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禅师语录(1)[抚州]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

  好,看这一段。《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五经之一。这句出现在十六观的第七观,就是观阿弥陀佛的像观。出现的这句话,是一部《观经》的核心眼目,也是念佛法门的最高理则。彻悟大师真的是慧眼独具,把这两句话挑出来、拈示出来,真的是不愧于祖师的眼光,那赞叹到极点了。

  这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段法语是在一段里面。我们从一段里面来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在这一段里面提出来的。这一段讲到阿弥陀佛,诸佛就是阿弥陀佛,他是法界身,是以法界作为他的身。既然以法界作为他的身,就普遍地进入到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注意:我们的念头里面有阿弥陀佛的法身。既然有阿弥陀佛的法身,当然由法身可以衍生为报身,衍生为应化身,也就三身具足,讲法身就是三身具足。我们了解了这个,当下这一念确有阿弥陀佛在我们念头里面。一定要认知得这么亲切,而且是事情真相。

  阿弥陀佛跟我们不隔呀,每天跟我们在一起,天天晚上伴着我们睡眠,天天早上伴着我们起来。每天的见闻觉知都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放光动地,天天我们的坐卧,都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在结跏趺坐,我们跟阿弥陀佛是这样的一个亲切关系。所以我们起心,就是现前介而一念,就去观佛的像: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我就想佛不想其他的,不想五欲六尘。那么去想佛的时候,在我们能想的心里面就有着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佛的相好,就在我们的想当中显现出来。这一想象,“是心作佛”。我们想佛,作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安立在什么地方?这要作意的,不作意,我们自然就搅在其他的地方,这就要作意。作意去观佛,观察依正庄严,去念阿弥陀佛名号,这就叫作佛。我们当下这一念去作佛,去念佛、观佛。那么我们能观、能念佛的心就是佛——“是心是佛”。

  好,这两句话不仅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纲宗法要,纲就是我们捕鱼的网,网里面要有一个纲来提。宗就是讲修行的核心,一切行为的纲领,又叫枢机,这就叫宗,法门最切要的地方。所以这两句话不仅是《观经》的纲宗法要,实在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讲经说法,一切大乘佛法的纲宗法要。进一步说,不仅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一佛的法藏纲要。实在是十方——十方就是遍法界了,微尘数的佛刹,就是东南西北四方,再加上四个角,再加上下。十方表明遍法界所有的佛刹;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穿过所有时间的一切佛,这些诸佛他们也在自己的本土示现八相成道,讲种种的法。

  这些种种的法,最后归结到哪里呢?还是这八个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不仅是八万四千法门,乃至恒河沙、恒河沙所有诸佛的法藏纲要,原来就是这八个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们理解这八个字得要加以非常、非常用心。是心作佛,我当下这一念念佛,是心就是佛。好,这一句话也包含着你心作佛界,心就是佛界。因为心作心是嘛!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作九界,心是九界。九法界,就看你作什么?是心作鬼,是心就是鬼。是心作地狱,是心就是地狱。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不是这样啊?你不要光捡便宜的,是心也可以作地狱呀!

  我们看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资》里面,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河北有一个儿童,小孩,他喜欢鸟窠,鸟窠在那里,鸟在哪儿孵卵,他就常常爬上去,去拿那些卵、蛋,拿下来自己吃掉,做了好几年这样的事。他有一天,好像在似梦非梦中,就有一个人叫他,“你过来,有个地方有很多鸟巢呢!”鸟巢,他一听就很欢喜,就跟着去。去的不远,就出现了一个城,城市里面还显得很繁华,有各种音乐的声音传出来,那个人就把他引到城里去。他一到城里,门就一下子关了。关了他再一看,原来地面都是碎铁,燃烧得通红的碎铁,碎铁片,他的脚就在这,就受不了,受不了就跑。他想从南门跑,南门关了;到东门出来,一到东门,东门关了;跑到西门,西门也关了;跑到北门,北门也关了。四面的城墙都关了,他就在那里像发疯似的跑啊,脚受不了,自然的火在烧啊!实际上这一块地方是桑田,就是种桑树的一块田地。当时有几个桑农,看到这个小孩就在那个田野当中跑来跑去,以为他得了精神病,就赶紧到他家里叫他父亲来。

  他父亲一过来,看到他在田野当中狂奔,就猛叫他的名字,小名。一叫,一下子他听清楚了,嘣地一下,他眼前境界没有了,一下子就躺在地上。他的父亲赶紧问:“你这是干嘛呀?”他就把刚刚的事情说了,“哎呀,我刚刚在一个城里呀,什么什么……。”他的父亲一看,膝盖下面全都烧焦了,把他抱回家,一辈子下面都是枯骨。好,对于这个小孩来说,当下是什么境界?地狱境界。地狱境界从哪儿来的?是他心变现出来的。别人看到的是一块桑田,在这个小孩眼里就是一个城里面的烈火,地面上的火,他在跑啊!所以那个人把他引去,就是冤家对头,要让他遭罪,把他引过去。那个城市就是他的冤业城,那个火,是他造业的瞋恨火。这不是心作地狱,心是地狱吗?你说地狱从哪儿来?难道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吗?没有,也都是众生的虚妄的恶业的念头、恶业的行为、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乃至于在人法界,也是我们五戒的善业所变现的境界,也当体即空的。如果真的,我们证入到圆通常的空性,大地平沉,没有这些境界。

  我们看禅宗的很多公案,他也很了解这些事情,有许多开示都是在本份上,你不要在这种现象的业力层面当中去害怕。你看当时,有一个玄沙备禅师,他是开悟了的。他一天带着一些跟他随学的禅和子,到山上砍柴火。当时有个僧人看到可能是老虎来了,就说,“和尚,老虎!”叫他和尚老虎,就是老虎来了!玄沙备看看老虎,再看看那个僧人,他一点都不害怕,只说了一句话,“是你。”老虎是什么?是你啊!大家参一参:为什么禅师说是你?还有一位法师,灵润法师,他在山上行走的时候,当时有野火,山里的野火,很快就过来了,跟他随行的赶快去逃避,躲火啊。但这个法师行走如常,从容不迫。他有个观念:“心外无火,火实是心。如果这个火很快来了,火就是心,你心还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呀?所以这样的火来了,不逃,也实无逃处。”他有这个情况。马上,火到他这里就灭了。

  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火不被烧,入水不被淹,入到深山不会被那些老虎所咬掉?就是他这一念心,已经不是在这里面了,已经超越这样的业力范围了。心外无火,火外无心。火就是心,既然火就是心,我通过修行已经没有瞋恨火,所以外面的火奈何我们吗?不能奈何。只是由于我们心头有瞋恨的火,才会吸引外面的火对我们产生伤害。所以祖师、大德有时候开示,有一些也很幽默。有一个禅师做梦,梦见老虎咬他。可能旁边有一些……,让那个老虎没有咬成。醒过来之后,他第一念,“哎呀,我知道是一个梦的话,何不在梦中作个人情呢?”就是把自己给老虎去吃,还做了一个人情。

  所以我们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八个字,义理深邃啊!是心作九界,是心就是九界啊!我们了解这个,如果对这一宗通达了,那什么宗都能通,宗门教下都能通达。如果这个净土,你念佛的心就是佛,最后显现佛的法界,这样的一个法门的道理明白了,那什么样的法都明白。那通过这六字洪名,就能够契入到华藏十玄门了,毗卢遮那的法界。所以一宗透,一切宗都透。一法明,一切法都明。如果你不明净土一法,其他的宗门教下你也明不了。所以这里面,佛法在紧要处无多子。你能把这八个字透过去,那一了百了。这就是学问,学得虽然不多,但是你能把这段话,把八个字学到通达,你就可以跟上贤齐等,就是可以跟菩萨齐等,诸上善人,跟他们一样。因为我们深知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就会老实念佛。我们在老实念佛的当中,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就能齐等。这就是莲池大师说的你就“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你就在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中,就能够和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超过他。就能在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片言当中,与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诸上善人、等觉菩萨把手同行、齐等。心作心是啊!这是净土法门的最高理则。

  听说解放前原来有一个比丘尼,她一辈子念佛,念佛之后往生,她的头盖骨留下四个字,就这四个字“心作心是”,这个比丘尼也了不起,给我们作示范,心作心是。所以这样,我们这一段再跟前面,我们现前这一念跟什么相应,最后到什么地方安身立命,跟这个遥相呼应。所以我们就一定要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种最高理则的指导之下,老实地把我们的念头全部地系缘在这六字洪名当中。那么这就是法界当中最高、最圆顿的一个修行。

  由于刚才讲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都不能越出这八个字之外。那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讲的无量的法,无量的经卷,就是为这八个字作注解。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恒河沙的法门也就是为这八个字作注解啊!而这八个字正是念佛法门的最高的纲宗。我们在老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就是把这八个字具体地展示。这就是祖师为什么讲,你就是不明白这道理,你老实念,也是暗合道妙,巧入、潜通佛智,这就是佛的智慧,最高的境界。我们虽然不懂,但念了,但已经是潜通了。所以我们侥幸得人身,又能闻这八个字的道理,可不要错过了,要是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好,南无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