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常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我们知道,学佛想获得佛法真实的利益,一定要作个恭恭敬敬的好学生、好弟子,也就是“依教奉行”。
我们断烦恼的方法是什么?首先要将这部《无量寿经》熟读三千遍,而且是不间断、不夹杂。等经文熟透了,再去求解。最后是实行。读经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清净心、根本智。因为唯有用读经的方法,才能快速的将妄想、习气很快的洗干净。
我的一生也因此经而改变命运。今日以我的修学是不足以来负起续佛慧命之职,但以一个学佛者所得之真实利益,“当孝于佛,常念师恩”。思及此,以我个人改变命运的事实来供养一切众生,真是愿力不可思议。梅老居士于序文中写道:欲弘净宗,必须先弘大经,果能人人持诵,则因果自明,身心自洁,劫运自转,太平自至。理不明要弘净土即难矣,故大经适时出现。诚如彭二林居士所言,能遇到此经,实是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这一个事实,的确值得我们大家深深的思考。
为什么说这部《无量寿经》是第一经、第一殊胜?因为末法时期的众生,根器已经很弱,好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你用一般药物,已经不能治疗他的病。而且就算是有真正的好药,药效太慢,也同样来不及救他的命。一定要用又快又好的特效药,才能救这个病人。在本经第四十五品以及《法灭尽经》中,佛陀都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当一切经典都灭尽时,只有这一部《无量寿经》独留百年。可见得这本大经,如果不是我们末法众生唯一的﹁特效药﹂,世尊与十方三世诸佛又何必威神加持,独留此经百年?
这部经的殊胜,就在于它的感应非常快速。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半年就有效验。什么效验?就是心很清净,妄想执著淡了很多,待人处事变得很有智慧,处处顺心,处处如意。诚如经上所言“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手中常出无尽之宝”,这就是读经的好处。读诵这部《无量寿经》。天都必须有定课,由少而多,并且合计总遍数,一天都不能停,老老实实做三个月。在此,我可以先肯定的告诉各位,结果一定是法喜充满、欲罢不能。
刚开始读诵,前五百遍是最困难的。这是因为自己业障很重,必须有很大的耐力,去冲破难关。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因为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读经时,心里不起任何妄念,就是“诸恶莫作”。经典是佛陀从真如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言,是“善中之善”,读经正是“众善奉行”。
读诵时专心,这是修“定”。念经时,自始至终念得清楚分明,没有念错、念漏、或颠倒,这就是修“慧”。它的秘诀在于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不管再苦,天的定课都不能间断。真肯老实,依教奉行,超过了一千遍以后,境界就非常殊胜。真正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依报、正报都会随著转变,事事顺心,身心健康、快乐。只要你真肯用功,用一年的时间,就会觉得自己心地清净很多,妄想很明显的少了很多,而且更有智慧。
像我本来是一位家庭主妇,刚开始读诵时,家庭事情还是很多,因为这是我的依报,没有福报。第一年,我一天定三部不间断。一年下来就读一千多部,心定了身体也开始转好,感冒少。以前一身都是病,最近渐渐觉得身体并无不适,家庭工作也比以前轻松,经济情况也好转很多,事业也很顺利。当时我并无所求,只是老实依教奉行,自己并不觉得这是感应。
第二年,一天能读五部。我一方面也读熟了,读起来也快,很快就读了三千部。那时感觉更殊胜,身体轻,睡眠少,连感冒也没有。福报愈来愈大,心想事成,时间愈来愈多,妄念愈来愈少。第三年,睡眠更少,早上三点就起来。以前是睡到十点,精神还提不起来。一坐下来连续读五部,欲罢不能,心地清凉,天天轻松愉快。有一天读到下午一点就读了十一部,心清净、法喜充满。第二天开始就一天读十二部,真是无比快乐、自在。
一直到四千五百部时,动一次大手术,不可思议的顺利,真是重罪轻报。因为从小杀业重,身体不好,贪口腹。以前是连打瞌睡也作恶梦。现在梦少了,精神好。天睡很少,吃得少,天天读经、念佛、拜佛、听经,日子过得非常快乐、自在。正报、依报皆有大转变。
心定了,只要不间断读过了三千遍,要您停止读诵,您一定不肯。在《大集经》里佛陀开示,佛法留在世间共有三个阶段,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三个时期众生的根器是愈来愈钝,业障愈来愈重。所以,世尊要对治这三个时期众生不同的病,也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对症下药”。
在正法时期,民风非常淳朴,人心厚道,只要大家认真持戒,就能成就。像法时期,人心已经渐渐受污染,妄想也比较多,必须用“定”的方法,众生才能成就,所以像法时期禅风很盛。翻开我们中国历史,唐朝正处于像法时期,所以唐朝的禅风很盛。
但是到了现在,也就是“末法时期”,我们大家可以仔细反省,现在我们不能如法“持戒”,因此无法使我们得到心地真正的清净。就连﹁习定﹂也不容易得定,我们也没办法真正对治烦恼。为什么呢?我们自己想想,虽然盘腿坐在ê里,那是形式。
因为我们可以自己检讨,我们脑子里还是妄念纷飞,分别执著很坚固。习定,的确我们也做不到。持戒、习定都得不到功夫。没有戒、定,就不能开智慧,我们最后只有从“净”门下手。“净门”要怎么修?今天师父教我们读三千遍的《无量寿经》。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就是先帮我们启发“根本智”。
什么是根本智?就是清净心。修清净心,将我们的知见习气毛病都舍弃,断净了,根本智才能现前。这时候,就是佛陀常常在经上讲的“般若无知,起作用则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是根本智;无所不知,就是真实智慧。开智慧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有智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待人处事无一不恰当圆融,这才得真正的解脱自在。
现在我们才知道读三千遍的无量寿经,有多么重要。一门深入,将心长期安住在一部经上,才能得定;心定则生智慧。
现在人学佛,常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只读一部经,什么也不懂,这样怎么能成就?其实五年学戒先只读一部经,是培养“根本智”。学佛一定要依照四弘誓愿的次第。先要发愿,发了大愿,必定要从“断烦恼”下手,而后才能修学无量法门。培养根本智就是断烦恼。有了根本智,“后得智”就能很快得到。有了一部经的基础,再去博览群经,ê真是事半功倍,左右逢源。这是古人常讲的“一经通,一切经通”;也是华严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读到后来,我们才明白广博与专精是一不是二。专精乃是修学之妙径,快速、稳当,容易有成果。
我们能在末法已经一千年的今天,遇到这部《无量寿经》,实在不能再错过。一定要在我们此生,努力的将经训彻底的做到,不要再空过这一生。而且时间很短,只有三年。我们能在三年中,老实的念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会真正体会到读经的利益。
《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
(一)法会圣众我亲自听见佛是这样说的。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的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住在一起的有大比丘僧一万二千人。这些声闻弟子都修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的六种神通。他们以侨陈如长老、舍利弗长老、大目犍连长老、迦叶长老、阿难长老等为在座诸位的上首。还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
法会圣众第一。【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无量寿经译文
无量寿经讲解
本书《大乘无量寿经》乃近代夏莲居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广撷精要,圆摄众妙,汇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为《无量寿经》中最善之经本。
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作者在京弟子在后记中说:“此本《白话解》乃黄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写此注解时提出三个指标:(一)不是把《大经解》翻成白话,而是在讲授《大经解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附近的耆阁崛山中,与诸多的大比丘僧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这些大比丘僧都是众所周知的佛的声闻大弟子,他们中间,憍陈如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人都是上首弟子。另外,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现在贤劫中的一切菩萨,也来汇聚一堂。
暂无简介
《无量寿经》二卷,又名《大无量寿经》、《大经》或《双卷经》。共有十多种译本,以三国魏国康僧铠所译为通行本。经中说,古代有国王听佛说法出家为僧,名号法藏,曾经发下四十八个庄严佛土、利乐众生的愿望,说是:“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这部《无量寿经》主要解释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由来。据这部经讲,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他听佛说法之后,发愿修行,便抛弃了王位,出家当了沙门,起名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48个大愿,这48个大愿可分为三类: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所谓摄法身愿,是指在这些愿中,法藏比丘发誓如果自己能成佛,--定要庄严佛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无量寿经》为净土群经纲要,东来最早,译本最多。自汉迄宋,共有12种译本。
又名《大无量寿经》,简称《大经》、《双卷经》等,净土宗三经之一。三国魏康僧铠译。二卷。该经主要解释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由来。
现存大乘经论中,关于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典籍,有统计共200部,约占大乘经论的三分之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及《无量寿经论》,合称“三经一论”。阿弥陀佛,梵文amitbha,意译为无量,另外还有一梵文称amita^yus,意译为无量寿。因为“无量寿”即是“阿弥陀”的意译,所以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西方净土
《佛说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根本三经之一,简称《无量寿经》,又称《大经》《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等。一般学术界认为,该经在一至二世纪的印度贵霜王朝时流行于犍陀罗地区。在中国,该经于三国时期由康僧铠译出,共2卷。相传此经前后有汉译12种,除康僧铠译本外,现存的异译本有5种。
居士问:《无量寿经》中邪定聚与正定聚如何辨别,有什么区别?一如法师答:这是《无量寿经》下半卷讲到的,《无量寿经》里面讲,我们信愿念佛必入正定聚。什么叫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修这个法,决定往上走,直到成佛为止,不会退转,不会倒转,不会迷惑颠倒,这叫正定。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全文一共17324个字。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经中介绍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发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数量不一,最多为四十八愿),建立弥陀净土接引十方世界众生。
“制行菩萨”,“制”是制止之意,“行”是行持之意。“制止”是诸恶莫作,“行持”是众善奉行。制行菩萨出现于此,是强调念佛人持戒的重要性。从理上而言,摄心念佛即为持戒;但从事相上讲,还是需要通过持戒,才能更好地清净我们的三业。印光大师云:“欲生净土,当净其心。欲净其心,非持佛净戒不可。
“香象菩萨”,“香”在佛法中常用来譬喻持戒清净。佛法以戒为本,戒又称为“别解脱”,即每持一条戒,就能得一解脱,断一分烦恼。持戒能增长善法,远离堕落因缘,当我们严持净戒,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所散发出的戒香,才能长久芬芳。这种香气不但能够自利,还能够利益他人,令闻者皆发菩提心。
《杂阿含经》卷四中说:“如是烦恼漏,一切我已舍,已破已磨灭,如芬陀利生,虽生于水中,而未曾着水。”意思是说,这样的烦恼等有漏,一切我都已经舍弃了,已磨灭了,已破坏了,就好像芬陀利花,虽然在水中生长,而没有染着于水。
《四十二章经》非一部独立的典籍。根据《四十二章经序》记载,后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遣张骞、秦景、王遵等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但不载年月。其内容着重阐发早期佛教宣说的人生变幻、欲望和贪爱之弊,等等,劝导人们放弃世俗,追求出家修道的超世生活。《
《大乘起信论》是佛教的概论之作,它结构严谨、析理清晰,是对隋唐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论著。全书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5部分,把如来藏思想和唯识说结合为一,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
《维摩诘经》是佛教大乘的瑰宝,和其他更具盛名的佛经相比,本经没有像《心经》一样超广泛地为众口所诵念,也不像《法华经》是佛陀生命前夕最后盛开的一朵涅槃花,更不像《华严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比较独成体系、完满自足。尽管如此,却没有一部佛经像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祗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16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阿弥陀经译本有3种:《佛说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小无量寿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玄奘译。
说一切有部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 意为“对”,“达磨“意为“法”,“俱舍”意为“藏”,合言之为“对法藏”,也叫“大法”或“无比法”。简称《俱舍论》。世亲著,唐玄奘译。三十卷,六百领。
根据《大般涅槃经》卷上《应尽还源品》中叙述佛陀入灭时的情形:“尔时世尊,娑罗林下寝卧宝床,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便般涅。大觉世尊入涅槃已,其娑罗林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合为一树,垂覆宝床盖于如来,其树即时惨然变白犹如白鹤,枝叶花
阎浮树在南本《涅槃经》卷九中被记载:阎浮树在一年中会发生3次变化,有的时候会长出花,色泽光亮鲜艳;有的时候会长出叶,郁郁葱葱,很繁茂;有的时候则会凋零,看上去仿佛枯死一样。阎浮子,其形如沉苽,紫色,酢甜,则是《善见律毗婆沙》卷十七中对阎浮树的描
《涅槃经》卷七《如来性品》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
《涅槃经》又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涅槃”的意思是“消灭烦恼火焰,达到觉悟状态”。本经是四大部之一,说明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宣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全经共分13品:寿命品、金刚身品、名字功德品、如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