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典训·经史法言

  【原文】

  《书·洪范》:“八政”①:一曰食。教民使勤农业也。人不食则死,食于人最急,故教为先也。食则勤农以求之。二曰货。教民使求资用也。衣则蚕绩以求之。

  《无逸》②: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稼穑,农夫之艰难事,先知之,乃谋逸豫,则知小人之所依怙③。

  《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孝经·庶人章》:“用天之道,春则耕种,夏则芸苗,秋则获刈,冬则入廪。分地之利,分别五土④之高下,随所宜而播种之。谨身节用,身恭谨,则远耻辱;用节省,则免饥寒⑤。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史记》:“太史公曰:‘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⑥。德者,人物之谓也。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⑦”。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汉书音义》曰:“五十匹。”牛蹄角千;《汉书音义》曰:“百六十七头也。”⑧“马贵而牛贱,以此为率。”千足羊⑨;泽中千足彘;韦昭曰:二百五十头。水居千石鱼陂;徐广曰:“鱼以斤两为计也。”⑩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麚;陈、夏引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徐广曰:“六斛四斗也。”若千亩卮、茜;徐广曰:“卮音支,鲜支也。茜,音倩,一名‘红蓝’,其花染缯赤黄也。”千畦姜,韭;徐广曰:“千畦,二十五亩。”骃按,“韦昭曰:‘畦,犹垄也。’”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然是富给之资也,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身有处士之义,而取给焉;岂非所谓“素封”者耶!’”

  《前汉·食货志》:“周制,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五种’即五谷,谓黍、稷、麻、麦、豆也。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场;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女修蚕织;则五十可衣帛,七十可以食肉。入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兮;斑白不提挈。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服虔曰:‘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凡四十五日也。’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力峤反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管子》:“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齐民要术》:“《传》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古语曰:‘力能胜贫,谨能胜祸。’盖言勤力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柂落不完,垣墙不牢,扫除不净,笞之可也。此督课之方也。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情引乎?”

  【注释】

  ①八政:《尚书·洪范》篇所说的“八政”,皆为人主施政的要务:“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②《无逸》:《尚书·无逸》篇,“孔传”说是周公诫成王的作品。时成王初即位,故戒其勿贪求逸乐。

  ③殿本在注首冠以“孔安国曰”。文同。

  ④五土:照《周礼》的说法,“五土”是指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湿五大类土地。

  ⑤此条注文系唐玄宗所加,殿本无。

  ⑥德:《管子·权修》篇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故知“德”者,实指才德之人。

  ⑦素封:《史记正义》谓:不仕之人,自有园田供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

  ⑧殿本引“颜师古曰”,较此略详。

  ⑨殿本在“千足羊”下有小注,作“韦昭曰:二百五十头”。

  ⑩殿本在此下尚有“百二十斤为石。颜师古曰:大陂养鱼,一岁收千石鱼”。

  安邑:今山西夏县乃安邑镇一带。

  常山:常山郡,汉置,在今河北省,郡治在今元氏县。河、济:二水名。《周礼·职方氏》“兖州,川曰河济”。济水、黄河为山东主要的大川。本句所指地区,包括河北南部之元氏县以南至山东北部。

  陈:今河南淮阳县。夏:今河南禹县。

  卮:徐广曾在他处将“卮”解释作“炯支也,紫赤色也”。

  千户侯:食邑千户的侯爵。

  殿本在此句之下有一小注说:“案《史记》作‘岂所谓素封者耶,非也?’此节取之非原文。”

  还庐树桑:殿本在句下有小注:“颜师古曰:还,绕也。”

  蓏:《说文解字》:“蓏:在木曰果,在地曰蓏。”古书上称瓜类植物的果实为“蓏”。

  殿本在此句下加有小注:“颜师古曰:燎所以为明,火所以为温。燎,力召反。”

  游食:重农派的法家人物,将“舍本事末”之人统称作游食之民。其中包括商贾、技艺(手工业者),以、书、礼、乐求官的人等。

  【译文】

  《尚书·洪范》篇所称“八政”,第一条是“食”。是为了教民勤于农业。人不吃饭便会饿死,食物对于人是一天也离不开的,故作为施教的首要。想要得到食物,便只有勤于农事才可得到。第二条是“货”。是为了求取必要的生活资料。想穿衣服,便只有勤于养蚕织帛,才可得到。

  《无逸》:周公说:“啊,君子在位不应首先谋求个人的享乐,应先体察农事的艰苦,然后再谈个人的逸乐,这样做便会知道农夫们是如何生活了。”农事耕作是农夫们从事的艰苦工作,君子应事先有所了解,再求个人的逸乐,才会知道百姓小民靠什么维持生活。

  《礼记·王制》篇:“一个国家,没有九年的储备,称为‘不足’;没有六年的储备,称为‘危机’;没有三年的储备,那么国家便不能成其为国家了。耕种三年,必须留存一年的口粮;耕种九年,应留存三年的口粮。以三十年计算,储粮充足,即使遇上大早、大水等凶年,百姓们脸上也不会看出有吃野菜的颜色。”

  《孝经·庶人章》:“利用天气四时变化,春天耕种,夏天耘锄,秋天收刈,冬天入仓。分别不同的土地加以使用,分别五土地势高下,因地制宜地进行播种。谨慎言行,节省开支,言行谨慎,便不致蒙受凌辱;节省开支,便能避免饥寒。用来奉养父母,这就是平民百姓的‘孝道’。”

  《史记》:“太史公说:‘居住满一年,可种植五谷;满十年,可种植树木;满百年,(岁收)来自于“德”。(德,是专指学成名就的人)。今有人一无官位禄俸,二无封邑岁贡的收入,但他们的财富,却可和官宦人家相比拟,名为“素封”。常言说:在荒原陆地,放牧的马满二百蹄;《汉书音义》说:“二百蹄是马五十匹。”牛的蹄和角满一千;《汉书音义》说:“蹄角千是牛一百六十七头。马价贵,牛价贱,其比数以此为准。”羊只的足数满一千;沼泽水草丰茂地带,猪满千只足;韦昭说:“千只足是二百五十头。”水乡居民,有千石产量的鱼塘:徐广说:“鱼的数量是用斤两作单位计算的。”山区居民,有千株成材的大树;安邑地方,有千棵枣树;燕、秦地方,有千株板栗;蜀、汉、江陵一带,有千棵柑橘;淮北、常山以南至黄河、济水之间,有千株长成的麚树;陈、夏地方,有千亩漆园;齐、鲁地方,有千亩桑田或麻田;渭川平原,有千亩竹园;还有著名的大都会和满万户人口的大城市郊区,有千亩亩产一钟的良田;徐广说:“一钟是六斛四斗。”种有卮、茜千亩;徐广说:“卮,音支,是指鲜支。茜,音倩,一名‘红蓝’,花染赤黄色。”种有千畦生姜和韭菜;徐广说:“千畦是二十五亩。”骃按:“依照韦昭的注解,‘畦’字与‘垄’同义。”以上所说的人家,都可以同千户侯一样富有。但他的财产,既不是来自市场经商,也不是来自外地贩运,而是人坐在家中等着收成。他们这样的人,既享有清高脱俗的“处士”的声名,又有这样多的收入,岂不是无官位禄俸的“素封”吗!’”

  《前汉书·食货志》:“周代的制度:种植谷类作物时,必须同时播种五种,预防有的谷种可能因发生灾害而失收。‘五种’即五谷,小米黄米、麻、麦、豆。桑树栽种在庐舍周围;菜茹种植在园圃中;瓜瓠果蓏种在田头地畔;鸡、大猪、狗、小猪,按时喂养;妇女养蚕织帛;照这样做,五十岁的人便可以穿上丝帛,七十岁的人便可吃到肉食。农夫收工回家,必须捎带薪柴,重量多少各有不同,只有头发斑白的老人,才准许空着手回来。到了冬季,农夫从田回到里巷。同一里巷的妇女,要集中在一起进行夜间纺织。这样做,会使女工在一月以内,可完成四十五天的工作。服虔说:‘一月之中,另加每天半夜纺织,合计十五天,所以共有四十五天。’要集中一处进行夜间纺织,是为了节省燎火费用,燎,力峤反。交流技术,统一里巷居民的习俗。”

  《管子》:“百姓没有游食的门路,必然会务农;百姓务农,田地便会开垦;田地开垦,粮食必然会增多;粮食多,国家必富。”

  《齐民要术》:“《传》曰:‘平民谋生的方法,依靠勤力,勤勉的人食用就不会缺乏。’古话说:‘力勤能战胜贫穷,谨慎可免除灾祸。’是说人勤可以不受贫,谨慎可以避免灾祸。平凡人的性格,在官府的监督下,尚可努力工作,一旦放任不管,便会变得懒惰,作风败坏。所以说,凡是庄稼种得不好,桑树、果树生长不茂盛,牲畜喂养不肥壮的人,便应该用鞭子抽。凡是柂落残破不全、墙垣不牢固、庭院扫除不洁净的人,便可以用板子打;这就是督导农夫好好生产的有效方法。皇帝尚且需要‘亲耕’,皇后尚且需要‘亲蚕’,像那些身为农夫,而心怀窳惰之情不努力务农的人,难道是可以的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