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方便品 第二卷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

  「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维摩居士怎样说法呢?我们可以想象他躺在病床上,向来探病的人说,诸位,我们这个父母所生的肉身是不会永恒存在的,而且不坚固,脆弱,很快就会坏掉了,不要信赖这个身体。

  由这句话我们反省一下,大家打坐修道搞气脉,求健康长寿,都是在信赖这个身体。以为是在修道,已经错了,非正见也。「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看看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那个你、三年前的你、去年的你,早就死了。我们觉得活着,真实那个你一天一天都过去了。这个肉体的我,不是真我。

  「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这个身体是痛苦的根本,这个身体是烦恼的根本。我们所有一切身心的痛苦,都是因为这个肉身而来。佛经上说过,我们一生当中所可能患的痛,以大类算,有四百零四种,因为地、水、火、风这四大,每一大所发生的痛,各有一百零一种。同样的意思,老子的表达是:「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他说,诸位,真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怜惜爱护这个身体。失掉父亲叫无怙,失掉母亲叫无恃。这不是叫你自虐身体,而是不要姑息它。我们对身体愈不姑息,它愈健康,听起来很奇怪,但确实是如此。

  接下来一段话,是维摩居士讲这个身体的,文字很好,如果把它当文学境界看过去就可惜了。这每句话都是方法,是修止观修密宗的观法!观就是上面讲的「明智」,把自己观察清楚。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我们这个身体,等于水面上浮聚了一堆的泡沫,我们的细胞、血液、血球堆拢一起,外面罩上一层皮,就成个人样。这层皮剥开来,泡沫一流走就完了。所以讲聚沫是真的,不是文学上的形容。「不可撮摩」,是捏不得,抓不住的。身体像泡沫,水泡不会持久,一下子就散掉了,就像文学上说的「百年一瞬」。中国文人的文章好,多因通了佛学的缘故。你能悟到佛学的境界,虽然写白话文,照样可以写得优美。

  讲到一瞬,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字寒云,人家比他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是个才子。当时他写了首诗

  小院西风向晚晴 嚣嚣恩怨未分明

  南回寒雁掩孤月 东去骄风动九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 蛩声吹梦欲三更

  山泉绕屋知深浅 微念沧波感不平

  「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吹梦欲三更」,是讽喻父亲不要想当皇帝,不要争了,光阴似白驹过隙,人生一瞬即逝,不要再作梦了,夜都已到三更了。真是好诗,外表不像是佛法,真实里子有佛法,等于是引用了《维摩诘经》「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他作了另一首意境相同的好诗:

  乍着吴棉强自胜 古台荒栏一凭陵

  波飞太液心无住 云起魔崖梦欲胜

  偶向远林闻怨笛 独临虚室转明灯

  剧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唉!不要讲诗了,贪恋诗词的文学境界就堕落到了色界、无色界里。我有时作作诗,一首接一首,正在陶醉,又意识到了,马上自我警惕,不要沉迷。文学也是情,堕不得。不过你不会文学,可不要抓住这一点来解嘲,要会而能解脱。你本来不会,根本没有绑住,解脱个什么!怕是文学家,恰恰堕在色界无色界的情里。实际上情也是欲,文人当然有欲,渐渐就会好名好胜,然后就「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在我乡,我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这样我见就来了,欲望就生了。

  学佛是起心动念都要检查,这是观的法门,一旦意识到自己对什么事情沉迷上瘾的时候,要实时甩掉,决不受它拖累。当年我下功夫练字,有老前辈看了夸我将来一定成为名家。我听了从此不练字,不要成了书法家反而被这竹管子、黑墨困住了。当年于右任一天到晚为人家写字,真是辛苦,就为了书法家这三个字,我才不上这个当呢!

  但是这些你说不会也不行,要样样会,又样样解脱丢得掉,这才是佛法。样样不会,然后说自己是学空的,那是莫名其妙。

  「是身如焰,从渴爱生。」看得懂吗?这都是修观法,讲身体像火焰。你看某人气色好,红光满面,就是身体放的烟火,所以精神好,身体状态好。身心不健康,就没有光泽。这是怎么来的?从爱欲来的。咦!刚才不是还在讲爱欲不可取吗?男女爱欲是荷尔蒙来的,这点荷尔蒙能转化以后,就是密宗讲修气修脉修成了,肉身变成虹霓之身,就报身成就了。佛经上说佛在说法的时候面门放光,是真的,就是虹霓之身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反映,由不同的众生不同的眼睛,看到的色彩均不同。

  所以「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观法。如果用普通的说法,是男女爱欲暴发,成为饥渴的状态,如果用定力和智慧把渴爱转化,将所有身上的荷尔蒙精气神转成真液下来,就如醍醍醐灌顶似的清凉,色身就转了。

  佛在世时,很多人在佛的跟前只消半天甚至片刻功夫,就证果了。到我们后世的人,因为福报不够,虽然一心专修,恐怕也要十几年才能证果,同时还得一点魔障都没有。如果碰到「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梨涡倍有情」,嘿!那就他生再说吧!

  凡夫的身体是从渴爱而生,有父母二人贪欲交合的因缘,加上我们的中阴身,三缘和合入胎。只有精虫卵子没有加入神识,是不能成胎的,纵然成胎也是死胎。我们得这个人身可难了,虽然维摩居士在本经里那样的贬低身体,但是我们还是要珍惜自己这个难得的身体。

  佛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明师难遇,佛法难闻」,共有四难。佛形容人身难得,如大海中的盲龟浮上海面,正巧头能钻进浮在水面上的一只车轮孔中。这个机会是如此之难!我们年轻时总觉得佛说得太夸张了,后来懂了成胎的医学道理,才大叹佛的高明。我们晓得男性一次排放精虫的数目之多,如几亿盲龟在海中,进入女体还要正巧碰上排卵。健康的卵子只有一颗,而众多精虫只有一个能与卵子结合,其它都牺牲掉了。卵子受精成胎之后还要能安度十月怀胎期,并且顺产,这人才出世。够难得了吧!我们幸而得了这个人身,又能听到像法时期的佛法,自己再不好好修,下一次的机会恐怕「百千万劫难遭遇」了!

  《维摩诘经》每一句话好像都很浅近容易懂,仔细研究下去,每一句关于修持的内容有这样多。因此再一次告诉大家,看起来容易的反而艰难,看来困难的却没什么了不起,这道理在世法出世法都一样。

  「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芭蕉树的树干是中空的,不是实心的。

  「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我们都认为现在这个身体是存在的,你看看以前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就会觉得如幻梦,照片中的人与你的样子已经不同了。这个身体只是暂时属于你,不能算是你永远所有,终归是要耗尽的。究竟此身是不是我?这是个大问题。其它的显教皆认为这个身体不是我,四大是假的,四大皆空。但这个空又从何而来?何以会起四大?又都是问题。

  「是身如梦,为虚妄见。」认为身体存在能作一切活动,是在做白日梦,是虚妄的见解,把假的当作是真的。

  「是身如影,从业缘现。」人人都有五官,但是人人就是长得不同,健康不同,肢体也许有残缺,这没什么遗憾,都不是这一生的事,是多生多世因缘业力凑合而来的,身体只是果报所显现出来的影像。此中道理很深,要在法相唯识里去解决,普通经典没有说,但《瑜伽师地论》就讲得很清楚。

  「是身如响,属诸因缘。」音响音声是由因缘而来,身体也如是。

  「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这看起来是文学境界,真实详细分析是科学的。

  「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各位不要光用耳朵听这些句子,要拿心来听,你把这些句子听到心里面,看看清楚,是不是如此,这样听经才有用。你听经时拿耳朵听,再拿眼睛盯着文字研究,那只是搞普通文学,是白搞了,属于妄想境界。这里讲如电是一闪即逝,思想一个接一个,无法停留。大家喜欢讲空,什么是空?空是形容不住,不是你去空它,是它要空你。你打坐求空,觉得空了,清净了,都是在假造妄想,那可不是空。你不打坐呢?空就没了吗?空者是念念自性空,不是你去空它。这个道理不懂的话,你坐一万年也枉然。

  「是身无主,为如地。」如同大地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身体也是无主的。你说买块地有所有权,那是人类社会假定的,反而人是属于大地的,人最终都归于大地。

  「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身体像火一样,烧完就灭了。身体无所谓寿命或时间,几十年就像一阵风吹过去了。

  「是身无人,为如水。」我们看到大家每人都有个身体,人世间的观念把每个身体叫作「人」,但每具身体都是骷髅堆上血肉,外表长了五官,你称这是人,真实就像流水一样,你看到的就已经过去了,决不回头,身体正如此。智者如孔子看流水就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国演义》一开头也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身不实,四大为家。」地水火风四大房东凑起这个身体给我们住,我们也要交租金,餐餐要喂它,天天要洗它。

  「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这个身体是空的,离开我,无我,也没有我的。身体自己没有知觉的,一口气不来就同草木瓦砾一样。

  「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我们的身体会动作是因为有口气在,是风大。风大不来就不会动了。皮肤底下尽是脏的、臭的,你进开刀房去看看,或者看看受灾而死的尸首,就不会觉得身体可爱了。

  「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人们为身体洗浴穿衣抹香水,还给它吃喝,但它毕竟是留不住的,会消失的。身体一切灾难的根本,地水火风四大,每一大各会引发一百零一种病变,使人死亡。

  「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身体像是陷阱,人陷在其中,看着老死向自己逼近,终归有一天要死亡的。

  「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身体如此可怕,我们检讨自己的生活,都为了这个肉体的需要在忙,都是为了我们暂住的这个家伙在忙,不是为真正的自已。肉体需要吃,又拉出来,不是在整你吗?它要睡,你就得睡下去,它要起来,你也得跟着起来,不是冤家吗?空聚就是旋风旋气流,中间没有东西的。「阴界诸入所共合成」,简单地说,就是心理和生理合拢起来,假想地构成了今天这个假我。

  上面是维摩居士,对来探视他的人说法,把这个肉身说得一文不值。下面地做个结论:

  如何成就佛身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诸位!我们的肉身极可厌,你们不要上当。我们要追求每一个人自己生命真正的身体,那就是佛身。佛身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他们才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个个都有佛身;你找到了这个身,你就成功了。禅宗所追求的所要悟的,是悟这个身,就是法身。法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我们真正的生命,而我们都找不到。法身并没有藏起来,它就摆在你肉身上,但是和肉身没有关连,可是它又随时在这里。你找到了这个身,就证到了法身佛。这是个要点,学佛追求的也就是这个。常有年轻同学问要怎么去学禅,用维摩居士在这边讲的一段话就可以回答了,这是正统的禅宗。

  「从无量功德智慧生。」接着说法身是怎么证得的。不是你小忠小信小根器表现一下就证得的,而是来自无量的功德和智慧,这是学佛的两个资本,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是讲证得法身的原则。

  「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这是求证法身的下手功夫了。修戒定慧成就了,就得解脱;解脱之后的所知所见就开发了,透澈了,法身就可以成就。光功夫还不够,下面说还要从各种作人做事的行为上着手。

  「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由四无量心证得法身。由各种波罗蜜证得法身。

  「从方便生。从六通生。」无量法门誓愿学,遍学一切方便法门证得法身。从神通具足证得法身,就是法身成就。

  「从三明生。」三明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由此证得法身。真悟道的人没有不知前生事、将来事的。虽然道不在神通上,但三明六通都是知道的。你自己有没有开悟,从这里自己可以印证。

  「从三十七道品生。」是证道的三十七种资粮,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从止观生。」前边已讲了止观的道理。

  「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这些名词也不细说了。

  「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佛法不用发什么大愿,你能做到这两句话就成功了。

  「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从上面这些无边无量的清净法门,才生如来身,得到成就。

  「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维摩居士的总结,真证得了法身就能了生老病死,否则这个肉身免不了生老病死。纵然肉身修成金刚不坏,还是有病噢!不是这一种病,是另一种病。如修禅时得的禅病,那还不是世间药治得了的。没有到大乘菩萨第八地不动地以前,小病小恼,乃至大病大恼都在所不免。所以菩萨要具备的五明中,有一明是医方明。而要得法身,了生老病死者,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发大心,发无上正等正觉,追求大彻大悟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发心,发菩提心。菩提心也是慈悲心,其发了心的人,对众生一定慈悲。

  「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病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维摩居士藉病说法,令无数来探病的人,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