了?
答:等你是再来人,由你决定。我不能替再来人做决定。这个一定听净空法师讲经的。
问:华藏世界有没有三恶道?
答:你说呢?华藏世界里头有包含三恶道。极乐世界都还有鹦鹉、孔雀,对不对?它们只是存在。在华藏世界里头看三恶道,它只是一种存在,它跟你无关,你不是三恶道的人,你不用那么恐惧。等你是三恶道的时候再讲。应该来讲,我们真的修行人是这样问,我是三恶道的人,你要告诉我怎么修,可以远离三恶道,是不是这样?那你现在你管它有没有三恶道,你不是三恶道就好了嘛。
那另外一个问题是,我遇到三恶道要怎么度他?对不对?你会不会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下面那个法师,你去念哦,我没有叫你念我。你的师父是谁,你就把他皈依到那边去。知道吧,不要皈依到我这里来,很累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就你自己的上师。你就带上去,不用担心,不会给你师父找麻烦,他下辈子,弟子会很多,都从三恶道来的,这样他才有工作做。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试译过几行,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停顿下来。菩提流志从神龙二年(706)开始编译,历时七载,在先天二年(713)完毕,完成了玄奘未尽的伟业。他利用《宝积经》
《圆觉经》,是描述如来境界、阐扬诸法实相、彰显圆满觉性的重要经典,素有『三藏十二部的眼目』之称。经文阐述了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理。指出:众生与佛,觉性平等,没有差异,只是因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