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一法师:《地藏经》略说

地藏经 | 作者:圣一法师 [投稿]

称佛名号品第九

  欲想成佛,我们要念佛,念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便成佛,因为离心无佛,心念佛,心作佛。

  佛即觉,第一,自己觉,第二,令人觉,第三,自觉觉他。三觉圆,万德具,名为佛。

  觉,则万德具足,所谓六度万行体中圆。六度万行,本体圆满具足,但要觉,觉时见法性本体具足六度万行。

  佛教人觉,犹如发梦,觉时,梦空,人生如大梦,觉,生死大梦空,不觉,仍在生死大梦中,觉后,再发修行梦、度众生梦、成佛梦,就是这么一回事。

  烦恼、是非、冤亲,迷时有,觉时,烦恼是非冤亲皆解脱,万法皆空。众生终日想除去烦恼,终日都除不了,只因未觉,觉时,烦恼空,无烦恼可得,即是解脱了烦恼;众生终日想了生死,但终日生死不能了,觉时,生死空,无生死可了,即是了生死。

  如何觉呢?

  念佛,仗佛的力及自己念佛的力,念至一念相应便觉。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妄心,妄心不得不佛,其实成佛,就是妄心成佛,所以念佛法门,的确是妙。

  称,即称扬佛的名号,佛的名号是万德洪名,万德在佛名号中,念佛的名号,即是念佛的万德。每尊佛的名不同,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号则相同,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福薄之人,念佛的万德会增福,无慧,念佛的名有慧,无慈悲、三昧、辩才,念佛的名有慈悲三昧辩才,想生净土,念佛的名,得生净土。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地藏菩萨言:我久远劫前,发愿度众生,已成佛者,有不可说不可说之多,当成佛者,亦有不可说不可说之数,未来成佛者,还未种下成佛之善根,我今为未来众生,演成佛利益之事,令众生于生死海中,种佛因,结佛果,唯愿世尊,听我说之。

  佛告地藏菩萨: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

  教众生以烦恼妄心念佛,把烦恼转为菩提,是为不可思议事。佛告地藏菩萨:你现在大兴慈悲,救拔一切造罪受苦六道众生,演火里红莲,不可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我不久即入涅槃,我灭度后,有此法门流行世间,能使你早日完成度生之愿,有此法门流行世间,我亦无忧现在未来一切众生不能得度。

  涅槃,是如来的三德秘藏,三世诸佛的安稳处,如来度众生入涅槃,度生完毕,如来亦入涅槃。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地藏菩萨久行菩萨道,亲近不少尊佛,其中一位佛名无边身如来。

  无边身即法身,法身无身,法身清净,无有边际,色身有边际,有肥瘦、高矮,色身不净,有生老病死苦,色身有相,俄而做人,俄而做鬼,色身不是真,若空色身,则见法身无边,周遍法界,无边身如来者,即是自己的清净法身佛。

  如何空色身?以般若智时常回光返照,当照见五蕴皆空时,便见到自己的清净法身,周遍法界。

  若有男子女人,闻到无边身如来名号,念念都是‘南无无边身佛’,念至色空,便见到自己的清净法身,见法身的功德,可以灭四十劫生死重罪,念念见,念念灭;更何况从见而起修,塑画无边身佛形像,供养赞叹,利益有情,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宝性者,众生佛性也,佛性不变,众生六道轮回,生死往还,无论生天或堕地狱,众生成佛之性永远不变。犹如黄金,无论造成金牛金马或金碗,黄金之性不变;众生的佛性亦如是,在六道中轮回,成佛之性,永远不变,是为宝性。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念念‘南无宝性如来’,日久功深,一弹指顷,见到自己的佛性,即时发心归投依止自性佛宝,自性内有无量功德,从性起修,直至成佛,故云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梵语波头摩,即是红莲花。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譬喻真心似莲花,在尘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在世而出世,若能一尘不染,不见有一法可得,即见自己的清净真如心。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历耳根,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在正定中,是人心如莲花,在欲而不染欲,是人当能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狮子吼,表示一乘法,讲诸法的实相。一乘显,三乘灭,五乘亦隐藏,所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三乘五性皆醒悟’,所以名师子吼。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归依一乘法,一念悟诸法的实相,开佛知见,是人生生世世,得遇无量诸佛,为其摩顶,授当来成佛之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梵语拘留孙,华语译作所应断,众生的烦恼,令自己作业受生死苦,应该要断。烦恼有三种:

  1.见思烦恼──见惑五利使,思惑五钝使,这十使烦恼,使到众生作无边业,受无边生死苦,所以众生应先断此等烦恼,此等烦恼一断,便出三界,了生死。

  2.尘沙烦恼──虽断见思烦恼,但还有尘沙烦恼,如尘若沙这么多,障人学法,又称无知惑,此烦恼一断,能解尘沙佛法,能医尘沙众生之病,即名为菩萨。所以菩萨一定要断尘沙惑,方能应机说法度众生。

  3.无明烦恼──无明即不明,不识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欲证如来功德,须断此烦恼,所谓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直至破尽无明,究竟证佛功德。

  上来三烦恼应该要断,故名所应断。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心至诚瞻礼,任运断除烦恼,赞叹诸法本性空寂,成就清净梵行,是人于贤劫为大梵王,请千佛转大囧珐錀,为佛授最上之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毗婆尸是印度语,华语应观。

  修行要观心,心字三点:

  第一点,表心空──一切法入心皆空,熟读大悲咒,大悲咒在心内亦是空,熟读楞严咒,楞严咒在心内亦是空,一切法入心,无不是空;无论拜佛多少,念佛多少,一入心内,都是空。心空,所以心能藏一切法,若有一法不空,则心有碍,因空故,法法入心时,法不碍心,心不碍法,所以第一要修空观,诸法空时,此心亦空。修空观,得如来一切智。

  第二点表假观──从心内流出来的一切法,都是假的、幻化的,所谓‘水月道场,空花佛事’,如幻如化,念佛、坐禅、焚香、扫地,都是幻化,所以不要执著我念了多少佛,坐了多久禅,焚了多少杳。

  修假观,得道种智,不执著,能作种种佛事,化度种种众生。

  第三点表中观──不入不出又如何?不入不出,则非空非假、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是为中观,修中观得一切种智。

  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之理,理观和合,能止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理观和合,止一切恶,永不堕地狱,修一切善,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世间宝有漏,有漏的宝不能救人出三途。出世间宝是无漏,可以救人出三恶道。出世间宝有四德:常、乐、我、净,不漏落生死,也不漏落涅槃。

  不住生死,有大悲度众生,不住涅槃,有大智上求佛道,故名宝胜如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宝胜佛名,而生胜解,慧解现前,从解起行,凡有所作,超世出世间,直入中道第一义谛,妙契真如,此人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第一义天之妙乐。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智者大师云:‘实相尊贵,故名宝相。’又无量义经:‘无相不相,是名实相,以依实相,出生二法、三道、四果。’

  无相即无生死相,不相,即不涅槃相,既无生死相,又不涅槃相,这才是实相。

  实相既无相(非相),所以一切法不能破坏。

  二法,即顿渐二法;三道即三乘,四果即四圣果:声闻、缘觉、菩萨、佛。

  四圣果既然从实相出生,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而生慧解,深悟实相,起恭敬心时,枝末烦恼先行脱落,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袈裟,是三世诸佛宝幢之相,过去佛披袈裟、现在佛披袈裟、未来佛亦披袈裟,恭敬袈裟,即恭敬三世佛。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见袈裟生宝幢想,一念恭敬三世诸佛宝幢之相,此人即能超越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

  大通即般若,通达一切法,山王是须弥山,四宝所成,表佛四德:常、乐、我、净。

  若男子女人,闻是佛名,闻名生解,慧解现前,证自法身,即具大通般若之智,所以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又证法身时,见法身具四德,所以必成菩提。

  又于过去有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说佛。

  净月佛──佛真法身,清净如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故名净月佛。山王佛──佛功德巍巍,犹如须弥山王。

  智胜佛──声闻缘觉菩萨中,以佛的智慧最胜。

  净名王佛──净是体,名是用,从体起用,于一切法得自在。

  智成就佛──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成就。

  无上佛──法无上,涅槃是,人无上,佛陀是。

  妙声佛──佛有四音八辩。

  满月佛──佛功德圆满,如十五夜月,月圆光满。

  月面佛──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于十方,喜舍慈悲皆具足。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是众生等,生时死时,自得大利,终不堕恶道。

  每尊佛皆有名,名含实德,例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名具无量光之德,若念佛念至烦恼消除,光明无量周遍法界,是光明无量的功德。又阿弥陀名其无量寿之德,若念佛念至见自本性,自性不生不灭,自性无量寿,是为寿命无量的功德,所以云功德无量。

  众生念佛,心内有佛,佛功德进入其心内,把心内的业障烦恼除去,生时得安乐,死后得生净土,终不堕恶道。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

  临命终人,其家中眷属,多人乃至一人,为其高声念一佛名,历其耳根,人临终时,其心猛利,一闻佛名,执持不放,全副精神在佛名上,念念不舍,承此佛力,除开五无间罪,其余业障报障,悉皆消灭,破尽无余。

  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五无间罪,是罪之极恶者,念佛,是善之极善者,以极善去灭极恶之罪,须要渐渐消灭,因此人业力甚大,他人为其称念佛名,将佛名善根,种入其八识田中,要等种子渐渐栽培,渐渐萌芽、成长,方能消灭极恶之罪。

  他人代念,尚有如是之力,何况自念,分分己获,获无量福,灭无量罪。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