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本起经》原文

佛经原文 | 作者:竺大力/康孟详 [投稿]

出家品第五

  是时太子。还宫思惟。念道清净。不宜在家。当处山林。研精行禅。至年十九。四月七日。誓欲出家。至夜半后。明星出时。诸天侧塞虚空。劝太子去时裘夷见五梦。即便惊觉。太子问之。何故惊寤。对曰。向者梦中见。须弥山崩。月明落地。珠光忽灭。头髻堕地。人夺我盖。是故惊觉。菩萨心念。五梦者应吾身耳。念当出家。告裘夷言。须弥不崩。月明续照。珠光不灭。头髻不落。伞盖今在。且自安寐。莫忧失盖。于是诸天言。太子当去。恐作稽留。召乌苏慢(汉名厌神)。适来入宫。国内厌寐。时难提和罗。化诸宫殿。尽为冢墓。裘夷伎女皆成死人。骨节解散。髑髅异处。膖胀烂臭。青瘀脓血。流漫相属。太子观视宫殿。悉作冢墓。鸱鸺狐狸。豺狼鸟兽。飞走其间。太子观见一切所有如幻如化如梦如响。皆悉归空。而愚者保之。即呼车匿。急令被马。车匿言。天尚未晓。被马何凑。太子为车匿而说偈言。

  今我不乐世车匿莫稽留

  使吾本愿成除汝三世苦

  于是车匿。即行被马。马便跳踉。不可得近。还白太子。马今不可得被。菩萨自往拊拍马背。而说颂言。

  在于生死久骑乘绝于今

  骞特送我出得道不忘汝

  于是被马讫。骞特自念言。今当足【跳-兆+答】地。感动中外人。四神接举足。令脚不着地。马时复欲鸣使声远近闻。天神散马声。皆令入虚空。太子即上马。出行诣城门。诸天龙神释梵四天。皆乐导从。盖于虚空。时城门神人现稽首言。迦维罗卫国。天下最为中。丰乐人民安。何故舍之去。太子以偈答言。

  生死为久长精神经五道

  使我本愿成当开泥洹门

  于是城门自然便开。出门飞去。天晓行四百八十里。到阿奴摩国(汉言常满)。太子下马。解身宝衣缨络宝冠。尽与阐特。告言。汝便牵马归。上谢大王及国群臣。阐特言。今当随从供给所须。不可独还放马令去。山中多有毒虫虎狼师子。谁当供养饮食水浆床卧之具。当何从得。要当随从与并身命。骞特长跪。泪出舐足。见水不饮。得草不食。鸣啼流涕徘徊不去。太子复说偈言。

  身强得病摧气盛老至衰

  死亡生别离云何乐世间

  于是阐特。悲泣礼足。牵马辞还。未至国城。四十里外。白马悲鸣。其声彻国中。国中皆云。太子来还。举国人民。络绎出迎。但见阐特牵马空还。裘夷见此。自投殿下。前抱马颈泪下交横。王见裘夷泣。五内皆摧伤。自抑告言曰。吾子学自然。国中臣民。见王及裘夷哽咽悲泣。莫不为摧伤。裘夷日夜思。王便召群臣。吾有一太子。舍我而入山。卿曹今差次令数满五人。共追侍太子。慎勿中来还。太子得离俗。踊跃欣喜。安徐步行入城。国人睹太子。欢喜无有厌。太子离恩爱。远诸苦恼根。思欲剃头发。仓卒无有具。帝释持刀来。天神受发去。遂复前行。国中人民。随而观之。于是出国。小复前行。到摩竭国。从右门入左门出。国中人民。男女大小。见太子者。或言天人。或言帝释梵王天神龙王。欢喜踊跃。不知何神。太子知其所念。便下道坐树下。人民围绕。欢喜观视。时国王瓶沙。即问臣吏。国中何以寂默。了无音声。对曰。朝有道士。经国过去。光相威仪。非世所有。国人大小。追出而观。于今未还。于是王与群臣。出诣道士。遥见太子光相殊妙。便问太子。是何神乎。太子答言。吾非神也。若非神者。从何国来。何所姓族。太子报言。吾出香山之东雪山之北。国名迦维。父名白净。母名摩耶。瓶沙问言。将非悉达乎。答言。是也。惊起礼足。太子生多奇异形相炳着。当君四天下为转轮圣王。四海颙颙冀神宝至。何弃天位。自投山薮。必有异见。愿闻其志。太子答言。以吾所见。天地人物。出生有死剧痛有三。老病死苦。不可得离。身为苦器。忧畏无量。若在尊宠。则有憍逸。贪求快意。天下被患。此吾所厌故欲入山。诸耆长曰。夫老病死。自世之常。何独预忧。乃弃美号。隐遁潜居。以劳其形。不亦难耶。于是太子。即说颂言。

  如令人在胎不为不净

  如令在净不为不净污

  如令苦不为多无有数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人老形不若干变

  如令善行者不为恶行

  如令爱别离不为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病瘦无复有大畏

  如令后世无有诸恶对

  如令堕地狱无有苦痛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年少形不变坏者

  如令所不可不以着心

  如令死至时无有众畏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愚痴不以为厚冥

  如令嗔恚不为强怨家

  如令五乐心不为染恶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不与诸痴人共居

  如令众痴法自远离人

  如令诸痴人无有思想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诸恶种不若干辈

  如令诸恶尽灭自离人

  如令诸恶念无有思想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世间恶为最尊上

  如令恶行已灭不复生

  如令诸恶行尽无有实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诸天食福常不动

  如令世人寿命得常存

  如令诸处所不为行趣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如令诸荫盖不为怨家

  如令诸六入无有苦恼

  如令一切世间为不苦

  假令如是谁不乐世者

  于是如诸君言。不当预忧。使我为王。老到病至若当死时。宁有代我受此厄者不。如无有代。胡可勿忧。天下有慈父孝子。爱彻骨髓。至当死时不得相代。若此伪身。苦至之日。虽居高位。六亲在侧。如为盲人设烛。何益于无眼者。吾睹众行。一切无常。皆化非真。荣少苦多。身非己有。世间虚无。难得久居。物生有死。事成有败。安则有危。得则有亡。万物纷扰。皆当归空。精神无形。躁浊不明。行致死生之厄。非直一受而已也。但为贪爱。蔽在痴网。没生死河。莫之能觉。故吾欲入山。一心思四空净。度色灭恚。断求念空。无所适莫。是将反其原而归其本。始出其根。如我愿得乃可大安。瓶沙王及诸耆长。欢喜意解。太子志妙。世间难有。必得佛道。愿先度我。太子默然而逝。复前念言。今我入山。当用宝衣为。世间痴人。皆为财所危。即便见猎师驱游被法衣。太子喜念言。此则真人衣。度世慈悲服。猎者何故着。心念欲贸易成我志所愿便持金镂衣。贸所法震越。猎者内欢喜。菩萨亦俱然。太子被震越。柔软鲜且洁。顾视僧伽梨过佛无差别。于是遂入山。菩萨得法服欣喜光。照耀山林。诸道士。一名为阿兰。二名为迦兰。学来积年。四禅具足。获致五通。见光惊怖。此何瑞应。便共出观。遥见太子是为悉达。今果出家。善来悉达便坐是榻。冷泉美果今可食之。而作颂曰。

  日王初出时在于山顶上

  是故慧明照一切诸群生

  若有观面像终竟不知厌

  是故道德最无双无有比

  是时菩萨而说颂曰。

  虽修四定意不知无上慧

  道心正为本不在事邪神

  行俗谓为真长夜求梵天

  是故不识道轮转堕生死

  附:《修行本起经·出家品第五》译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