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卷五

  卷五·著书篇十

  《连山》三秩三十卷

  《金楼秘诀》一秩二十二卷

  《周易义疏》三秩三十卷

  《礼杂私记》五秩五十卷

  右四件,一百三十二卷,甲部

  《注前汉书》十二秩一百一十五卷

  《孝德传》三秩三十卷

  《忠臣传》三秩三十卷

  《丹阳尹传》一秩十卷

  《仙异传》一秩三卷

  《黄?尔自序》一秩三卷

  《全德志》一秩一卷

  《怀旧志》一秩一卷

  《研神记》一秩一卷

  《晋仙传》一秩五卷

  《繁华传》一秩三卷

  右一十一件,二百一十一卷,乙部

  《孝子义疏》一秩十卷

  《玉韬》一秩十卷

  《贡职图》一秩一卷

  《语对》三秩三十卷

  《同姓同名录》一秩一卷

  《式苑》一秩三卷

  《荆南志》一秩二卷

  《江州记》一秩三卷

  《奇字》二秩二十卷

  《长州苑记》一秩三卷

  《玉子诀》一秩三卷

  《宝帐仙方》一秩三卷

  《食要》一秩十卷

  《辩林》二秩二十卷

  《药方》一秩十卷

  《补阙子》一秩十卷

  《谱》一秩十卷

  《梦书》一秩十卷

  右一十八件,一百六十卷,丙部

  《安成炀王集》一秩四卷

  《集》三秩三十卷

  《碑集》十秩百卷

  《诗英》一秩十卷

  右四件,一百四十四卷,丁部

  《内典博要》三秩三十卷

  已上六百七十七卷

  夫安亲扬名,陈乎三德;立身行道,备乎六行。孝无优劣,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兼金,天降神女,腾の自扌夔,啸虎还仁,陈?黄雀之祥,禽兼赤石之瑞,孟仁之笋出林,中华之梓生屋,感通之至良可称。

  余中年承乏,摄牧神州,戚里英贤,南冠俊髦。车如流水,俱踵许掾之门;人同连璧,咸登乐尹之馆。

  老聃贵弱,孔子贵仕,陈骈贵齐,杨朱贵己,而终为令德。

  春风秋月,赏心乐事。净竹节之船,驱桂条之马。

  洛城之前,犹有甄侯之馆。

  孝德传序曰:“夫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

  《上〈忠臣传〉表》曰:“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是以冬温夏冫青,尽事君之节;进思将美,怀出奉之义。羲轩改物,殷周受命,三能十乱,九棘五臣,靡不夙夜在公,忠为令德。若使缙云得姓之子,姬昌鲁卫之臣。是知礼合君亲,孝忠一体,性与率由,因心致极。臣连华霄汉,凭晖日月。三握再吐,夙奉紫庭之慈;春诗秋礼,早蒙丹?之训。宣帝褒德麟阁,画充国之形;显宗念功云台,图仲华之象。”

  《〈忠臣传〉序》曰:“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之人之大宝曰位。因生所以尽孝,因位所以立忠。事君事父,资敬之礼宁异;为臣为子,率由之道斯一。忠为令德,窃所景行。且孝子列女逸民,咸有列传,至于忠臣,曾无述制。今将发箧陈书,备加讨论。”

  《忠臣传·谏争篇序》曰:“富贵宠荣,人所不能忘也;刑戮流放,人所不能甘也。而士有冒雷庭,犯颜色,吐一言终,知自投鼎镬,取离刀锯,而曾不避者,其故何也?盖伤茫茫禹迹,毁于一朝;赫赫宗周,灭成禾黍。何者?百世之后,王化渐颓,钦若之信既尽,解网之仁已泯,徒以继体所及,守器攸归。出则清警传路,处则凭玉负?。事无暂舛,意有必从,所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况惑褒人之巧笑,迷阳阿之妙舞,重之以刳?,用之以逋逃。亦有倾天灭地,污宫潴社之罪;拔本塞源,裂冠毁冕之衅。于是策名委质,守死不二之臣,以刚肠疾恶之心,确乎贞一之性,不忍见霜露糜鹿,栖于宫寝;麦穗黍离,被于宗庙。故沥血抽诚,披胸见款,焦烂于危年,甘灭亡于昔日,冀桐宫有反道之明,望夷无不言之恨,而九重悬远,百雉严绝,丹心莫亮,白刃先指,见之者掩目,闻之者伤心。然后鸣条有不收之魂,商郊致白旗之戮。”

  《忠臣传·死节篇序》曰:“自非识君臣之大体,鉴生死之宏分,何以能灭七尺之躯,殉一顾之感。然平路康衢,从容之道进;危涂险径,忠贞之节兴。登平路者易为功,涉险途者难为力。从容之用,世不乏人;忠贞之概,时难屡有。”

  《〈丹阳尹传〉序》曰:“传曰大夫受郡,《汉书》曰:‘尹者,正也。’及其用人,实难斯授。广汉和颜接下,子高自辅经术。孙宝行严霜之诛,袁宏留冬日之爱。自二京板荡,五马南渡,固乃上烛天文,下应地理,尔其地势可得而言。东以赤山为成皋,南以长淮为伊洛,北以钟山为华阜,西以大江为黄河,既变淮海为神州,亦即丹阳为京尹。虽得人之盛,颇愧前贤;而眄遇之深,多用宰辅。皇上受图负?,宝历惟新,制礼以告成功,作乐以彰治定,岂直四三皇五六帝,孕夏陶周而已哉?若夫位以德叙,德以位成,每念忝莅京河,兹焉四载,以入安石之门,思勤王之政,坐真长之室,想清谈之风。求瘼余晨,颇多暇景,今辍采英贤,为《丹阳尹传》。”

  《全德志序》曰:“老子言全德归厚,庄周云全德不刑,吕览称全德之人,故以全德创其名也。此志隆大夫为首。伊人有学有辩,不夭不贫,宝剑在前,鼓瑟从后,连环炙?果,雍容卒岁,驷马高车,优游宴喜。既令公侯踞掌,复使要荒蹶角,入室生光,岂非盛矣。若乃河宗九策,事等神钩;阳雍双璧,理归元感。南阳樊重,高阁连云;北海公沙,门人成市。咨此八龙,各传一艺;夹河两郡,家有万石。人生行乐,止足为先。但使樽酒不空,坐客恒满,宁与孟尝闻琴,承睫泪下;中山听乐,悲不自禁同年而语也。

  《全德志论》曰:“物我俱忘,无贬廊庙之器;动寂同遣,何累经纶之才。虽坐三槐,不妨家有三径;但接五侯,不妨门垂五柳。使良园广宅,面水带山。饶甘果而足花卉,葆筠篁而玩鱼鸟。九月肃霜,时飨田?;三春捧茧,乍酬蚕妾。酌斗酒而歌南山,烹羔豚而擎西缶,或出或处,并以全身为贵;优之游之,咸以忘怀自逸。若此众君子,可谓得之矣。

  《怀旧志序》曰:“吾自北守琅台,东探禹穴,观涛广陵,面金汤之设险,方舟宛委;眺玉笥之干霄,临水登山。命俦啸侣,中年承乏,摄牧神州,戚里英贤,南冠髦俊,荫真长之弱柳。观茂宏之舞鹤,清酒继进,甘果徐行,长安群公,为其延誉,扶风长者,刷其羽毛。于是驻伏熊,回驷命邹湛;召王祥。余顾而言曰:斯乐难常,诚有之矣。日月不居,零露相半,素车白马,往矣不追;春华秋实,怀哉何已。独轸魂交,情深宿草。故备书爵里,陈怀旧焉。

  《职贡图序》曰:“窃闻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四夷八蛮,七闽九貉,其所由来久矣。汉氏以来,南羌旅距,西域凭陵,创金城,开玉关,绝夜郎,讨日逐。睹犀甲则建朱崖,闻葡萄则通大宛,以德怀远,异乎是哉。皇帝君临天下之四十载,垂衣裳而赖兆民,坐岩廊而彰万国。梯山航海,交臂屈膝,占云望日,重译至焉。自塞以西,万八千里,路之狭者,尺有六寸。高山寻云,深谷绝景,雪无冬夏,白云而共色;冰无早晚,与素石而俱贞。逾空桑而历昆吾,度青邱而跨丹穴。炎风弱水,不革其心;身热头痛,不改其节。故以明珠翠羽之珍,细而弗有;龙文汗血之骥,却而不乘。尼丘乃圣,犹有图人之法;晋帝君临,实闻乐贤之象。甘泉写阏氏之形,后宫玩单于之图,臣以不佞,推毂上游,夷歌成章,胡人遥集,款关蹶角,沿溯荆门,瞻其容貌,讯其风俗,如有来朝京辇,不涉汉南,别加访采,以广闻见,名为职贡图云尔。

  卷五·捷对篇十一

  夫三端为贵,舌端在焉。四科取士,言语为一。虽谍谍利口,致戒啬夫,便便为嘲,且闻谑浪。聊复记言,以观捷封。

  晋武帝受禅,探得一字,朝士失色。裴楷对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宋文帝尝与群臣泛天渊池,帝垂纶而钓,回旋良久,竟不得鱼。王景文乃越席曰:“臣以为垂纶者清,故不获贪饵。”此并风流间胜,实为美矣。

  卢志问陆士衡:“陆抗陆逊是卿何物?”答曰:“如卿于卢?卢毓相似。”

  陈大武该问钟毓曰:“皋陶何如人?”对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也。”

  崔正熊诣郡,郡将姓陈,问正熊曰:“君去崔杼几世?”答曰:“正熊之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也。”

  安成公何勖与殷元喜共食,元喜即淳之子也,勖曰:“益殷莼羹。”元喜徐举头曰:“何无忌讳?”勖乃无忌子。

  刘悛劝谢瀹酒曰:“谢庄儿不得道,不能饮。”对曰:“苟得其人,自可沈湎。”悛乃沔之子。

  魏文帝受禅,郭淮晚到,帝曰:“防风后至,便行大戮。”对曰:“五帝教民以德,夏后始用刑书。臣在唐虞之世,知免防风之戮。”

  宋武帝登霸陵,乃眺西京,使傅亮等各咏古诗名句。亮诵王仲宣诗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杨子州年七岁甚聪慧,孔永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有杨梅。永指示儿曰:“此真君家果。”儿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刘道真常与一人,共素拌草中食,见一妪将二儿过,并青衣,调之曰:“青羊将二羔。”妪答曰:“两猪共一槽。”

  祖士言与钟雅相调,祖语钟曰:“汝颖川之士利如锥。”钟答曰:“卿燕代之人钝如槌。”祖曰:“以我钝槌打汝利锥。”钟曰:“吾有神锥。”祖曰:“既有神锥,亦有神槌。”

  费?使吴,孙权飨之。逆敕群臣,使至伏食勿起。?至,权为辍食。?嘲之曰:“凤凰来朝,麒麟吐哺。钝驴无知,伏食如故。”诸葛瑾辍食反嘲之曰:“爰植梧桐,以待凤凰。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羊戎好为双声。江夏王设斋,春使戎铺舒法坐戎处分,曰:“官教前床,可开八尺。”江夏曰:“开床小狭。”戎复唱曰:“官家恨狭,更广八分。”文帝与戎对曰:“金沟清泄,铜池漾氵曳,极佳光景,当得据基。”

  吴遣张温聘蜀,百官皆饯焉。秦宓未往,诸葛亮累催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者也。”及至,温问宓曰:“君学乎?”宓曰:“五尺僮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何方?”宓曰:“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然也?”答曰:“今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吴纪陟使魏廷,问曰:“吴戍几何?”曰:“西陵以至京都,五千七百里,道里甚远,难以坚守。”答曰:“譬如八尺之身,其护风寒,不过数处。”裴松之谓不如金城万雉,防之者四门而已。

  习凿齿诣释道安,值持钵趋堂,凿齿乃翔往,众僧之斋也,众皆舍钵敛衽,唯道安食不辍,不之礼也。习甚恚之,乃厉声曰:“四海习鉴齿,故故来看尔。”道安应曰:“弥天释道安,无暇得相看。”习愈忿,曰:“头有钵上色,钵无头上毛。”道安曰:“面有匙上色,匙无面上坳。”习又曰:“大鹏从南来,众鸟皆戢翼。何物冻老鸱,腩腩低头食。”道安曰:“微风入幽谷,安能动大材。猛虎当道食,不觉蚤虻来。”于是习无以对。

  卷五·志怪篇十二

  夫耳目之外,无有怪者。余以为不然也,水至寒而有温泉之热,火至热而有萧丘之寒。重者应沈而有浮石之山,轻者当浮而有沈羽之水。淳于能剖胪以理脑,元化能刳腹以浣胃。养由拂蜻蛉之左翅,燕丹使众鸡之夜鸣。皆其例矣。谓夏必长,而荠麦枯焉;谓冬必死,而竹柏茂焉。谓始必终,而天地无穷焉;谓生必死,而龟蛇长存焉。若谓受气者皆有一定,则雉有化蜃,雀之为蛤,壤虫亻反翼,川蛙奋蜚,鼠化为β,草死为萤,人化为虎,蛇化为龙,其不然乎?及其乾鹊知来,猩猩识往,太?师蜘蛛而结罟,金天据九扈以为政,轩辕候凤鸣而调律,唐尧观?荚以候时,此又未必劣于人也。逍遥国葱变而为韭,壮武县桑化而为柏,汝南之竹变而为蛇,茵郁之藤化而为?单。卢?为侍中,化为双白鹄;王乔为邺令,变作两飞凫。谅以多矣,故作《志怪篇》。

  秦青谓友人曰:“韩娥东之齐,至雍门鬻歌,既而余响绕梁,三日不绝,遇逆旅人辱之,娥因举声哀哭,一哭老少悲愁,三日不食,娥复举声长歌,一里?舞不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之,雍门人至今善歌,

  有人以优师献周穆王,甚巧,能作木人,趋走俯仰如人。领其颐则可语,捧其手则可舞。王与盛姬共观,木人?寅其目,招王左右侍者,王大怒,欲诛优师,优师大怖,乃剖木以示王,皆附会革木所为,五脏完具,王大悦,乃废其肝,则目不能?寅;废其心,则口不能语;废其脾,则手不能运。王厚赐之。

  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能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郭,穆王为起中天之台,郑卫奏承云之乐,月月献玉衣,日日荐玉食,幻人犹不肯舍,乃携王至幻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鼻口所纳,皆非人间物也。由是王心厌宫室,幻人易之耳,王大悦,肆志远游。

  短人在康居国北,男女皆长三尺。

  夫余国有美珠,大如酸枣。

  海中得一布褐长三丈。

  天下之大物,有北海之蟹,举其螯能加山焉。有东海之鱼焉,有海燕焉,一日逢鱼头,七日遇鱼尾。鱼产,三百里海水如血。

  大月支及西胡,有牛名曰日及,今日割取其肉一二斤,明日疮即愈。故汉人有至其国者,西胡以此牛示之。汉人对曰:“吾国有虫大如小指,名曰蚕,食桑叶而吐丝。”外国人复不信有蚕。

  东南有桃都,山山有大桃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桃,天鸡即鸣,天下之鸡感之而鸣,树下有两鬼,对树持苇索,取不祥之鬼食之。今人正旦作两桃梗,以索中置雄鸡,法乎此也。

  玉之精为白虎,金之精为车渠。枫脂千岁为琥珀,铜之精为奴,锡之精为婢,松脂千岁为茯苓

  大秦国人长十丈,小秦国人长八尺,一足国人长九寸。

  女国有横池水。妇人入浴,出则孕,若生男子,三年即死。

  神洲之上有不死草,似菰苗,人已死,此草覆之即活。秦始皇时,大苑中多枉死者,有鸟如乌状,衔此草坠地,以之覆死人,即起坐。始皇遣问北郭鬼谷先生,云,东海禀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

  秦始皇闻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

  秦王遣徐福求桑椹于碧海之中,海中止有扶桑树,长数千丈,树两根同生,更相依倚,是名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体作金光,飞腾元宫也。

  豫章有石,以水灌之便热,以鼎置其上,灼食则热。张茂先博物君子也,雷孔章亦一时之学士也。入洛赍此石以示张,张曰:“所谓燃石也。余从兄劢为广州,尝致数片,煮食犹须烧之。”

  余丙申岁婚,初婚之日,风景韶和,末乃觉异,妻至门而疾风大起,折木发屋,无何而飞雪乱下,帷幔皆白,翻洒屋内,莫不缟素,乃至垂覆阑瓦,有时飞坠,此亦怪事也。至七日之时,天景恬和,无何云翳,俄而洪涛波流,井溷俱溢,昏晓不分,从叔广州昌住在西州南门,新妇将还西州,车至广州门,而广州殒逝,又怪事也。丧还之日,复大雨{?注},车轴折壤,不复得前,尔日天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时粉碎,于时莫不战栗,此又尤为怪也。

  荆州亭斋,盛夏之月无白鸟,余亟寝处于其中,及移余斋,则聚蚊之声如雷,数丈之间,如此之异。

  或世用,或世不见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状如人,其长四寸,衣黄冠,乘小马,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

  北泽之精,生于虫者,一头两身,状若蛇,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此并涸水之精也。

  齐桓公北征孤竹,未至卑耳之溪,见人长一尺,形具焉,右祛衣而走马前,左右皆不见。桓公曰:“吾事之不济也,岂有人若此乎?”管仲曰:“臣闻山神有俞儿,状长一尺而人形,见此霸王之君兴,则山神见也。走马,前导之也;祛衣,前有水也;右祛衣,从右方可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公乃从右方而涉,既济水,公拜管仲于马前曰:“仲父圣人也。”管仲曰:“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臣非圣人也,善承教尔。”

  桓公与管仲阖门而谋伐莒,未发而已闻于国。桓公怒,管仲曰:“国必有圣人。”桓公曰:“然,有艺席,必是人也。”少顷东郭壬阝至,桓公问曰:“子言伐莒也?”曰:“然!”公曰:“何以知之?”曰:“臣视二君之在上也,口开而阖,是言莒也。举手而指,又当莒也。君有甲兵之色,臣是以知之也。”

  山中有寅日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者,狼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知其物,不能为害矣。

  山精如小儿而独足,足向后,喜犯人,名?支,呼之即止,一名热六,可兼呼之。夜在山中见胡人者,铜钱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也;中夜见火光者,亦久枯木也。

  外国方士能咒,能临渊禹步,龙浮出,有物长数十丈,方士咒之即缩长数寸,掇取著壶中,辄有四五,以水口口余国少雨,患者辄赍此龙往卖之,一龙直金十斤,口口头置水中则兴云雨。

  巨龟在沙屿间,背上生树木如渊岛,尝有商人依其采薪,及作食,龟被灼,热便还海,于是死者数十人。

  海鸭大如鹅,班白文,亦名文鸟。

  水鹄大而无尾,和鸣如鹄,声在水底。

  鲸鲵一名海?酋,穴居海底,鲸入穴则水溢为潮来,鲸出穴则水入为潮退,鲸鲵既出入有节,故潮水有期。

  用紫芝煮石,石美如芋,食之可更调和五味,下橘皮葱豉,名山之下生葱韭者,是古人食石种也。故语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片地榆,不用明月宝珠。”五加一名金盐,地榆一名玉豉,唯此二物,可以煮石。

  有树名独根,分为二枝,其东向一枝是木威树,南向一枝是橄榄树,扶南国今众香皆共一木,根是旃檀,节是沈香,花是鸡舌,叶是霍香,胶是薰陆。

  地肺,荆州济江西岸安船处也,洪潦常浮不没,故云地肺也。其中有人焉,居南定县,足骨无节解,身有毛,卧时更相扶,然后能起。

  晋宁县境内出大鼠,状如牛,土人谓之鼹鼠。天时将灾,则从山出游畎亩,散落其毛悉成小鼠,尽耗五稼。

  利水内有木材,元嘉中大水,有千余段木流出,斧迹未灭。俗曰:“汉将攻越,筑城伐木于利水,未运之前,一夜忽失数千段,咸为鬼所匿。”今所流木,昔鬼匿之者。

  荥阳郡山中有巨龟,长八九尺,足下有文字,前后足下各蹑一龟,有时逾山越水,咸观异之。

  晋时营道令何潜之,于县界得一鸟,大如白鹭,膝上自然有铜环贯之。

  有清盐池,盐正四方,广半寸,其形扶疏似石,人耕池旁地,取池水沃种之,去勿回视,即生此盐。

  太极山有采华之草,服之乃通万里之言。

  孔子冢在鲁城北,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传言孔子弟子,既皆异国之人,各持其国树来种之,孔子茔中,至今不生荆棘草木。

  东平思王冢在东平,民相传言思王归国后,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是时思王皆生埋所宠幸者,其号呼之声,后数十年犹有闻者。

  修羊公止于华阴山,以道干汉景帝,帝礼遇之。数岁道不可得,有诏问修羊公何能,发语未讫,于床上化为白羊,题其胁曰:“修羊公谢天子”,后置石羊于通灵台上。

  合浦有康头山,山上有一头鹿,额上戴科藤一枚,四条直上,各长丈许。

  地镜经凡出三家,有师旷地镜,有白泽地镜,有六甲地镜,三家之经,但说珍宝光气,前金楼先生是嵩高道士,多游名山寻丹砂,于石壁上见有古文,见照宝物之秘方,用以照宝,遂获金玉。凡有树木之变枝柯,南枝枯折者,宝在树南;西枝枯折者,宝在树西也。

  凡藏诸宝忘不知处者,以铜盘盛井花水,赴所拟地照之,见人影者物在下也。

  入名山,牵白犬,抱白鸡,山神大喜,芝草及宝玉等自出。

  有石连理生树,高一尺五寸,枝头叶皆紫,吴时人献以为瑞。

  青龙元年五月庚辰,芝产于长平之习阳。六月甲子,许昌典农中郎将充奉以其事闻,色丹紫,质光耀,高尺八寸,散为三十六茎,枝干似珊瑚之形。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魏明帝时,京兆人食啖兼十许人,遂大肥,不能摇动,其父曾作方长史官,徙送彼县,令共食之,一二年中,一乡为之俭。

  东海有牛鱼,形如牛,剥其皮贯之,潮水至则毛起,潮水去则毛弭。

  奇肱国民能为飞车,从风远行,至于?州,伤破其车,不以示民。十年西风至,复使给车遣归。

  无复国人长而无腹。

  甘水之间有羲和国,有女子方浴于甘渊。

  白盐山山峰洞澈,有如水精,及其映日,光似琥珀,胡人和之,以供国厨,名为君王盐,亦名玉华盐。

  大月氏国善为葡萄花叶酒,或以根及汁酝之,其花似杏而绿心碧须,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八月中风至,吹叶上伤裂,有似绫纨,故风为葡萄风,亦名裂叶风也。

  巴陵僧房中木,愈剪疾生。终南山有木,伐之疮随合。

  浣纱女死,三蛟至葬所。宝武母窆,蛇击柩前。罗含之鸡能言,西周之犬解语。合浦桐叶,飞至洛阳;始兴鼓木,奔至临武。乐安胡氏,枯骨吟啸;辽水浮棺,有人言语。鬼来求助张林,使鬼而致富;神女为董永,织缣而免灾。怀德郡石解语,临川闲山能啸。泗水却流,盖泉赴节。虫食叶成字,鹄口画作书,狐屈指而作簿书,狸群叫而讲经传。鼋头戴银钗,猪胛带金铃,成皋之鱼号慨,华阴之狗涕零。武昌郡ト杖有莲华,长安城门斧柯生叶。黄巾将走,草作鸟兽之形;董卓欲诛,叶为人马之状。有莘氏女采儿于空桑之中,水滨浣妪得子于流竹之里。陆机引军而牙折,桓元出游而盖飘。陨石于宋都,雨玉于薄邑,取董奉之杏,去即值虎,持归姜之橘,还辄遇蛇,益阳金人,杖筑地而成井;遁水竹王,以剑击石而出水。夫差之女死,以玉壶送葬;韩重之女亡,以金罂赠别。石言于晋国,石立于泰山,神降于莘,蛇斗于郑,子文受于於菟之乳,魏颗获结草之功,龙战于夏庭,树生于殷庙,会稽城门之鼓,击之声闻洛阳,遂得号为雷门。是何怪与妖祥之事,可殚言乎?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