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十二讲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二讲

好,请看下面。第四十二“悉得清净解脱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无边的国土诸菩萨众,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都能“逮得”——就是证得——“清净解脱三昧”。这个“清净”,彼实相清净;解脱,是由这种寂定产生的光明——寂照,就叫解脱。所以这个“清净解脱”:清净乃无量寿,解脱乃无量光。这个三昧实际上就叫念佛三昧。那么住在这样的念佛三昧,只要“一发意顷”——一发意就是你动一念——想要供养他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佛,都能去。这就是分身去了,你一念当中能分很多身,有一个刹土就分一个身,有无量的刹土分无量身去。虽然分无量的身,但是你当下不失去寂定之心。你的报身在极乐本土,你的应化身分形散影,但你的报身如如不动。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

所以这是告诉我们:这些往生的菩萨要得到念佛三昧,要在这个清净解脱三昧中广行佛事,还是要从名号功德里面获得。这仍然凸显“闻我名字”。这个名字里面就有止观、定慧、寂照、光寿,这两者正好是平衡的、协调的。那怎么平衡协调呢?你看我们在凡夫的层面,只要入到寂定,他就生起不了妙用;只要他在事相上做事,他又没有寂定之心:常常打成两截。没有寂定之心,做事就散乱,烦恼;他怕散乱、烦恼,就在那里寂定,寂定以后他就顽定,枯定——又生起不了利生的妙用:定慧不能等持。但是念佛三昧——这个清净解脱三昧,能够让我们定慧等持,寂照双用,光寿一如。虽然广做一切佛事,但是照中有寂;虽然住在无量寿的寂定当中,但是随缘能够自如地做种种佛事:收放自如。

那么这样,不仅在供养诸佛种大福田上面有寂照、定慧的这种双持的功德,实际上现在我们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老实念佛,也能令我们得到相似的这样的一种功德。你说我们现在四众弟子,在这个时代总得要为佛教做点事吧,但实际上我们也很怕做事,因为知道自己是凡夫,一做事,你面对众生,面对五欲六尘,心就容易散乱,容易受诱惑。到时候,你说你去做佛事度众生,常常是被众生所度,所以我们都会有一种内在的恐惧。那为了解决这个恐惧,解决这个矛盾,实际上我们要仰靠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因为阿弥陀佛在这里发愿,告诉了我们一点:你做佛事,可以去做,你只要仰靠弥陀名号功德,就让你不失去禅定之意。也就是“无量寿”还在我们做事的过程当中,“无量寿”在我们内心还是结跏趺坐的,还是如如不动的,能够令我们不至于走偏,走歪,离谱。

所以当我们心念和行为要越轨的时候,“无量寿”会及时地警告我们,觉照我们。我们得到这种警示,就在调整自己行为。但这种警示怎么获得?还是要从念佛里面获得。所以为什么我们在前面做事,做得再忙,也不能离开念佛。定课至少也得保持一万声佛号,就在于我们用这一万声佛号,来保持不至于走偏、获得一定“定意”的一种底线的保证。这样你才能够把事情做得长远一点,要么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确实是凡夫,有很多烦恼,有很多散乱,有很多看不清楚的人和事。但为了怕这一点,大家都不去做,那也不行。佛教事业还要我们推动,苦难的众生我们也得要帮一把。虽然我们能力不够,就好像这个小哥哥帮小弟弟一样的——你总得帮。所以我们闻信阿弥陀佛名号,死心念佛,得到相似的“清净解脱三昧”——我们得弥陀愿力加持,去做一个上求下化的佛事。这里面是有底线保证的,我们是可以放心去做的。

好,请看下面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好,先看这六愿。第四十三“闻名生处尊贵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无边的刹土诸菩萨众——这是摄他方菩萨的愿,不是指摄极乐世界菩萨的愿,前面两愿都是摄他方菩萨——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那么等到他这一生“寿终之后”,转生可以生到“尊贵”之家,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的话,就不取正觉。这是法藏菩萨发愿,要把自己的福德恩赐给他方世界的菩萨。生到尊贵之家,这是需要福报的。不是像有的人说,生到富贵之家和生到贫寒之家是偶然的,就好像树上的花被风吹下,吹到皇宫里面和吹到厕所里面是偶然的。它不是偶然的,这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按通途的教法来说:这个初发心的菩萨和十信位菩萨,也都很难靠自己的福德力任运自如地生到尊贵之家;到了三贤位的菩萨,可以凭着自己的福德力生到尊贵之家。那初发心的菩萨很多,比如我们受菩萨戒,也发菩提心,有菩萨的种性,我们也算初发心菩萨。但我们有多少的善业,能够保证我们生到尊贵之家呢?

生到尊贵之家,就是社会上的贵族——受尊重的,或者皇宫、贵族。如果在印度来说,就是刹帝利的种姓、婆罗门的种姓:这是尊贵的种姓。生到尊贵的种姓,对他自己自利有好处——他的起点就比较高,对于利他更有好处。所以诸佛示现八相成道,他一定是生到尊贵之家的。就好像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内院下来,选择生到皇宫给净饭王作太子。如果他不能选择帝王之家,忽然到了一个贫贱之家——旃陀罗——这个屠夫家,那你说他怎么度众生呢?人家一看:“啊!他是杀猪的家庭出生的。”那首先就被人瞧不起。弥勒菩萨在以后龙华三会的时候,他会生到大婆罗门家,因为弥勒菩萨是人寿八万岁的时候示现八相成道。人寿越来越提高的时候,——众生对精神价值越来越看重,于是生到精神贵族婆罗门家是最好的。在减劫的五浊恶世,大家是对权势看得最重的,这时候就要选择帝王之家。所以这个尊贵之家,你在哪个时空点,它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我们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生到尊贵之家,那怎么样才能生得到呢?还是要仰靠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他的愿力。所以我们相信了这一愿,接纳了这一愿,也就决定了我们:生生世世再也不会生到贫贱之家、邪见之家。这个《大智度论》讲一个初果须陀洹的圣人,他就是没有生到尊贵之家,忽然生到了一个屠夫家。屠夫家祖祖辈辈就是用这个屠宰来谋生的,所以他既然来了,他的父亲就要他从事屠宰行业。但是他是一个初果圣人,是任运不去杀生的。这里面不就构成一个矛盾吗——父子之间的矛盾吗?他不愿杀,父亲就不愿意了。有一天他父亲想了一个办法,给了他一把尖刀,然后牵了头羊,把他跟那头羊关在房间,把门一锁,告诉他:“你给我杀了,才能出来。”你说碰到这个情况怎么办?但初果圣人他是不会去破戒的。所以过了三天,这个父亲看看房间没有动静,打开门一看,这个羊还在——活着,他的儿子自杀了。他只能选择自杀了!这就是生到贫贱之家的一个不如意的结局。所以法藏菩萨加持他方世界诸菩萨众,在自利利他的道路上得圆满,一定要让他有福报生到尊贵之家,来快速圆满他的菩萨道。

好,请看第四十四愿——“修行具足德本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无量无边的国土诸菩萨众,也是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生起大欢喜、踊跃之心,以这样的善根发露,“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具足德本,他要找到一法能具一切法的这种道德的根本。如果这一愿不能实施的话,就不取正觉。这个“具足德本”从哪里理解?就要从“闻我名字”这里理解。他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菩萨要修六度万行,然后动经无量劫,很难把六度快速地圆成。要快速圆成,一定要找到一种总持的法门。这个“总持”,就是以一法持无量法的这样的一个妙法。那么法藏菩萨施设的这个六字洪名,就是具足德本的总持陀罗尼。

在你信愿持名的当下,就具足菩萨的六度万行。你一心念佛,万缘自舍,舍掉万缘就是布施波罗蜜;你一心念佛,身心柔软,就是忍辱波罗蜜;你一心念佛,摄心,这就是持戒波罗蜜;你一心念佛,专注、系缘一句佛号,制心不动,就是禅定波罗蜜;你一心念佛,这个佛号孤明历历,就是般若波罗蜜。你一心念佛,指向清净的一心,这“一心”具足世间和出世间一切的善法。那一句名号就是一切世间的道德、出世间功德的根本,这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的奥妙。他方世界的菩萨,由于修的科目很多,不能总摄;现在闻到了弥陀名号,得到了总摄的这种奥妙。这一法具足一切法:众流入海,大海一滴水就具足百川的信息,具足全大海的信息。他在一句名号里面感悟到了事事无碍的这样一个奥藏,所以他就“欢喜踊跃”,以一句名号具足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班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