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经首页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在家律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第1097部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密教部三 | 作者:唐宝思惟译知 [投稿]

  成就眼药分第十一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成就眼药方法。其持咒人若欲成就此法之者。应以雄黄牛黄及苏毗罗眼药。于香叶中裹此三种。于白月十五日。沐浴清净着新净衣。受持八戒。广大供养圣观自在菩萨已。于尊者前结加趺坐。先念佛已。后诵不空罥索心王神咒一百八遍。其持咒人先应入彼火遍处定。待彼叶中烟出。即以泥涂坛而取眼药。置于菩提树叶之内。若火星焰出烧练此药。其持咒人即知所作眼药成就。应咒芥子等散于十方。及诵咒自护己身。欲取药时先诵此咒咒曰。

  第十三

  唵阿慕伽钵啰底诃多【合*牛】什筏啰什筏啰泮吒娑婆诃

  诵此咒已即取眼药。石上研之使其为末。安着眼中即令余人不得见于诵咒之者。复身能自见一切伏藏。所欲往处随其意乐。或入或出复能自见。一切菩萨天龙药叉健达缚等。及见一切众生若在天趣。或那落迦中傍生饿鬼。若没若生悉能见之。若诸众生作福作罪悉皆能见。于一切处常得自在作诸供养。复能见于阿素洛窟及诸龙宫。复能随类示现变化。应往便往无有障碍。证得神通往诸佛所。自见已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为诸大菩萨之所灌顶。得诸菩萨出离方便一切善巧。于诸静虑三摩地门而得自在。成就根力菩提分法。又得一切咒陀罗尼而无所畏

  成就除鬼着病法分第十二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成就能除一切着鬼魅法。若持咒人欲成就此法。应发信心修清净业。精进坚固心无疑惑至诚决定。常怀报恩起慈悲心。此诸菩萨方能成就。非诸下劣怯弱有情。何以故由佛教中。先为阿难说于四种不思议法。所谓末尼宝珠威力不思议。神咒威力不思议。妙药威力不思议。佛境界威力不思议。若能诵咒一百八遍。一切诸鬼所著之病皆得除差。或经一日乃至七日。专诵圣者不空罥索神咒。下至一遍乃至拨声一句。若患天行时气。一切热病悉能除差

  复次有法。应咒白线二十一遍。一遍一结以系病人。即得除差一切诸病。亦复不为诸鬼扰乱。复次有法。若患疟鬼之病经四日者。先应泥作四角之坛。散诸香华。令其病者坛中而坐。复以面作病人形像。应诵不空罥索心王神咒称病人名。用淳镔铁刀段段截之。病人见闻心即惊怖。疟鬼舍离永不复来

  复次有法。若欲咒人。其持咒者洗浴清净着新净衣。先诵神咒自防其身。后以牛粪而用作坛随四方面画种种色散诸杂华及置白食供养坛场。应取童男或复童女。洗浴清净妙香涂身。着白净衣种种庄具而严其身。令于坛中结加趺坐。应诵此咒结童子发。

  咒曰第十四

  泮吒(半丹本无泮吒半音此音中即有下第十五咒)

  诵此神咒结童子发已。复取杂华满于所咒童子手中。又以妙香若熏若涂及末散之。复咒粳米及与华水洒散坛内。应烧沉香诵不空罥索神咒。咒华三遍散童子面。童子身动。若欲令语应诵此咒。咒净水洒童子面咒曰

  第十五(丹本此咒却在第十四段)

  唵阿慕伽钵啰诃底多啰叉啰叉(自称名)萨婆裴曳弊【合*牛】漫陀泮吒娑婆诃

  诵此神咒。不得以手触所咒人。如此咒已童子即语。若问去来现在好恶之事。皆能答之。其持咒者若欲发遣着童子神。复应诵此咒。咒曰

  第十六(丹本此咒却在第十五段)

  唵阿慕伽啰阇钵啰(二合)底诃多【合*牛】没地耶吒待耶若腊波波耶【合*牛】【合*牛】泮吒(半音)

  复次有法。若欲成立。以手摩触所咒之人令其病差。应作坛场散诸香华。复烧沉香安置病人于坛中坐。咒之令动。其持咒人以无名指押。一本云。左手中指及无名指捏作印。其中指咒彼病人。病人即语作是誓言。我令放舍终不敢来。若不发语应以此咒更治罚之。

  咒曰第十七

  唵阿慕伽钵啰底诃多孽车孽车娑婆诃(丹本此咒却在第十六段下卷第十八段咒为此中咒)

  诵此咒已。所咒病人身如火热作如是言。我今即去永不复来

  复次有法。若为诸鬼之所魅着。或瘦或癫。应诵神咒咒白芥子。或咒三遍或复七遍火中烧之。我今复说火烧之法。先以牛粪作坛。坛中应烧菩提树木及舍弥木牛膝草等。以酥酪蜜相和。咒之一百八遍。一遍一烧。如是诵咒或一日或三日。若为药叉鬼所著者。应诵圣观自在不空罥索神咒。咒白芥子或一切种子。一遍一烧。或安悉香和白芥子咒之一遍一烧。如是诵咒或一日或三日。若为天龙神鬼之所著者。以白檀末及沉香末相和。咒己一遍一烧。如是诵咒或一日或三日。若为一切鬼神之所著者。应取胡麻以和芥子。或和白芥子咒之一遍一烧。如是诵咒或一日或三日。即令一切诸鬼除灭。若有抂横及诸灾厄。或星现恶相若王难斗诤饥馑之事。应以牛乳和盐。咒之一遍一烧。如是诵咒或一日或三日。一切恶事即自销灭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卷下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成就入坛法分第十三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不空罥索神咒坛法。此坛是大乘法。为诸菩萨之所摄受。其应入坛若王若臣若诸凡夫。想持愿者与佛平等。以持咒故能益自他。不生恶趣常生善道。故入坛者勤修供养。其持咒者被精进甲踊跃欢喜。发起饶益一切众生。不生悭吝专注其心。依坛法用如法作之。远离嫉妒不怀矫诈无诸谄曲。所了知法念之不忘。无所希求于诸众生。善巧方便心行平等。所作勇决能速成就。不起我慢离诸诤论。守持禁戒洗浴护净。如是之人方堪持咒入此坛场。其所作坛法有三种。一者地坛二者国坛三者民坛。若为王作名为地坛。为大臣作名为国坛。为凡人作名为民坛。地坛大作。国坛中作。民坛小作。若不依此大中小法便恶事起。或王或臣及诵咒者有诸恶事。以是应知当依法作。若欲作坛先择星日。若路逢善相选吉祥地。或于河边或山林处或园苑中。应离荆棘骨石瓦砾高下不平。秽草稠林险恶之地。于其好处除去恶土好土填之。泥涂摩拭平坦如掌。周遍细滑犹如镜面。若造王坛纵广各有三十二肘。应用金银真珠等末。以和赤白黄绿黑色而界其道。于坛四面各开一门。去门不远皆竖双柱。种种庄饰作吉祥门。于此门外布诸妙华周遍围绕。坛东门外画二天王守护其门。左边应作持国天王。右边应作增长天王。俱被衣甲器仗严净。作嗔怒面眼光赤色。持国天王以手执剑。增长天王以手执棓。坛南门外应画二王守护其门。左边应作丑目天王。右边应作赤目神王。此之二王面皆黑色。赤金严身皆被衣甲。其手执持弓箭刀剑。坛西门外画二药叉王守护其门。左边应作末尼跋达罗药叉王。右边应作布栗拏跋达罗药叉王。作此二王应如本色。种种庄严身被衣甲。手持斧索。坛北门外画二天王守护其门。左边应作多闻天王。右边应作金刚手天王。画此二王各依本色。众宝庄严执持器仗。正于坛中画圣观自在菩萨形像。其像立在莲华座中。顶上螺髻绀发垂下。首上宝冠画无量寿佛。其尊者身一切庄具而严饰之。形状白色如颇胝迦。应作四臂。右边二手一持莲华。一持澡罐。左边二手一持数珠一施无畏。面貌端严熙怡寂静。圆光之上画作天华而严饰之。于其胸前作万字印。俯身低视尊者。左边画大势至菩萨形像。其形色相如白金色。身着天衣众宝严饰。偏袒右肩面向圣观自在菩萨前合掌恭敬。复于右边画作普贤菩萨形像。其形如彼白莲华色。顶作螺髻绀发垂下。面貌端严熙怡微笑。偏袒右肩面向尊者合掌恭敬。于普贤菩萨像下。应画摩么鸡(周言我所)天女。金刚使天女。于大势至菩萨像下。应画多罗(周言童子)天女毗俱胝(周言嗔目)天女。其多罗天女着白色衣。余三天女衣皆杂色。此四天女并着天衣。众宝严饰颜貌和悦熙怡微笑。悉皆【跍*月】跪偏袒右肩。向尊者前合掌恭敬。复于观自在菩萨像前。应画不空罥索咒王。其形色相非赤非白。衣服赤色头发动摇。面有三目赤色赤光。耳珰垂下口出四牙二上二下。两眉或嚬下唇时动。身有四臂长短璎珞交垂胸臆。于尊者前双膝着地。曲躬瞻仰侧耳而听

  复于尊者两边近处。应画梵王帝释及那罗延自在大自在等诸天之众。各依本形衣服庄严。俱向尊者合掌而立。于坛四面。各应画作一大龙王。所谓娑竭罗龙王阿那婆踏多龙王。难陀龙王邬波难陀龙王。于坛四角应各画一阿素洛王。所谓光明阿素洛王罗帖罗阿素洛王。毗摩质怛罗阿素洛王吼声阿素洛王。结是坛已复作诸印及诸器仗庄严坛场。谓应画作螺形之印轮形之印。莲华形印难地迦印。莎底(丁履反)迦印万字印文。又应画作棓【金*窜】戈戟。及弓箭等诸器仗形复作白盖若华若幢。欲画之时应令画师。先净洗浴着新净衣受持八戒。应取郁金牛黄雄黄金精朱砂。胜妙彩色勿以胶和。当用健陀洛娑香汁及酥和之。以此而画。于坛周遍应悬青黄赤白四种色幡。坛上应以白盖覆之。复以金银赤铜作八大瓶。其瓶皆用栴檀沉水龙脑郁金。和此诸香画彼瓶上。即以贯华系其瓶项。各满盛水置于坛中。复取好香酥蜜乳酪。如是五物各盛四器安着坛中。以酥煮饼用沙糖石蜜而涂饼上。取粳米饭及以乳糜。若胡麻粥若大麦粥种种好食。唯除血肉。皆以盘盛坛中供养。坛外四面筑墙掘堑。或竖篱栅随作一种。又于坛等四面各开一门。于其门外令人守护。其守护者令身被甲手执器仗。复去坛外一俱卢舍。周匝四面陈列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而为守护御敌非人。其持咒人香汤沐浴着新净衣。作吉祥法诵咒自护。不令非人而得其便。复于坛外立一小坛。即令其王及王眷属应入坛者。于小坛内香汤洗浴。着纯白衣持八戒斋。经一日一夜皆令断食。口嚼杨枝咒白芥子。令王自身及诸眷属皆手执之。以吉祥瓶水灌王顶上。令王正念方便安慰至心改悔。其诵咒人即先入坛诸咒神众。以香华饮食及以灯明。种种供养顶礼圣观自在菩萨。应诵此咒咒白芥子散于十方。咒曰

  第十八(丹本此咒却在中卷)

  唵阿慕伽赦【角*思】耶赦【角*思】耶【合*牛】泮吒

  此是结界咒。欲结界时先以此咒咒白芥子。散十方面而为防护咒曰

  第十九(丹本此咒却在第十八段)

  唵阿慕伽钵啰(二合)底诃多漫陀漫陀啰叉啰叉(自称名)啰攘萨婆萨埵【合*牛】俱【口*蓝】唵泮吒(半音)娑婆诃

  此是结坛神咒。欲结坛时。先以此咒咒水。咒灰或白芥子。散洒四方随其远近。即成界畔而为防护。咒曰

  第二十(丹本此咒却在第十九段)

  唵帝晒噜枳耶微阇耶慕伽播赊娑蟒啰三摩耶地瑟吒南摩诃娑蟒耶钵啰(二合)答波【合*牛】若

  此是禁自身咒。若入道场。先以此咒咒禁自身。不令非人而得其便。咒曰

  第二十一(丹本此咒却在第二十段)

  唵阿慕伽啰叉啰叉(自称名)【合*牛】泮吒(半音)

  此是咒香咒。若入坛场欲烧香时。先以此咒 咒香然后烧之供养

  第二十二(丹本此咒却在第二十一段)

  唵阿慕伽淡磨淡磨钵啰底掣度谤忙微【口*蓝】么娑婆诃

  此是咒华咒。若入坛场欲以华鬘供养时。先以此咒咒华鬘用散坛场

  第二十三(丹本此咒却在第二十二段)

  唵阿慕伽阿诃啰阿诃啰布涩波达嚩闇微么阿遮唎尼【合*牛】泮吒(半音)

  此是献供神咒。欲献供时。先以此咒咒水粳米及诸杂华。然后散洒于坛之内奉献供养

  第二十四(丹本此咒却在第二十三段)

  唵阿慕伽阿啰阇钵啰(二合)底车杰啰伽跛店孽里(二合)醯拏孽哩(二合)醯拏沫林娑婆诃

  此是咒座神咒。若欲坐时。先以此咒咒坛内座。然后于上结加趺坐。以其两手作莲华印。诵不空罥索心咒。如是诵咒威神力故。于虚空由有异相现。或时闻有说法之声。或闻弹指或唱善哉声。或见雨华。诵咒之人见闻如是不可思议吉祥事已。即知所作坛法成就。王及眷属应即入坛。是诵咒人即从座起。顶礼圣观自在菩萨及诸圣众。从坛内出执王右手。引至坛门令王合掌。即取白缯掩王两目。令王敬礼诸佛菩萨及神咒王。并多罗天女毗俱胝天女。摩么鸡天女金刚使天女。及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已。令王发心至诚忏悔。作大誓愿手捧妙华。咒人引王从西门入至于坛中。以所捧华于诸像前随意而置。所置华处即以为师。【跍*月】跪合掌受菩萨戒。永断酒肉不食荤辛。不复归余邪魔外道。知恩报恩。唯愿三宝菩萨声闻慈念加护。从今已后于众生类。常施无畏誓不断命。发菩提心出真实言。不为邪行常行正见。不起我见及众生命者补特伽罗一切邪见。勤求出离证空法性。终不执着一切诸相。第二第三亦复如是。即作誓言。愿以如是所生功德速出世间。当作导师两足中尊。令一切众生断烦恼病受诸律仪。于是咒人授王不空罥索心咒印法。引出坛外。复应次第引王眷属。一一入坛如王受法。其事毕已王及眷属。应以财宝什物。施咒人等方自还宫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