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经首页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在家律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第1097部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密教部三 | 作者:唐宝思惟译知 [投稿]

  咒饮食及华果咒咒曰第九

  唵阿慕伽【起-巳+乞】醯利儜【起-巳+乞】醯唎儜【合*牛】泮吒

  若以饮食及华果等欲散之时。先诵此咒咒一百八遍。然后于其坛外。随四方面而遍散之

  随作事成就咒咒曰第十

  唵阿慕伽毗阇耶【合*牛】泮吒

  随作何事若诵此咒悉皆成就

  世尊能持咒者。作是法已。于其坛内。应诵不空陀罗尼自在王咒。若见圣观自在菩萨像帧动时。或烟出时或焰出时。如常诵咒不应惊怖。若见帧动得富贵自在。若见烟出成就曷啰阇位。若见焰出腾空自在得成咒仙。其诵咒者若见焰出。心无惊怖身不动摇。即得圣观自在菩萨。现其人前而安慰之。其人见已所求皆遂。即得菩萨诸三摩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现身忆念宿世生事。及得无量百千功德

  成就使者能办事法分第五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使者能办事法。此之使者即是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罥索王神咒之使。若欲驱使。应以彩色及【迭*毛】布帧上。画使者形又作药叉童子像。头发直竖如盛火焰。面目嗔怒绿眼平鼻。形貌赤色身服赤衣。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其舌于口或入或出。一手持剑一手执索。严身之具皆悉周备。欲作法时。于白月八日或十四日持斋洁净。安置帧像四衢道中或空室内。应以华香及诸饮食。除血肉等种种供养。其持咒者先应诵咒自防护身。于【迭*毛】帧前诵不空王咒一百八遍。是时使者现其人前。语持咒者言欲何所须。若见处分皆能成办。其持咒者随心所欲使者依行。于时使者随所见闻悉皆具说。若持咒人日索金钱百文应时即得。然不应别用及生吝惜。但应供养佛法僧宝。如是之事但当自知。不得辄向人说之。亦复不得共人结怨。应食净食不得杂食。每食之时先减己身一分饮食。供养使者然后自食。常须忆念不得忘之。心常舍离贪嗔痴等不得妄语。出诚谛言为他说法。于一切众生常起饶益慈悲之心。复以香华衣服幢幡宝盖。涂香末香烧香散华。恒常供养圣观自在菩萨作报恩心。若能如是即彼使者日日供承。得五百人所须资具。饮食衣服涂香末香。烧香散华一切具足。乃至持咒之者尽形已来。随意皆得无所乏少◎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卷中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成就驱策僮仆使者分第六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作是言。若欲成就驱策僮仆。其持咒者应先造作僮仆者形。而此使者即是不空罥索王神咒之僮仆。容貌端正。当以一切庄饰之具。而严其身。于其头上作五发髻。身之色相犹如童子。若欲作时应用白檀。或用紫檀或妙香檀。或用天木或一切木。若金若银以作其形。若画帧时或白【迭*毛】上或于绢上。其僮仆者所有衣服皆作赤色。以燕脂和紫矿汁。又取朱砂及以郁金若根若香。诸杂色等画其形相。应使端严面目喜悦熙怡微笑。其身形相浅黄白色。应作两臂。一手执庵摩罗果。一手持种种华。其像常于密处安置。散华烧香末香涂香然灯。种种饮食而为供养。又于像前诵不空罥索王咒一千八遍。其持咒者应受八戒起慈悲心。咒法即成。即能睹见彼使者形。驱策自在。此持咒者所有处分皆得成办。然其使者若耳所闻若眼所见皆来说向持咒之人。随持咒者使令去处能速往来。一切事业皆得成就。又能施与持咒之者一切财宝。随持咒人心欲去处。其使者即将去来。于持咒者住止之处。常净扫洒若泥涂地。所有一切隐密之事。及吉祥事皆来向说。一切恶声一切苦恼悉皆销灭。一切病患能令除愈。诸恶鬼神皆自隐没。诸毒销散欢乐圆满。一切福业皆得增长。一切罪行悉能除灭。犹如孝子恭敬供养尊量其父。彼持咒人若欲自身安隐快乐。不得于彼使者。轻欺作恶及怀嗔怒。应净洗浴常勤诵咒。而修供养口不妄言。其心哀愍一切众生施与无畏。于三宝所起深净信。常散诸华及悬华鬘烧香末香。以如是等。供养尊者圣观自在菩萨。又先以种种饮食散华烧香然灯供养使者。乃至不得于一日中忘不供养。若不供养求事不成。若其使者隐没不现即便舍去。是故持咒之人不应放逸。常修精进不应懈怠。于尊重处常勤供养。恒不忘失菩提之心。于施戒忍精进定慧。应常修习远离悭吝污戒尘垢。于生死中常生怖畏。深怀惭愧心常正念。不得散乱智慧观察。若如是作即能成办一切咒业

  成就吉祥瓶法分第七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成就吉祥瓶法。持咒之人若欲成就法者。应结同伴并修十善至心坚固。欲作坛时应选好处。若山林地吉祥之所。或是往昔仙人所住寂静之处。如法修理洗浴清净。俱着新衣唯食麦子及以乳糜。受八戒斋。与同伴人持咒自护。随心远近作四方坛。面各一门香泥涂地以香画叶。应用雄黄赤土紫檀等末而界其道。于其坛内随四方面。应画四大天王。以诸宝物庄严其身。皆被甲仗手执刀剑。其坛东面应画金刚。南面刀剑。西面画棓。北面画【金*窜】。于其四角画赤色幡。散种种华。于坛场中以诸彩色画吉祥瓶。用杂华鬘以系瓶项。取莲华池水盛满瓶中。复以香华妙药并诸杂果一切种子。及以金银真珠等宝并置瓶内。复以四槃。一槃盛酪。一盘盛苏。一盘盛乳。一盘盛蜜。于瓶四面各置一盘。其持咒者须伴五人。勇健无畏皆严器仗。于其四方各立一人。于五人中得心腹者简取一人。与持咒者邻近而住。五人之外更取一人。勇猛无畏能为难事者。令洗浴清净着新净衣。其持咒人于坛四方。散种种饮食除血肉等。于吉祥瓶前取吉祥草。敷座而坐。应当咒水及以粳米洒散十方。烧香散华如法结界

  第十一

  唵阿慕伽播奢钵啰底诃多帝囇噜枳耶微阇耶啰叉(自称名)【合*牛】【合*牛】泮吒(半音)

  此咒咒自身及与同伴。如是咒已。应作大印诵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罥索心神咒王。若一日二日。诵此咒时若有毗那夜迦鬼来。故相惊怖而作障碍。其持咒人应起勇猛勿生恐惧。如常诵咒心莫散乱。复于坛南面。闻罗刹娑可畏之声。其诵咒人咒白芥子七遍散之。诸罗刹娑寻即退散不能障碍。南西北方亦复如是

  咒吉祥瓶咒曰第十二

  唵阿慕伽阿波啰耳多诃曩诃曩【合*牛】泮吒(半音)

  此咒咒吉祥瓶。咒咒瓶之时瓶现异相。或倾或侧或动或摇。咒人见已如常诵咒。不应惊怖亦不解其结加趺坐何以故。以吉祥瓶如末尼珠。随心所欲一切皆得。要当策励加功方得成就。此吉祥瓶有大威力甚难成就。若得成者自在安乐增长福业。由是咒人常勤精进。不应空过恣诸放逸。若吉祥瓶中出火日焰。或出金银末尼真珠璎珞诸宝色相。或时出现种种衣服。复现诸天美妙婇女。及诸殊胜童男童女。或丈夫形严净装饰。或复示现城邑聚落及诸巷陌。象马车乘一切人众。宫殿园林美妙饮食。香华幡盖诸音乐等。虽见如是种种异相。如常诵咒不应惊起。其时圣观自在菩萨。复变自身现作普贤菩萨形像。无量菩萨眷属前后围绕。从彼瓶中忽然出现。圣观自在菩萨现此相时。如上所现一切神变。种种异相悉皆隐没。唯有尊者现作普贤菩萨形像。与无量菩萨皆共赞彼持咒人言。善哉善哉汝能成就此神咒法。随汝所求皆当与汝。咒人闻已即从座起合掌恭敬。右绕尊者顶礼供养而作是言。唯愿尊者当摄受我施吉祥瓶。圣观自在菩萨所现普贤菩萨言。善男子汝之所求。我今施汝随意受用。咒人取得吉祥瓶已置于顶上。复以香华种种供养。从吉祥瓶而乞愿言。南谟尊者愿随我意乐。一切事业悉皆圆满。其持咒人作此愿已。及诸同伴随心去处皆得如意。时吉祥瓶变现其体如净琉璃。为持咒人等现作童子。常能承事恭敬供养

  成就策使罗刹童子分第八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策使罗刹童子之法。若欲使时。其持咒者应先画作罗刹童子。色相形容如童子像。以一切庄具严饰其身。于头之上为五发髻。面状喜悦身相端严。衣服黄色如乘空行。手执莲华其体金色。如是画已安置密处。若佛堂中若在房内。于白月八日或十四日。持八戒斋于像帧前。散华烧香末香涂香。悬诸华鬘及种种饮食而为供养。于其像前结加趺坐。诵不空罥索心神咒王一百八遍。现前即见罗刹童子。随持咒人有所希愿皆令满足。其持咒者语童子言。汝今作我驱策使者。童子答言如是如是。我当策励承事供养。随汝驱使皆令速疾。而得成办不生疲厌。其持咒人常应勤心。供养童子形像不作轻欺。若欲食时先与童子不得遗忘。若能如是驱使自在。所须财物皆能与之。亦复示其伏藏之处。随持咒人所须庄具及与资财。皆为将来无所乏少。而此童子若眼所见若耳所闻。皆来密向持咒之人耳边而说。令持咒者忆念宿世所有生事。若持咒人问童子过去未来现在之事。皆依实答终无虚妄

  成就使死尸取伏藏分第九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取伏藏之法。若有欲取地中伏藏。其持咒人先当诵咒防自身已。即往冢间取丈夫尸。身形之上无疮瘢者。应与洗浴洗浴尸已。即取香华涂其两足而供养之。而便诵咒咒尸令起。作如是言。尊师今者与我何事。彼尸即从索纸笔墨。其持咒人即赍纸等而与死尸。彼尸即如法。抄写取伏藏珍宝之法与持咒人。若持咒人不用抄写即语尸言。汝应为我自取将来。其尸如言即为将来。所得珍宝应如法受。用供养三宝。及将施与一切众生。而此死尸随持咒人。所得珍宝若受用尽即便送来。若不施三宝及一切沙门婆罗门贫穷众生。即便不送。若持咒人自身不欲至于墓中。又复不欲令彼尸起。若自能知伏藏之处。应往彼取若夜中取。应将同伴爱乐功德。同心同行深怖罪业。善解经论聪慧之者。先作吉祥禁身咒已。即以苏膏涂布为烛。诵不空罥索心神咒王一百八遍。用舍(诗可反)弥木然大火聚。发弘誓愿为令一切众生。永断贫穷苦恼等事。即以苏烛掷向空中。随有广大伏藏之处。其烛即于伏藏之上空中而下。随其宝物入地深浅所有尺数。其烛依此尺数空中而住。待持咒人来至藏所明了知处结界围之。其烛方灭知伏藏已。后若取时应以乳麋。及油麻粥以祭天神。如是祭已共其同伴而往取之。取得珍宝分为三分。一分自为已身。一分与其同伴。一分共同伴和顺供养三宝。又以自身所得一分。与一切众生之所共用。若能如有自身一分。乃至持咒之人命未尽期。用之无尽

  成就入婇女室分第十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成就入婇女室法。若持咒人欲入此室。应将同伴腹心之者。先当具足作吉祥法。以咒自身。然后往至其室。其室可爱常有流泉浴池。及诸华果种种乐具。世间皆以此室是灵仙处。若欲入时。其持咒人当于白月十五日。持八戒斋澡浴清洁着白净衣。然后往至泉水出处。应以稻粟大麦小麦大豆小豆。及胡麻等七种之谷。和乳酪酥诵不空罥索心神咒王。每一一遍常以此谷散于火中。要使此室其门自开。持咒之人见室门开。不应惊怖不得辄起。应专诵咒。若有婇女各各执持种种华香。从室而出语咒人言。善来尊者唯愿受我如是香华。其持咒者不应辄受。乃至三请持咒之人作如是言。善来姊妹若为摄受我等故来。愿持此香华与我同伴。其同伴人观此婇女。随所爱者即便执手取以为妻。而此婇女知其人心所爱重故。犹如婢使而承事之。此同伴人随欲去处任情来往。其形色相少如童子。游戏受用五尘境界。若舍人身即得天身成就咒仙。其持咒者如是诵咒。乃至更有胜妙婇女五百眷属。从室而来。执持种种衣服庄具及诸香华。顶礼咒人作如是言。善哉圣者为欲摄受哀愍我故。久来在此。唯愿领受此衣服等。至三请已。其持咒人为欲调伏诸咒仙故。应受其请随所受已。持咒之人及诸婇女便没不现。成就咒仙转轮王位。若舍人身得于天身。一切咒仙皆来恭敬顶礼其足。称赞吉祥愿常住世。奏种种音乐作诸歌舞。建立百千宝幢幡盖欢乐具足。其持咒人自在受用。天王果报其心安乐。然常念佛终不忘失。菩萨之行得宿命智。超过一切诸恶趣门。亦不耽着五尘境界。恒常得见诸佛菩萨。而能教化无量有情。于无上菩提道中。入不空智诸陀罗尼三摩地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