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密斋笔记 卷三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太公又曰:「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日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日与之以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正;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徵备,则不肖别矣。」《周书》云:成王访周公以民事,周公陈六事,以观察之作官人,曰:「富贵者,观其礼施;贫贱者,观其德守;嬖宠者,观其不骄奢;隐约者,观其不慑惧;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而能弟壮者,观其洁廉;务行而胜私老者,观其意虑,慎强其所不足而不逾。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诚信。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真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观其任廉。设之谋以观其智;示之难以观其勇;烦之事以观其治;临之利以观其不贪;滥之乐以观其不荒;喜之以观其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酒以观其恭;纵之色以观其常;远之以观其不狎;迩之以观其不倦。复徵其言以观其精曲,省其行以观其备。」《庄子?列御寇篇》引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之人得矣。」此太公、周公、孔子观人之法,最为详密。蒙庄澹然,若无意于世者,亦诵斯言。乃知蒙庄一书,不皆寓言也。

  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邓析子曰:原道语皆本此。

  诸孙当联在字为名,馀取在字,自长孙在学外,止有在德、在熔、在甄、在冶甚佳。阅王佩解篇,在字甚多,尽可命名,因录识之。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民在顺上,合为在因时,谋成在周长,有功在力多,昌大在自克,不困在豫慎,除害在能断,得民在知过,用兵在知时,胜大患在合人心,化行在知和,施舍在平心,不幸在不闻其过,福在受谏,基在爱民,固在亲贤,祸福在所密,利害在所近,存亡在所用,离合在出命,尊在慎威,安在恭己。

  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夜谧印酚爰忠辍饵「场吠,作赋者,必蹈袭。而柳河东云:《夜谧印酚谩饵「场罚未知孰是,韩退之却取其文。

  却俭、梁鹄各受丰爵,不次之除,鹄得法于师宜官,皆号善书者也。魏晋以来,楷书日盛,皆鸿都门学之馀,习正书,遂为后世不刊之法,与李斯之篆、程邈之隶同科。

  梁武教诸壬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撮一千字不重者,每字一片纸,杂碎无序。召周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编次之,一夕而成,须发皆白。

  《西都赋》云:「清凉宣温,乃四室名。」宣,义当作喧暖之暄。故《集韵》中以宣宇见二十元。字韵下注云:天子室名也。高炳如说:宣室如字读,乃武王伐纣而归于此室。

  梁昭明序陶集云:「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至传方发明其意,以为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故寄迹于酒。《闲情赋》末章云:「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可谓发乎情性,止乎礼义,复何议焉。馀每诵其「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先师遗训,予岂坠之」等语,颇有洙泗气象。

  范云为齐竟陵王府主簿。王守会稽,登秦望山,云以为山上秦始皇石刻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二句读之,便不叶韵。云尝读《史记》,诵之如流。颂》亦三句一韵,同。

  齐名之人与警策诗句,其实有优劣。天生奇材,天然奇句,皆无对,如钟王、羲、献、欧、虞、李、杜、韩、柳、颜、柳,优劣自显,然故梁武帝萧子云评书,皆云:「子敬不及逸少,逸少不及元常。」杜诗、韩笔、颜书规摹大、气韵高古,馀则失于华巧有馀,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红药当阶翻,苍苔缘砌上」、「天际识归舟,云中辨烟树」之类,则第二句便不及。「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之类,上一句便不及。当以是推之。

  苏颍滨言:春秋时,先王之泽未远,士君子重义理、持节操,其处死生之际,卓然凛然,非后世之士所及,盖三代之遗民也。当时达者语三代遗事甚多,今舍是无以考证。吕东莱推广此意,考究左氏著书,源流本于此。又曰:初学记言前代人物,醇疵自不逃正论,但本朝儒先文献相接,未易以爱惜口舌轻议,呵祖骂佛,岂名教事。要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尔。

  《子华子》:今世之人,其平居,把握附耳,占占相为,然约而自保,曾胶漆之不如也。及势利之一接,未有毫发之差,蹴然而变乎色。又从而随之兵,甚矣!心术之善移也。韩文用其意。今夫子居,里巷相慕悦,至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反目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张说燕公,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诗得江山助,释学亦诣理超绝。本朝苏、黄出入释老、唐人诸集,盖鲜兼之。燕公躬临行阵,制敌克胜,本朝诸文儒又鲜兼之矣。

  《龟策传》曰:神能见梦于元王,而不能自出于渔者之笼;身能十言尽当,而不能通使于河、还报于江。贤能令人战胜攻取,不能自解于刀锋、免剥刺之患;圣能先知亟见,而不能令卫平无言、庄子称。仲尼曰:语意同。苏文云:公之精神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伞⒗罘昙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句法同。

  「杯盘狼藉」出《滑稽传》,「正襟危坐」出《日者传》,「举网得鱼」出《龟策传》,只改龟字。

  馀与客论文曰:「今人文不及古人藻绘处。」客问曰:「如何是藻绘处?」答曰:「古人文纯是骨,而后藻生焉;今人文尚无骨,安敢望其藻绘处。」客又问曰:「如何是骨?」答曰:「立意是也。字古不如语古,语古不如意古。」史月湖自言其作文法,传于昙橘州。

  果斋先生云:「作诗写字都先要有骨,则其进未易量。」

  却昂《岐郇泾宁八坊马记》为李套鳎云:开元初二十四万匹,至十九年四十四万匹。与张燕公为王毛仲作《陇右监碑》略同。然燕公记其政有八,而却昂止述马名,燕公文尤奇丽。以《陇右监》石刻并观,优劣可见。

  或曰:西汉之末,王褒文类俳。今观邹枚文,已近此体。大率古赋之流,如荀子诸赋,岂非先秦古书,但自王褒以后,至晋唐,文多类俳,皆源流古赋。亦如今时有一项古文,又有一项四六。

  《神女赋》云:「愿假须臾,神女称遽。暗然而冥,不知其处。」若韩文云:「行李称遽。」坡赋云:「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是四句之内,两钜公皆用其字,韩隐坡显,优劣自分。

  《食货志》云:「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后汉刘陶铸大钱,议亦然。《喜雨亭记》即是用此语。但结尾活泼泼地把捉不得,为不可及。时东坡年二十三。

  醉乡王绩,字无功,《祭禹文》云:「潦水降而寒潭清,山光沈而白云晚。」王勃云:「潦水净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归田录》载德州长寿寺舍利碑云:「浮云共岭松长盖,明月与严桂分丛。」亦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

  权德舆文,史臣赞云:「雅正赡缛。」馀以富贵人为文词,自然温润,欧阳公其俦也。

  刘歆云:「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终而大义乖。」《风俗通义》应劭序云:「仲尼没而微言阙,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唐明皇《孝经序》同。

  杜子美《说旱》上严武,尤为伟论。孟郊上卢使君《养生书》,李义山作《李贺小传》,白乐天墓碑《刘义传》,文体奇逸,不应止取其诗。

  应劭曰:昔客为齐王画者,王问:「画孰最难,孰最易?」曰:「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犬马旦暮在人目前,不类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见不见,故易。」东坡《净因院画记》「常形常理」用此意。

  节孝先生曰:「文字要多作,多作方思熟。馀无日不为文,无时不吟哦。」欧阳公谓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苏文定公云:前辈文但看做多。

  刘禹锡《自传》叙王叔文事,云:「某官职出于叔文,又复坐累。」不以为讳。

  杜牧之自撰《墓志铭》言:「注《孙子》,推五星说相法。」文学之士多能如此。甥裴延翰为集序:「文似李翱,唐之文风大振。于贞元、元和之时,韩、柳倡其端,刘、白继其轨,当时学者涵泳揽其英华,洗濯磨淬,辉光日新,苟有作者,皆足以拔于流俗,自成一家之语。延翰是已。」牛僧孺镇维扬,牧之为书记,召为侍御史,僧孺以小箧逻卒报状示之,感泣大惭。后为公墓志,极称其美,报所知也。牧之名闻一时,累中科目,意气扬扬。入一寺,有僧静坐者见之不顾,旁人为言:「此先辈,近日甚有名誉。」僧亦不答,牧之茫然自失,以是知外名利者之高如此,彼方以趋名利者为可鄙,宜其视之邈如也。

  丁翁弱冠苦羸疾,因过汴河上,遇道人,云:「他日声名满天下。」又谓公曰:「曾读《左氏》否?左氏诸大战反覆熟读,有快意处,便是得药。」公如其言,诵之旬日间,气体顿壮。读檄愈头风,诵诗已┲疾,亦自古有之。

  朱文公为南丰作年谱,云:「自孟、韩予以来,作者之盛,未有至于斯,何世之知公浅也?」至语录云:「坡、谷只是饮酒赋诗快活,后学未喻其去取之由,会当有解其意者。」

  李贺云:「天若有情天亦老。」少游词:「天还知道,和天也瘦。」朱文公以为亵渎天帝,乃是过用长吉语。

  李方叔赠汝州太守诗云:「安得吾皇四百州,皆如此邦二千石。」

  王梅溪《西施舌诗》云:「吴王无处可招魂,惟有西施舌尚存。曾共君王醉长夜,至今犹得奉芳尊。」有戒淫杀之意。偶与寮友言之,答云:便可入《清源续诗话》。

  熊克进《九朝要略》,转一官,李龟朋以诗贺之,云:「翰苑前资汉硕儒,苦心何翅十年馀。修成当代将来法,读尽生平未见书。黄虬妥嗥登御府,紫纶加秩下宸除。近臣已是闻天语,鸾鹊催归定不虚。」

  李士美《拜相双亲无恙生日诗》云:「府前拍拍鹤翎开,府里纷纷贺客来。尚书左丞生是日,温诏欲挽阳春回。下堂拜赐上堂去,堂上双亲相顾语。愿身亲见儿长年,万岁千秋佐明主。」生封父敷文阁待制。

  杨元素、张子野、陈令举至吴兴,东坡目为三面胡琴。又州妓有姓周、邵者,呼为二南。子野赋《六客词》。后子野、令举、孝叔皆已物故,惟东坡、元素公在尔,元素诗寄东坡云:「仙舟游漾裣风,三奏琵琶一舰红。闻望喜传新政异,梦魂犹忆旧欢同。二南籍里知谁在,六客堂中已半空。细问人间为宰相,争如愿住水晶宫。」

  陈公辅诗:「白发躿髟曾}未得闲,有时览镜笑衰颜。逢人载酒宁辞醉,寓意题诗不用删。幸有鉴湖堪寄傲,直惭书殿尚通班。豁除簿领尘埃了,却上蓬莱看好山。」《州宅诗》:「万叠湖山烟水滨,朱门画戟间松筠。登临不踏红尘路,燕寝长居紫府春。昼静欲骖风外驾,夜寒疑是月中身。我惭白首方怀绂,犹得蓬莱作主人。」又《蓬莱阁归醉》:「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啼鸟似来留翠佩,旁人笑为整花枝。腰间半蠡平鹩。头上斜欹白接罗。拍手向他宾从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菊谱》,范石湖略,胡少沦详。辽相李俨作《黄菊赋》献其主耶律弘基,弘基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馀香,冷落西风吹不去。」少沦作御制,误。

  张都监琳好作词,时芍药盛放,馀戏令赋之,云:「持节助调羹。」同寮皆笑其误用梅事,馀曰:「韩诗云:五鼎调芍药。」张亦举王维诗「芍药调金鼎。」《子虚赋》曰:「芍药之和具而后御之。」《南都赋》曰:「归雁鸣,香稻鲜鱼,以为芍药。」师古曰:「芍药其根主和五脏,又辟毒,故合之于兰桂五味以助诸食也。」

  刘方叔作致语云:东坡道人笔下无一点尘气,小范老子胸中有十万兵机。

  骑驴三十载,久旅食于京华;广厦千万间,愿大庇于寒士。倘容尸禄,免令自楚而之滕;庶便奉亲,何异以抑而易播。

  杨渊《四六馀话》:「国初,处州赴解试止六人,取三人。」士子谢解启云:「类矍圃之观人去者,半留者半;如孔门之取友益者,三损者三。」

  秦桧子及第,当时暗号有「赋无天地,诗有龙蛇。」后汪彦章贺启,有「气塞两仪及东阁郎君」之句,以讥之。

  「一男子之上书,初亦何罪;诸大夫之曰杀,盖亦无心。」时斩陈东,上时宰启。

  江朝宗与李宰启:「月明苑外之村,犬不盼;风暖桑间之瑞,雉乳白驯。」

  周洪道作守,谢监司启:「居闲从仕一生,长恨于苦心;多病非才二事,恐烦于并案。」东坡诗云:「多病更非才,二事可并案。」

  范文正微时,冒姓朱氏,后归本宗,启:「志在逃秦,入境遂称夫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夫陶朱。」用范雎、范蠡,是当家本事。

  孝宗即位之九年,再上太上尊号,宣郑闻与周必大草诏,云:「未央上号,符汉皇之九年;兴庆推尊,迈唐宗之再请。」太上册夏后,时洪内翰草诏,云:「太姒之事太任,长秋之奉长乐。」

  刘性官之制,岑彭亡而公孙平,诸葛死而仲达走,自古皆有死。嗟,汝志之未伸,与贼不俱生,尚弧忠之可亮。高城才百馀里,此去何难哉;寒食止数日间,少住为佳耳。决狱几何钱谷,出入几何请问。其略会计而已,牛羊茁壮而已,愿效其能。

  王季海代萧特启答泉守:鲁柝闻邾,虽限封疆之远;楚波及晋,宜修币帛之恭。

  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仰一时之高节;伊尹格皇天,伊陟格上帝,掩异姓之殊勋。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山甫之北伐;衮衣绣裳,赤舄几几,周公之东归。

  陈阜卿为教官答职事启:「青衫试吏,患在好为人师;绛帐横经,未必贤于弟子。」贺陈殿院启:「坐崇薄俗,共仰伯夷之风;立辨冤民,屡浃真卿之雨。」

  刘正甫行韩郡王赠官词:「念一代所宗,无如老臣者;使九原可作,岂畏匈奴哉。」又行南班词:「葛ぱ之在河浒,能芘其本根;犬杜之生道周,盖伤于寡特。」盖王室之强大,必公旌之盛蕃。又进《太上皇历日表》云:「虽宸心之运,问朝野而不知;而圣政之乖,系日月而可考。」

  萧振侍郎,秦桧当国日自四川谪他州。未几,秦死,再知四川。诰词云:「刻印销印如转圆,朕常虚已;失马得马若反掌,卿勿容心。」赵庄叔行。

  江朝宗土留守汤相,关中复留萧相国,人杰已能用之。江右自有管夷,吾国事不足忧矣。「吾宁身蹈东海,独仲连不欲帝秦;至今名重泰山,微相如何以强赵。」醒庵行胡邦衡词。

  蒋世修脱身簿尉中,系马庭阶下,以其便做教官故也。又作绍兴蒋相致语:「曲水流觞,将举暮春之禊;西园倾盖,好追清夜之游。甫遂及瓜,敢云张京兆之五日;誓图结草,忽忘苏刺史之二天。」贺汤丞相因进《宗室谱图》并实录转官:「武之穆,文之昭,烂若马图之制;皇之坟,帝之典,迄于麟趾之年。谓老马之智专,尚能识路;若野乌之视眩,难使闻韶。闯门褒博,袖珠玉以见投;隐几侏人离,褚衣裳而倒著。」

  四六本只是便宣读,要使如散文而有属对方善。欧苏只是一篇古文,至汪龙溪而少变。郑侍郎望之云:「四六使重不如使轻,使实不如使虚。」樟溪老人,李龟年乃其侄婿,上巳致语云:「三月三日,水边岂无丽人;一咏一觞,兰亭自有故事。崇山峻岭,修竹茂林,群贤毕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女子近之则不逊,岂容钻穴以相窥;老夫耄矣无能为,是谓虽邻而不觌。」廉宣仲嘲一老士大夫与娼邻壁。

  往时作四六者,多用古人语及广引故事,以炫博学,而不思述事不畅。近时文章变体,如苏氏父子以四六述叙,委曲精尽,不减古人。自学者变格为文,迨今三十年,始得斯人,不惟迟久而后获,实恐此后未有能继者尔。自古异人间出,前后参差不相待。馀老矣,乃及见之,岂不为幸哉。

  庆元二年丙辰,馀丞相拜左相。权直院传舍人伯寿草麻,首联云:「天乙之兴,中□实为左相。」中□,乃仲虺也。阁门舍人读麻,既读破句,又不识「[□]」字。当日,察院入文字罢,读麻舍人得旨:今后宣麻人与学士同锁宿,点句与之,以便宣读。

  吕惠卿遭责,谢表云:「虫臂鼠肝,悉冥心于造化。」东坡谓:「福建子亦会做文字。」虫臂鼠肝,盖讥二苏。见东坡《论列子由行词》。

  遂宁糖冰,正字刘望之赋以为伞,子山异僧所授其法:榨蔗成浆,贮以瓮缶,列间屋中,阅冬而后,发之成矣。其略曰:「逮白露之既凝,室人告余其亦霜。猎珊瑚于海底,缀珠杂诳蒹颍吸三危之秋气,陋万蕊之蜂房,碎玲珑于齿牙,韵亢爽于壶觞。」米帖云:治咽喉诸疾,广南盛有,不知始于何时。

  李泰发题嵊县黄山庵,云:「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上盘直与云天近,下瞰不知岩壑深。怕痘苹ㄆ匠牡兀著霜红叶巧依林。他年愿结香灯社,竹杖芒鞋数共临。」先皇考题云:「辽东鹤去几千年,堂上留题有谪仙。十月山行风露冷,黄花红叶两依然。」右二诗得于剡川相士,黄山庵即其家坟。先皇考为尉时曾游。

  馀主诸暨簿大雄寺行香,见一小石刻中诗,云:「琉璃叶下翦梧桐,绿子青枝埽地空。俗眼如何有青白,好风安得问雌雄。物随尘境工荣悴,人触心兵战异同。只可轻帆理归兴,暮云萧散大江东。」下题奕载,不知何人。时极暑,昼夜鼓风橐,老仆少获更番不辍。馀诵好风,安得问雌雄。而不记第三联,因阅旧箧得之,录以备忘。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