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自我

开发自我

今天的主题,谈的是有关修行的问题。修行,如果不知道要领,会把方向弄错;而修养是从修行慢慢累积起来,所完成的内涵。

修行是什么?修正我们的行为,谈的是身口意,也就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身体和言语的行为,是外表的行为,人人能看得到、听得到的;而意念的行为是内在的行为,别人很难理解的。可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发起的力量,来自于意念,也就是内在的意念,完成一种力量,使身体、言语表现行为。

人的行为表现,往往依于自己的意念,以自我意识去表现,在这中间会发现,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中,所完成的修养有多少?就能确定,行为表现的好坏。因为,依于自我的意念,使身体、言语行为表现不理想,甚至于会造成伤害,所以才要去修行。

经典里谈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为,可是太多学佛的人,把修行当成找个法门照着去作。昨晚,提到找些方法,不管是念佛、学密、学禅、学净土……,找个方法?是因为自己还不能做主,需要依赖,使身口意行为,不要有偏差、做错、造成伤害。

修行人,开始依赖这些是必须的,但是,绝不是永远地依赖,就能有修养,培养智慧、求得解脱,甚至于证得道业;而是要从身口意上面去着手,唯有身口意的行为能做得了主,不会犯错,造成伤害,进一步还可以帮助别人得到利益;然而,帮助别人得到利益,首先,自己要先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自己先要有修行,完成修养才行。

至于,求解脱,证得涅槃;解脱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去表现的行为,它包括外在、内在的,而涅槃是最后的目的,先要把握这些。

修行完成修养,为的是什么?从上述的言词可以发现,为什么要修正身口意行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像工作、事业、学业,或多或少伤害别人,或使自己受到伤害,因此,才要去修行。

佛陀的道理方法,教我们去调理身口意行为,使它不要出错,不要造成伤害,反而能够得到利益,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在修行的过程中,欢欢喜喜承受它的果报,不管是善的、恶的,或苦的、乐的,业报受完,清净了,当然可以成就道业,在此漫长的过程中,才是修行的时刻。

修行到达圆满的境界,就是最后的结果,要提醒各位的,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只是暂时的依赖,这点要特别注意,不能够,永远都只依赖这些,不是常有这种现象吗?譬如说你到寺院,听佛法介绍,这时可以做主了,心里面也很清净、欢喜,可是,一旦法会结束,当你在回家的路上,原来的问题还是存在,那是为什么?

因为,法会只是暂时心理目标上的转移,除非在法会中能得到好处,所谓好处就是价值的问题,什么价值?从道理方法中,发现你平常所不知道的,去理解它,比平常知道的更深入、更增上,当法会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会欢欢喜喜的,然而,不是参与法会时的欢欢喜喜,而是事后要能欢喜得起来,这种欢喜,就是你得到的利益。

所以,我们常说,学佛要去学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才不会被迷惑、才不会起烦恼,最后就可以表现修养,可是,要怎么样去着手,我提出三多政策,什么叫三多?多看、多听、多问。

多看,看什么?不管是看经典,看别人的行为表现,或参与共修法会,都可以。在这里讲多看,不是单一的看,譬如说看经典,经典并不容易了解,因为有太多的名词、名相,所以,要去看不同的注解、不同的心得、不同的特色,看了还不够,还会有问题,没有关系,至少你已经收到很多的资讯,看完了有问题,要去问。

一般讲开示,开示什么?当你有问题去请教,不能只问一个人,而要问不同的人,在这中间会搜集很多资讯,多看了、也多问了,可是,还要多听人家怎么讲。为什么要多听人家讲?因为同一部经典,自己看了有问题去问,再听别人讲,在这过程中,就会搜集到更多的资讯,才有比较的机会,才能去选择,但是,这种比较选择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譬如刚开始你会从很多资讯中,比较选择,选择多了,还要再做比较,比较之后再选择,最后才会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有直觉的反应,那要花多少时间?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成就是在一剎那间,也就是说,刚开始,必须要在多的前提下去接触,才会有机会去认识、了解、发现,那并不表示,发现经典里面的关键性,譬如说成就道业的法门,不是发现这些,而是发现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喜欢什么?

佛教的经典那么多,不是别人告诉你,什么经典最好,就去研究那部经典,而是多接触,从中去认识、了解,发现自己,真正喜不喜欢,如果喜欢,还要考量具备的条件够不够,这里面就关系到时间、空间,以及本身具备的根机、智慧,喜欢条件又具足,这时候就可以抓住它,不要再改变了。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人,一开始就想抓住些什么?或这抓一点,做一做不行;换一个抓一点,过一段时间不行,又换,抓来抓去,最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学佛没有得到要领;因此,多看、多听、多问,是搜集资讯,充实自己知识经验,最好的方法。如此,是不是在这里面,就可以发现自我、调理自我、改变自我?那又涉及到平常所讲的法门,法门从哪里来?中国佛教有十大学派,你不一定统统要会,即使任何一个学派,也不一定统统要会,至少你可以在里面,抓住一样,就可以找到方法。

譬如:法华经,一部法华经里面有很多品,从中抓住一品就够了,为什么在日本有很多,依于法华经里面的几品,就建立起一宗;因为在家学佛,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可是一定要把握,刚开始千万不要一下,就想抓住一点什么?应该多接触、多搜集资讯,在这中间慢慢地去认识、了解,然后发现自己,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好了,想盖什么样式,都没有问题,如果只想盖房子,不在乎基础,房子再漂亮也维持不久。

接着介绍一些法门,首先要知道一些观念,佛教依于十大学派,只有两个法门可以即身成佛,也就是当生可以成佛,一是禅宗,另一是密宗。可是这里所讲的密宗不是日本的东密、西藏的藏密,而是藏经里面的密教部;在这里要解释,学密绝不是说去学一个密法、念一个咒语、结一个手印,然后作观想,一辈子守着这个东西,是不可能成佛的,最多只能说依赖它,少做一些错事而已,要见道很难。

因为,真正的密宗,有它的仪轨,而且相关的咒语也不是一个;就算密宗里面的法,也关系到很多的咒语,以及一些仪式的进行, 甚至关系到戒律的要求,很多规范,绝不是时下所讲的,教你一个咒语,结一个手印,去观想,就是学密,要即身成佛,没有那么简单。

其次,禅宗也可以即身成佛,但是,禅宗比学密还苦、还难,以密宗来讲,以前西藏的密勒日巴,苦行到什么程度?在苦行的中间显现多少的因果感报,当然密勒日巴并没有成佛。只是他无始以来的业,过去世已经清净了,可是当生的业,因为作了太多的恶法造成伤害,所以,他没有机会成佛。禅宗里面的苦比他更苦,禅宗的苦在哪里?在你心性的磨炼。

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化身,行修忍波罗蜜时,人家打他,他躺在地上,跟人家说:「我站着比你块头大、个子高,你打我很累,我躺在地上你用脚踢,会舒服一点。」话又说回来,这种境界并不高,因为人家打他,他已经挨打了,真正有修养,人家一出手,不会先挨打,可以躲过去的;如果人家打你一个耳光,还摀着脸说你为什么打我?那是没有修养的,为什么?忍波罗蜜的忍又在哪里?

忍波罗蜜讲什么?安忍,一般讲忍叫忍辱,梵文不叫忍辱,而叫安忍。 平安的安,安忍是什么?首先人家打你,摀着脸还问他为什么打你?已经不安了。依禅宗的心性磨炼,要跟自己过不去,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随时随地都要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感觉有一点点太过于安乐,太多的空闲,这时候是精进的时刻,唯有精进才不会有太多的空闲,才不会懈怠、放逸。

譬如:禅宗,除了心性磨炼外,还要懂得许多的道理方法,至少要知道禅定的修养。很多谈禅定,都以为盘着腿,坐在那里,眼睛一闭,什么都不想,入定了,叫禅定;有一个名词,土地公木雕像坐在那里,一天到晚都不动,而且每个土地庙都挂布条子,「有求必应」。其实木头和去祈求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因此,禅定绝不是盘着腿,静下来,我就入定了。

什么叫入定?定,我们讲四禅八定,先要从四禅天着手,然后进入到四禅定,四禅定完成了,再进入到四无色定,最后进入到灭尽定,讲了这么多,都只是些名词。因为,修四禅天有禅定的样子,最多只能到天道,甚至于你把四禅定、四无色定完成了,还是在三界内,为什么?只到达无色界的境界,并不表示就能成佛、成菩萨,必须要到达第九定灭尽定。什么叫灭尽定?于生不再起,于灭也不需要了,这是个涅槃的境界。

话又说回来,进入涅槃不一定就是佛,还得看你的愿力世界,这是依于成就佛陀的条件,完成的法身,具备有变化身的条件,佛也有定的境界,佛陀定的境界叫什么?如来「定」的境界叫「那伽定」。

那伽定翻译成中文是出入静动自由,不受限制。因为到达佛的境界就具备这种定的修养,从四禅天到最后一心到乐,什么乐?也就是依于禅定的思想,内在的包括想念跟意念,里面充满了全是乐,才能完成四禅天,到达了这种境界,才有机会进入四禅定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定,是从四禅天的基础打好,慢慢提升的一种境界,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做得到,只是能不能够维持下去,偶发的四禅定境界,在生命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可是以禅宗修养来讲是不够的,必须要进入到四无色定的空处定。

空处定是什么?就是把原有乐的境界,平静下来,凡所有的有都已经进入空,也就是说在意念中没有我,没有我,拿什么去修呢?因为他在的没有物质的、精神的,我的存在,而完全定位于法的我,可是,它还是空的境界。

所以,往往四禅定完成,进入到空处定,最容易着魔,着什么魔?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魔,因为他处在一切皆空,就会变成这样子;因此,空处之后要进入到识处,就是我们讲认识的识、或者唯识学的识;识是什么?是了别,要明了辨别,即是要明辨是非,不参与是非的境界。进入识处以后,可能局限于时间、空间,还是有一个范围,要提升到遍一切处,不管什么样的地方、人、事、问题发生,都可以做得了主。如此,并不表示完成了,因为什么?想,粗的现象可以做得到,还有细的,甚至于微细的现象,能不能做得到?这里面就要到达第八定,非想非非想。

这里不作太多解释,只是谈禅宗修禅定的基本工夫,至于禅,我们谈到些观法,譬如说不净观、白骨观,谈这些观法,大家要了解,不要搞错方向,不净观一定是太过于执着漂亮、潇洒、帅气,或产生欲望,有这种欲望就是不净,观不净是什么意思?因为有这种执着,才叫你去观不净。如果这种执着,不会造成道的障碍,也不需要不净观;譬如白骨观也是如此,太过于执着,执着于自己的生命。

当然,观法太多,至少在般若部里谈到,除了有八种想观,其实加起来应该有十六种想观。在这里不谈这些理论,只谈一些概念,而禅宗也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修禅定就可以了。禅是什么?外表是静态的,内在是动态的,所谓外静内动。因为,他必须要运用思想,发挥智慧,运用思想要有条件,就靠平常的修养慢慢形成的,何况要把自己的心性,磨到你没有火气了,没有自我了。

至于修净土,昨晚提了一些概念,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够,必须要知道四十八愿里面的内容,还要搞清楚九品莲台,以及带业往生的问题,如果这些不搞清楚,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对西方极乐世界太陌生,对阿弥陀佛都是陌生的,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很多人说念佛愈简单愈好。

譬如念阿弥陀佛,连南无两个字都不要了,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告诉各位,你拼命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在问你,叫我做什么?他一直在问,你始终不回答,因此,真正念阿弥陀佛,必须要加上「南无」两个字。「南无」什么意思?亲近他、依靠他;因此,有些人把佛法浓缩到比现在的速食还快,那并非正确的。

当然,佛法里面涉及到的法门,有学理的,从学理中可以发现法门;也有专门的方法,从里面也可以发现法门;譬如说六波罗蜜,翻成中文「到彼岸」,如果加上前面的字,讲忍波罗蜜「忍」就可以到彼岸;而忍到彼岸做什么?从苦的方面,如果能忍就能到乐彼岸;概念上是对的,可是要了解,忍是一种方法,必须要懂得忍的方法,才能离苦得乐,才能到彼岸。

又说「忍」,照世俗的可以忍,如果说自己没有搞清楚,佛法里面忍的方法,别人毁谤我、伤害我,我忍了,但还不能讲出来,讲出来都不是忍;话又说回来,很多人会因为我学佛,不跟你计较,我忍了,一次、两次……,十次还可以,到最后会冒出一句,真不象话,我已经忍无可忍了,那叫忍的方法吗?

因为不懂忍的方法,只知道忍可以到彼岸,而忍是要安忍,如果自己的心性,或意念,不能安定下来,怎么忍?那叫压迫自己、抑制自己。六波罗蜜是六种方法,关系到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障碍用这些方法可以突破,离苦得乐,照着这种方法去做,就会不以为苦,还能得到快乐,此快乐是法乐,佛法之乐,所以六波罗蜜,真正讲的是六种方法,这六种方法可以帮助你离苦得乐,到彼岸要这么去认识。

六波罗蜜,只是个基础,般若经里面谈到有十波罗蜜,九十波罗蜜……,从粗慢慢发展到细;像受戒,在家居士刚开始受五戒,慢慢受菩萨戒,又像出家的戒律,那么多的戒,也是从粗的,基本的戒,慢慢愈来愈细。

佛法由粗到细,譬如烦恼来了,有方法至少可以沉得住气,因为它绝不会无缘无故生起烦恼,一定因人、事,而起烦恼,如果平常在修行上面下工夫,具备了一些修养,当人或事,引发烦恼时就比较能沉得住气。

戒定慧做什么?戒是因为人会造成违犯、侵犯,这种侵犯是什么意思?会造成伤害,所以需要有戒,翻成白话是不犯为戒,也就是不会去侵犯他,不会造成伤害,就是学戒守戒。

定是不乱,譬如说,烦恼快起来了,首先要能定得下来,不要使自己乱了阵脚,而且不要马上去反对或对立;所谓反对、对立是什么?反对是去拒绝对方讲的,像你错了,不可以这样,不应该这个样对我,然而,不能这样就算了?需要有智慧去处理这些问题,烦恼才不会生起。

学佛是学戒定慧,学了它,可以达到无漏的境界,可是,我们常常喜欢自作聪明,拿戒定慧对付贪瞋痴,这是昨晚所讲的,戒定慧是武器,贪瞋痴是敌人,拿武器去打敌人,去消灭贪瞋痴,常常有人讲,勤修戒定慧,消除贪瞋痴,这不是佛讲的,而是人说的。戒定慧是从修行,完成修养而得到的;贪瞋痴是业,也是造作而成的。因此,戒定慧绝不是拿来当武器对付敌人用的。

所以,修个法门,学了这法门以后,这辈子就守着这个法门,在家学佛没有那么啰嗦,他是最简单的,譬如说戒定慧,每天你的戒,不一定守得很严谨,可是,至少你每天都学着做,那就不得了了,像五戒,每天都学着做,就已经不错了。

譬如定,如果在家居士,每天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外,剩下来的时间,如果有三分钟到五分钟,能够完全静下来,不只是粗的没有了,连细的意念,都不会产生了,那是位大修行人,可能会认为太夸张了吧!三五分钟不是很简单吗?如果不相信,大家回去试试看,让自己静下来,闹钟最好不要有滴答声,设定三分钟或五分钟,为什么?因为听滴答声,也可以听个三五分,那就不是修行。

智慧的慧可以说是从,多看、多听、多问,所慢慢形成的。佛法经典上谈智慧,它是两个东西「智」叫阇那,翻成中文是知识跟经验。世俗也有智,也就是世俗也有知识经验,其实佛教里的道理方法,也是知识经验,总括起来,世间的以及经典上的,都是叫做智。

「慧」是般若,它是什么意思?运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使它表现出来,产生价值,而且这种价值肯定是利益的、好的,才叫做慧,所以,慧是以智为基础,拥有的愈多,表现慧的力量就愈大,拥有的少,表现慧的力量就小。

昨晚到现在,所讲的都是智,把这些智,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去运用发挥它的效果,最后所显现出来的就是慧,就是般若。所以,阇那、般若,不了解它的涵义,往往会把智跟慧放在一起,可是,它还是有分别的,这都是学佛的基本观念。

从前面谈到这里,好像还没有进入到这次的主题「开拓自我」,其实如果依照前面谈的道理方法去做,现在你们已经有本事开拓自我了。怎么说呢?

学佛的人容易犯一种毛病,总认为自己身体多病、运气不好或遇到种种困难都是因为业重的关系。如果这么说,有谁业不重呢?说业障重,是善业重?还是恶业重?善业是乐,恶业是苦,可见谈「业障」还得要知道业的成份、要说得出是善业或恶业呢!其实不论是善或恶,成障碍的才是问题,否则善、恶不过是造作行为完成的「因」而已,当下欢喜承受可使之化解,将不致成为障碍,可是一般总将不好的归咎于业障,说是业障太重。所以平常若有人问我:「老师父!是不是我业障太重了?我老是遇到阻碍……。」往往我会开他的玩笑说:「你是不是善业太重了?」他说:「可能是恶业!」接着我会问他:「既然是恶业太重,怎么你还有这么多空闲去烦恼?」

人生有苦有乐,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无始以来人所造作的业实在太多了!但是既能造作成业,为什么不能修行成道呢?这两种不同样是「行为」吗?每个人的「我」,不仅仅是那个代表性的名字而已,人人各有不同的知识经验、遭遇和因缘,犬其是我们个人的潜力!

火灾发生时,父母常不顾性命抢救自己的孩子,那是种潜力!甚至也有在火灾发生时,独自在家的女主人不顾一切冲进房里将贵重的东西一箱箱迅速搬出屋外的奇迹,等到消防人员赶到灭了火,人家看她瘫坐在那一大堆箱子上面就问她:「是谁帮你把这些东西搬出来的啊?」她说:「是我自己!」再问她能不能把箱子搬回屋里去?她看一看摇摇头说:「没办法!」这也是潜力!在最紧要的关头显现出来的潜在能力!

每个人都有他的潜力,这种潜力需要「因」与「缘」来引发,可是「缘」要我们去寻找,绝不可能坐在那里枯等「缘」的来到;缘,有待寻找,但不是攀附,不是攀缘。寻找什么呢?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无不是在追寻!可是如果用侥幸、幻想、理想主义的方式去寻找,那是什么都找不到的,所以佛法才告诉我们道理方法,在「八正道」里也提示「正念」,要我们返照自己的意念是不是正当?虽然意念正当未必就具足「缘」,不过,起而追寻,可能会得到机会;若只是等待,恐怕永远也等不到机会。

缘,不会自动找上你;「寻找」,或将是个引发潜力的机会。再举例一个有趣的事:花钱买彩券就会有中奖的机会,不是吗?可是如果连彩券都不买,只希望中奖,那是不可能的事!当然,这只是譬喻,不是鼓励,从生活上浅显易懂的事来谈,能使佛法的道理方法更容易理解,可是现实生活中究竟要怎么去开拓自我呢?人都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其实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我」,为什么?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别人错在哪里、有什么缺点,可是自己的那个「我」,即便错了仍一个劲儿的找理由掩护。

佛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调理自己的那个「我」,将业我转变为道我。当然这种转变不会是像电源开关那么的往左扳、向右扳,如此之简单,这必须从修行上面下工夫,脚踏实地的从身体、言语、意念的行为上着手。

佛法强调「自我的调理」,提示从身体、言语、意念的行为着手,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无不是从身体、言语的行为发展出来的。身体、言语的行为,来自于内在意念的推动。换句话说,意念是种「力量」,身体、言语是「工具」;由力量推动工具,才有所表现。可见,现实生活不离修行,处处有发现自我的机会,可是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分别的自我意识,所以需要藉自我的调理来达到改变。

调理自我,涉及五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我」的内涵,也就是「五蕴」──心的变化作用。例如人与事的问题一发生,引发了色蕴,从所看到、听到、接触到的种种,生起喜欢或讨厌的「分别」与「感受」,接着就会想到要怎么做!做了之后,完成结果。

「想」是五蕴的想蕴。想到「怎么做」就是「行」,「想、行」的最后会得到「识」的结果,也就是经过认识而肯定的一个结果。

例如口渴了,最好的方法是喝水。除了水以外,也可以选择其他饮品止渴,但这些都是世间的现象。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只要是能帮你止渴的方法,都是对的!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这时候的目的是要止渴,喝什么都可以。但是人就是习惯作选择,如果这时候倒一杯热茶给你,你可能会生气的说:为什么给我一杯那么烫的东西?

可是一个真正有修行、有修养的人,不会是这样。口渴的时候猛灌冰水,冰水喝得愈多愈不解渴;这时心烦意躁,边喝边冒汗,连静都静不下来,意念中当然除了渴还是渴。相反的,如果喝的是一杯热茶,就算再渴都得耐心的慢慢吹凉它,每次只能喝那么一点点,边吹边喝,所以早将意念中那个「渴」的念头摆在一旁了,眼前就只有「慢慢来,吹一下,喝一下」的意念。

这么来说,可能大家会想:这是佛法吗?其实修行也是这么慢慢来的!所谓「十字街头好参禅」、「平常心即是道」、「处处皆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那无非是要我们好好的发挥自我的潜力。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懂得一些道理与方法,也有些修养,但为什么一面对缘境就不能表现出来?听别人讲,好像自己都会,也都懂,真正遇到了却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就是平常我说的:有智无慧!不能将「智」发挥成为力用,显现出「慧」来。

人的这个自我,要培养知识经验,丰富「智」的内涵,才能在面对人与事时,问题发生或烦恼生起的时刻,运用平常所累积的素材而化解一连串的问题。一旦问题化解了,显现的就是般若、就是慧,原先的问题即归之于价值、饶益的结果。所以学佛要把握的大前提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论身体、言语,还是意念的行为,都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使自己受到伤害。佛教徒一般来说几乎可以做到不伤害别人,却难保自己不受到伤害,甚至在别人亏欠自己的情况下还会一再找理由说:「唉,算了!就算是前一世我欠你的……。」这种表现只是佛教徒,谈不上修养跟智慧。

有些人提出相同的问题来问我:「老师父!我参加了一个互助会,会头垮了,会也倒了,我还要不要他还钱?」我说:「打会也好,借钱也好,发生这种状况,对方怎么说都欠了你,当然该还。」乍听之下,他说不定觉得:「你这个老和尚怎么那么不慈悲!」其实他这么想也无可厚非,因为他的那个「我」在修行上还没有完成修养。

佛法谈因果、讲求现实,也强调把握现在。有「欠」,就要「还」,不能自我安慰说「大概是前世欠他的,算了吧!」万一前世你不欠他,该怎么办?这一类的问题关系到佛法的智慧与修养。

如果现在对方没有能力还,还是要告诉他:「有钱的时候一定要还。不能一次还钱的话,也可以采取分期的方式慢慢还,反正你欠我的,一定要还清!」绝不可任意推断说:「算了!大概前世欠你的,不跟你要了。」「不要」,这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如果有一天,你的修行到达某一境界,要出离六道、超出三界,成佛成菩萨去了,那个欠你的人却说:「等一下,你还不能走,我欠你的还没有还给你。」那你怎么办?所以不要以为「不要了」就可以解决问题,更不要任意的用「过去世、前一世」的说法搪塞过去。那些关于某生某世的事,是未达某种修养境界的我们很难去理解的。摆在眼前的、记忆中可以认知或做到的事,才是可以把握、肯定的。

佛法谈因果,这之中少不了因缘;谈因缘,也一定关系到因果。一般人只谈「一因一果」,谈「前一世种什么因,这一世受什么果」,却不知尚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关系。因果的问题非常复杂,这里暂且不谈这个,但至少要知道「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使自己受到伤害」这个原则。

不伤害别人,这比较容易做到,如果还要使自己不受到伤害,就必须具备修养与智慧。这些都是佛法的大前提,刚起步之初,难免不甚理想,或多或少有些缺点,不过,修行办道是一辈子的事,当你的缺点愈来愈少、身口意的表现愈来愈完美,以至最后能做到零缺点时,也就完成了一个整体的「圆」。

所以学佛要把握一些前提、原则。任何的法门,都只是暂时的依赖,真正的修行还是要从身口意的行为上着手。现实生活里,每一个「我」都不断的在跟「他我」发生关系(这个「他我」包含人、事、物,以至于其他的),里边涉及许多因缘法则及因果关系。所以,如果只用单一的方式看,不能于其中普遍地深入认识,它的最后结果通常是「自我意识」或「盲目的听信别人」,那个「我」仍不能成为修养,因为自己从不在行为上调理、修正,当然在这方面也就不可能成为修养。相对的,不能成为修养,自然无从表现智慧。

于戒定慧,不也是如此吗?很多学佛的人以为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以消灭贪瞋痴」。可是为什么我说不可以用这种「对法」来处理问题?世间法是相对的,然而人的「贪、瞋、痴」的现象,若要有所改善、提升,唯有修养它!依戒定慧而从事修养!所以「贪」须依戒定慧而修养,「瞋」也需要戒定慧,「痴」还是需要戒定慧。除此之外,人不只有贪瞋痴的问题,至少我们知道除了贪瞋痴之外,人还有慢与见。

「慢」是什么?就是傲慢;「见」有「我见、邪见」的问题。所以绝不是拿一个去对治一个,学佛不可以用「对法」的方式去面对,佛法也绝不是相对法!听我这么说,可能有的人会这么想:「六祖惠能大师语录后面不就有个「三十六对法」吗?怎么说没有对法呢?」别忘了,惠能大师是人,不是佛。我们要学的,是佛法,不是人法。之前我也特别提醒了,不要总是谈「某某祖师说……、某某大师说……」。学佛,就该要学习释迦牟尼佛的道理和方法。即使是我,虽然我学佛这么久了,你们还是不能学我。

有的人看我年龄这么大了,不怎么显老,会向我请教养生之道,也有人因为我学佛很久了,希望我告诉他修行的简易方法。通常我会说:「很惭愧!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出家,以至修行成道,都还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佛呢!」如果我有简易的修行方法,我不会现在还同一般人一样吃进去是香的,拉出来是臭的。所以有的电视、报纸等媒体报导或坊间传说,谈某人如何快速成就……,或说某人是菩萨再来、是现在佛……。听闻如此,我只能说「唉!如果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岂不是太笨了?相形之下,现在的人多聪明?」

真是这样吗?就算是肚子饿,吃一顿饭也没那么简单!即使有饭有菜,吃得肚子撑了,也不一定是「饱」。什么是饱?又什么是饿?关键在于营养。如果营养不够,吃得再饱再撑,还是「饿」。饿了,是一种病态;「饱」也不是吃胀了、那个自我意识的感觉,而是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均衡俱全。

一旦感觉身体有某个地方不舒服,一定是某方面的营养不够。所以有些中医或西医的医师和我谈佛法的问题时,我会建议他们:「不是有什么病给什么药就好,应以菩萨的心肠、佛弟子的心态看待病人。要告诉病人,他之所以有病,是因为营养不够,并告诉他所欠缺的营养是什么?提醒他补充这方面的营养。」如果医师只针对某种病开药,病人吃了以后,或许这个病好了,可是治好了这个病,可能还会出现另一种病,最后还是在病里打转。但如果提醒有关营养的问题,告诉他怎么吃才健康,他可以减少病的机会。医师行医的目的,是希望他人有病时可以为他将病治好,并希望他不再生病。

一般的医师只能治疗色身的病,但释迦牟尼佛治的是不受轮回果报的病,而且是彻底地解决,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大医王。他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生命过程里不可避免的现象,即使能离苦得乐也只是暂时的,还不究竟,除非不再到这世界上来受轮回。谈到这一点,使我想起有些人对佛教的质疑,他们说:「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出家人一样,这世界不就没有人了吗?」听着这样的说法,有时候我会说:「没有人不是更好吗?!」

其他宗教的宗旨和佛教不一样,可是其他宗教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有种种的问题,而这个「人会来到这世界」的根本问题,最后还是要佛教的佛法才能解决。他们质疑:「如果大家都像出家人一样不结婚,岂不是没有后代子孙了吗?」可是,每个人都能出家吗?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世上除了佛教以外,也还有其他的宗教!如果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不结婚,会使人类绝灭,天主教不也有不结婚的修女、修士、神父?为什么没有人担心他们?人类绝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佛法发扬光大了,佛教也还存在有在家、出家的制度!

这些现象,源于他们将「我」摆在自己的定位上,没有好好的去开发自己的那个「我」。开发自我,在于如何不将「我」局限在狭小的范围里分别、计较、执着,不以强烈的自我意识面对人、事。这要靠平常于「我」的行为真修实养,修行是修自我的行为。

禅门里说「明心见性」。「明心」的「心」就是「我」,「见性」是能见佛性。「见」还有另一种涵义,即显现的「现」。也就是说,如果于自己的「我」能够明明了了,并如此地终其一生,最后佛性自然也就显现了。

经典中常有「佛性如明珠」的譬喻。这个譬喻的关键在于佛法,不是明珠,明珠只是个物质体。可是,既然佛性有如明珠,何以佛性不能显现?因为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太多,犹如污垢覆盖了明珠。

如果说,明珠是佛性,污垢是业,只说对了一半。污垢的确是业,但明珠非佛性,明珠的光泽才是佛性,由于脏污掩盖了明珠的光泽,所以佛性不得显现,否则如果只是个珠子被脏污覆盖,与自己何干?佛性的本质、本体是「空相」,不是物质体,可空相不表示什么都没有,空要从「有」去发现它本质、本体的究竟。

明珠,于佛性而言,指明珠的光泽。但为什么以明珠的光泽形容智慧?如果没有光,就看不见,将陷于无明、迷惑、烦恼之中。光泽显现了,才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觉悟之性由之显现,而佛性也就是觉悟之性。

欲明心见性,须从自我着手,首先要做到冷静、客观。如果过于理智,不妨多增加些感性,太过感性,就增加些理性,但不是像世俗所说:在感性、理性中间找个平衡点。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感性、理性之间像翘翘板,其间不可能有平衡点,即使是翘翘板的中间,也不过是个立足点而已。

人往往在某种环境下偏于感性或理性,因此佛法提醒在这时刻好好的调适自己,调整偏执,这就是修行。每一个人的「我」必然要与现实世界的人或事打交道,难免发生一连串的问题,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要调适「我」。

欲明心见性,须「修心养性」,依以上所谈的方法去实践,不论是波罗蜜法或戒定慧、或五戒,从这些方法中修行,但不能就此当作法门来修。数百年来,佛门中一直有个「某某大德一辈子就修一部金刚经或其他某部经典」的强调之说,似乎抓住了一部经典,终日诵念、读想、思考,以至于注解,就是修行的法门了。其实,所谓的法门,先要从它的意义上了解:「门」是个障碍,想要打开它,看见里面的真实面目,一定要有方法,这些方法就是佛法平时提到的一些重点,慢慢地学习它,自然可以愈来愈熟习运用;不过,要从身口意着手,才能形成修养。即使是个保险柜的号码锁,都有它左转几圈、右转几圈的方法,方法就是知识经验,靠平常慢慢累积,不只有经典上说的才是。

世间的知识经验,或佛陀说的、经典里记载的知识经验,都只是「智」而已,善用使之发挥成为力量,达到利益性的结果,从而显现的「慧」才是佛法。所谓离苦得乐,不是逃避苦、害怕苦、拒绝苦;真正的解决之道是面对苦,最后能不以为苦,并化解苦。就像家庭派对或机关团体开舞会:事前的准备,兴致勃勃;舞会中,得意忘形、乐在其中;舞会结束、乐完了,接着就是苦。舞会中吃的、喝的、场地布置的,都在短暂的快乐过后结束了,宾客离去、只剩主人慢慢的处理善后。

不错,它的过程是十足的乐,但整体来说却「苦多于乐」。乐,很快就过了,剩下的是更多的苦。甚而事后如果听到参加的人说:「哎,这舞会什么都好,就是某些地方不理想……。」听到这样的话,心更苦了,说不定你的心也跟着抱怨起来:「我费了那么多的心思,还招惹了这样的结果,真不划算。」可是,人生本来就是如此!

人生的生老病死,「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诞生以至到死亡以前,接触到的一切都是「生」的问题,过程中少不了病与老死,种种现象都是苦。可是难道人生没有乐吗?的确,人生不是完全没有乐,却是暂短、非永恒的「世间之乐」,而佛法谈的乐是恒永常性的「常乐」。

或许会有人问,如何才能保持处于「没有苦,只有乐」的状态?可是佛法不是给个方法,照着去做,就解决问题、一切成办了。佛教是提出道理方法为问题作分析,然后化解一连串的问题。如果不能把握这个重点,则学佛到最后,可能一辈子到处寻找法门、勤修法门,却是不务正业。

在家学佛者如果不能对自己的事业、工作,应尽的责任、义务,以及权利清清楚楚,生活将大打折扣。所以有的人将多半的时间投注在法门修学上,念佛修净土、习禅学禅定,或行修密法,精进有余,可惜不务正业,忘了应在身口意上自我修养。又即使在身口意上面下了工夫,可是周遭的人感受如何?如果自认为这么做对自己有帮助,对身边的人有没有帮助?

世上有很多夫妻是一个学佛,另一个不学佛;学佛的常挂在嘴边说佛法有多好多好,可是另一半会说:「佛法好在哪里?既然学佛这么好,为什么你的脾气还是那么坏?习惯还是那么糟?」可见,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为,使「不好的」愈来愈少,使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因学佛而变得愈来愈好,这才是真正的好!所以,与其刻意的在言语上告诉他人佛法有多好,倒不如从佛法上老老实实地行修,表现智慧和修养,否则即使说得再多、一再强调佛法好,结果所表现的是一大堆问题,这叫周遭不学佛的人看在眼里,看你学佛学成这个样子,等于没有用。

开发自我,不是自认为好就好了;能使身边的亲朋、同事、同学感觉你愈来愈好,进一步还想知道你在哪里学佛、学些什么?怎么会变得愈来愈好?甚至想主动找你学佛,才是以修养影响了别人,这比口沫横飞说一大堆还管用。这种修养从何而来呢?从修行上逐渐累积而来!别以为这么说好像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装模作样只是一时的,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真正的修养却可以随时随处表现无碍,即使在人事共处上遭遇考验,也都能表现出智慧,所以真正的修养是没办法夸张、吹牛的,因此我曾说世界上有几件事永远骗不了人:一者是财富,你有多少财富?再者是修养,你的修养有多少?第三个就是智慧。这三者,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不过,话再说回来,我对吹牛皮的人从不戳穿他,因为吹牛说出的话如果能够长久地维持继续,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同时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如果一个人说他「有钱」,他能不能做到经常维持「有钱」,甚至愈来愈有钱?有的人没有过出国的经验,听别人谈异国见闻也凭着平常从媒体或书本中得来的一知半解和别人聊得天花乱坠,甚至吹起牛来,说:「这个世界我早就走遍了!」其实那个地方他从没有去过,他不过是看了介绍当地的节目,或曾经对着这一类的书本神游。

记得有一次我在谈话中提到自己早期曾到美国、在黄石公园游了七天还没有玩遍,对方由于不曾去过美国,不了解黄石公园的情况,所以只听到「公园」两个字,就以一般公园的大小作揣测,马上说:「这表示你没去过美国,哪有黄石公园玩七天还玩不遍的?」事实上,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公园,随便提出一个来,都没办法拿自家后花园或前庭院子的范围与之相比拟,更何况是所谓的国家公园?!这刚好也说明了自身不具备这些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须从修行中完成修养,才能成为智慧,否则将是佛法中所谓的所知障,而「所知」之所以成为障碍,就是因为「所知」不完整,所以学佛行修要求解行并重。

「解」就是知见,指知识经验;「行」是将知识经验付诸实行,于现实生活中认识、了解、体会、发现。可是,谁去认识、去了解?是谁要体会、发现?当然是学佛者的那个「我」!所以说学佛修行永远是自己的事。但有的人尽要求别人是佛菩萨,自己却不在乎当个众生。他们对别人要求完美,挑剔别人:「你是个学佛的人还这样子……,你看你这个出家人一点修养都没有。」却不反行要求自己,宁愿停留原地当个众生。

学佛是为自己,可是人都难免犯这种毛病,所以佛教才提醒「返照」。要学佛的人在看见别人缺点的时刻,反过来照见自己。有时候一件事处理得不理想,旁人会批评主事者笨,可是如果让这个批评别人笨的旁观者处理,结果又如何?说不定更糟糕,说不定他自己比别人还更笨。学佛是为了自己,直待自己具备了修养,则可以依这份修养适时地帮助别人,所以先要从自己的身口意着手,慢慢调理以成为修养。

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平常不一定要用言语去对别人说些什么,身体的行为却可以影响他人。当然,除此若还能加上言语的表现会更好,但是否真能更好,关键在于内心的意念。意念不经调理,身口必然随之起变化、生作用;意念调理得愈好,身口的表现才愈理想。

意念,从每一个人的「我」,也就是所谓的「心」而来。心,是主宰,主宰者是否能达到「好」,关系到平时从知识经验中的了解体会,是否从中发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这就是学佛修行!有了修行、具备了修养,才可以肯定是在「办道」。修行的目的,在于成就觉悟之道,而人之所以造业,是因为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不够,依自我意识我行我素,不调理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愈来愈好。又由于将自己的「我」放在别人身上,所以经常衍生问题。因此如果平常遇到了一些看起来不是自己造成的问题、却夹在中间蒙受伤害时,不要有所埋怨,还是要多想想:如果已经做得很好了,是不是还有缺点?能够这么时时要求自己趋向完美,自然可以慢慢变得有修养、有智慧,相反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夫,就不可能达到完美,这也是作什么因、得什么果的必然现象。

只谈因果报应,让人担心、害怕、恐怖,感觉日子愈来愈不好过,所以知道了这些道理以后就该时时警惕自己:要种「好」的「因」,以期盼将来得到「好」的「果」。人的世界有太多的约束,彷如大大小小的框框将自己框在里面不得自在。而学佛就是希望将这些束缚的框框逐一解脱,所以千万不要搞错了学佛的方向,在行向解脱之余又找个法门、设个框框,将自己框起来。所以我常说学佛如果愈学愈平静、安详、快乐,就表示学对了。如果未学佛以前本来很好,学了佛反而不自在,表示学错了方向。

之所以要开拓自我,是为了要开发自己的潜力。潜力的获得,有道理方法,但不能搞错方向,所以学佛者要特别注意,学佛是修养自己,不是修理别人。有些人稍懂一些佛法,就拿佛法挑剔别人,其实真正有修养的人看见别人的缺点时,一定反过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缺点,绝不是希望别人当佛菩萨,自己永远当众生。

所谓「心」为主宰,也就是「我」在主宰,因此于一切的行为,好的是自己,不好的还是自己,所以说造作是一种行为,可以成业,也可以修行成道;即使是「道」,仍不离于「行为」,还是一种行为。既然如此,同样是行为,为什么要造业,而不行道呢?现实生活中,一切关系人与事者,不论是事业、工作,或各阶层的环境,处处可以修养「我」、发现「我」,处处有佛法;一旦发现了法在哪里,「我」就有调适的机会!

所谓的觉悟,不是心灰意懒,不是像有的人自以为看透了,所以别人问他为什么学佛时,他回答:「唉,这个世间我已经看透了。」他真的看透了吗?世间是看不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台湾有很多佛像的制造都不错,所完成的佛像十分庄严,令人见了心生欢喜,可是我们未必看透了什么,反倒是制造佛像的人是否具备佛教正信的观念才是关键,否则有的制造佛像的人在佛像后面挖个洞,放进蝎子、野蜂、蜈蚣之类的五毒,再封起来,表面上如何看得透?看透的,只是表面上的金身,其实内里一塌糊涂,怎么也洞悉不了。不过,也有荒谬的供奉者主动要求放进这些东西,认为如此才灵感。佛家讲求清净,放进了这些东西,岂不是希望凶恶、狠毒?所以说,人要看透实在很难。

又有的人拥有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是那一口漂亮的牙齿可能是付假牙,所以说人不可能事事看得透,何况人生中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不是看不看得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到不贪欲的问题;于欲,能不贪就很不错了。学佛须懂得如何把握,由贪欲而少欲,然后清净欲;从贪欲慢慢学习以至少贪一些,最后做到不贪,这就是修行。

修行,绝不可能一下子就看透了、可以不在乎了。即使只是寻常的三餐吃饭,看到某一道菜似乎很好吃都不免要多夹几次菜,但这也是贪的现象,只求自己的喜欢与满足就是贪!自己喜欢的,难道别人不喜欢吗?如果自己喜欢、别人也喜欢,却不在乎别人,终将造成伤害。所以我一再提醒,学佛的大前提在于「不要伤害别人,自己也不要受到伤害。」因此最后要送给大家两句意义相当的话,不妨从现实生活中去实践──自己活得快乐一点,但也不要让别人不快乐。

91年11月28日新加坡演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