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禅师语录(4)[宁波]

大安法师 | 作者:大安法师 [投稿]

  【世间众生,当处急难痛苦之时,嗥叫父母,呼天唤地。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尽我轮回,以其同在生死轮回故耳。三乘圣人,虽出生死,无大悲心,无益于我。诸菩萨等,虽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证各有分限,未能普利众生,满一切愿。十方诸佛,虽皆证穷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纵感极而见,不过暂时离苦,终非究竟。唯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

  好,请看这一段。我们在这个世间轮转的众生,虽然善恶业所导致的福和祸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特点是苦难,是无常。众生业力甚重,所以道力、智慧上不来,总是处在怯弱的状态。怯弱的众生就有一种宗教的诉求,希望得到一种救助、一种保佑,所以这也是各种宗教产生的众生的心理基础。就好像我们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一样,在大海里面,面对浩淼的大海,他没有办法去掌握住大海,随时可能遇到种种海难。种种海难来的时候,他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他就希望一种慈悲的力量,保佑自己,救助自己;所以妈祖的信仰也从这里产生。

  所以众生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他呼爹叫娘,呼天唤地,也是希望天地、父母来救他,他自己没有办法。这种宗教的诉求,祈求外力的帮助,它是正常的。就好像一个小孩,碰到什么事情,他都要叫他父母。他认为他的父母就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我父母都能解决我的问题。”受到别人欺负也说,“你欺负我,我要告诉我父母。”不懂的事情找父母,饿了、苦了、累了他找父母,父母确实对小孩能解决他的问题,好像是万能的上帝似的。那等到他大了,他才发现,父母也有很多不能解决他问题的地方。所以为什么青少年阶段有一段叛逆时期啊?他要寻找新的权威,父母原来不是万能啊。虽然如此,他遇紧急情况,从小习惯的那种根,不假思索,还是会叫“我的妈啊!”他就还会喊出来,呼天呼地。

  好,那么这种寻求救助的力量。我们要明白,要知道父母,还有天地、人王,包括玉皇大帝这些,他们不能够究竟的解救我们的大事。可能一般的事情他能救一救,那么生死轮回这件大事,他救不得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天王,他也一样跟我们在生死轮回里面,他自己都没有出去,他怎么能救得了我们呢?我们蹲在监狱里面,父母也蹲在监狱里面,他自己都不自由,自己都自顾不暇,他怎么还能救我们出这个三界的牢狱呢?所以我们要找一种真实能够把我们从轮回里面救出去的慈悲的力量。那么这种慈悲的力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要去看,首先,用排他法;那些不能救助我们的,都把他排除。父母救不了,天王救不了。

  那么三乘的圣人呢?声闻缘觉菩萨呢?阿罗汉、辟支佛,还有权教的菩萨,虽然他们断见思惑,出离了三界。但是这些人没有大悲心,他是自了汉啊!所以对我们也没有很大的益处。这些阿罗汉有个特点,对建立净土意义重深,他心不好乐。他所好乐的是他的偏真涅槃,在那种三昧中,禅定中,享受他的法乐。所以为什么大乘佛法对声闻,呵斥他为“焦芽败种”啊?他对众生没有大悲心,他不是为众生,也没有动力去为众生建立净土。对成佛来说,他的菩提芽没有了,他的大悲心的种子没有了,这就叫“焦芽败种”,焦芽败种永远没有成佛的可能。由于他对苦难的众生不能有大悲心的救度,于是,他对我没有利益,我在急难、痛苦的时候,这些三乘的圣人靠不住。

  那么诸菩萨呢,这些大乘的菩萨,他们倒是有大慈悲心。但是他在因地,他所断惑的程度有限,他的大威神力量还没有起来,还不能普利一切众生。就好像他是皇帝的太子,但是他还小,虽然他最终能当皇帝。但是在他没有做皇帝之前,他的力量还小,他还住在东宫,等待做皇帝。你求一个太子来解决大事,也是很难的。求一般的事情他还能帮助解决,求大问题的解决,他也没有办法啊!所以对这些诸大乘菩萨,他还不能满他因地上的愿,没有把他普利一切众生的力量圆满,也靠不住。那么求诸佛呢?十方亦有无量无边诸佛,这些诸佛虽然都已经证穷法界,一真法界的理体他都圆满,证道成佛了。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断尽,福德智慧二足圆满了。

  但我去感这些十方诸佛也不容易啊!因为这里面有个缘的问题,他没有针对我们发愿啊!东方琉璃世界也很好啊!阿閦佛国也不是错啊!但是很难感啊!一定要修般若空慧,断贪瞋痴才能去得了,门槛很高,很难感啊!不容易。纵然我们用非常大的努力,感极,到了极点而见到了相应的这尊佛,那也不过是暂时离开苦难而已,终究还不能解决问题,这是每尊佛都有每尊佛的发愿不同。那么这样,我们对三乘的圣人,对大乘的因地菩萨,对十方其他世界的诸佛,都在生死轮回、在成佛问题上都靠不住的话。这时候才观照到,唯有阿弥陀佛啊。我们只要一见到阿弥陀佛,就能够顿然脱离三界生死轮回,就永远断一切苦难的根了。这个苦根就是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根本,顿然可以断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了四十八大愿,为我们建立了净土,为我们建立了名号,为我们成佛做了一切的准备,予以加持,跟我们有缘分。只要见阿弥陀佛,就能得无生法忍,就能得阿鞞跋致,就能得一生补处,就能够永断一切苦难,享受一切涅槃的常乐我净。

  好,请看下面:

  【唯此一句阿弥陀佛,是所当尽心竭力者。予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然而念佛不难,难于坚久。果能坚持一念,如生铁铸成,浑钢打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谓佛言无验,佛心难感者,夫岂可哉。但得一念感通,便顿出生死,直登不退,稳成佛果。岂易事也哉。】

  在所有的佛里面,唯有阿弥陀佛跟我们缘分最深,给我们利益最大。我们了解了这一桩事情,就唯有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凡夫众生所应当竭尽全力去执持的了,当本命元辰,命根子,救生圈啊!抓住他就得救了,离开他我们解脱就遥遥无期了。所以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你看祖师这种宗教的情怀,是非常深厚的。只要说着西方极乐世界,他的眼泪就像雨一样的垂下来,那种感动啊!他是观察到南阎浮提众苦充满了苦趣、恶趣、恶道啊!我们真的是备受八苦的焦煎。

  我们往往对自己生存的境况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这种苦难还是没有看得很清楚。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没有一刻的安宁啊!真是苦树上挂黄连。再加上这个世间种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战争问题、生存压力问题、天灾人祸问题,现在的苦比古代又加剧了很多。我们要清楚这样的苦,知道这个火宅不容一刻的停留,知道这个魔乡不容一刻的停留,呆在这个世间是非常悲伤的,要把这个深刻的厌离心,把它激活啊!你没有这个厌离心,对西方极乐世界欣求心就很难成就啊!反过来说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欣慕之心成就,也自然对阎浮提的五欲六尘这种苦难的本质有一个深刻的厌离。所以这两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具有一种很深刻的情怀在里面。他那样的对这个世间苦的悲痛,对西方极乐世界那种感动的泪水,他有这样的心态他才会念佛恳切啊!

  彻悟大师,他是天分很高的,对自己生命终极关怀是非常负责任的一个人。所以当他要去选择法门的时候,他可是了解的很多了,世间的宗教、哲学、学说,他都了解过、都思惟过、都比较过。出世间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宗门、教下他也思惟过,而且去实践过,他都走了一遍。走了一遍,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念弥陀更念谁?”最后他的结论就是念阿弥陀佛,不念弥陀更念谁啊?他常常开示念头,你念头落在哪个方面就是哪一个法界出来,你念阿弥陀佛就是佛的法界出来。那么一定要把念头放在一个最究竟利益的法界上,那当然念阿弥陀佛是最高的、最好的,你不念阿弥陀佛你念谁啊?你念菩萨、声闻、缘觉,在念六道,都是九法界现前。

  若你再没有修行的出离心,那都是六凡的境界现前。如果六凡,你又没有点善根,五常、十戒你都不修,你放纵你的贪瞋痴,那就是三恶道的境界现前,它是法尔自然的。我们的念头向下堕落是很容易的,就好像山顶上滚下石头一样的痛快。但是我们要行善、要向上、要向光明,它确是很难的,是逆水行舟的,是推着这个石头向山顶上走的,这要困而行之的。所以一个人能够把念头放在阿弥陀佛上,这个人就太高贵了,也太有智慧了,这是人中的稀有人。需要有甚深的般若智慧,无量的善根以及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才能令我们的念头安立在弥陀的名号当中。

  所以,这个偈子也可以说是彻悟禅师在净土当中的开悟偈,他彻悟了,彻悟就是这句话:“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我们上午讲见道,这也是彻悟禅师的见道啊!有些人,他会说:“哎呀,你让我修念佛法门,你得要让我了解它。我一定要大小乘经典都读了之后,通过比较,我能够知道这个念佛法门真的很好,我才会去念。”特别是有点文化知识的出家、在家人,他容易这样去做。于是他就先读了很多,我一定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怎么怎么样。第一,你有这种总摄、比较的能力吗?第二,你有这种时间、精力吗?这些都很有风险的,也是没有信心的表现。要知道自古以来这些菩萨、祖师已经为我们末法的众生通读了《大藏经》,进行了种种比较,最后帮我们已经选择好了,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门最好。

  所以如果我们有信心,接纳这些菩萨祖师已经给我们选择好的法门,这样去做,就省了我们很多事情了。就好像我们一个生病的人,我们这个病不治马上就要死了啊!在这种情况下,你最明智的方法,是选一个良医,这个良医有现成的药,马上这个药一吃就会起死回生。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说:“等一等,我一定要自己了解各种药性、药源、剂量、我的病理,等我自己学一遍之后,我自己再去开一个药方,然后按照药方自己再去抓药、再自己泡制,再这样那样……。”虽然你这个想法也不错,但还没有等你做完,你就一命呜呼了,呜呼哀哉了。所以我们找一个现成的良医,有一个现成的良药,那是最明智的方法。那么阿弥陀佛就是大医王,他已经为我们泡制好了能够总治一切病的药方,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大经王。那么菩萨、祖师也给我们选择好了,在八万四千法门中唯有这个药方最好,其他的药方都是一个方子治一种病。唯有这个方子是治一切病,就叫阿伽陀药,一个方子治一切病。

  好,当我们对净土产生一定的信心之后,就念佛。念佛是不难,三岁小孩都能念,但难就难在坚持、难在持久。因为众生的心都是波动的,他这段时间情绪好了,他很精进勇猛,一天念个三万、五万,甚至参加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一天念十万声,他都能念。等到过段时间,他就懈怠了,放逸了,他就把佛号丢到脑后去了,他不能坚持。不能坚持,实际上也跟信心有关系,他的信心不坚定,生死心不切。信心没有到十分坚固的程度,就容易受其他法门的动摇。等一下被其他的经典、其他的法门一转移他的注意力,那就更不能长久的去念这句佛号了。所以祖师在这儿讲,你一个净业的行人真的能够坚持念阿弥陀佛,把念佛的这一念,念成像生铁铸成的那样坚固,像浑钢打就的那样细腻。这时候这一念就会产生力量,这时候像一人与万人敌。我们修行就是要有种打仗的气概,我一个人披上盔甲跟万人敌,万人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百万魔军。我们要跟百万魔军去打仗,这一打仗我们不能堕在负处,不能逃跑,不能害怕。我们如何跟百万魔军打胜他?

  我们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六字洪名,这是金刚王宝剑。你只要操这个金刚王宝剑,就能够所向披靡。它的力量就这么大,这是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的勇猛的精神。与万人敌也是突围,我们在三界六道轮回里面被百万魔军层层包围,不让我们出去,然而我们要杀开一条生路,就靠这一句洪名,打开一条生路,从三界里面出去。所以念佛要有这种气概,这样的念,念久了就能够感通,就能与阿弥陀佛的愿海相应啊!所以我们念佛最终还是要落实在感应道交上,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很怯弱的,魔的力量很大。你说我们想修行,一旦五欲的境界现前了,全身就酥软了,没有力气了,被它缠绕去了。有时候我们出来度众生,你得注意,当你的念头不正的时候,你想度众生,说不准被众生度走了。所以你要靠佛力,怎么靠得上?要靠我们的信愿持名,感通阿弥陀佛加持。我们的身心有阿弥陀佛的加持,我们就能够战胜百万魔军,就能在五浊恶世、五欲六尘当中出污泥而不染。如果不能这样用心去念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天让他念上一万声佛号,他都说自己没有时间,你怎么说你是一个至诚念佛求往生的修行人?

  所以我们这一两年来,也有很多人说我修行不得力,我怎么修行?现在我们也在推广“三一”工程,政府常常用数字,我们也用数字,“三一”:三个一——一天一万声佛号,一个月一次昼夜念佛,一年一次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你先从三个一开始。你这样做了,你还有一点念佛求往生的发心在里面。《观经》讲求往生一定要圆发三心:至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至心就是至诚心,你有没有真诚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在你的身口意三业当中,都表达这种欣厌。身业厌离娑婆的一切,口业厌离娑婆,意业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身口意三业都有没有把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表达出来。怎么表达?你要修行,你的身业,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两个小时念一万声佛号你都没有时间,那你的身业绝大多数都侧重在娑婆世界的活计了。你的业力在哪里最重,临终就往那个地方走,这都是有因果的考量的。所以我们说一万是一个底数。今天早上在安养院遇那些老年的居士,他已经在安养院,我希望他们万缘放下,一天持三万到五万,底数是三万;对有工作的人底数是一万。你得要去老实念佛啊。而且把这个数量定下来之后,你得要有一个功课册,天天计数,我们东林寺印了《东林莲社功课册》,你念了一万就打一横,划上格子,就像小学生在完成作业,你在佛面前宣誓:我一天不能完成一万声,就不睡觉。你得要这样去干啊。你没有这种精神,你今生又完成不了往生净土的事情了。

  我们多生多劫以来也曾经接触念佛法门,也不是说没有一点出离心,也想去,就是由于因循、放逸、懒惰,搞到最后还是一无所成。现在就要对治这个,从计数念佛开始,用数量约束自己,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感通佛力,才能成办往生之大事。如果你没有这样去做,一天到晚都是忙于世间的事情,心里没有一点厌离的行为表达出来,然后有口无心的念念佛,念个几分钟,最后到临命终时还是叫爹叫娘,没有往生。没有往生他就说,“你看看,我也念佛了,佛说念佛就能往生,为什么我不能往生呢?这个是不是不真实啊?”他反而是诽谤佛,说佛说的话没有灵验,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难感,难于感通。难于感通,你知道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力量,已经在虚空法界,当下就存在,问题就在你这里,你是不是深信切愿持名去感了?就好像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信号就在当下,你得要有电视,你得要用那个频率去调啊,你这两个工作都不做,“哪有这个电视频率呀?那个频率看不见摸不着,你能抓过来给我看吗?”但是你有那个就现在面前了,你没有那个,你就觉得不存在了。

  所以阿弥陀佛光明,八万四千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每一束光都摄受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你得要念佛啊,念佛才能感通佛愿。佛心光明,你不至诚念佛,你怎么感通得了呢?怎么可以呢?“夫岂可哉?”所以没有感通,这个过咎,不在佛那里,完全是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在这里出离心起不来,觉得赚了一点钱,有空调、冰箱什么的,觉得这就是极乐国啊。他出离心起不来,不感觉到这个世间苦。然后修行也不听佛的话,杂修,今天修修那个,明天弄弄那个,佛号提不起来,你那些都是蛮干,感不通啊!所以现在一定要调整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行为,跟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磁场要产生一种同构对应。这个磁场它吸不了一根草,凡夫众生就像一根草它吸不了。它也不可能吸一块玉,那块玉在修其他的法门,很精进,很怎么样,就算一块玉,玉也不能吸。我们一定要变成一根针、一块小铁,跟那个磁场产生任运相吸的互动功能,这样才能够感通。

  我们只有信愿持名念佛,这个名号在念佛的时候是用信愿来庄严的。用信愿来庄严这句名号,就跟阿弥陀佛有个同构共振。我们只要成就了一念,感通了弥陀愿海,就顿然脱离生死,一念净信就能往生。那么这一念,感通的一念也不是偶然来的,这是我们多少念,无数的念来成就的这一念。我们往生也是一念往生的,我们现在一天念一万、二万、三万,乃至五万、七万,我们就是要把这一念念熟。最终成就的就是这一念,这一念只要感通过去了,弥陀愿力就全体在我们身上体现。我们就顿然出离三界的生死,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为阿鞞跋致菩萨了。

  阿弥陀佛有让我们住在大乘正定聚的发愿,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就能很快到达一生补处,就能安稳的快速的成就佛果。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是值得的。那么从现在开始,哪怕年轻人,二十岁的年轻人,你用六十年的时间来办这桩事情都是很划算的。六十年的光景你就放弃一切来念这个佛号,成办了往生净土、稳成佛果之事,这六十年跟我们无量劫轮回的时间相比,它都是弹指间,非常短暂的。更何况我们已经五十、六十、七十岁的人,那更是来日无多了,还能去搞其他的东西吗?还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吗?真的是开不起这个玩笑了,这一辈子若不能解决往生问题,我们的后果将会非常悲惨的。

  “其易事也哉。”彻悟大师非常感慨,虽然念佛一法是易行道,但是对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就这么一个易行的事情对我们来说都很难。试问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们都能念得很安心吗?念得很安乐吗?念得很亲切吗?念得越念越想念吗?你都达不到这一点,这就不容易,所以它是极难信。而且对我们凡夫来说,它的易行是相对通途教法而说,它易行。但就把这句名号念熟,要念得坚固长久,那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我们非常要努力的一桩事情,不是轻而易举的一桩事情,是要我们放弃世间很多的贪恋、执著的事情,“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受乐无有极。”要把这世间的志向捐弃。然后用很多的时间精力,精进的来念这句佛号。这样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得无量寿,享受涅槃的常乐我净,才无有极限,我们的生命在这里就圆满了。这一生从一个凡夫经过持名念佛这块跳板,我们就成了菩萨了。这确实是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缘,不能再漏落到三恶道里面去了。南无阿弥陀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